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成品虾养殖病害,虾身上有病害吗

成品虾养殖病害,虾身上有病害吗成品虾养殖病害,虾身上有病害吗

成品虾养殖病害有哪些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首先从农业上防范与控制,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农业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1)换茬、轮作,切断病虫食源。对于发生过严重病害或虫害的栽培房,不应连续种植相同的品种,以防相同的病虫暴发,难以控制。

(2)选用抗病性强、生活力强、高纯度的菌种。引进优良菌种时选择适宜季节温度出菇的品种,这样才能消除或减少病虫害侵染的机会,安全发菌顺利出菇。

(3)保持制种场所环境清洁干燥。提高菌种成品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保持整个制种发菌场所清洁、干燥、无污染菌袋、无积水、排水沟通畅以及空气、水源清新、干净。这样空气中杂菌指数低,接种和发菌期间感染的机会也随之降低。

(4)同一菇房、同一品种,同期播种、出菇。采取这种措施便于管理和防治病虫为害。在保证正常出菇的条件下,适当降低菇房内的湿度,增加通气量,有助于减少病菌的生存条件。采菇后及时清除残菇,断根,清除污染菌袋,保持菇房清洁,最大程度地降低病虫滋生条件。

食用菌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1.褐腐病 又称水泡病、湿泡病等。主要危害蘑菇、草菇、平菇等。该病是由一种名叫疣孢霉的病菌引起的。主要病症为:疣孢霉的分生孢子和厚恒孢只感染子实体,不感染菌丝体。子实体受到轻度感染时,菌柄肿大成泡状畸形,故叫湿泡病。但在子实体发育阶段不同,病症也不同。子实体未分时被感染,则成一种如硬皮马勃状的不规则组织块,上面覆盖一层白色绒毛状的菌丝,并逐渐变成暗褐色,常从患病组织中渗出暗黑色汁滴。菌盖和菌柄分化后感染,菌柄变成褐色,感染在菌褶上则有一种白色的菌丝生长物。  

传播途径:疣孢霉是一种普通的土壤真菌,菇房周围的土壤和废弃物是它的病源。因此,疣孢霉病菌主要是通过覆土、空气、操作人员、工具及昆虫、老鼠等携带传染给菌床及菌块的。  

防治措施:如果覆土被疣孢污染,可采用巴斯德灭菌法(60℃)处理一小时,也可用4%的甲醛消毒覆土。还可在覆土中喷1:500的多菌灵药液或托布津药液灭菌。开始发病时,应该立即停止喷水,加大菇房通风量,往培养架上、墙壁上、地面上喷洒1%—2%甲醛溶液或1:500多菌灵药液灭菌。发病严重时,需要除掉原有的覆土,更换新土。并且销毁病菇,把所有的工具在浓度为4%的甲醛溶液中消毒。  

2.枯萎病 又称死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危害蘑菇、平菇、凤尾菇、灵菇、滑子蘑等。主要病症为:菇蕾形成后,大小不等的子实体都可以发生此病。发病后停止生长,变黄、逐渐萎缩、变软、变干,最后枯死或腐烂。  

病因:发生此病是生理上受阻的结果。主要原因是原基形成后培养料过干,而使菇蕾枯萎;或者是出菇过密,营养供应不上,使部分小菇死亡;或者是菇房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通风情况又不好,缺少氧气,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所造成的;还有采菇时不慎碰伤了菇蕾、或者是出菇过量,产生药害而造成的。  

防治措施:子实体出现枯萎时,首先要弄清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切忌在出菇后的菇房内喷药,否则容易产生药害。特别是平菇和风尾菇,在出菇期间绝对不可以喷洒敌敌畏。  

3.畸形菇病 也是生理性病害。食用菌在形成子实体期间,倘若遇到不良环境和条件,使子实体不能正常发育,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畸形。主要病症为:菌盖小而薄、柄细长、早开伞。这种现象平菇和凤毛菇多发生头茬菇之后,而香菇则发生在头茬。其主要病因是高温、光线不足、营养缺乏等。  

