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养殖种苗基地,高密度泥鳅养殖种苗基地
中国养殖基地排名
十大养猪企业排行榜
1.温氏
成立于1983年的温氏食品公司,总部位于云浮市,主营业务是农牧业和相关产业的生产,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是中国十大肉鸡企业之一,还有专门的饲料采购中心,该公司的猪肉销量非常好。
2.牧原
成立于1992年的牧原食品公司,总部位于南阳市,主营业务是生猪的育种、生猪的养殖和猪肉的销售,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的养殖规模达全国第一,公司产品口碑一直比较好。
3.正邦
成立于2013年的正邦公司,总部位于正阳县,主营业务是肉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令人注意的是,该公司还有蛋制品的生产业务,公司获得了很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4.新希望
成立于1982年的新希望公司,它是一家农牧业公司,主营业务是农业和牧业的大规模生产,除了这个,该公司是由四兄弟共同出资创办的,成为相关企业合作的首选品牌。
5.天邦
成立于1996年的天邦食品公司,总部位于宁波市,主营业务是食品加工和经营,补充一点知识,该公司还从事相关的进出口业务,公司业务范围比较广泛。
6.双胞胎
双胞胎集团位于江西南昌市,主营业务是饲料的生产和加工,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有养殖业务,其中参与到养猪行业,该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
7.中粮
成立于1949年的中粮,总部位于北京,主营业务是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作为2020十大养猪企业排行榜之中,中粮除了农业,它还有养殖业务。
8.大北农
成立于1994年的大北农,主营业务是农业,公司一直将农业作为公司的王牌,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还有养殖业务,大北农也一直致力于提高公司的科技实力。
9.佳和
成立于2006年的佳和农牧公司,主营业务便是农业和畜牧业,其中的养猪业务尤其重要,令人注意的是,佳和公司的养猪技术得到了专业机构的认证。
10.大象
主营业务是食品的加工和销售,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与多家供应公司都有相关合作。
中国养殖基地排名前十名
1、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
2、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
3、济南天聚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4、滨州宏华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5、青州市六丰牧业有限公司
6、山东汶芦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7、山东海奥斯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8、济南聚福星畜牧养殖有限公司
9、山东仙坛股份有限公司
10、青岛田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十大养殖基地
养蚕缫丝技术,无疑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为有了这项技术人们得以穿上了美丽的锦衣华服,更是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丝绸之路!时至今日,蚕丝已经是备受全世界人们青睐的纺织材料,更是在美容、医疗方面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中国的桑蚕产业繁荣了五千多年,那么,如今究竟哪里的桑蚕丝是最好的呢?
Top3 江浙苏州蚕丝
众所周知,江浙一带自古以来就是盛产绫罗绸缎等丝织品的地方,苏州的太湖流域,更是有着许多颇具规模的桑蚕养殖基地!因为这个原因,直到今天还有许多朋友们提到丝绸、丝巾,蚕丝被等丝制品,第一个就想到去江浙、苏州购买!
所以,苏州的蚕丝,在优质桑蚕丝届一直有着一席之地!
Top2 广西宜州蚕丝
苏州纵然丝织业发达,但是由于那些沿海发达城市,如今早已备受工业污染,所以当地出产的蚕丝,虽然有名,但绝对算不上是最好的!
广西也是我国著名的桑蚕大省,特别是广西的宜州,那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气候宜人,十分适合桑蚕的养殖!
加之宜州这个城市不像沿海地区那样发达,没有受到过多的工业污染,所以当地出产的蚕丝,品质非常不错,就连许多沿海城市的丝织品加工厂,都会选择去宜州购买蚕茧!
Top1 四川宁南蚕丝
中国蚕业看四川,四川蚕业看宁南!
要论最生态、最优质的蚕丝,那必须出自四川省凉山州的宁南县!
