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养殖框,大渔镇梭子蟹养殖
三疣梭子蟹捕捞季节
舟山地区生产出来的梭子蟹,一般是在每年的8月份左右开始捕捞上市,如果想要吃到最好吃的梭子蟹,建议大家在8月末到9月初的时候购买,这个时候的梭子蟹成熟度是非常高的,并且价格方面也逐渐的趋于稳定了。
一般梭子蟹会在每年5月份的时候开始进行养育幼苗,经过了3~4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始逐渐的成熟,而每年8月份的时候梭子蟹无论是公蟹还是母蟹,肉质都是非常的细腻并且充实的,对于喜欢吃梭子蟹的人群来说夏末初秋的时候是最好的时节了。
三疣梭子蟹蒸多长时间
蒸梭子蟹时等水开后通常需要蒸10~15分钟的时间,具体的蒸煮的时间跟是梭子蟹有着直接的关系。3两以下的梭子蟹需要蒸10分钟左右的时间,4两重的则需要蒸12分钟时间,4两以上需要蒸15分钟时间。
蒸梭子蟹时一定要控制好时间,水开后若是蒸的时间较短,蟹肉没有完全熟透,并且也不够紧致,食用后增加肠胃负担,若是蒸煮的时间过久,蟹肉会比较老,影响食用口感,同时营养成分也会流失。
梭子蟹如果一次性食用不完,可以将梭子蟹放凉后用保鲜袋包裹好,扎紧袋口,放入冷冻室中,这样可以保鲜一个月的时间,超过一个月以上的梭子蟹不建议食用,避免对肠胃造成刺激性。
三疣梭子蟹暂养策划案
梭子。
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属于节肢动物。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宜于海水暂养增肥。头胸甲梭形,宽几乎为长的2倍;头胸甲表面覆盖有细小的颗粒,具2条颗粒横向隆堤及3个疣状突起;额具2只锐齿;前侧缘具9只锐齿,末齿长刺状,向外突出。螯脚粗壮,长度较头胸甲宽长;长节棱柱形,雄性长节较修长,前缘具4锐棘。
捕捞梭子蟹的季节是什么时候
一般在8月份的时候是梭子蟹的捕捞时节,也就是在夏末秋初的时候,这时候大量的梭子蟹已经成熟,可以捕捞上市。而且这时候的梭子蟹又大黄又多,特别的好吃。因此从每年8月份到11月份左右都可以品尝到美味的梭子蟹。梭子蟹是海蟹当中的一种,个头非常的大,到了季节之后,蟹黄和蟹膏也非常的满,特别的好吃
三疣梭子蟹的捕捞旺季是
答:是自然繁殖的。海里的梭子蟹来自于大海,它们能自己繁殖,因为现在实行休渔期制度,给予了海洋生物繁衍生息空间,所以海里的梭子蟹的苗是自然繁殖的。
三疣梭子蟹是梭子蟹科、梭子蟹属甲壳类动物。个体硕大,最大个体可达1000克,一般为400克,体宽200毫米。三疣梭子蟹的躯体由头、胸、腹三部分及附肢组成。共分20节,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
三疣梭子蟹以哪里所产最著名
三点蟹和梭子蟹没有区别,指的是同一种蟹。其主要分布于中国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海域。一般从南到北,3~5月和9~10月为生产旺季,渤海湾辽东半岛4~5月产量较多。三疣梭子蟹是中国重要的出口畅销品之一,主要输往日本等国家。
梭子蟹营养价值
梭子蟹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梭子蟹在冬季徊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达500克。雌蟹红膏满盖,口味极佳。梭子蟹可鲜食,或蒸、或煎、或炒,或一切两半炖豆板酱,或用蟹炒年糕、炒咸菜、煮豆腐,是沿海一带居民餐桌上的常菜。亦可腌食,就是将新鲜梭子蟹投入盐卤中浸泡,数日后即可食用,俗称“新风抢蟹’。过去,渔民因梭子蟹产量高,常挑选膏满活蟹,将黄剔入碗中,风吹日晒令其凝固,即成“蟹黄饼”,风味特佳,但产量少,一般人难尝此味。
挑选方法
梭子蟹表面有3个显著的疣状隆起,一个在胃区、一个在心区。腹部扁平,俗称“蟹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雌蟹呈圆形,雄蟹背面茶绿色,雌蟹背面紫色,腹面均为灰白色。因其形体似椭圆,两端尖尖如织布梭,故有三疣梭子蟹之名。
三疣梭子蟹暂养
不是一种蟹子,铜蟹没有超过四两的,梭子蟹大的半斤到一斤都有 梭子蟹,有些地方俗称“白蟹”。因头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甲壳的中央有三个突起,所以又称“三疣梭子蟹”,属于节肢动物。雄性脐尖而光滑,螯长大,壳面带青色;雌性脐圆有绒毛,壳面呈赭色,或有斑点。 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且适宜于海水暂养增肥。
头胸甲梭形,宽几乎为长的2倍;头胸甲表面覆盖有细小的颗粒,具2条颗粒横向隆堤及3个疣状突起;额具2只锐齿;前侧缘具9只锐齿,末齿长刺状,向外突出。