长柄菇主要发生在侧耳属的子实体形成期间,子实体呈珊瑚状或菌盖极小,而菌柄根部粗大。其主要原因是光线不足、通气不佳、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氧气成分太少。  

子实体倒斜现象的发生,一般都是朝有光的一面倾斜,其原因是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的趋光性,主要是菇房中的光线不均匀造成的。在不同的生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菌丝萎缩,有时甚至死亡的现象,主要是菌种不健壮,接到新的培养料上不吃料;或者培养料含水量不适宜,过干或过湿;再有料内温度过高,造成烧菌,或者培养料内通气情况不好,还可能是培养料中的酸碱度不适宜。  

其防治措施只有一个,就是在生产过程当中,每一道程序、每一个工艺都必须科学地严格按要求进行,以避免造成这样或那样的不良后果,致使生产失败。  

4.猝倒病 又称枯萎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是由镰包霉和莱豆镰霉所引起。主要病症是子实体被侵染后,菌柄髓部萎缩变成褐色,菇体变得矮小不再生长。此病发生早期和健康菇在外形上不易察觉,只是菌盖变暗,菇体不再生长,最后变成僵菇。 栽培防治方法: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选用纯正、生活力旺盛和菌龄适宜的菌种;选用优质培养料,配方要适宜;培养料灭菌要彻底;生料栽培种类培养料高温发酵处理;无菌操作接种;制种和栽培场所及其周围环境要卫生,杜绝病源和虫源;创造适宜的温、湿度及通风等环境条件,尽量使环境对食用菌生长发育有利,对病虫害的发展蔓延不利;栽培过程中,一旦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防止其扩散蔓延等等。

对虾病害防治

2

池塘在放养前必须做到清於、消毒、暴晒。池塘清除底泥后,用生石灰70—80kg/亩化浆均匀泼洒,以杀灭池中有害生物和病原生物;经3—4天晒池后冲洗池塘,将石灰水冲掉;再进水5—10cm,使池水PH值为8.0­—8.6,然后按200—250g/亩用量全池泼洒长效水体消毒剂、溴氯海因等,彻底杀灭病原生物和有害生物。萊垍頭條

3萊垍頭條

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溶解氧5mg/L以上,PH值7.8—8.5,透明度30—40cm,池底H2S浓度不超过0.01ppm。萊垍頭條

4萊垍頭條

对精养池、半精养池的池塘一定要配备增养机。配备数量根据计划单产指标来定,如亩产指标400kg,每亩配置1.1千瓦电机频率50赫0.5台,如亩产指标600kg,配置0.8台.在具体生产中1.1千瓦的增养机可供4亩养虾水面的增氧。萊垍頭條

5垍頭條萊

虾苗入池前,培养足够的基础饵料生物是养虾前期提高虾苗成活率,增强虾苗体质,加速虾苗生长的关键性措施,同时饵料生物对净化水质,吸收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减少虾病病害,稳定水质将起重要作用頭條萊垍

观赏虾病害

雨季,大量雨水进入虾塘,会造成池塘水质变瘦,而且池水易浑浊,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产氧减少,造成池塘缺氧,影响虾呼吸与生长。同时,池塘底质在缺氧情况下,还原反应增多,氨氮、亚硝酸和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导致虾产生应激,发生病害。虾塘水变浑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1、消毒:消毒一方面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另一方面可杀死部分浮游动物,减少其对浮游植物的摄食量。常用生石灰消毒,每立方水体用20克溶水全池均匀泼洒。也可以用其他消毒剂,但使用浓度必须以虾安全为前提。

2、停喂:停喂1-2顿,让虾饥饿,抢食部分浮游动物,培养藻类。

3、换水:换水5-10厘米深。换水的目的是补充藻种。如相邻池塘水色好,无病害,可抽些水过来,补充藻类。

4、施肥:尽量用无机肥,不用有机肥。用有机肥肥水,易造成水质和底质恶化,并且有机肥可能带细菌和病毒,虾发病几率增加。施肥应在晴天上午进行,阴雨天不要施肥。结合使用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和EM菌等。同时可施些沸石粉和合理使用增氧机。