和广西宜州一样,宁南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和雨水,都相当充足!而且,宁南县处于大凉山深处,属于高海拔地区,远离城市喧嚣,堪称所有桑蚕基地中离太阳最近,离城市最远的地方,因此,宁南县是亚洲目前最优桑蚕养殖区域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有机桑蚕丝基地。由于宁南桑蚕极其优质,一度通过了严格的欧盟标准,所以,宁南蚕丝长期为爱马仕、古驰等国际奢侈品牌提供着原料,就连疫情期间也一直保持着较好的收益!
中国养殖基地排名前十
北京正大蛋业有限公司
02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
03
牛牯湾生态养殖区
04
北京广春鹿业梅花鹿养殖基地
05
三都澳大黄鱼育苗养殖基地
06
曹妃甸(养殖基地)
07
山东鲁泰珍禽养殖园
08
山东华辰牧业牛羊养殖场
09
江泉农牧产业园
10
河南喜明鱼场
中国养殖排名前十
我们国内的很多厂家都是以饲料为主,以前90年代的时候发家致富时,都是从饲料行业开始入手的。现在很多厂家都不以饲料为主了,涉及各行各业。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正邦、新希望六合、海大、双胞胎、天佑等。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比较详细的排名分析。在2017年的时候,他们公布了全球前100名的饲料企业,中国有22家入围。
中国22家饲料企业排名
在2019年时排名数据在前10的是:新希望6合2000万吨、温氏1200万吨、牧原1100万吨、东方希望760万吨、双胞胎660万吨、海大630万吨、唐人600万吨。通威550万吨、万州国际525万吨。下面我们来说一下2020年,排名前20的一些企业。通过两年多来的逐鹿,有很多企业排名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但是在以后的排名过程当中,有些企业有可能还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例如今年养殖最赚钱的牧原企业,是今年养猪的最大赢家。本科生的养殖工资都已经开到1万多/月,可见他的养殖规模。
第一梯度:新希望六合、温氏集团、牧原等,这些是在养殖企业当中比较出名的一些大场。不仅涉及饲料行业,同时在养殖板块当中有比较大的作为。而且涉及到食品加工、餐饮、饲料、水产、养殖。
尤其是新希望六合他的行业非常多,包括水产、金融、房地产、餐饮、养殖、饲料、动保、保险、服务等,这两年变化比较大的两个企业当属大北农和雏鹰,大北农在东北地区赔的特别厉害,损失非常严重。产业几乎缩水一半,雏鹰集团生猪在养殖过程当中,由于缺少饲料,有的都饿死了。
中国养殖场排行
top1、温氏
成立于1983年的温氏食品公司,总部位于云浮市,主营业务是农牧业和相关产业的生产,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是 中国十大肉鸡企业 之一,还有专门的饲料采购中心,该公司的猪肉销量非常好。
top2、牧原
成立于1992年的牧原食品公司,总部位于南阳市,主营业务是生猪的育种、生猪的养殖和猪肉的销售,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的养殖规模达全国,公司产品口碑一直比较好。
top3、正邦
成立于2021年的正邦公司,总部位于正阳县,主营业务是肉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令人注意的是,该公司还有蛋制品的生产业务,公司获得了很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top4、新希望
成立于1982年的新希望公司,它是一家农牧业公司,主营业务是农业和牧业的大规模生产,除了这个,该公司是由四兄弟共同出资创办的,成为相关企业合作的品牌。
top5、天邦
成立于1996年的天邦食品公司,总部位于宁波市,主营业务是食品加工和经营,补充一点知识,该公司还从事相关的进出口业务,公司业务范围比较广泛。
top6、双胞胎
双胞胎集团位于江西南昌市,主营业务是饲料的生产和加工,除此之外,该公司还有养殖业务,其中参与到养猪行业,该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
top7、中粮
成立于年的中粮,总部位于北京,主营业务是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作为2021十大养猪企业排行榜之中,中粮除了农业,它还有养殖业务。
top8、大北农
成立于1994年的大北农,主营业务是农业,公司一直将农业作为公司的,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还有养殖业务,大北农也一直致力于提高公司的科技实力。
top9、佳和
成立于2021年的佳和农牧公司,主营业务便是农业和畜牧业,其中的养猪业务尤其重要,令人注意的是,佳和公司的养猪技术得到了专业机构的认证。
top10、大象
作为2021十大养猪企业排行榜之中的大象食品公司,主营业务是食品的加工和销售,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公司与多家供应公司都有相关合作。
中国最大的养殖中心
国内养羊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异,就是北方以养殖绵羊为主,存栏量占全国70%以上,主要的产区分布在蒙古、甘肃、河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区。而南方则以养殖山羊为主,存栏量占全国60%以上,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四川和重庆等。
那么,在这些养羊主产区里面,也都会有比较突出的个体,比如甘肃民勤县,素有"肉羊之乡"的称号。
肉羊之乡——民勤县