螯脚粗壮,长度较头胸甲宽长;长节棱柱形,雄性长节较修长,前缘具4锐棘。 铜蟹为扇蟹科熟若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太平洋的日本、琉球、台湾南部和各离岛岩礁、东南亚各国、西沙群岛、海南岛、夏威夷、大溪地及印度洋的红海、非洲东岸及南岸以及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热带浅海的珊瑚礁丛中。
三疣梭子蟹养殖
飞蟹”是“三疣梭子蟹”的同义词。三疣梭子蟹,俗称梭子蟹、白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是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其生长迅速,养殖利润丰厚,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
(1)水温适应水温8~31℃,最适生长水温为15.5~26.0℃。在不同的水温环境,三疣梭子蟹的活动情况不一样。水温在~1.5℃时,不摄食,部分个体在浅水区冻死;在0~6℃时,不摄食,昼夜潜砂,呈休眼状态;在8~10℃时开始停止摄食,活动力弱,潜伏在深水处;在14℃时,摄食量下降,开始向深区移动,活动正常;在15~26℃时,摄食量大,活动正常,生长快;在17~21℃时,交尾高峰期;在14~21℃时,开始发现抱卵群体;在12~14℃时,开始产卵。
(2)盐度适应盐度13~38‰,最适生长盐度为20~35‰。越冬适应盐度为28~35‰。盐度低于8‰或高于38‰,停止摄食与活动,一天后全部死亡。
(3)其他因子pH值适应范围为7.5~8.;溶解氧不能低于2毫克/升,化学耗氧量一般不超过12毫克/升;硫化氢不超过0.2毫克/升;24小时内铜离子的半致死浓度为58毫克/升。
生活习性梭子蟹白天潜伏海底,夜间出来觅食并有明显的趋光性。养在池塘中的梭子蟹日出日落时在梭子蟹朋比较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梭蟹游动时,身体倾斜倒垂于水中,第5步足频频摆动,作横向或不定向的水平游动。潜入泥砂时,常与池底呈15~45度的交角,仅露出眼及触角。梭子蟹无钻洞能力,池塘养殖不必设防逃设施。水温在18℃以下,梭子蟹多潜估在池塘边的砂堆里。
摄食习性梭子蟹属于杂食性动物,喜欢摄食贝肉、鲜杂鱼、小杂虾等,也摄食水藻嫩芽,海生动物尸体以及腐烂的水生植物。而且不同生长阶段,食性有所差异,在幼蟹阶段偏于杂食性,个体愈大愈趋向肉食性。通常白天摄食量少,傍晚和夜间大量摄食。但水温在10℃以下和32℃以上时,梭子蟹停止摄食。
繁殖习性三疣梭子蟹雌雄异体。一般寿命为2年,很少超过3年。其生物学最小型为头胸甲长5.1厘米,雄性最大的个体为头胸甲11厘米,宽22厘米,体重710克;雌性最大个体为头胸甲长10.5厘米,宽22厘米,体重730克。产卵繁殖的群体主要由1—2年生的亲蟹组成。雌性产卵孵化结束后即死亡。雄性可经过2—3天交配后死亡。越冬的三疣梭子蟹其交配时间为每年的7—8月间,而当年生的梭子蟹交配盛期为9—10月间。
三疣梭子蟹育苗技术
嵊山镇位于浙江省的东北部,嵊泗县的最东端,全国著名的舟山渔场中心,位于北纬30°43',东径122°49',居长江和钱塘江入海口交汇处,是全国1.8万公里海岸线的中心点,浙江省最大的鲜活海水产品出口基地,又是国家一级渔港和二类开放口岸。嵊山镇由大小51个岛屿组成,海岸线总长19.3公里,嵊山镇南面深水线3.7公里,水深10-15米。为马鞍列岛最大锚泊地,可避西-东北风8-10级,附近海域有国际航道2条,县境水道19条。全镇陆地总面积为7.1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900平方公里,全镇下辖5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10014人,总户数3417户,其中渔业户数2574户,渔业人数7661人,渔业劳力2433人,常年流动人口2000人。嵊山镇属典型的北亚热带海洋季风区,历年平均气温15-170C,极端高温36.70C,极端低温为零下70C。年日照时数1940.6H,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降水量1072.5MM,年平均风速7.2M/S,东北东风系常年导向 风。区域海区为浅海正规半日潮,全年潮位以九月份最高,三月份最低,潮差1米以上,平均高潮位1.41米,多年平均低潮位-1.15米,潮流流速为1-4节,波浪0.8-1.2米,台风过境波高近7米,海水温度平均160C左右,盐度为29.37‰,海水透明度3米以上。嵊 山 全 景嵊山镇是典型的海岛渔区,全省著名的渔港重镇,经济区位优越,海洋资源丰富。嵊山渔场是全国最大渔场之一,有天然鱼库之称。盛产带鱼、目鱼、虾、梭子蟹、鳗鱼、石斑鱼等,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有浮游植物120种,浮游动物123种,平均生物量451.49mg/m3。浅海养殖条件优越,可养殖面积108.8平方公里,潮间带野生贝藻类资源丰富,有贻贝、牡厉、紫菜等。截止2005年,岛上共有渔船总数592只,总吨位22383吨,总马力45940匹,其中250马力以上的钢质渔船133艘;企业237家,其中集体企业3家,私营企业6家,外商投资企业1家,其它企业222家。