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火炕孵鸡,火炕孵鸡的正确方法
怎样用火炕孵鸡?
火炕孵鸡是我国北方民间传统的孵鸡方法,其设备简单,投资少,适用于农村缺电的地方。
(1)建炕
宜选择背风朝阳、保温良好的房屋作孵化室,将炕建在室内中央。火炕一般用土坯或砖砌成,炕高65~75厘米,宽180~200厘米,长度依孵化数量和房屋状况而定。炕灶烟道的搭法以好烧、炕温均匀、不倒烟为原则。炕上铺一层黄土,再铺一层麦草和席子。
(2)搭设摊床
摊床为孵化中后期放置种蛋继续孵化和出雏的地方,一般设在炕的上方,即在离炕面1米左右用木柱(或木棒)搭成棚架。摊床可搭1~3层,若搭2层或3层,两层间的距离以作业不碰头为宜。摊床上用秫秸(高粱秸)铺开,再铺稻草或麦秸,上面铺苇席或棉被。摊床的四周用木板做成围子,以防止胚蛋滚落。摊床架要牢固,防止摇晃(图2-6)。
图2-6 火炕孵化示意图
1.支架 2.摊床 3.脚木 4.火炕
另外,还要准备棉被、毯子、被单、火炉、温度计、手电、照蛋器等孵化用具。
(3)孵化操作
孵化前先把炕烧热到40~41℃,炕面温度要均匀,室温达到25~27℃,种蛋经过选择、消毒后,用40℃温水浸泡5分钟,即可上炕入孵。摆蛋的方法:钝端朝上或平放均可,摆2层,要摆整齐、靠紧,盖上棉被即可入孵。一般头两天炕温保持在39℃,以后保持在38~39℃,直到上摊。蛋间插一支温度计,以备经常检查温度。如果蛋温偏高或偏低,可用增减棉被或开闭门窗来调节。入孵第1、2天应特别注意观察温度变化,及时翻蛋,一般每2~3小时翻蛋一次,使蛋面受热均匀,胚胎发育一致;第2天后,炕温稳定,可4~6小时翻蛋一次。翻蛋方法:即上层蛋翻至下层,下层蛋翻至上层,中央蛋翻至边缘,边缘蛋翻至中央。
湿度调节,可在墙角放一盆水,保持室内湿度在65%左右即可。
孵化5~6天,进行头照;孵化11~12天进行二照,然后把胚蛋移至摊床上继续孵化。这以后主要靠胚胎自身产生的热量和室温来维持孵化温度。上摊床前,蛋温应提高到39℃,以免上摊后温度下降幅度太大,影响孵化效果。摊床上与火炕上孵化同样管理,蛋温靠增减棉被(毯子、被单)、翻蛋、凉蛋来调节。
在正常情况下,孵化至19天,停止翻蛋,提高室温至27~30℃,湿度增大到70%~75%。20天开始出雏,在大批啄壳时除去覆盖物,以利于胚蛋获得新鲜空气。每隔2~4小时将绒毛已干的雏鸡与蛋壳一起拣出,并将剩余的活胚蛋集拢在一起,以利于保温,促进出雏。
火炕孵小鸡温度是多少?
鸡蛋的最佳孵化温度是在37.8℃左右,但是不同品种、大小的鸡蛋,孵化的温度也是有差别的,但是总体相差不会太多,温度需要控制在36.5-38.5之间,温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会导致死胎情况的出现。并且除了温度之外,湿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湿度保持在60%以上,太低的话会出现粘毛影响小鸡出壳。
人工怎样孵出小鸡?