能够被称为"肉羊之乡",肯定在养殖肉羊方面具有别人无法企及的地方。民勤县的肉羊养殖业确实非常优秀,一是,民勤县具体悠久的养羊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二是,民勤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光热资源丰富、自然隔离条件好,肉羊患病的概率低,可生产出无公害或者绿色的羊肉,加上地上生长的偏碱性的草本植物,造就了该地生产的羊肉独特的口味特点;三是,存栏量很高。整个县饲养量230万只以上,年出栏量可超过100万只,羊肉产量高达1.95万吨。
由此可见,甘肃民勤县不愧是"羊肉之乡",有历史,有特色,有产量。
黑山羊之乡——马山县
南方肉羊养殖业以山羊为主,而在众多的山羊品种之中,以黑山羊的养殖规模最大。而要提及黑山羊,不得不说广西马山,被称为是黑山羊之乡。
马山黑山羊在沿海地区拥有比较高的声誉,而这主要是因为它瘦肉率高、肉质鲜嫩、香甜可口、营养价值高等优势。到了马山,你会发现在每一个山谷里面,都遍布温顺的黑山羊,听到"咩咩"的山羊叫,形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当然了,马山的黑山羊不是用来点缀风景的,是用来给养殖户增加经济收入的。
马山黑山羊,不仅名声大,而且生长速度相比其他地方品种的黑山羊有明显的优势。商品的黑山羊养殖1~2年的时间,体重就可以达到100~150斤。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中国最大的养殖业基地
三都澳官井洋,是中国唯一的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历经30多年的发展,宁德全市大黄鱼育苗量超过20亿尾,产量达14.65万吨、约占全国产量的80%,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直接从事大黄鱼养殖、加工的有10多万人,获称“中国大黄鱼之都”。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大黄鱼养殖企业。三都澳大黄鱼育苗养殖基地位于福建东部沿海的宁德市,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沿海岸线从北到南有20多个港湾,拥有世界级天然深水良港。
曹妃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河豚养殖基地。不仅规模宏大,层次高,养殖规模齐全,海水网箱养殖、大田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面面俱到,而且以河豚霸主红鳍东方豚养殖为主,同时以菊黄东方豚为辅,具备品种优势,又创新务实,具有强烈的时代节奏,活力十足。曹妃甸区柳赞镇的会达水产,是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中国养殖大户排名
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
河北省藁城市
藁城市
推进结构调整提高生产能力
河北省藁城市总人口7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7.5万人,耕地82.1万亩。藁城市紧紧抓住国家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好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大科技普及、资金投入和技术服务力度,乘势而上,积极推进结构调整,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促进了全市粮食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2.9万亩,粮食总产53.5万吨,粮食单产、粮食优质率、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贡献量等多项指标位居河北省各县(市)前列。
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含量,调整优化粮食生产结构。一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充分发挥藁城市在优质专用小麦品种选育和繁种上的优势,积极推进粮食生产结构优化升级,全市优质麦面积达到了45.6万亩,占总播面积的90%以上,种植优质麦比普通小麦亩均增收100元,全市共计增收4500多万元。二是推广普及了小麦保优节本栽培技术,取得了确保亩产过千斤,亩节约成本33元的较好经济技术指标。三是进行了种植形式改革和示范,将原来的“三密一稀”“两密一稀”种植形式改为15厘米等行距种植,优化了小麦生长发育的地力布局和空间布局。四是大力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减次灌溉节水高产”技术。五是实行了“病虫草害全程综合防治”技术,全面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危害。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持续增产能力。一是抓好农业项目的组织实施。积极实施了优质粮食丰产工程、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等国家和省市农业项目,加快农田建设投入。二是加大市、乡、村和农民对农业的投入。市、乡两级财政投入资金3000万元,对粮食生产实行重点倾斜和扶持。三是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积极推行电、水、路、林、田一体化建设,大力实施“一改三化一整治”工程。
黑龙江省五常市
全方位实现粮食生产标准化
