雏鸡的饲养管理视频,雏鸡日常怎样管理
雏鸡日常怎样管理?
雏鸡日常管理的方法:①鸡群的日常观察。发现鸡群在精神、采食、饮水、粪便等 有异常时,要及时请有关人员处理。②经常淘汰残次鸡、病鸡。③经常检查设备运行情况,保持照明设备的清洁。④每周或隔周抽样称量鸡只体重,由此分析饲养管理方法是 否得当,并及时改进。⑤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和程序,进行防疫、消毒、投药工作, 培育前期尤其要重视法氏囊病的预防。法氏囊病的发生不仅影响鸡 的生长发育,而且会造成鸡的免疫力降低,对其它疫苗的免疫应答 能力下降,如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切实做好鸡白痢、球虫病、 呼吸道病等疾病的预防,以减少由于疾病造成的体重不达标和大小 不匀。⑥补喂沙粒。为了提高育成鸡只的消化机能及饲料利用率,有必要给育成鸡添喂沙子,沙子可以拌料饲喂,也可以单独放入沙 子槽饲喂。
雏鸡的培育与管理是怎样的?
(一) 温度:由于出壳后的雏鸡娇嫩,3日龄内的适宜温度为35〜36°C。(二) 饲养:雏鸡出壳2〜3日应备温热糖水供其饮用,然 后小量投料喂食饲料以蒸熟的小米、芝麻为好,宜采用少添勤喂的方式投喂,让其自由采食,1周龄改用混合雏鸡饲养。出壳后的雏鸡外形特征很明显,全身生绒毛,米黄色,脚 上长毛。待饲养2周龄,爪羽、翼羽开始生长,生产6周龄时 基本能分辨公母。
雏鸡的饲养如何管理?
(1) 育雏时间春季育雏以自然条件为主的放养肉鸡较好。
(2) 育雏舍育雏舍应包括育雏面积和附属设备(包括饲养人员休息场所、工具存放及饲料)所用面积。育雏前1周全面检修育雏舍,严防漏雨和穿堂风。也要维修笼具、水槽、食槽等用具,安装供暖、照明设备。
将育雏舍彻底打扫,清洗、喷洒消毒液,将门窗关闭熏蒸消毒。应用符合NY5040—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要求的消毒剂。
(3) 育雏方式采用网上平养、地面平养或立体笼养方式。
(4) 育雏环境条件开始时相对湿度控制在50% ~ 70%。
育雏温度应达到32 ~35℃,以后每周下降2 ~ 3℃直至室温。室内保持通风,空气新鲜。1 ~3日龄连续光照24小时,4 ~7日龄每天 18 ~ 20小时光照、光照强度20〜30勒克斯,8 ~ 14日龄每天16小时光照、光照强度10 ~ 15勒克斯,14日龄后逐渐过渡到自然光照。
(5) 雏鸡的运输事先要用甲醛溶液将接雏车及用具熏蒸消毒。运输途中要在车内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通风环境。雏鸡状态在检查温度时应随时查看,观察雏鸡是否正常活动、呼吸,在中间放置的雏盒要特别注意,最易因氧气不足或高温而将鸡只闷死。运输速度尽量加快,停留时间减少。
雏鸡到后,迅速将雏盒卸下,分别放置公、母雏盒,然后检查鸡只状况,清点鸡数。分别将雏鸡放在温源处,如果采用保温伞育雏,每个伞下放公雏400只或母雏500只。用围栏将周围围好。若供热使用的是暖气,每平方米放置不超过20只雏鸡即可。最初2 周也要有围栏围起,避免雏鸡过于分散,对保温、饮水和吃料造成影响。
将空雏盒移到舍外适当地方烧掉。
(6) 雏鸡的饮水和喂料时间进入鸡舍后雏鸡要及时给以充足的符合NY5027—2008《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标准的饮水, 雏鸡初饮后3小时后开始喂料。
(7) 断喙一般在10 ~ 12日龄进行断喙,注意断喙的鸡群应健康无病,鸡群健康状况不良或雏鸡免疫接种前后2天时暂不断喙,断喙前后2天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每千克饲料150毫克)和维生素Ks(每千克饲料2~4毫克)。
(8) 雏鸡的日常管理鸡群要随时观察,定时供足饮水、喂料,保证群体整齐度。饲料配制应符合NY5032—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的要求。鸡舍周围每2~3周消毒1次,带鸡喷雾消毒每周1 ~2次。消毒池在鸡场和鸡舍门口都要有,常用器具要定期消毒,并且消毒液要更换。
(9) 疾病防治要使用符合NY5040—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要求的兽药,2 ~7日龄添加药物预防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等,20 ~ 30日龄添加抗球虫药物。鸡群应进行符合NY5041—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要求的免疫,养鸡场制定适合于本场的免疫程序,要根据本场和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并严格执行。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