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成鸡的管理要点有哪些,育成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育成鸡的管理要点有哪些?
(1)育成期前的准备
①鸡舍和设备:转群前必须做好育成鸡舍的准备,如鸡舍的维修、清刷、消毒等,准备充足的料槽和水槽。②淘汰病弱鸡:在转群过程中,挑选健康无病、发育匀称,外貌符合本品种要求的鸡只转入育成鸡舍,淘汰病弱鸡、残鸡及外貌不符合本品种要求的鸡只。
(2)精心转群过渡
笼育或网育雏鸡进入育成期后,有的需要下笼改为地面平养,以便加强运动;有的需要转入育成鸡笼,以便于加强管理。这一转变使小鸡不太习惯,转群后有害怕表现,容易引起拥挤,必须提供采食、饮水的良好环境,注意观察鸡群,尤其是在夜间要加强值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
育成鸡无论是平养还是笼养,都要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才能使鸡只个体发育均匀。密度过大,再加上舍内空气污浊,鸡的死亡率高,体重的均匀度较差,残鸡较多,合格鸡减少,影响育成计划。育成鸡的饲养密度见表5-3和表5-4。
表5-3 育成鸡在垫料上的密度
注:栅养时所需面积为地面平养的60%;栅养与平养结合时,为地面平养的75%。
表5-4 笼养育成鸡密度
对群养育成鸡还要进行分群,防止群体过大而不便管理,每群以不超过500只为宜。
(4)控制性成熟
育成鸡过早或过迟性成熟,均不利于以后产蛋力的发挥。性成熟过早,就会早开产,产小蛋,持续高产时间短,出现早衰,产蛋量减少。但性成熟过晚,则将推迟开产时间,产蛋量减少。因此,要合理控制育成鸡的性成熟,做到适时开产。
控制育成鸡性成熟的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限制饲养,二是控制光照,关键是把限制饲养与光照管理结合起来,只强调某个方面都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按限制饲养管理,鸡的体重符合标准,但延迟了开产日龄,原因是光照时间不足,体重较轻;如果增加光照时间,而忽视了饲料的营养和给量,达不到标准体重,结果是开产蛋重小,产蛋高峰期延迟。
(5)合理设置料槽和水槽
育成期的料槽位置,每只鸡为8厘米左右,水槽的位置为料槽的一半。料槽、水槽在舍内要均匀分布,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米。其高度要经常调整,使之与鸡背的高度基本一致。
(6)加强通风
通风的目的,一是保持舍内空气新鲜,给育成鸡提供所需要的氧气,排除舍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等污浊气体;二是降低舍内气温;三是排除舍内过多的水分,降低舍内湿度。开放式鸡舍要注意打开门、窗通风,封闭式鸡舍要加强机械通风。
(7)添喂沙砾
为提高育成鸡的胃肠消化机能及饲料利用率,育成期内有必要添喂沙砾,沙砾的直径以2~3毫米为宜。添喂方法,可将沙砾拌入饲料喂给,也可以单独放入沙槽内饲喂。沙砾要求清洁卫生,最好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使用。
(8)避免啄癖
笼养育成鸡容易发生啄癖。为减少啄癖造成的损失,一定要做好笼养鸡的断喙工作。鸡群出现啄癖后,要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发病因素。
(9)预防疾病
由于育成鸡饲养密度大,要注意及时清除粪便,保持环境卫生,加强防疫,做好疫苗接种和驱虫工作。一般在育成鸡70~90日龄进行鸡城疫Ⅰ系疫苗接种,每年6~7月进行一次鸡痘疫苗接种,在120~130日龄进行驱虫、灭虱。
(10)做好记录
在育雏和育成阶段都要有记录,这也是鸡群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做好认真全面的记录,可使管理者随时了解鸡群状况,为即将采取的决策提供依据,记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雏鸡的品种(系)、来源和进雏数量;②每周、每日的饲料消耗情况;③每周鸡群增重情况;④每日或某阶段鸡群死亡数和死亡率;⑤每日、每周鸡群淘汰只数;⑥每日各时的温湿度变化情况;⑦疫苗接种,包括接种日期、疫苗生产厂家和批号、疫苗种类、接种方法、接种鸡日龄及接种人员姓名等;⑧每日、每周用药统计,包括使用的药物、投药日期、鸡龄、投药方法、疾病诊断及治疗反应等;⑨日常物品的消耗及废物处理方法等;⑩其他需要记载的事项。
(11)分析育成记录
①分析育成鸡群生长及死亡淘汰情况,计算每日或每周鸡群增重率和育成率;②分析育成期饲料利用情况,计算饲料利用率;③分析传染病或其他疾病的发生情况,总结防疫和用药效果;④计算成本,包括育雏期成本和育成期成本。如雏鸡价格、进雏数量、各期饲料价格和用量、疫苗及药品用量和所用款项、人员工资、易耗品支出、设备及鸡舍折旧、付款利息支付、水电费用及其他用于养鸡生产的支出等。