黑龙江省五常市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也是产粮大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水稻五强县之一。全市实有耕地面积372.8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60.4万亩。辖11个镇、13个乡、260个行政村。2004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31.63亿斤,被评为全国10个粮食生产标兵县之一。2005年全市粮豆薯作物面积360万亩,比上年增长5.4%,2005年粮豆薯总产34.1亿斤,比去年增加8%,粮豆薯平均单产948斤,比去年增长2.4%。其中水稻总产17.1亿斤,比去年增加4%,水稻单产1096斤,比去年增长2%。玉米总产13.76亿斤,比去增加8.8%,玉米单产1146斤,比去年增长8%,大豆单产320斤,比去年增长3.2%。2005年粮食商品量24.1亿斤,比去年增加9.3%,人均占有粮食5102斤,可向外调出商品量19.7亿斤,比去年增加9.3%。全市实现产值55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仅粮食生产一项,人均增收2500多元。
以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升级。一是在生产资料投入上实现高标准。今年的物资投入充分体现节约、优质、高效和精量的原则,严把质量关,确保投入标准。水旱田全部应用优质高效新品种。把优质品种的选育推广作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前提。几年来,先后培育出松粳二号、五优稻一号、五稻三号等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质品种。
建立2.5万亩的水稻良种繁育基地,对优质品种进行提纯复壮种子繁育,保证了良种供应。二是在整地上实现标准化。该市坚持抢墒整地,松、翻、旋、起垄和镇压连续作业。今年全市整地面积150万亩,达到待播状态面积180万亩。三是在播种、育苗、栽培上实现高标准。在今年粮食生产上,该市严把播种、育苗、栽培质量关。在旱田生产上,采取机械精量播种和人工细摆种,给种子萌发创造适宜条件。水田生产上,实行“三早一抢一保”。通过早扣棚、早育苗、早插秧,抢上头茬水,保证标准。四是在灌溉和收割上实现标准化。全市大面积推广了旱耙、旱整地、浅湿灌溉等节水技术,可节水40%。
安徽省霍邱县
做强产业提高效益
霍邱县位于安徽西部,2004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总产位居全省第一。
霍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发展,把优质粮油生产确定为振兴霍邱县经济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全县确立了“稳定面积,优化布局;良种良法,主攻单产;做强产业,提高效益”的总体发展目标,粮食生产仍然取得了可喜成绩。
全县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发展优质水稻基地100万亩、优质小麦基地80万亩,发展优质稻订单60万亩、优质小麦订单30万亩。全县日产量50吨以上的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到116家。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种粮大户,县政府给予扶持奖励。全县已发展了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37家,2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120家,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300多家。为了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县委、县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启动实施优质稻开发“1511”工程,即在5年时间内,优质杂交稻制种面积发展到1万亩,年产杂交稻种500万斤,种植优质稻100万亩,生产优质稻10亿斤,进一步拉紧水稻生产的产业化链条。
强化技术服务,努力提高产量水平。一是建立了粮食作物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发布制度。县农委专门成立了粮油作物品种引进品试鉴定委员会,筛选适合本县推广的主导品种。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增效工程。在全县实施了“5122”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增效工程,即全县500名农业技术人员接受一次技术知识更新培训;重点培训1000户种养大户;培训农民20万人次;农民增收200元。三是大力开展高产攻关活动。组织各级农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服务,积极开展粮食作物“万、千、百”优质高产攻关活动。四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建了“霍邱县农技推广协会”,以协会为纽带,把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产业化龙头企业联为一体。五是大力推广适用技术。重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等农业技术的推广。
河南省滑县
发挥优势加快“四化”进程
