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青蛙去哪里销售,青蛙可以养殖销售合法么
养殖青蛙需要什么手续
1养青蛙通常需要办理养殖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动物防疫合格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以及畜牧兽医资格证等证件,若未办理证件就进行养殖,通常有可能会面临罚款,若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有可能需要担负起相关的法律责任,所以需要办理相关的证件后再进行养殖。
青蛙养殖注意事项
1、温度问题。青蛙生长适温为20~30℃,温度降至10℃以下时摄食与活动逐步减弱,降到5℃以下时开始冬眠,水温超过32℃以上时活动明显减弱,温度超过35℃时会导致青蛙陆续死亡。
2、湿度问题。青蛙皮肤没有保护体内水分蒸发的组织结构,只靠皮肤腺体分泌的黏液来保持体表的湿度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栖息环境既要有水的池塘,还要有杂草丛生、温暖潮湿的环境。
3、光照问题。青蛙昼伏夜出,怕阳光直射,但趋弱光,光照对蛙体新陈代谢、生长、生殖均有促进作用,如长期在黑暗处生活其生殖腺难以发育成熟,甚至停止产卵和排精。
4、水质问题。青蛙蝌蚪要求蛙池水域有较高的溶氧量,一般要求达到渔业水质标准,成蛙、幼蛙虽然用肺呼吸,但水中的溶氧高对其仍有良好的作用,PH在7~8为宜,一般盐度不高于2。
养殖青蛙需要办什么手续
农业部门、林业部门、畜牧部门、工商部门。需要办理的证件:《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青蛙现在属于保护动物,所以需要到当地林业部门申请办理,这个证书只有省级林业部门有权利批准。
《动物防疫合格证》:有这个证书才能流进市场,代表着养殖的过程符合标准防疫流程,代表生产健康,一般去当地畜牧主管那里申请办理就可以了。
《养殖证》:国家要求水养的必须办理的一个证件,到当地农业部门去申请办理就可以了。
《畜牧兽医资格证》:按规定必须要有专业兽医资质的人在养殖场。
《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下来之后一个月内去当地税务办理就好了。
养殖青蛙需要什么手续和证件
养殖青蛙需要办理的证件如下:
1、养殖证:养殖证首先需要填写养殖申请表,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材料等待农业局审核,审核通过,颁发养殖证。
2、营业执照:一个正式的养殖场需要办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需要的材料包括房租合同、房产证复印件、验资报告等等。
3、税务登记证:如果养殖的青蛙需要销售的话,养殖户还需要办理税务登记证才可以。税务登记证可以在领取营业执照的30个工作日内申请领取。
4、动物防疫合格证:开办养殖场,动物防疫合格证也是非常需要的,该证由兽医管理部门审查颁发。
5、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该证办理的流程比较复杂,由当地的省林业厅核发。一般来说,养殖户不仅需要有种源合法来源证明和种源单位的经营许可证,同时还要有5万元以上的资金证明才可以。
6、畜牧兽医资格证:青蛙养殖场一定要有兽医师才行,如果自己没有专业的知识的话,还可以选择聘请专业的畜牧兽医师。
销售养殖青蛙需要办理手续
需要办理的证件如下:
1、养殖证:养殖证首先需要填写养殖申请表,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材料等待农业局审核,审核通过,颁发养殖证。
2、营业执照:一个正式的养殖场需要办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需要的材料包括房租合同、房产证复印件、验资报告等等。
3、税务登记证:如果养殖的青蛙需要销售的话,养殖户还需要办理税务登记证才可以。
4、动物防疫合格证:开办养殖场,动物防疫合格证也是非常需要的,该证由兽医管理部门审查颁发。
5、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该证办理的流程比较复杂,由当地的省林业厅核发。
养青蛙办什么手续
养殖青蛙需要办理的证件如下:
1、养殖证:养殖证首先需要填写养殖申请表,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材料等待农业局审核,审核通过,颁发养殖证。
2、营业执照:一个正式的养殖场需要办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需要的材料包括房租合同、房产证复印件、验资报告等等。
3、税务登记证:如果养殖的青蛙需要销售的话,养殖户还需要办理税务登记证才可以。税务登记证可以在领取营业执照的30个工作日内申请领取。
4、动物防疫合格证:开办养殖场,动物防疫合格证也是非常需要的,该证由兽医管理部门审查颁发。
5、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该证办理的流程比较复杂,由当地的省林业厅核发。一般来说,养殖户不仅需要有种源合法来源证明和种源单位的经营许可证,同时还要有5万元以上的资金证明才可以。
6、畜牧兽医资格证:青蛙养殖场一定要有兽医师才行,如果自己没有专业的知识的话,还可以选择聘请专业的畜牧兽医师。
青蛙养殖手续怎么办理
养殖青蛙需要办理的证件如下:
1、养殖证:养殖证首先需要填写养殖申请表,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材料等待农业局审核,审核通过,颁发养殖证。
2、营业执照:一个正式的养殖场需要办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需要的材料包括房租合同、房产证复印件、验资报告等等。
3、税务登记证:如果养殖的青蛙需要销售的话,养殖户还需要办理税务登记证才可以。税务登记证可以在领取营业执照的30个工作日内申请领取。
4、动物防疫合格证:开办养殖场,动物防疫合格证也是非常需要的,该证由兽医管理部门审查颁发。
5、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该证办理的流程比较复杂,由当地的省林业厅核发。一般来说,养殖户不仅需要有种源合法来源证明和种源单位的经营许可证,同时还要有5万元以上的资金证明才可以。
6、畜牧兽医资格证:青蛙养殖场一定要有兽医师才行,如果自己没有专业的知识的话,还可以选择聘请专业的畜牧兽医师。
青蛙怎么养殖?