孵化方法如下:
1. 电热毯加热水袋孵化法
把电热毯放在床上,然后把水袋置于电热毯上,水袋上面加盖床单,种蛋放在床单上,再把温度计插入种蛋中,盖上棉被。插上电源,使水袋温度达到40℃左右。把消毒过的种蛋放在床单上,此时注意控制温度,保持在38℃左右为宜。
上蛋后10小时开始翻蛋,每3小时翻蛋1次,翻蛋角度以90度为宜,直至21天后停止翻蛋。入孵1周后每天开始凉蛋1次,时间大约15分钟,以种蛋温度降到30~33℃后为宜,然后重新加温。
入孵后第7、11天时各照蛋1次。及时剔出无精蛋、死精蛋、弱精蛋、死胚蛋。
21天后每天用温水喷洒蛋面1次,当有部分雏鸡啄壳时,可把温度提高到39℃左右。对个别不能及时出壳的雏鸡还应人工助产。
2. 炕孵化法
是适应于在北方地区采用的一种孵化法。做一土坯火炕,然后在炕床上进行孵化,方法基本上和电热毯法相似。
3. 机器孵化法
牧旺器械销售全自动孵化机。机器煤电两用,不怕停电,用户可放心孵化。 机器双温双控,上面孵化,下面出雏,一机多用。双加温管,双加湿管,双开关控制加温和加湿。供氧功能,新颖的加湿泵供氧系统,使出雏率大量提高。
扩展资料:
1.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在30~40分钟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
2.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
3.适当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
4.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由于出雏不齐则每隔4~6小时捡一次。操作时应将脐带吸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鸡孵化技术
在鸡蛋的人工孵化中,要提高孵化率,那么在温度以、湿度、通风、翻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现将鸡在人工孵化时的十个要点介绍如下:
1、选择好孵化用的种蛋。首先要注意种蛋的来源,高产、优质无病的种蛋;其次要选择鸡蛋表面清洁、卵圆形、蛋重50-60克、蛋壳厚薄均匀、颜色正、无破损的种蛋。
2、孵化用的种蛋在10℃―15℃温度下保存不要超过3天。保存时间越长,孵化效果越差。如保存在21℃-25℃的环境下,最多不能超过7天。
3、做好种蛋的消毒。种蛋产出后,受粪便、灰尘等污染,蛋壳上面有大量的细菌,不但影响种蛋的孵化,而且污染孵化器和用具,传播各种疾病。种蛋入孵前,必须进行一次消毒。
4、严格把握孵化温度。种蛋入孵前12小时要进行预热处理。方法是将种蛋大头朝上码在蛋盘里,放在22℃―25℃环境下预热。
5、孵化时通风。胚胎发育时需要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尤其孵化后期,更需要氧气。氧气供给不足,雏鸡会闷死壳内。通风就是提供新鲜空气中的氧气,并能保证孵化器内的温度、湿度均匀,排除污浊气体。
6、定时翻蛋。长时间不翻蛋,胚胎容易与蛋壳膜粘连,影响胚胎发育。翻蛋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胚胎位置,防止胚胎与蛋壳膜粘连,并可适当增加胚胎运动,促进胚胎血液循环。1―10天:1次/小时,11―16天:1次/2小时,孵化到18天时,停止翻蛋。翻蛋是使整个蛋架向前或向后倾斜45度,翻蛋时要轻、稳、慢。
7、按时照蛋,适时调温。头照看蛋第一步―起眼期。鸡蛋孵化到第5天进行头照看蛋。看胚前,先随机取蛋30枚平放5分钟,让胚胎上浮,照蛋时方可看清。
8、按时换盘。将胚胎蛋从孵化器的孵化盘移至出雏盘俗称换盘。种蛋孵化到18天时换盘,19天时雏鸡嘴已入气室内,开始啄壳,20天陆续出壳,21时出壳结束。由于孵化机中的温度不可能绝对均匀,胚胎的发育速度也有一定的差异。