河南省滑县位于豫北平原,属小麦主产区。2005年该县发挥产区优势,深挖增产潜力,灾害之年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县粮食总面积250.7万亩,比上年增加了7.4万亩,平均单产438.8公斤,比上年增加了5.2公斤,总产110万吨,比上年增加了4.5万吨。
创建“11331”工程,推进良种化进程。依托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滑县种子公司(一个龙头);组织全县种子生产者创建了滑县种子协会(一个协会);通过大力实施“11331”工程,该县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
丰富服务手段,推进良法应用步伐。实施科技入户,构建“5320”体系。下大功夫开展了10个乡(镇)、100个村、1000个示范户、20000个辐射带动户的科技入户工作,创造性地构建了具有滑县特色的“5320”农技推广新体系。
开展两次行动,推广配方施肥。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动和秋季行动,县、乡、村配套建立了“放心农资”超市和测土化验工作点;2005年粮食生产共推广配方施肥190万亩,其中配方肥应用面积60万亩,较好地起到了科学施肥、节约成本的作用。
推广关键技术,科学指导生产。针对农情,邀请部、省专家实地会诊,制定相应对策,分派技术人员包乡包村,科学指导粮食生产,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投入的合理化。
滑县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将进一步发挥农业大县的优势,大力推进粮食科技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四化”进程:
科技化。依靠“11331”良种工程和科技入户为主的良法工程,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化水平。
标准化。逐步建立完善各种粮食作物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增强粮食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品牌化。实施“品牌”战略,叫响“滑丰”种子品牌,做强“华州”粮食品牌,通过品牌带动,努力使滑县粮食再上台阶。
产业化。依靠龙头带动,拉长产业链条,打好粮食强县基础。
湖南省湘潭县
狠抓组织领导狠抓粮食转化
湖南省湘潭县耕地100.62万亩,其中水田93.76万亩,全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60万亩,年产粮8亿公斤以上,粮食总产量多年来居湖南省首位。2005年粮食播种面积183.645万亩,同比增长2.4%,粮食总产量90.9万吨,同比增长2.8%;人均粮食占有量达826公斤,比2004年增加15公斤,全年为社会提供商品粮47万吨。全县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人均粮食占有量和可提供商品粮总量各项指标均达历史最好水平,居全省前列。
湘潭县狠抓组织领导,强化发展粮食生产的责任。成立了县发展粮食生产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县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把粮食生产作为县委和政府的头等大事来抓。
抓政策落实,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广泛宣传贯彻了中央1号文件。在全县形成共谋粮食生产发展大计的热潮。同时,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严格执行用地“六不准”,确保了耕地面积的相对稳定。
抓技术服务,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中,重点做到了物资准备到位、资金保障到位、生产资料质量保障到位。
抓粮食转化加工,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全年共转化粮食总量达47万吨,粮食转化率达51.7%。一是作为饲料用粮。二是大力扶植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三是引导龙头企业投入建设粮食生产基地。采用以村组为单位,与龙头企业签订定点生产、定单收购、基地建设的合同,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逐步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种粮的比较效益稳步上升。
抓基础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水库除险保安等防洪保安为重点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公路硬化步伐,新建通村公路126公里,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二是将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捆绑使用。
吉林省榆树市
榆树市
依托资源强化产业带建设
榆树市是吉林省农业大县,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2005年,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榆树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狠抓粮食生产不放松,由于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粮食生产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48.4亿斤。该市粮食生产的主要做法是:
依托资源优势,全市进一步强化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建立西部百万亩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沿“一江两河”建立了50万亩优质水稻基地,沿东部丘陵地带建立了百万亩高油大豆生产基地。三大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全部实现良种化、标准化种植,并对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螟、机械化生产等实用技术组装配套。目前,三大基地突显优质优势,已成为德大、大成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优质原料基地。
全市现有中低产田面积5.5万公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对此进行了大力改造。在全面实行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增施有机肥,达到每公顷施用农肥30立方米。全市化肥施用量35万标吨,比去年32万标吨增加了9.3%;配方施肥应用了“稳磷、增氮、增钾、增锌”的技术,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80万亩。此项技术的实施实现了粮食增产1.5亿斤。
通过实施农业机械装备推进工程,逐步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努力实现粮食生产百万亩全程机械化,降低斤粮成本0.06—0.10元,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可增产粮食1亿斤。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落实,今年全市粮食产量由2004年的46.5亿斤增加到今年的48.4亿斤,增长了1.9亿斤,其中:玉米增产1.02亿斤;大豆增产0.4亿斤;水稻增产0.4亿斤,其它粮食作物增产0.08亿斤。实现了全市粮食总产再上一个新台阶的既定目标。
江苏省兴化市
实施项目建设创新生产技术
兴化市作为粮食生产大市,2004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标兵县(市)荣誉称号,为努力发挥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优势和作用,2005年,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努力走“优化结构、提升产业、提高单产、改善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发展路子。
2005年全市粮食生产呈现“三增”的特点:一是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60.33万亩,较上年增加12.78万亩。二是粮食产量稳步增加。亩均粮食单产450公斤,较上年的439公斤增加11公斤。三是农民种粮效益继续增加。在粮价较上年小幅下跌的形势下,全市种植业总产值31.44亿元,农民人均种植业纯收入1645元,种粮纯收入870元。
以产业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优质粮食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全市组织实施了长江中下游弱筋小麦示范区、国家粮食水稻丰产科技工程等项目的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90多万亩,优质中、弱筋小麦生产基地80多万亩,优质啤酒麦原料基地20多万亩。
以农业生产技术创新为支撑,努力促进粮食生产的提质增效。大力组织实施“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工程,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化水平。一是抓住良种补贴实施机遇,努力加大高产、优质、多抗品种的推广应用。二是大力推广优质粮食高效栽培技术,巩固提高三麦免耕机条播、测土配肥、水稻旱育稀植、水稻机插秧、抛秧等先进适用技术,全市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90%以上。三是病虫害防治和抗逆减灾技术取得显著成效,面对今年三麦、水稻病虫害发生严重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形势,全市上下强化植保预警体系建设,坚持应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全面推广应用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病虫害损失率在3%以下。
山东省兖州市
依靠科技搞好技术服务
山东省兖州市地处鲁西南平原,位于黄淮海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玉米优势产业带内。
2005年,兖州市按照“保护耕地,稳定面积;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坚持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应用”的粮食发展思路,不断发展壮大粮食产业,实现了持续增产增收。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了80万亩,总产达到了43.4万吨,比上年增产0.8万吨。粮食人均占有量1018公斤,商品率达到70%,通过粮食加工利用和市场流通等形式,全年提供商品粮总量达30万吨,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双增”目标。