5、使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含有高活性的氮、磷、钾、硅等营养元素,有利于单细胞藻类繁殖。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1-1.5公斤,加水溶解稀释后全池泼洒。

成品虾养殖病害有哪些图片

对虾群在水面上游动,头部前端离水(触角和眼睛露出水面),游动时无方向性(散乱游动或失去平衡)或有方向性,对刺激的反应迟缓,则是“浮头”的表现。

对虾“浮头”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出现“偷死”等病症,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下对虾“浮头”。

1对虾“浮头”的迹象

(1)阴云无风,天气闷热、气压低、塘水平静如镜,傍晚后养虾塘范围内突然出现大量蚊虫叮咬人体。

(2)水温高(超过32℃),水色过浓,透明度低于20cm,或水色突然倒藻、转水。

(3)阴雨天,天气闷热,在水中层少量对虾游动,但头不露出水面,开动增氧机后依然不下去,当晚对虾极易出现大量浮头现象。

(4)对虾摄食量突然减少,池内残饵明显增加。

(5)池水过浓,有大量泥皮或死苔浮出水面。

(6)投料时,划动小排(或小船),会有虾跳,或有影子经过也跳,夜里灯照也跳。

(7)增氧机开动时产生的泡沫不易散开,或泡沫发黄、发黑或开动时下风口可闻到稍臭的味道。

(8)池塘风尾泡沫发黄、浮杂物发黑。

(9)池底有泡沫上升,特别在阳光的照射下。

(10)池塘水水分层。

(11)虾罾(或料台)突然变脏、网底变黑、有胶状物。

(12)在池岸边比以前多有野小虾,杂蟹之类的。

2“浮头”分类

(1)缺氧性浮头:当浮头已经出现时可依据以下情况判断浮头的轻重:

①浮头时间:清晨黎明前浮头为轻度浮头,反之浮头出现时间越早,则浮头越严重。

②浮头地点:虾类集于中央则浮头为轻度,若分散到整个池塘甚至趴于池边则浮头严重。

③浮头反应:虾类对灯光、声音等外界刺激有明显反应,则浮头程度少轻,反之,反应越迟钝,浮头越严重。

④浮头对象:一般个体大的,饱食的虾先浮头,个体小的未吃食的虾一般在缺氧严重时才浮头。

(2)发病性浮头:

对虾患有各类病害时,也会出现浮头现象,一般分为细菌病和寄生虫病浮头。常呈零散状浮头,用捞网或用手可捞起,常呈现各种病理状态(缺氧性浮头虾体色等不会变化很大),要及时确诊,对症下药。此时建议:解毒100+全能,全面解毒,通透水体,增加溶氧,迅速缓解浮头症状。

(3)饥饿性浮头:

对虾投饵量不足时,常出现在水边找食,体色正常或稍带深色,肠胃常有各种藻类和有机质等,料台无料,对外界刺激敏感,用手电光划过池边会看见对虾跳跃。一般出现在对虾的成活率估计不足时,此时要加大投饵量,适量追肥,提供充足优质的饵料生物。

(4)生理性浮头:

一般在养殖中后期,当对虾大量摄食投喂的饲料后,正常消化需要很多氧气,当池底氧气稍微缺乏或对虾体质稍弱(如脱壳后),对虾会上浮到水体溶氧充足的上层。此时应注意投饵量不宜太大,及时添加抗应激和增进对虾体质的药物(应激康),并保持溶氧充足,水质清新。

(5)中毒性浮头:

当水中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离子等)超过对虾的承受范围或是摄食了霉变或有毒饲料就会出现浮头。此类中毒性浮头,不分大小、品种,均会出现严重浮头,对外界刺激不敏感,出现痉挛,常散分布于全池,严重中毒者会出现全池死亡。此时推荐:解毒100+天の素1号2~3亩•米/组,迅速缓解中毒症状。

