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中国水产养殖业低迷,水产养殖价格低迷

中国水产养殖业低迷,水产养殖价格低迷中国水产养殖业低迷,水产养殖价格低迷

国内水产养殖现状

稻田养鱼的除草保肥作用

杂草是水稻的“劲敌”.它与水稻争肥料。

而且还是水稻病虫害的中间宿主,据估测稻田里的杂草每年要夺去稻谷产量的10%。

未养鱼的稻田中,杂草与水稻竞争,每亩稻田中的杂草从稻田中吸取0.62千克的氮素,相当于1.3keg的尿素或3.1 kg的硫酸铵,占稻田植物吸收总氮量的8 34%。

如果稻田中养草食性鱼类,由于草食性鱼类的除草作用,直接保住了肥料。

被截留下来的肥料供水稻吸收生长,同时也避免了杂草与水稻竞争地面、空间和日光能。

2.稻田养鱼的除草造肥作用

鱼类尤其是草鱼类在稻田中不断吃草,随着体重增加,吃食量和排粪量也相应增加。

据测定每尾长6.5-13cm的草鱼种,日食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52%,由于消化不完全,排粪量占日食量的72%。

若以每亩生产草鱼种500尾计算,粪便中氨的含量相当于2.5 kg硫酸铵。含磷量相当于5 kg过磷酸钙。每亩养鱼稻田还可以提供2 500-5 000kg鱼沟肥泥,可为下一茬作物提供一季基肥,相当于10-20 kg标准化肥的肥效。

养鱼稻田与不养鱼稻田相比,有机质可增加0.4倍,全氮增加0.5倍,速效钾增加0.6倍,速效磷增加1.3倍。

3.稻田养鱼的松土作用

鱼在田间觅食,不停地活动,翻动稻田表土,疏松土质,搅动水面,增加了水中的溶氧;氧气深入土层,也就加速了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打破了水稻根部周围的板结层,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发育植株健壮。

而不养鱼的稻田的土地表层为胶泥层所覆盖,不利于水稻根系的呼吸及土壤有毒成分的分解和释放。

养鱼的稻田,鱼类能起到经常性的松土作用。

4.稻田养鱼的除虫作用

稻田养鱼后,水稻害虫成了鱼的饵料,起到了生物防治作用。

鱼类吞食落人稻田水面上的稻飞虱、叶蝉、稻螟蛉、卷叶螟、食根金花虫、纹枯病菌核等,有时还能跳起扑食稻茎上的害虫,鲤鱼、鲫鱼、罗非鱼的食虫效果更为明显。

养鱼稻田中,药物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次数可以明显减少。

5.稻田养鱼可以改善水稻的通气和光照条件

鱼类在稻田中能吃掉杂草和水稻脚叶,改善了稻田的通气和光照条件,同时鱼类呼吸所排出的二氧化碳也有利于水稻的光合作用,鱼类的活动搅动水面,增加了水中的溶氧量。

稻田养鱼增产、增收、增效

1.水稻增产一成左右

由于鱼类改善了水稻的生态条件,就能促进有效穗的增加和结实率的提高,从而使稻谷增产,一般可增产一成左右。

2.能获得一定的鱼产量

即使不投喂,培育夏花鱼种每亩可生产1龄鱼种15 kg左右;采用垄稻沟鱼式或沟池结合式等新技术,加上适当投喂,每亩可生产食用鱼150 kg左右。

3.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稻田养鱼减少了治虫用药和肥料等成本支出,节省了除草用工或化学除草剂的费用,水稻和鱼类增产,收人增加。

稻田养鱼的社会效益

1.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稻田养鱼是一种集约经营的好形式,符合我国田少人多的实际情况这种方式能立体利用农田,以尽可能少的物质和能量投人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粮食利鱼产品,创造优质高产、低耗高效和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这也是现代化农业的目标之一。

2.打破单一粮食生产的经营形式

稻田养鱼改善了稻区农村经济结构,是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3.减少病害、节省农药、提高健康

有益健康鱼类在稻田里吃掉了孑孓(jiéjué)等有害生物,减少了疟疾和丝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大鱼类吃掉害虫 ,不仅减少了病害的发生,而且还因以鱼治虫,少用了农药,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农村卫生状况。