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全市已建立了市、镇、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市、镇两级现有农业技术干部800多人,农技人员实现了定岗、定编,工资由市财政统一发放,达到了队伍稳、人心稳、事业心强。
建立完善科技示范带动体系。建立了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田、超高产攻关示范田和1000块高产示范田,重点示范推广了10个强筋小麦和高淀粉玉米品种、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小麦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夏玉米免耕覆盖栽培技术和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抓好科技培训和科技入户工程。该市选聘了100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承包100个村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重点培养1000名核心示范户,辐射带动1万名科技明白人。该市还投资20多万元在全市建设了20个农民科技书屋。
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成立了农业智能化信息服务中心,开通了兖州市农业信息网、兖州市农业蔬菜信息网,建立了农业110快速反应系统,及时向广大农民开展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
扎扎实实地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据统计,今年全市配方施肥覆盖面达95%以上,肥料施用量减少了10%左右,化肥利用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
深挖潜力实现八大突破
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辖13个镇43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32万亩,年均粮食面积在160万亩左右,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区,2003年至200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2005年,全区粮食总产达到17.97亿斤,同比增长2.27亿斤,其中小麦总产7.5亿斤,同比增长1.9亿斤;水稻总产7.18亿斤,同比减少0.47亿斤,杂粮总产3.29亿斤,全区人均占有粮食1790斤,粮食商品率75%,人均收入达到3860元,比上年人均收入3700元增加了160元。
今年,该区强化措施,狠抓了以小麦、水稻和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实现粮食生产全面丰收。主要做法:“实现八大突破”。
在国家惠农政策宣传上实现新突破,增强粮农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
在引导粮农调整上实现新突破,实现粮食生产恢复性增长。2005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92.4余万亩,比上年154.9万亩扩大37.5万亩。总的调整趋势为调增主导(大宗)粮食作物面积,稳中有增小杂粮作物面积,全区粮食面积的增长为全区粮食产量增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农业科技推广上实现新突破,努力提高品质和总产。2005年以来,该区大力实施科教兴粮战略,努力提高农作物生产科技含量,全区实用技术和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1%和95%,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1%。
在农业科技培训上实现新突破,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水平。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确保粮食生产“一优两高”。
在粮食政策落实上实现新突破,极大地调动种粮农民生产积极性。
在粮食流通上实现新突破,提高加工增值水平。把龙头加工企业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重点来抓,以发挥较大的带头作用,提高全区粮食生产加工水平。
在组织领导上实现新突破,实行粮食生产奖励制。2005年,全区粮食生产层层实行包保责任制。
四川省中江县
突出项目管理搞好设施建设
四川省中江县是一个丘陵农业大县。耕地104万亩,其中水田38万亩。2004年农业总产值4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55元,全县粮食总产71.21万吨。200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中江县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粮食生产两年跨两大步,今年粮食总产、单产和商品率创历史最高纪录。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025元,比上年增长270元。
