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黄颡鱼风险大吗,黄颡鱼养殖受什么影响
黄颡鱼好养活吗
黄颡鱼(也叫黄丫头鱼)的养殖方法可以从上面学习。技术要点
1.池塘条件养殖黄颡鱼的池塘面积要求不严,可大可小,但水深应保持在1.5米以上,池底淤泥不宜过厚,以泥沙质底为佳。池塘要求排灌方便,水量充足。鱼种下池前用生石灰进行消塘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90公斤,以彻底清除野杂鱼类和杀灭病原生物。
2.池塘主养池塘主养黄颡鱼,鱼种规格以10--15厘米、体重15--35克左右为佳,每亩放2500--5000尾左右,并配养鲢、鳙鱼各100尾,用以调控水质。饵料日投喂量,全价配合饲料按鱼体重的1%--4%左右、小杂鱼虾按体重10%左右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可参照下述配方进行配制:鱼粉30%--40%,菜饼10%--35%,豆饼20--30%,次粉15%--18%,米皮糠10%--15%,诱食促长添加剂2%--5%。由于黄颡鱼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因此,对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和质量要求较高,否则影响黄颡鱼的正常生长。对已经驯食的人繁种苗可直接投喂人工饲料,对天然种苗还须经驯食1周左右才能正常摄食工作饲料。驯食方法:先用鱼糜沿池边泼撒,1--2天后,待鱼种开始前来摄食,再逐步添加人工饵料搅入鱼糜中定点投于水边,最后转为全部人工饲料进行定点、定时、定量投喂。3.混养黄颡鱼套养在其它养鱼池中,可以利用池内的一些野杂鱼虾,不必为黄颡鱼另行投喂饲料,每亩放50--100尾规格在35克左右的鱼种,可获得10--15公斤商品黄颡鱼。套养黄颡鱼种的放养规格不宜过小,池中不宜再配养其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如大口鲶、乌鳢等。4.水质管理黄颡鱼耐低氧较常规鱼差,喜清洁水,因此,养殖黄颡鱼的池塘水透明度应保持在35--40厘米,放养密度高的池塘应设增氧机防止缺氧浮头。定期加注新水。黄颡鱼池水不宜碱性过强,用于防病的生石灰用量不宜超过20克/立方米。5.鱼病防治黄颡鱼的抗病能力强,养殖中一般无大病。但在饲养中受季节、气温、水质、投料及鱼体表无鳞的特点和养池中的细菌、寄生虫等影响,也会引起局部感染和寄生虫生于鱼体鳃丝及内脏各部位引发疾患,需在平时养殖中注意观察,针对异常情况提前预防。池塘主养塘口条件。凡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的土池、水泥池均可,面积2-15亩,水深1.5-2m为宜。苗种放养。一般在每年的3-4月份放养,放养前池塘应清淤消毒,消毒后3天,加注水0.8-1m,然后施入有机肥。毒性完全消失后,亩放养10g左右的冬片鱼种8000-10000尾,另搭配15-20cm的花白鲢鱼种150尾调节水质。当年繁育的2—3cm的苗种亩投放10000-15000尾,另在黄颡鱼长到约7cm时搭养5-10cm的花白鲢鱼种200尾。当年鱼种也可养成100-150g的商品鱼。饵料投放。鱼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10-5min,用黄颡鱼专用的人工配合饵料或新鲜小杂鱼喂养,也可投喂小鱼虾、螺蚌肉、畜禽加工厂下脚料、鱼粉等动物性饲料,或可投豆饼、花生饼、麸皮、豆渣等植物性饲料,每日早、晚各投一次,上午1/3,下午2/3。日常管理。注意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7-9月份10天左右换加水10-5cm,保持透明度35cm左右。日常管理还应加强防病,定期(一般一个月)对池水进行消毒。正常养殖情况下,池塘每亩可产100g左右的商品鱼200-300kg。黄颡鱼池塘主养应特别注意的是,最好投放人工繁育的苗种,如投放天然苗,生长速度慢,规格不整齐,成活率低。人工繁殖 亲鱼来源可在野外收集,也可用人工养殖的。要求选择体质健壮,体形肥满的1冬龄