2005年全镇社会总产值5.2084亿元,渔业总产量4.6157万吨,产值2.3572亿元,其中养殖产量13218吨,养殖面积4005亩,养殖产值3018万元,2005年渔民劳均收入2.0577万元,人均收入0.7448万元,工业总产值2.3304亿元。财政总收入227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50万元。邮电、通讯事业蓬勃发展,电力保障,设施完善;海上交通日益发达,与全国沿海各地区均有货运航线,开通了县城与嵊山的高速豪华客轮嵊翔2号,嵊山与沈家门的隔日班奇观轮。拥有水产、石油、客运等专用码头13座,岛上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广播等机构齐全,设施完善。全镇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一九九九年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乡镇先进单位。嵊山镇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强化渔业基础,突出工业地位,继续实施"渔业稳镇、工业强镇、渔港兴镇、商贸活镇、旅游富镇"的战大力推进渔业产业化优势,渔港,海洋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海水养殖,大力推进科技兴镇,充分调整渔渔业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化和优化,着力加强贻贝基地、自然育苗基地和省活梭子蟹自然育苗的建设。作为浙江省鲜活水产品出口创汇大户,其鲜活产品暂养技术国内领先,最早成功开发了活梭子蟹和活海鳗的暂养出口技术两项省级"星火"计划,并获国家金奖。岛上有鲜活海水产品暂养面积3500平方米,目前已形成了冬春的活梭子蟹,秋夏的活海鳗、活石班鱼、活雄蟹等名贵品种为主的常年性活捕、活养、活销的出口形式,其鲜活海产品在日本、香港、台湾等市场都有较高的声誉。嵊山镇海洋产业的开发和发展,将紧紧抓住"渔、港、景"特色,以渔业捕捞为基础,以水产品加工为中心,培育和优化海洋捕捞,浅海养殖,水产品加工,海洋运输,海岛旅游等为主体的海洋产业发展格局,建立相应的发展基地,充分发挥省小城镇综合改革镇的发展优势,增强集聚和辐射功能,加强规划,加快海岛城镇建设,促进提前基本实现渔业和渔村现代化的建设,努力构筑嵊山经济区的发展格局,促进海洋资源开发,使嵊山成为海洋经济发达的现代化海岛重镇。全镇现有党支部21个,其中渔村党支部11个。现有党员458名,其中渔村党员288名。嵊山镇党政班子成员11名,机关干部35名。
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
枪蟹和梭子蟹二者的区别如下:
1、科属不同
梭子蟹为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海生节肢动物;枪蟹为动物界、节肢动物门、甲壳动物亚门、软甲纲、真软甲亚纲、十足目、腹胚亚目、弓蟹科、弓蟹亚科、绒螯蟹属淡水节肢动物。
2、别称不同
梭子蟹学名三疣梭子蟹,别称海螃蟹、海蟹、海虫、水蟹、门蟹、小门子、蝎子、盖鱼、三点蟹、童蟹、飞蟹、烟蟀等;枪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别称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螃蟹等。
3、产地不同
梭子蟹产地分布于日本、朝鲜、马来群岛、红海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山东半岛、渤海湾、辽东半岛等地。枪蟹的自然分布区主要在亚洲北部、朝鲜西部和中国,我国北自辽宁鸭绿江口,南至福建九龙江、西迄湖北宜昌的三峡口均有分布,随蟹苗的人工培育和放流增殖,此蟹已遍布全国,但品质以长江下游阳澄湖的大闸蟹和河北的胜芳蟹最为著名。
三疣梭子蟹是比较常见的品种
三角蟹就是梭子蟹,它们是同一种蟹,只是所在地区不同,叫法不同。
三角蟹是梭子蟹科,属于甲壳类动物,一般栖息在近海和浅海,水深10—15米的海区,10—30米的泥沙底质海区尤为密集,白天多潜伏在海底,夜间出来觅食。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天津、江苏、福建、山东、浙江等海域,每年的3—5月和9—10月为三角蟹的生产旺季。
三角蟹捕食凶猛,而且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不管是海藻,还是坚硬外壳的螺、蚌或者是鱼、虾以及其他蟹类等等,都能巧妙捕食。三角蟹同时还具备保护色,真皮层下方含有多种色素细胞,色素细胞扩张时,色素扩散,体色也随着变深变浓。色素细胞收缩时,体色也随着变淡变浅,沙质底层的三角蟹,多为浅灰绿色,岩礁附近的三角蟹,颜色多为深绿色
养鸭
养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