为调节胚胎发育速度,换盘时原在上层的胚蛋应换到下层出雏,原在下层的胚蛋应换到上层出雏,原在两侧的胚蛋应调到中间出雏,原在中间的胚蛋应调到两侧出雏。俗语称“21天不出是坏蛋”。
扩展资料:
孵化机的挑选方法:
第一,在挑选孵化机首要关注点为孵化率,这也是评价孵化机好坏的主要标志。具体来说,自动控温精确度应当控制在0.2℃以内,机体内的温度应该均匀,各点温差不大于0.4℃,相对湿度的自动控制误差不大于3%。总的来说自动控制系统汉显智能要好于模糊电脑,模糊电脑要好于集成电路。
第二,关注机器使用成本和售后服务。使用成本主要看能源来源,现在有煤电两用的孵化机,不仅可以防止停电,还能节约50%左右的电量,适合小规模养殖用户使用。
第三,选择优质服务的厂家。尽量选择正规、能提供长期服务的厂家,这样能够保证在机器后续使用过程中减少维修保养等环节。同时在购买机器时应当咨询商家是否提供上门安装。
第四,观察机器的使用寿命。机器的使用寿命与材料的材质、用料的厚薄及电器元件的质量有关,因此选购时应当仔细比较。
要用人工孵化箱孵化。
1、种鸡蛋的保护,不能磨损、破裂;
2、孵化的温度;
3、孵化的环境、条件;
4、卫生、防疫;
5、过程的管理。
购买变压器上使用的线圈温度计 上面有可调温度断电的功能,如果要求测试精度很高的话买数控的 一个指针的大概2000 (杭州仪表的还可以把)
还有AKM的很好不过很贵
鸡胚胎母体外的发育,主要依靠外界条件,即温度、湿度、通风、转蛋等。
(一)温度
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鸡。
1.胚胎发育的适温范围和孵化最适温度 鸡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95~105F),都有一些种蛋能出雏。但若使用电力孵化器孵化,上述温度不是胚胎发育最适温度。在环境温度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就立体孵化器而言,最适孵化温度是37.8℃即10F。出雏期间为37~37.5℃。
2.高温、低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1)高温影响 高温下胚胎发育迅速,孵化期缩短,胚胎死亡率增加。雏鸡质量下降。死亡率的高低,随温度增加的幅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异。孵化温度超过42℃,胚胎2~3小时死亡。孵化5天胚蛋孵化温度达47℃时,2小时内全部死亡。孵化16天的在40.6℃(104F)温度下经24小时,孵化率稍有下降;43.3℃(110F)经9小时,孵化率严重下降;在46.1℃经3小时或48.9℃(120F)经1小时,则所有胚胎全死亡。
(2)低温影响 低温下胚胎发育迟缓,孵化期延长,死亡率增加。孵化温度为35.6℃(96F)时,胚胎大多数死于壳内。较小偏离最适温度的高低限,对孵化10天后的胚胎发育的抑制作用要小些,因为此时胚蛋自温可起适当调节作用。
3. 变温孵化与恒温孵化制度 目前在我国关于鸡孵化给温有两种主张:一种提倡变温孵化,另一种则采用恒温孵化。这两种孵化给温制度,都可获得很高的孵化率。
(1)变温孵化法(阶段降温法) 变温孵化法主张根据不同的孵化器、不同的环境温度(主要是孵化室温度)和鸡的不同胚龄,给予不同孵化温度。其理由是:①自然孵化(抱窝鸡孵化)和我国传统孵化法,孵化率都很高,而它们都是变温孵化;②不同胚龄的胚胎,需要不同的发育温度。
(2)恒温孵化法 将鸡的21天孵化期的孵化温度分为:1~19天,37.8℃;19~21天,37~37.5℃(或根据孵化器制造厂推荐的孵化温度)。在一般情况下,两个阶段均采用恒温孵比,必须将孵化室温度保持在22~26℃。低于此温度,应当用废气、热风或火炉等供暖;如果无条件提高室温,则应提高孵化温度0.5~0.7℃;高于此温度则开窗或机械排风(乃至采用人工送入冷风的办法)降温,如果降温效果不理想,考虑适当降低孵化温度(降0.2~0.6℃)。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