200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82.66万亩,比上年增加7.86万亩,增4.50%;亩产417.5公斤,比上年增10公斤,增2.48%;实现粮食总产76.26万吨,比2004年增5.05万吨,增7.1%,比2003年增8.08万吨,增11.9%。
为了加强粮食生产,中江县全力实施增粮增收科技项目。
2005年,在实施“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中,选定10个镇、101个村、1000个村民小组进行试点。示范作物水稻面积共2064亩。培育了1000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2890户农户,示范户水稻单产比前三年平均提高12.3%,每亩水稻纯收入比上年增加25.6%以上。建立了百亩超级稻核心区,亩产分别达到703.6公斤和715.3公斤;在10个试点镇建立的千亩超级稻示范区,面积达到2060亩,亩产达到671公斤;辐射带动了全县8万亩水稻应用超高产栽培技术。培训核心农户3152户,其中粮食生产核心农户2000户,培训主体农户31520户。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2005年,中央、省、市、县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并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全年总投入2.95亿元,投资1140万元建设标准粮田4万亩;改造中低产田投入1100万元,改造面积1.93万亩,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增强了粮食生产能力。
中国最大养殖排名
以下排名
1、三菱养殖基地:广东市区隔岸路133号;
2、青鸟养殖基地:广东市三木区飞霞南路948号;
3、东方养殖基地:广东市林河区飞霞北路114号;
4、新瑞养殖基地:广东市北瑞区黎明西路110号;
5、苍南养殖基地:广东市苍南县沿河北路101号;
6、丰庆养殖基地:广东市苍南县乐清人民路1号;
7、吉祥养殖基地:广东市瓯海区荣新路37号;
8、合水泽养殖基地:广东市苍南县金狮路111号;
9、金色时代养殖基地:广东市安阳路21号;
10、白汉养殖基地:广东市苍南县东建大道33号。
中国养殖基地排名榜
牧原
中国最大的自育自繁、工业化、一体化生产的生猪养殖企业,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屠宰加工等环节于一体,专注于生猪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过去十年,牧原的生猪出栏量大幅增长,2009年生猪出栏37万头,2019年生猪出栏1,025万头。
温氏
综合性农牧食品集团,以生猪养殖为主业,同时还有肉鸡养殖。此外,围绕着猪鸡主业,温氏大力发展水禽、乳业等相关辅业,并配套了动物保健、农牧设备、食品加工、金融投资等相关产业。采用“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截至去年年底,在全国拥有326家控股公司,5万户合作农户。去年销售肉鸡9亿只,销售肉猪1,852万头。
新希望股份
已经建立饲料、养殖、屠宰、食品深加工的产业协同一体化经营布局,覆盖猪、禽两大产业链。自2015年来,新希望养猪业务发展迅速,去年生猪销量达到355万头,自养及委托代养的商品鸡鸭销量超过3亿只。新希望提出在2021年确保实现1,500万头生猪出栏,2022年确保实现2,500万头生猪出栏的战略目标。除了农业板块外,新希望股份持有民生银行4.18%的股份,民生银行投资收益为22亿,占公司净利润36%。
海大
以饲料为核心业务,产品主要包括鸡、鸭、猪、鱼、虾等饲料,生猪、虾苗、鱼苗等养殖品种,以及畜禽和水产养殖过程中所需的生物制品、兽药、疫苗等产品。采用以“公司+农户”合作代养为主,以“一体化自养”为辅的生猪养殖模式,去年生猪出栏量70万头。
正邦科技
拥有饲料、生猪养殖、兽药、农药四大业务板块。饲料业务成熟的动物营养技术和优质饲料产品、兽药业务成熟的动物疾病预防与治疗技术和优质兽药产品对正邦科技生猪养殖业务的快速扩张形成支撑。去年生猪出栏量578万头。
大北农
主要经营业务为生猪养殖与服务产业链经营、种业科技与服务产业链经营,其中,生猪养殖与服务产业链经营包括种猪育种、生猪育肥、生猪饲料、动物疫苗、动物药品、生猪养殖信息化等业务;种业科技与服务产业链经营包括杂交水稻、常规玉米、植物农药和肥料、带有生物技术性状的玉米、带有生物技术性状的大豆等种子产品的科研、繁育、生产、销售等业务。
圣农发展
专注于白羽肉鸡生产三十余年,是集饲料加工、种鸡研发和养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和屠宰、熟食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于一体的白羽鸡封闭全产业链企业。主要产品是分割的冰鲜或冷冻鸡肉及深加工肉制品。
立华
以优质草鸡养殖为主导产业,以畜禽繁育、饲料生产、畜禽养殖为一体。主要业务为黄羽鸡养殖、生猪养殖、肉鹅养殖三大业务,其他配套业务为黄羽肉鸡屠宰加工及冰鲜、冰冻品销售。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养殖模式。
益生
成立于1990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主营业务已包括曾祖代肉种鸡的引进与饲养、祖代种鸡的引进与饲养、父母代种雏鸡的生产与销售、商品肉雏鸡的生产与销售、饲料的生产、种猪和商品猪的饲养和销售、奶牛的饲养与牛奶销售、有机肥的生产与销售、农牧设备的生产与销售,其中鸡类产品是核心业务。
天邦
主要产品包括商品种猪、商品仔猪、商品肉猪、猪肉生鲜产品、猪肉加工产品、猪用疫苗、猪用饲料和水产饲料、生猪养殖技术服务等。采用租赁育肥模式,由社会资本建设较大规模育肥场,天邦股份支付一定的租金并派驻员工进场育肥。去年实现生猪出栏245万头。
养鸭
养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