3预防“浮头”的办法

(1)出现高温低压天气要及时增开增氧机。以增加水体中的溶氧。

(2)如果发现池塘水质过肥,因及时加注新水,也可弄一些腐植酸钠配合动力菌(控藻型)泼洒,阻挡藻类光合作用,从而达到控制水色目的。

(3)气温超过35℃,水温超过32℃的天气要及时加深池塘水层,利用深水加大温差,并增开增氧机。

(4)多关注PH值的变化保证藻类适量,PH值的上升也就意味着藻类的大量繁殖。

(5)高温季节、天气突变等特殊情况下,加强巡塘,注意细节变化。

(6)合理投饵,及时排污,估计要浮头时,控制投饵量。如水质过浓,但当天天气正常,可适当控制吃料时间。如天气不正常,应停止投饲,并及时调节水质。

(7)天气闷热或阴雨天,晚上增氧机一定要开,气压太低的时候应多开。

(8)严格控制好饲料质量,存贮时注意防水防潮防霉,坚决不投喂劣质或霉变饲料,适时添加保肝护肠的添加剂(消化宝+天の素1号),提高对虾体质养护。

对虾养殖常见病害

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使用生石灰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池水中及底质中已含有大量钙离子及碱性较高的虾池不宜用

生石灰消毒,因为生石灰会促使磷酸盐沉淀,降低有效磷的浓度, 造成水体中缺磷,抑制水生植物、藻类的生长。

② 水体中有机物不足的虾池使用生石灰后,会加快有机物分

解/降低水体肥力,所以用生石灰消毒后,必须施用有机肥或磷 肥,否则会破坏虾池的生态环境。

③ 在含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较多的海水池塘中,施用生石灰量

应比淡水池塘适当增加。

④ 淤泥较厚的池塘生石灰用量应增加10%左右。

⑤ 生石灰使用过量,会造成虾池温度升高,碱性增强,分子态

氨(非离子态氨)含量高、毒性大,也会导致对虾发生病害。

⑥ 使用生石灰消毒的虾池,不可用尿素肥水,因为尿素会增加

氨的含量,破坏虾苗的鳃组织,降低虾苗的血液输送能力,造成虾苗的死亡。

⑦ 清塘用的生石灰最好是刚从石灰窑中取出的块灰,而粉灰是

生石灰已潮解后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的碳酸钙,变成熟石 灰,已失药效,不宜作为清塘药物。

成品虾养殖病害有哪些症状

侵染性病害病: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在特定的品种或环境条件下,病害轻重不一;在病株的表面或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生物体存在(病征),它们的症状也有一定的特征。非侵染性病害:从病植物上看不到任何病征,也分离不到病原物。往往大面积同时发生同一症状的病害;没有逐步传染扩散的现象。

养殖虾污染严重

卢沟虾可以养殖,具体养殖芦沟虾的方法是:

1、选择合适池塘:

养殖卢沟虾虾需要选择无污染、水源充足的地方建立池塘,养殖前需将池塘清洗消毒。

2、优化水质:

养殖卢沟虾需要使用海水,还可以使用海盐配置海水,注意配置浓度不宜过高。

3、具体做法:

选择健康的卢沟虾虾苗,然后将其放养在池塘中,注意放养密度不宜过高。

4、养殖护理

(1)养殖环境维护

养殖卢沟虾的时候,需定期换水,有利于卢沟虾的生长,养殖前,可以在水体中投放适量的有机物,还可以养殖适量的浮游生物和水草,有利于卢沟虾的生长。

(2)孵化

当水温在18℃时,海虾会开始配对,当温度稳定在22~28℃之间时,海虾会孵化卵,温度越高,海虾孵化速度越快。

(3)喂食

海虾生长期间需定期喂食,注意投喂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水体的水质,但投喂量也不宜过少,否则会影响海虾的生长。