青蛙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习性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长江流域3月上旬)出垫活动,一般4~7 月份进行每殖。雌蛙一次可产卵34个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生长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态。
养殖池的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饲养管理
(一)蝌蚪的饲养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蝌蚪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二)幼蛙的饲养管理 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 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 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三)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 配合均匀效果较好。蝌蚪活跃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给精饲料,为豆浆、蛋黄、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此外,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繁殖技术
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按每3平方米约1组种蛙密度进行投种(在5月份以前投入较好)。种蛙要求个体肥大,开产1~2年的亲蛙为佳。雌雄混合放养比例为3:1,放养密度相对比肉蛙少。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以蚯蚓为主,诱蛾虫为辅。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当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 此时雄蛙鸣叫不停)。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蛙卵呈浅黄色,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一)产卵: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二) 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经1周饲养后即可移入饲养池饲养。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
青蛙怎么养殖技术
1、 稻田养蛙 稻田养蛙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强、肥力偏差的稻田。四周要设围墙,墙内壁抹光滑,防止青蛙逃逸。水深10-20厘米,稻田的进出水口设置闸网,以拦阻蝌蚪外逸。在田中另设孵化池,池上设网,以防来自空中的敌害。
2、大型养殖场的设计 养殖池要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清洁、水温适宜、没有污染的地方修建。养殖池的围墙以网类、水泥板、塑胶板或砖砌均可。外围墙的基部埋入地下约15-20厘米,墙里面需再用尼龙网围一层,以防青蛙撞伤,同时对外来蛇、鼠也有防御作用。养殖声的上方应用网围起,以防鸟类的侵害。池底一般以泥土为宜,以利青蛙入土越冬。
3、 根据青蛙不同发育期的需要,在大养殖池里要建有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及成蛙池。
4、产卵池:有中央池和沟畦池两种。中央产卵池的墙壁以水泥板、网类或砖砌均可。高90厘米,设在大池在中央,面积按需要而定。陆地面积占三分之一,其上放掩蔽物,如木板或稻草,并种花草或设葡萄架,以遮荫。50平方米的产卵池可放种蛙35-40公斤。 沟畦池是以宽8.4米、长10米、高1.1米为一间接的产卵池。池里挖平行沟畦,相间120厘米,沟里放水,水深10-15厘米。畦上每隔30厘米放置一块掩蔽木板,木板高9厘米,长、宽各70厘米,板上覆盖稻草,使之阴暗凉爽。板缘下方的地面,挖一浅沟,使种蛙进入栖息。中央产卵池及沟畦产卵池均先铺下细目网,产卵后,将网连卵块一起提起,移至孵化池孵化。
养殖青蛙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养青蛙需要办理养殖证,养殖青蛙属于特种养殖。
养殖证:养殖证首先需要填写养殖申请表,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材料等待农业局审核,审核通过,颁发养殖证。
营业执照:一个大型的养殖场,想要成功发展下去,养殖户需要办理营业执照才可以。营业执照需要的材料包括房租合同、房产证复印件、验资报告等等。
一般青蛙属于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养殖青蛙需要办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该证办理的流程比较复杂,由当地的省林业厅核发。一般来说,养殖户不仅需要有种源合法来源证明和种源单位的经营许可证,同时还要有5万元以上的资金证明才可以。
混合养殖
混合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