此外,也减少了农药从稻谷直接或间接给人类的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的蓄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我国水产养殖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2年水产养殖前景非常可观,在居民消费率提高,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水产品消费增长率将持续超过消费总体增长率水平,保持增长势头,行业盈利性和成长性得以延续。一方面需求增长,供给约束,水产养殖量价齐升,基本面持续向好,提升了行业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水域资源稀缺性和通胀预期提高行业的相对估值水平,未来水产养殖行业依然是比较好的。

 

水产养殖业现状分析

因为随着沿海经济开发的推进,我国海洋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之全国海洋渔业资源的限制捕捞,水产养殖业会成为朝阳产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多,海洋特色明显的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近些年,全国水产养殖生产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渔业重点省的优势养殖区域和主导养殖品种正在逐步形成;水产养殖经济运行基本平稳,水产养殖产品价格上升,比较效益进一步提高,有利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水产品市场需求的增加带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此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农业的不断重视,水产养殖业地位越来越高,行业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从每年的人才需求看,毕业生数量总是满足不了行业人才需求的数量,因而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国内水产养殖现状如何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水产品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接近八成。中国水产养殖位居世界笫一。

2020年1月14日,浙江大学舟山海洋研究中心吕煜昕代表研究团队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水产品产量已连续28年位居世界第一,

报告显示,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由2013年的5744.22万吨上升到2018年6457.66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我国水产品产量已连续28年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水产品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我国海水产品、淡水产品的产量由2013年的2992.35万吨、2751.87万吨分别上升到2018年的3301.43万吨、3156.23万吨,相应比例由2013年的52.09:47.91变更为2018年的51.12:48.88,整体上呈现海水产品和淡水产品平分秋色的格局。

吕煜昕表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水产品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接近八成。

中国水产养殖现状

据农业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906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水产养殖产量4305万吨,增长7%。

近10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水产养殖大幅增长,养、捕比例由2002年的63:37提高到2011年的72:28。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和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比重均达到70%,已成为水产品养殖第一大国。进入2013年,随着国内市场消费趋于理性,高端水产消费走弱,以及资源环境的约束,水产养殖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越来越迫切。

专家建议,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良好态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突破强化水产品质量和减少污染排两个瓶颈。“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养殖户不再盲目追求产量,而是寻找产量与质量的结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示范处处长高勇说。在近期举行的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2012年度试验项目总结会上,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和水产养殖工作者都非常关注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排放的问题来应对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提高产品质量,要从养殖方式和养殖技术的改进入手。”高勇说。为此,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正在推广合理放养、微孔增氧以及膨化饲料高效利用。他举例说,如果淡水水产养殖利用微孔增氧技术,相比传统的增氧技术,同等情况下可节约电费30%左右,如果采取微孔增氧、微生态制剂再加上膨化饲料几项技术综合起来,可以达到降低80%以上的排放量。此外,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联合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国内企业合作进行利用大豆浓缩蛋白替代鱼粉蛋白源的养殖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缓解鱼粉供应紧张的状况来看,利用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是未来养殖业的趋势。”高勇说。

我国是开展水产养殖最早的国家,目前技术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我国水产养殖科技支撑能力还较弱,不能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孙有恒说,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挖掘渔业生产潜力,提高渔业生产能力,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适应人们对优质水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是渔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水产养殖领域,特别要在遗传育种和饲料技术两个领域加强研发和技术推广及应用。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以散户养殖居多,水产养殖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要走规模化、现代化的道路。“中国水产养殖面临的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也是全世界水产养殖业面临的问题。从全球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趋紧的资源约束来看,规模化、效益化和标准化将是的水产养殖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全球水产项目负责人迈克尔·克里默认为,水产业要走规模化、现代化的道路,养殖户要更重视饲料、苗种的统一供应,统一防疫,而且市场将更重视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品牌。使用高品质的饲料将大大降低水产养殖的污染。他建议中国的水产养殖户在市场、水质、饲料、鱼种和渔场管理五方面入手,提高质量和效益。

水产养殖企业人士认为,在我国真正实现水产养殖的规模化、现代化,还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加大政策的扶持。据了解,目前我国农业促进规模化的政策还没有完全覆盖到水产养殖行业。业内人士建议,促进水产养殖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应将良种补贴扩大到水产养殖领域,同时扩大农机具补贴在水产养殖中的补贴范围

