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鱼鳢的成鱼养殖技术,小塘鳢鱼怎么养
鳑鲏鱼的养殖技术
鳑鲏鱼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鳑鲏生活于清洁的静水水体,水草茂盛的环境中。适水温为14 - 28℃。不低于0℃即可正常越冬。不可高于30℃。
食性很广,可以刮食藻类、水草,以及人工饲喂的米饭、面条、蛋黄等,以及红虫、小蚯蚓、面包虫(撕开后获取虫浆)。
鳑鲏鱼喜群游,不可单独饲养一条,否则易感到孤单恐惧,乱闯乱撞。
鳑鲏生活在开阔的水域,需氧较高,如果缸养,则需要使用加氧设备。
收到惊吓、水温变化大等,容易导致鳑鲏有跳缸现象,如果是塑料盆、瓦缸等饲养,注意水位不要太高,或者在上面加纱网预防。
雄性鳑鲏在弱酸性水质发色较好,可以使用弱酸性底砂。
鳑鲏与河蚌是共生关系。鳑鲏繁殖时,将卵产在河蚌的腮里,同时河蚌将钩介幼虫排出钩附在鱼体的鳃或鳍上。所以养鳑鲏想让其繁殖,必须在缸里养两只河蚌。河蚌须使用底砂。
鮟鱇鱼 养殖
金吉鱼暂时没有人工养殖的!市面上的鱼都是捕捞的!
金吉鱼:
广东人一般称为【喜知次鱼】【吉次鱼】。鲜红色的喜知次是日本北部有名的顶级渔获,被日本人视为最珍贵的鱼类之一。在日本的地位相当高,与河豚、鮟鱇并称日本三大鱼,且享有“海中的红宝石”的美誉。因其红艳的外表,寓意吉祥,而成为喜宴上的宠儿,还得到【menme】的爱称。
生长环境:
喜知次生长于北纬50度太平洋。从西北部鄂霍次克海,横跨白令海峡,到东北部加拿大太平洋的寒带海域,高品质的喜知次,产自北海道、青森、宫城等地。它们长年栖息于800至1500m的砂泥海底。喜知次鱼产量极少,难以捕捉,因此就更显矜贵。
捕获方式及处理方法:
每逢秋季至初春喜知次的盛产期,牠们会努力储存养分,鱼脂特别肥厚,使其肉质更加美味。事实上喜知次确实很娇贵,不单是难以捕捉,而且一出海水会即刻死亡,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
为保持鱼的完好及鱼肉的鲜美,最高级的喜知次都不是网捕,而只用海钓。一但钓上后,直接冰鲜处理,再空运到世界各地。所以在所有的日料店,喜知次都价格不菲。现在网走的“钓金吉”已经实现了品牌化,只有在网走渔协登记的四艘船(第21万泰丸、第36照福丸、第56万泰丸、第58勝喜丸)在鄂霍次克海所钓金吉鱼才可以被称为“钓金吉”。
外型特征:
金吉鱼体型比较细长,呈红色,具有眼大嘴大的特征,其背鳍前后有错落,后部有很大的黑斑。
鲮鱼养殖方法
养殖的鲮鱼是非常好钓的,可以使用商品饵料。首先一包蓝鲫饵料,还有土鲮奶香味,加一包速攻,还有五号鲫。有这几种饵料以后就可以开饵料。把饵料采用一比一水的比例用水搅拌好以后就撮成一团备用。
接着调好鱼漂,用3.9米的鱼竿配上线调四钓二好可以就开始挂饵料垂钓。
鮰鱼的养殖技术
500克。
鲮鱼的体型并不大,常见鲮鱼个体的体重只有1斤左右。超过1斤的鲮鱼虽然也有,不过数量是比较少的。目前比较大的鲮鱼可以长到4公斤左右,但这么大的鲮鱼非常少见。具体来看,有很多因素会影响鲮鱼的体型。比如水温,水温适宜,鲮鱼的食欲就好,发育也好,体型相对就大一些。另外,水质、食物等因素对其体型也都有影响。
鳘鱼养殖方法
鱼胶有好多种品种,每个品种的鱼胶全都拿个3两重的鱼胶来对比,从厚到薄排序,一般是:双芽赤嘴(简称双芽)最厚,其次是斗湖鱼胶和平板赤嘴鳘鱼胶,然后是安南鱼胶和北海花胶,最薄的是金龙鱼胶,白花胶,大耳赤嘴(原型晒干的),金钱鳘鱼胶(原型晒干的,金钱鳘一般都是原形状晒干的),鳗鱼胶等等。
上面的排序,是一般情况下的厚度对比,大家不要一概而论,因为鱼胶的厚薄还和干燥过程有关。
鳑鲏鱼的养殖技术和环境