黄颡鱼当观赏鱼养
不可以
因为鱼饲料并不是一种单一的饲料,就如同我们说水果它不是单一的水果一样,鱼饲料包含了很多种鱼的饲料,比如我们接触比较多的草鱼就有草鱼饲料、罗非鱼有罗非鱼饲料、加州鲈鱼有加州鲈鱼饲料、黄骨鱼也有其自己的黄骨鱼饲料。对于很多养殖观赏鱼的朋友来说,不同的观赏鱼也有着不同的饲料。
黄颡鱼能活多久
野生昂刺鱼生长期为9个月到11月。
昂刺鱼为广温、杂食性的鱼类,营底栖生活,喜在底质较肥沃且水草繁茂的浅水区栖息和摄食。
昂刺鱼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在各种水体中生长,抗高温,水温达38℃时也不影响它的生存,耐严寒和低氧,即使在冰封的水下,昂刺鱼也能较好地生活。
野生昂刺鱼生长期为9个月到11月。
野生昂刺鱼为杂食性的大型鲫鱼,食物来源广泛,在天然水域中以生长快。
黄颡鱼好养活吗视频
炸黄骨鱼的家常做法
1.黄骨鱼处理干净。
2.用1勺料酒与少许盐将鱼腌渍5分钟。
3.调料备好。
4.青红椒洗净切块备用。
5.锅中下油烧到冒青烟时,下鱼煎(这样的话鱼才不会粘锅)。
6.将鱼煎至两面黄色。
7.然后下姜蒜花椒爆香,在鱼身上淋1勺生抽,半勺老抽。
8.加水没至鱼身开始煮,其间加少许白醋去腥,适量盐调味,适量白糖。
9.当锅内汤汁剩下无几时,下青红椒与葱段稍焖一下,加少许鸡精与白胡椒粉即可关火。
黄颡鱼家养
黄鳍鱼也叫黄颡鱼
野生黄颡鱼大小不一,而家养的黄颡鱼个头较一致。
公黄颡鱼长的快,个头较大,一般来讲,同一生长环境,公黄颡鱼比母黄颡鱼一条要重5分之一,现在,家养黄鱼已经实现了全部繁殖为公黄颡鱼,所以,养殖的黄颡鱼,个头一样大,体形一样。
野生黄颡鱼公母都有,大小不一,母的个头较小,在产卵期,肚子较大,公的常年肚子都不大。
野生黄颡鱼颜色不一,颜色深的深、浅的浅,由于野生黄颡鱼是自然繁殖,所以,其外部特征不一致,最明显的特征是花纹不一样,而家养的黄颡鱼颜色一致,且花纹一样 。
黄颡鱼好养活吗怎么养
准备一个合适的鱼缸、去氯气的水以及合适的温度,鱼食每天一至两次。
1.
在养鱼之前首先要准备一个体积不能太小的鱼缸。
2.
生活在广阔的温度范围内,即使在冬天也能在冰下维持生命。
3.
夜晚的气压相对较低,溶化水中的氧气也较低,如此时喂鱼将可能导致水中严重缺氧而死鱼。
黄颡鱼好养殖吗
黄骨鱼其实就是黄颡鱼、黄辣丁、黄角丁、昂刺鱼,昂公等,其肉质鲜嫩,只有中间一根大刺,是现在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的鱼。下面主要给大家介绍黄骨鱼的养殖管理要点。
1、水质要求
黄骨鱼喜欢清新的水体环境,为了让其健康生长,要保持水质清新,水体透明度达35cm以上,另外要做好换水管理,一般是5-6月时,每个月换一次水,每次注入新水30厘米;7-9月时可以半个月换一次水,每次注入新水15cm左右,注意全年水深保持在2米左右为好。
2、适时增氧
黄骨鱼养殖,池塘要配备增氧机等设备,可根据天气、水质情况有效的开机增氧,一般晴天要坚持凌晨和午后开机1小时,还有阴雨、闷热天气要提前增氧,最好保持水体溶氧浓度在3毫克/升以上。
3、投喂管理
黄颡鱼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饵料有很高的要求,蛋白质含量35%~45%,粗脂肪5% ~8%,人工配合饲料配方参考:鱼粉30%~40%,豆饼20~30%,菜饼10%~35%,次粉15%~18%,米糠10%~15%,诱食促长添加剂2%~5%。
日常投喂要坚持“四定”,即定位、定时、定质、定量。饲料每次投喂时的位置要固定,最好投在料台上;每天早上的7-8点,投喂当天饲料总量的1/3,下午的5-6点,再投喂剩余的2/3,每次投喂30分钟;每次投喂时,饲料要保证新鲜不变质,根据鱼种实际的生长情况适当加入饲料添加剂、营养强化剂、诱食剂等;每天的投料量根据水温、天气、鱼苗规格等灵活调整,吃料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如果吃料速度减慢,就要及时检查原因,尤其要注意检查是否发生了细菌性肠炎等病害。