国内水产养殖现状分析

目前,在动、植物遗传育种领域,,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飞跃发展,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对动物的遗传与变异本质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一些遗传改良科研人员逐渐追求纯分子设计育种的方法,认为基于数量遗传学原理的传统育种方法已经过时,由数量遗传学得到的一些育种参数不如分子遗传学手段获得的结果更为精确。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首先,虽然数量遗传学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历史,但这门遗传学和数学相结合的学科对大多数从业人员仍然是非常难以掌握的一门学科,大多数人员仅仅掌握育种软件的应用,而并非真正的了解数量遗传学的内涵;其次,和分子遗传学一样,数量遗传学在现阶段也在不断发展中,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因此,应采用数量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对动物进行遗传改良,分子遗传学可为数量遗传学的数学模型建立作出贡献,而分子遗传学在现阶段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借助数量遗传学作出比较合理的推断。基于当前数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现状,结合国际水产动物良种选育取得的成就,目前,中国的选育工作主要采用基于数量遗传学原理的常规选育和基于分子遗传学原理的分子辅助育种相结合的手段进行。但在实际应用中,基本上还是以基于数量遗传学原理的传统选育方法为主。目前尚未见有纯利用分子遗传学选育出新品种的报道。显然,这一遗传改良的理想技术还未能真正得到独立应用。因此, 在以基于数量遗传学原理的传统选育方法为主导进行良种选育的同时,应进一步大力完善分子育种理论,促进分子数量遗传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并真正应用到良种选育工作中去。这是中国遗传育种产业技术研究发展的趋势。

国内水产养殖现状调查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海鲜消费国之一,随着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者对于海鲜需求也趋于多样化,选择面也越来越广,包括北极虾、三文鱼、银鳕鱼、帝王蟹、阿根廷红虾、格陵兰比目鱼等中高端进口海产品需求的增长日趋显著。

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

(一)创新性养殖模式。低密度、高效益。目前来说,养殖的高密度、低收益往往是制约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因素之一。在高密度的养殖作业中,鱼病虫害的发病率往往较高,收获的鱼类身体内往往残留有大量的农药等化学残留物,水质也会因此恶化。在今后的水产养殖中,必然会在低密度的养殖环境中进行自然养殖,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及污染。

(二)创新性养殖方法。立体型、复合型养殖模式。水产养殖的模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性养殖,会慢慢趋向于复合型和立体型养殖模式。

(三)创新性思想。改变养殖从业人员的思想观念,改变营销策略。从业人员不再仅仅局限于技术性、单纯性的养殖作业,在今后的发展趋势中,养殖人员的养殖方向将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真正做到将生产重心转变到水产营销上来。

(四)创新养殖资本。养殖业的发展是以市场需求为风向标的。在国内水产养殖渐成规模的今日,应当紧抓机遇,创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走健康、环保的水产养殖路线,例如号召水产养殖低脂肪、高蛋白、高营养等特色养殖,真正做到特色养殖,提高养殖资本。

(五)创新性养殖品种。养殖业逐渐发展的今日,多品种的区域养殖将逐渐偏向于独一品种的特色化养殖,单一的养殖品种更加有利于形成强势品种,加强养殖业的地域独特性,拉大与周边养殖业的差异,在激烈的养殖产业竞争中加大自己的养殖优势和竞争力。

水产养殖的保护者

二氧化氯水产养殖药剂可用于治疗鱼、虾、蟹、甲鱼、蛙类等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对鲤、草、鳗、罗非鱼等的赤皮、烂腮、出血性败血病、肠炎、烂尾、水霉病等;虾类病毒病、黑鳃、白毛病、打印病等;蟹类烂腮、 水肿、肠炎、上岸症、颤抖等;甲鱼腐皮病、红、白底板病、出血病、穿孔病等;蛙类的皮肤病、眼病等病害具有独特功效,并能去除水中异味,改善水质,增加水体含氧量。

养蜂


中国水产养殖业低迷,水产养殖价格低迷
  • 斑嘴鸭养殖效益如何呢,斑嘴鸭养殖基地
  • 斑嘴鸭养殖效益如何呢,斑嘴鸭养殖基地 >> 斑嘴鸭养殖效益如何呢,斑嘴鸭养殖基地...

    中国水产养殖业低迷,水产养殖价格低迷
  • 巢虫和白头蛹区别,豆虫和巢虫有个区别
  • 巢虫和白头蛹区别,豆虫和巢虫有个区别 >> 巢虫和白头蛹区别,豆虫和巢虫有个区别...

    中国水产养殖业低迷,水产养殖价格低迷
  • 这个季节养殖什么好,现在的季节养殖什么好处
  • 这个季节养殖什么好,现在的季节养殖什么好处 >> 这个季节养殖什么好,现在的季节养殖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