鳑鲏鱼可以说得上是最好喂养的观赏鱼类了,本身是淡水鱼且分布范围广,所以在喂养方面的讲究并不多。鳑鲏鱼在北方野外也是正常过冬的,所以你只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简单的注意事项就可以很好地上手养,条件具备还能很快体验到繁殖的乐趣。
鳑鲏鱼的养殖环境
在鳑鲏鱼的喂养环境设置中,没有太多的注意事项,正常鱼缸进行喂养就可以了
鳑鲏鱼怎么养殖
鳑鲏鱼贴着缸壁上下窜一般都是在找食,也有可能是养殖的空间小,鱼缸不能满足鱼的正常活动。还有就是在刚换完水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水温和之前的水温有差别,鱼不适应。
正常生理状态:鱼是脊椎动物,需要用睡觉的方式消除神经系统和肢体的疲劳,鱼睡觉的时候自然就不动了,有时临产的鱼也会这样,这种情况不需要处理。
应激反应:新入缸或新换水造成一定压力,鱼不适应时就会在鱼缸底不游动,也不吃东西。这种情况需要维持水质良好且稳定,过一段时间适应了就好了。
非正常病理状态:各种疾病造成鱼的生理能力下降,在鱼缸底不动,也不吃东西,这种情况需要区别病因对症治疗。
魟鱼养殖方法
要想让魟鱼生长的速度快一些,就要给它们准备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它们喜欢温暖的环境,水温要保持在26℃左右。还要保持水质干净清爽,这样它们才能生活得更加舒适。
2、充足的食物:要让魟鱼长得更快一点,就要给它们投喂一些高营养的食物。最好定期投喂一些小鱼、小虾、泥鳅、红虫、面包虫等食物,这样可以保证它们的营养充足,提高生长发育的速度。
鲟鱼养殖技术
池塘咋养俄罗斯鲟
俄罗斯鲟鱼主要分布在里海、亚速海、黑海及与之相通的河流,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我国,我省养殖户也将俄罗斯鲟鱼作为了养殖对象。由于它是新的淡水名特鱼种,一些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还存在着技术缺陷,希望了解新的知识,提高养殖收益。为此,笔者特地走访了成都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杨壮志,请他就相关技术进行讲解——— 我省的自然条件比较适合养殖名特优鱼种,其中包括鲟鱼。鲟鱼属于亚冷水鱼类,对水质要求很严,要求完全无公害养殖。鲟鱼品种很多,我省主要养殖的品种是俄罗斯鲟鱼。养殖鲟鱼技术一定要过关,不仅要水质好,还要饵料丰富。
基本条件
水质要求养殖池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池鱼的生长发育,俄罗斯鲟也不例外。鲟鱼的水质指标主要是溶解氧和温度,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8-25度,同时,鲟鱼又是高溶氧的鱼类;溶解氧的适宜含量要求在6毫克/升以上,低于1.5毫克/升出现死亡。
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0.2-0.33公顷为宜,水深2米左右,水质清新,过排水方便。考虑到其对水质的特殊要求,以有地下水可经常注入的池塘为佳。为防止其他野杂鱼苗进入,入水口处一般要做拦网。
苗种培育
培育鱼池可以用室外普通水泥池,单池面积为300平方米左右,水深1.5-2米。最好使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井水。培育前进行池塘的清塘、消毒。 放养规格放养鱼体长为18-30厘米,体重50-90克。同一池内放养的规格要整齐,大小一致,不同规格的鱼苗分池饲养。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0.5-1.0尾。鱼入池前用5%的食盐水浸泡鱼体20分钟,入池后第二天开始投喂。