养殖虾什么时候容易发病

池塘青虾高产养殖法

为了改变池塘青虾养殖单产偏低这一现状,采用一年双季养虾、投喂全价颗粒饲料等技术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养殖经济效益。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池塘要求。青虾耗氧量高,不耐低氧,同时,青虾又属底栖动物,游泳能力差,喜欢在池底活动。因此,养殖青虾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一般养虾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坡比为1∶3~1∶3.5,水深1.5米左右,池底无淤泥,水源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苗种投放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在每个塘内安装好增氧设施。

2.种植水草。青虾属甲壳动物,有脱壳和互残现象。因此,为了避免青虾发生互残现象,就必须种植一些适宜的水草来防止青虾之间相互残食。种植的水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种植于池边浅水带四周的水花生;另一类是种植于浅水带池塘底部的沉水植物,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这类水草繁殖迅速,所以当池塘内水草过多时,可用人工方法捞除稀疏,使塘内水草呈星点分布最好。一般情况下,水草的生长面积占池塘水面总面积的比例应控制在30%左右。

3.设置网片。在虾塘中间设置10~33目的无节夏花网片,用毛竹架固定,按屋架形设置于水面下20~40厘米处,坡度为15~20度,以便青虾上下爬行,每排网片宽3~4米,长度因池而定,一般5亩左右的池塘可设2排网片。

4.苗种放养。青虾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养殖环境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虾苗经过2个月的养殖每尾可达到3克以上的商品规格。因此,可采用春季和夏季两次放养、一年养两茬的养殖模式。

夏季放养在7月左右进行,亩放1厘米左右的虾苗4万~6万尾,10~20天后投放少量鲢鱼种。放养时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放养时间应选择晴天的清晨或阴天不闷热的时候进行,放养时要避开苗种脱壳高峰期。到了8~9月还会出现一次批量产卵孵化出的小虾苗,这批虾苗到年底规格一般可长到2~3厘米,可作为春季放养苗种,一般亩放3万~5万尾。

5.投喂管理。根据青虾的摄食生活习性,坚持四定的投喂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9时、下午5时~7时,上午投喂总量的1/3,下午投喂总量的2/3。饵料应投在长有水草的浅水区,并且要投撒均匀。青虾苗种的日投喂量一般控制在3%~5%,前期以投喂细颗粒饲料为主。随着青虾个体的增大,可适当投喂相应规格的颗粒饲料。投喂时要细心观察青虾的吃食情况,一般每次投喂量以2~4个小时内吃完为宜。

6.水质管理。在高温季节必须做到每周加水或换水1次,先排底层老水,再加15~20厘米深的新水。夜间或清晨发现青虾浮头,必须开增氧机和加注新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阵雨之前的天气里,应采取全天24小时加水和换水措施,保持池水呈微流水状态。

7.日常管理。每半月用生石灰水或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菌及病原体。同时观察青虾身上是否附着纤毛虫,可用硫酸铜水溶液全池泼洒,全池的施药浓度为0.7ppm,隔7天再用1次。

8.适时起捕。青虾长到4~5厘米就可以起捕上市。一般春放苗种5~7月起捕上市,夏放苗种9~11月起捕上市。

雨季虾塘浑浊水治理方法

每年4、5月,华南地区养殖对虾的旺季开始到来。这个季节东北季风转为亚南季风季节,气温变化较大,雨量增加,往往使正在养殖对虾的虾塘,水色由褐色、绿色变浑浊,呈乳白。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天气突变,浮游植物死亡,产生缺氧,或浮游动物暴发性繁殖,大量摄食藻类。如果池塘透明度较高,浮游植物繁殖数量不能满足浮游动物的需要,就会把浮游植物吃光,从而失去原来水色而变浑浊。因为池塘中的水色和透明度是由池塘中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浑浊水的危害性在于造成池塘缺氧。因为池塘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据报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含量,占海水池塘溶氧收入可达91.3%-100%,而大气的扩散作用在池塘溶氧收入中仅在5.3%-7.8%。池塘水浑浊,意味着池塘中浮游植物极少,当然光合作用就极少,产生氧气自然减少。