4、病害防治
黄颡鱼是无鳞鱼,因此对常用药物耐受能力比不上其它鱼类,因此病害要做好预防工作,可每半月用生石灰调节改善水质,还可使用氯制剂进行水体消毒。定期投喂药饵预防疫病,每月使用*霉素、大黄、板蓝根等中药拌料投喂预防。高温生长旺季,可适量添加抗生素类药物,以防细菌性疾病。
黄颡鱼常见病害有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水肿病、肠炎病、小瓜虫病等。一旦发生疾病,要及时诊治,尽早尽快对症用药。治疗时尽量使用高效、低毒的绿色渔药,严禁使用敌百虫、高锰酸钾等敏感药物。
5、日夜巡塘
坚持日夜巡塘,观察鱼群采食、活动及生长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尽量减少行人、兽类等进入养殖区惊扰鱼群,以免发生应激反应。
黄颡鱼的养殖成本详解
鱼苗要提前进行放养,一亩放养密度在12-15万尾一公顷,在前期时间鱼苗以靠捕食池塘中的小生物及浮游动物为主,后期再投喂鲜活的饵食,每天早晚都要巡查一次。
池塘条件
对于池塘的要求并不高,大家钓过鱼的都知道有些黄泥巴池塘中都能够钓到黄姑鱼,所以池塘的面积可大可小,看大家的养殖数量和养殖密度了,其池塘的水最好有一米半的深度,如果池塘的底部淤泥堆积太厚了也不行,而且底部最好用泥沙混合打底的池塘,池塘要有排水口以及灌水口,也可以没有,但是排水口一定要有,然后就是水的量一定要足,在鱼种放养之前要进行两个星期的整塘,要先将鱼塘弄干净,对水质进行消毒,在塘里面撒上生石灰和漂白粉可以对水质进行一个初步的处理,对于水中的一些病原体和微生物都能够起到一个消灭的作用。
苗种放养
鱼苗要提前进行放养,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延长黄姑鱼的生长发育的时间,最好是在六月中旬之前,放养的鱼苗要挑选没有病害以及没有损伤的鱼苗,保证苗的整体成活率,一亩可以放养十二万到十五万尾一公顷。
养殖管理
1、前段时间进行喂食时它的主要食物来源还是靠捕食池塘中的小生物及浮游动物,等其被吃的不够黄姑鱼的生长需求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人工投喂了,可以准备一些鲜活的饵食投喂,每天两次即可。而且还要分配掌握好喂食量,一般下午要比上午多喂食一倍的食物量,过了一个星期之后可以喂食杂鱼肉,为了提高营养质量还可以加入一些富含蛋白质及其他营养成分的食物一起混合喂食,等苗长到五厘米时就要在饲料中搭配一些玉米以及菜花等植物蔬菜了。
2、每天早晚都要巡查一次,对水质,鱼苗以及进食度的情况进行查看,要清理干净多余及剩下的饵食,然后根据水的污染情况和透明度进行换水,一般没有特殊的情况都是两个星期左右换一次水,然后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3、在秋季末时就要准备越冬的准备了,等到入冬后水温会降低到十度以下,要做好保温工作,同时对池塘中的水质进行消毒,同样是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在过冬期间要做好池塘周边扫雪,补水,防病害等措施。
黄颡鱼病
疾病主要在夏季七八月份发作最多最频繁,所以我们可以每个月对水进行杀菌消毒,隔上半个月进行一次投食,在喷药的时候要避免硫酸铜、敌百虫等虫害的影响,每隔两星期泼一次漂白粉可以起到抑制病情的作用,一旦染病可以这样做,然后送往医院。
黄姑鱼
以上就是黄颡鱼最新养殖技术了,大家可以自己在家的旁边建一口池塘或者利用其它的池塘进行养殖,可以供自己食用也可以供市场销售,
黄颡鱼养殖成本及利润
黄颡鱼养殖成本有水面租金、苗种、饵料成本、药物、人工杂费等,合计一亩成本在23800元,而当黄颡苗达到商品标准出售时,按9元/斤的成本算,亩产4000-5000斤,亩利润达到3-4万元。
黄颡鱼多少钱一斤
黄颡鱼的价格与体型大小有关,一般单条体重低于50克的,价格在10元一斤左右,介于50-150克的黄颡鱼价格在10-15元一斤,体重超过150克的黄颡鱼则15元左右。