刚开始养鸡,雏鸡饲养管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育雏是养鸡之中最关键也是事情最繁琐的一个阶段,在育雏阶段光照、温度、湿度、通风、消毒、疫苗免疫种种方面都需要细心。首先是育雏室的消毒,鸡苗来之前的两三天要彻底清洗育雏舍和育雏笼,然后封闭好育雏舍,用熏蒸的消毒药进行消毒;雏鸡在第一周温度应在33-35之间,特别是前三天,温度低了会造成卵黄吸收不全,造成弱雏,以后每周降两度;雏鸡舍在保持温度的情况下要适当通风,为防止育雏舍的粉尘和小绒毛造成雏鸡的呼吸道,可以每周两次用温消毒水(要保持喷出的雾越细越好,喷出后温度和室温保持一致)喷洒育雏笼间隙,避免喷到雏鸡;疫苗的免疫也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法氏囊、传支、新城疫(严重法氏囊死亡率可达80%),一定要按照程序要求按时注射;还有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断喙、应激等,都需要注意。
【高原不宜饲养肉鸡】
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空气稀薄,氧气少,不能满足肉鸡对氧和热量的需要,加重了心肺负担,血管透性增加,体液外渗,造成腹腔积水,不能盲目在高原饲养肉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鸡免疫接种期不宜用消毒药】
鸡免疫接种7天~10天内禁止使用消毒药,特别是饮水免疫。若使用消毒药会对疫(菌)苗有杀灭作用,导致免疫失败。
【酒糟不宜喂鸡】
鸡无齿,肠道短,缺乏分解纤维素的酶。因酒糟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无法消化利用,直接影响其他饲料的吸收,引起消化不良。
【蛋鸡不宜喂生骨粉】
生骨粉未经高压处理,骨粉与骨胶结合在一起,若长期喂鸡会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导致生产力下降。
【鸡驱虫不宜用敌百虫】
鸡嗉囊内为碱性环境,敌百虫可以生成毒力强大的敌敌畏,极易引起中毒。故鸡驱虫不宜用敌百虫,可用驱蛔灵、左旋咪唑等。
【鸡产蛋盛期不宜免疫注射】
在鸡产蛋盛期免疫注射,常引起拉稀,翅下垂,呆立,少食,产软壳蛋或停产等,重则发生跛行或瘫痪,甚至死亡。故鸡产蛋盛期不宜免疫注射,宜在休产期进行。免疫前后7天应在饲料中加维生素B2、酵母、鱼肝油饲喂。
【种蛋不宜用水洗】
种蛋表面有一层胶质保护膜,防水分和病菌入侵,若用水洗掉蛋壳保护膜,将降低种蛋品质,影响孵化率及雏鸡的成活率。故种蛋不宜用水洗,应在孵化前用新洁尔灭等消毒处理。
【蚯蚓不宜直接喂鸡】
蚯蚓是动物高蛋白饲料,但不宜直接喂鸡,因蚯蚓含有异刺线虫等中间寄主,易引起寄生虫病的发生。应将蚯蚓加工处理成蚯蚓粉饲喂。
蛋鸡舍不宜用生石灰消毒】
用生石灰消毒鸡舍,易引起鸡脚趾烧伤;啄食石灰进入胃肠易引起胃肠炎、水肿、溃疡以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故蛋鸡舍不宜用生石灰消毒,可配成10%~20%的石灰乳液喷洒鸡舍。
(1)初次喂食 雏鸡一般于孵出后24~36小时内开食为好,开食的饲料要求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易于雏鸡啄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常用的开食方法是:1~2日龄喂粉状玉米、碎米或碎粒料,2~3日龄起逐渐增加混合料。开食料最好先用开水烫软,待食料吸水膨胀后再进行饲喂。
(2)初次饮水 雏鸡的初次饮水,可以在开食前,也可与开食同时进行。初期宜饮温水,并在第一次的饮水中,加入1%~2%的糖类,以增强雏鸡抵抗力。饮水不得中断。早饮水可加速卵黄物质被机体吸收利用,有助于雏鸡的食欲和消化吸收。
(3)日粮配合 雏鸡的日粮,要求新鲜,营养全面,混合均匀。在1月龄内的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应为20%左右(肉用雏鸡还要略高些),代谢能为11715千焦/千克,粗脂肪1%,粗纤维应低于5%。
(4)饲喂方式 雏鸡的饲喂方式有限制采食与自由采食两种。前者可有效地控制雏鸡生长发育的进程,使其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与生产性能;后者对肉用雏鸡较实用,可促进鸡体生长发育和达到经济增重。
(5)饲喂次数 一般育雏初期采用自由采食,使雏鸡能迅速熟悉采食与饮水。注意要少喂勤添,防止饥饿。第一天饲喂2~3次,以后每天喂5~6次(其中夜间1次),10~35天每天喂5次,6周龄以后逐渐过渡到4次。肉用雏鸡采取日夜自由采食法饲喂。
(6)及时分群 随着鸡龄的增长,饲养密度要适当调整。在考虑平面雏鸡群密度的同时,还要注意鸡群大小。一般7日龄内每群以300~500只为宜。有条件的话,以后可合并为1000只一群。最好能按品种、品系、性别、强弱分群,不同日龄的雏鸡不宜混群饲养。
(7)疾病防治 育雏舍应与孵化室、成鸡舍严格分开,并保持一定的距离。搞好鸡舍及环境卫生工作,按规定及时接种各类疫苗,严格消毒制度。及时剔出病、死鸡,并作出妥善处理。一般鸡场(舍)应谢绝参观,以防疾病传播。
不要洗澡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