正因为6、7月份是阴雨天、暴雨和大暴雨季节。这种天气阳光减弱,光合作用减少,供氧量也减少,在这种恶劣天气下,若日常管理工作不力,对虾就很容易发病。缺乏科学知识的虾农对这种水色的处理一筹莫展,其实认清其发作原理,解决浑浊水问题并不困难。

浑浊水除了由于供氧量减少,影响对虾呼吸与生长外,还可以导致水质恶化。因为池塘底质中存在大量对虾排泄物、残饵和生物尸体,这些物质若在含氧量充足的情况下,易进行氧化反应,有害的物质,例如氨氮、亚硝酸和硫化氢等,就越来越少。池塘底质在缺氧情况下,还原反应增多,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导致对虾应激,病害由此发生。

浑浊水有如下处理方法:

使用消毒药物,杀死部分浮游动物。常用生石灰,浓度为20ppm(每立方水体20克,若水深为1米,每亩用生石灰13公斤左右)。生石灰先溶于水,加水稀释,全池均匀泼洒,使用生石灰后水会变清些。也可以用其它消毒剂,但其浓度必须以对虾安全为前提。

停止投料1-2餐。目的是让虾饥饿,抢食部分浮游动物,减少浮游动物数量,方便培养藻类。

换水5-10厘米。换水的目的是补充藻种。因浑浊水中藻类很少,藻种少培养藻类更困难,故必须增加藻种含量,方便肥水,以便能在较短时间内把藻类培养起来。如果自己养殖的相邻池塘正在养虾或养鱼,水色也好,没有其它病害,可抽些过来,补充藻类,效果也很好。

立即施肥。所用肥料尽力用无机肥,不用有机肥。从近年许多虾农反映,用有机肥肥水,对虾发病机会较多。据广西北海某地虾农反映,2004年上半年发病虾塘中,80%是使用鸡粪肥水。广东斗门虾农也有相同反映。因为鸡粪是有机物,不易溶于水,不易被单细胞藻类吸收利用,沉积到池底后,容易腐烂发臭,污染底质。而水质的恶化,往往是由于底质恶化引起,同时,鸡粪处理不好,又可以带细菌病毒,容易引起对虾发病。

使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它是根据单细胞藻类特需的营养要求配制而成,含有高活性的氮、磷、钾、硅等营养元素,有利于单细胞藻类繁殖,有效期长,一般养殖一造虾只需一次性肥水。用量也少,一般水深为1米,每亩放1-1.5公斤即可。价格也便宜,通常每亩费用为6-8元。使用更简单,只要加水溶解,稀释全池泼洒即可。见效也快,24小时内水色会变为褐色和绿色,48小时内达到预期效果。

肥水时应在上午晴天进行,阴天和雨天不要肥水。

结合使用微生物制剂,例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EM菌等。

此外,施些沸石粉和合理使用增氧机,效果更好。

总之,浑浊水对正在养殖的对虾危害极大,它在最初出现时,对虾并没有明显异常症状,但若不及时处理,其后果不堪设想。务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改变水色和透明度,保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防止虾病的发生。

养蜂


成品虾养殖病害,虾身上有病害吗
  • 中蜂巢虫有中草药防治,什么中草药可以杀中蜂巢虫?
  • 中蜂巢虫有中草药防治,什么中草药可以杀中蜂巢虫? >> 中蜂巢虫有中草药防治,什么中草药可以杀中蜂巢虫?...

    成品虾养殖病害,虾身上有病害吗
  • 两窝强群蜜蜂能合群吗,两百米的两窝蜜蜂可以并群吗
  • 两窝强群蜜蜂能合群吗,两百米的两窝蜜蜂可以并群吗 >> 两窝强群蜜蜂能合群吗,两百米的两窝蜜蜂可以并群吗...

    成品虾养殖病害,虾身上有病害吗
  • 树上黄马蜂窝能吃吗,马桑树上的马蜂能不能吃
  • 树上黄马蜂窝能吃吗,马桑树上的马蜂能不能吃 >> 树上黄马蜂窝能吃吗,马桑树上的马蜂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