网箱养殖黄颡鱼技术
黄颡鱼网箱养殖放苗时间在6月初至7月底,放养规格一般在5cm左右,放养密度40~50尾/m2,养殖中要保持水体中有较高的溶氧,如果天然饵料生物量不足,可补饲小杂鱼虾,满足黄颡鱼的生长需求。
黄颡鱼吃什么
黄颡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食物以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小型软体动物等为主,在人工养殖中,则可用鲜活动物性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
黄颡鱼养殖前景如何
网箱养殖黄颡鱼的技术要点有:(1) 网箱准备。设置网箱的库湾、湖泊、河道等水域要求水 源充足、稳定,无污染,水质清活爽嫩,溶氧较高,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并且水体的交换量不大。设置网箱水域的水深要求在2。 5米以上。网箱由聚乙烯制作而成,网衣网目一般在2。
0〜 3。0厘米,网底网目为1。5厘米,网箱的规格以12〜24平方米为 宜,网箱形状正方形或长方形,箱深2米。在鱼种放养前一周将 网箱放人水中,使网箱壁黏附藻类,减少鱼体的擦伤。(2) 鱼种放养。一般在春节前后开始投放鱼种,要求规格整 齐、色泽鲜艳、体表无伤、体格健壮、游动活泼,放养密度 300〜400尾/平方米,可适当搭养一些团头鲂和细鳞斜颌鲴,以 充分利用饵料,净化网箱水质。
鱼种下箱前用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以杀灭寄生虫和病菌。最好使用正规苗种场人工繁殖的鱼 种,这种鱼种规格整齐,容易驯化,成活率高。(3) 饵料投喂。在苗种人箱2天后开始人工投饵驯化,进行 定点、定时驯食。驯化5〜7天后即可正常投喂。5、6月日投饵 率为3%〜5%; 7、8、9月日投饵率2%〜3%; 10月以后日投饵 率2%。
每天投喂2〜3次,具体投喂量以黄颡鱼吃完而不剩为宜, 同时还应根据天气与水质情况及时调整。黄颡鱼口裂较大,可用 粒径2。0毫米的颗粒料作为开口词料,以后逐步加大饵料粒径, 成鱼料粒径可达到5毫米以上。黄颡鱼喜欢吃软性饲料,最好是 做成粉状饲料,投喂时将伺料调成糊状,投在网箱的词料台上。
投喂的饵料必须新鲜无霉变、酸败。(4) 日常管理。定期检查鱼类摄食和生长情况,认真观察, 及时调整投喂量,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做好网箱养殖日志,记录每天水温、摄食、投喂、死鱼及病害等情况。经常刷洗网箱 污物及附着藻类,保证水体充分交换。经常检查网箱,发现破损及时修补,以免跑鱼或凶猛鱼类人箱。
随着水库水位涨落,需把 网箱调节到水深适宜的位置,做好防洪防风加固等工作。(5) 鱼病防治。黄颡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只要严格控制水 质,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常规消毒、预防工作,较少发生病害。平时以预防为主,治疗时尽量使用高效、低毒药物。可定期投喂 药饵,每月使用大黄、板蓝根等中药,以0。
1%〜0。4%添加量投喂3〜5天。或用漂白粉或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 : 2)挂袋, 每星期更换1次。在起捕、投放、运输等操作中尽量避免损伤鱼 体,以防在初春、冬季低温季节感染水霉。(6) 轮捕拉疏。根据市场行情和鱼体生长情况,适时起捕上 市,尽可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
网箱养殖黄颡鱼一般从8月初开 始分批起捕销售,生产期9个月左右,每平方米网箱面积可产’ 30〜40千克的黄颡鱼。
养鸭
养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