投喂初期初期可用水蚯蚓进行饵料驯化,以后逐渐改投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成分含量为:粗蛋白37.82%、粗脂肪5.96%、粗纤维8.48%、灰分14.91%、无氮浸出物20.55%、水分12.28%,粒径2.0-3.0毫米。饲养期间保持水位1.5米以上,水温26度以下,溶氧每升6毫克。
苗种放养
清塘消毒苗种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带水清塘,每亩用量300-400公斤,杀死野杂鱼,病菌及有害生物。苗种放养前还必须先用5%的食盐水溶液洗浴20分钟后再投放鱼池,入池第二天开始投喂。
幼鲟放养鲟幼鱼在2月龄时已具有成年鲟鱼的基本特征,所以放苗规格一般放养规格为每尾30克左右,放养密度每亩为1000-1200尾。池塘主养俄罗斯鲟,为有效利用水体,可适当搭养鲢、鳙鱼,因为鲢、鳙鱼为上层鱼类,俄罗斯鲟为底层鱼,各自活动不受影响。另外鲢、鳙鱼还能摄食浮游生物,净化池塘的水质环境。搭配比例:每亩水面可搭养鲢、鳙夏花4500尾。
鮟鱇鱼如何养殖
看到“老头鱼”这个名称,可能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是哪种鱼,但是对东北人来说却不陌生,因为这种鱼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黑龙江、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辽河等流域中都有这种鱼,它的学名叫葛氏鲈塘鳢,为沙塘鳢科鲈塘鳢属的一种鱼类,某些地方还叫它山胖头、沙姑鲈子、还阳鱼等。其身体呈纺锤形,后部侧扁,喜欢栖息在水草丰富水流不大的静水水域中。(另:海洋中的鮟鱇鱼也常被叫做“老头鱼”)
近日,有媒体报道说这种存在于我国的淡水鱼种也出现在了欧洲东部的一些河流流域中,并且有在当地泛滥成灾的趋势,不知道它们通过什么途径来到了东欧地区,在当地的河流中繁衍发展开来,数量已经相当不少,这基本相当于一次物种入侵事件了,让当地渔业部门颇为发愁。
自然水域的葛氏鲈塘鳢体长一般在12cm以下,体重大多在50~100g之间,有记录的这种鱼最大的程度为25cm,最重为250克,是一种小型淡水鱼类,欧洲人基本不吃这种鱼,因为其体型太小,但是这种鱼的繁衍速度也很快,导致东欧不少河流中出现了它们的踪影。
这种鱼环境适应能力很强,非常适应寒冷地区的生活,冬天即使冻在冰中也不会死,待到春天冰化了,它们立即就又活蹦乱跳了,因此这种鱼又被叫做“不死鱼”或者“还阳鱼”。
这种鱼还有个特点就是特别能吃,很多鱼苗以及各种昆虫都是它的食物,而且他还比较喜欢吃其它鱼的鱼卵,因此他到了某一个水域中,对其他鱼类虾类的生长是不利的,会大幅减少其他水生动物,但是由于这种鱼的体型比较小,不容易捕捞,所以往往让人们束手无策。
但是在我国东北地区,葛氏鲈塘鳢却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食用鱼类,它虽然体型小,但是鱼刺少、肉质比较鲜嫩,和鲫鱼很相似,因此在淡水鱼市场上比较受欢迎,这种鱼的养殖产品也能卖到几十元一斤,所以当中国吃货们听说东欧地区这种鱼泛滥的时候纷纷表示可惜,当地生态有待中国吃货们去拯救啊!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