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塘水颜色分层,养殖池塘水质分层
池塘水的颜色
1.施肥不当过度使用氨基酸等营养性肥料引起的"黑水"
此种"黑水"气泡多沉淀少,多是膝口藻和隐藻形成优势藻种而引起。
2.藻相单一,隐藻成为优势藻类引起"黑水"
因隐藻适应能力强,对水体营养要求不苛刻,对光照要求不严格,因此,隐藻很容易形成优势藻类。该类水拨开显褐色,远看呈黑色。
3.藻相单一,膝口藻成为优势藻类引起"黑水"
膝口藻属于黄藻门,有鞭毛,趋光性强。膝口藻和隐藻一样,适应能力强。膝口藻成为单一优势藻类易引起带状黑水水华,该类水体容易"死藻"(倒藻)存在很大隐患。
池塘水发黑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4.有机质过多引起的"黑水"
此种"黑水"多在早春出现,主要是淹青塘、饲料或青草投喂过多、粪肥施用过多等,水体有机质大量积累,同时水体有益菌匮乏、分解力不足导致"黑水"。
池塘水的颜色是什么
色度是水质的外观指标,水的的颜色分为表色和真色。真色是指去除悬浮物后水的颜色,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具有的颜色称表色。对于清洁的或浊度很低的水,真色和表色相近,对于着色深的工业废水和污水,真色与表色差别较大。
池塘水的颜色怎么画
画一些淤泥,杂物,还有枯萎的荷叶根茎
池塘的水的颜色是什么颜色
常见的水体颜色主要有以下几种:
(1)黄绿色是养殖比较适宜的颜色,水体呈绿色,表明养殖 水体中的藻类较多,且以绿藻为主,大多处于快速生长期,属于 较好的水质状况,但仍需要密切注意水色变化发展,适时调整。
(2)灰白色说明水中有大量原生动物繁殖或浮游动物含量较 多,其主要原因一是池水施放有机肥不久,二是池老化。 出现此 水质,可以采取泼洒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或沸石粉等水质改良剂。
(3)表层池水呈黄白色,这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足引起的“水 变”。一般夏季无风的中午,由于藻类光合作用旺盛,池水中的 二氧化碳被消耗殆尽,藻类因代谢紊乱而死亡。此时,应及时开启增氧机,泼洒沸石粉等水质改良剂,以提高水中的氧气,改善 水质。
(4)水色呈褐色,表明池水有机物质含量较多,池塘水色较 浓,不利于鱼类生长,应考虑换水和加注新水,防止水质老化和鱼类浮头。
池塘水的颜色怎样图
1.常巡池,多关注水色
经常加注新水,当池塘水质过差时可适量换水。如水源条件不好,建议经常调节水质,平时多观察水色变化。正常水体一般早中晚有三种变化,早上水质比较淡,阳光出来后水体经过光和作用会越来越浓。如果一天中水色没有变化,长期看着是一种颜色,应进行水质改良。阳光好的天气可以使用“活力菌素”,阴天可用“藻力”进行快速改善水质。根据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产品进行水质的改良。
2.合理施肥
施肥量的多少要根据水色和季节来决定,遵循少施多次的原则。一开始不知道投入多少量的时候,可少施肥,看水质多少天变淡,少加多减。高温季节调节到3~5天施一次肥为宜。
3.控制浮游动物的过量繁殖
池边轮虫过多不可任其繁殖。浮游动物的天敌是花鲢,一旦花鲢吃不完就会大量繁殖,从而大量消耗池塘的藻类。当轮虫达到一定数量时,施肥所培养的藻类已经不够轮虫消耗,于是藻类越来越少。养殖的水体中70%的氧气来之于藻类的光合作用,一旦藻类过少就会引起养殖水体缺氧,影响鱼类的生长,甚至死亡。
4.适量投喂,减少池中的有机质的含量
过量的投食不断造成饵料的浪费,还很容易败坏水质,高温季节尤为明显。
处理红水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是开增氧机,泼洒增氧、解毒的药物。常用的产品有百汇的“亚硝净”+“水质解毒保护剂”、“培水解毒降氨宁”等。
池塘正常水色
由于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而反映的水色是多种 多样的,加上其它因素的作用,情况更为复杂。根据水色 的变化,区分池水的肥瘦与好坏,尚缺乏较精确的科学指 标,现仅根据池塘水色将水质划分为几种类型:(1) 瘦水与不好的水瘦水,水色清淡,呈淡绿色或 淡青色,透明度较大,可达60-70厘米以上,浮游生物 数量少,水中往往生长丝状藻类(如水绵、刚毛藻)和水 生维管束植物(如菹草等)。(2) 肥水肥水水色呈黄褐色或油绿色,混浊度较 小,透明度适中,一般为20-40厘米。水中浮游生物数 量较多,对虾易消化的浮游植物种类如硅藻、隐藻或金藻 较多;浮游动物以轮虫较多,有时枝角类、桡足类也较 多。肥水按其水色可分为两种类型:① 褐色水包括黄褐色、红褐色、褐带绿色等,优 势种群多为硅藻,有时隐藻大量繁殖也呈褐色,同时含有 较多的微细浮游植物如绿球藻、栅藻等,特别是褐带绿的 水尤其如此。② 绿色水包括油绿色、黄绿色、绿带褐色等,优 势种类多为绿藻(如绿球藻、栅藻等)和隐藻,有时也有 较多的硅藻。
池塘水的颜色怎么涂高级
颜色变绿是因为有机物增多,酸性水质增大,可添加氢氧化钠。传统意义上的盐是氯化钠,本身是中性的,PH7,加了没有什么意义和效果。
池塘水的颜色变化
水质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水产品的生产养殖情况,水质的优劣是通过水色表现出来,而水色又是由下面这些因素决定的:① 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② 有机溶解物③ 悬浮颗粒的多寡因此了解与掌握养殖水体的水色变化,并通过科学调控技术措施来达到所要求的水色,是水产养殖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所谓‘养鱼先看水’就是这个道理。优质水色的种类、特点及调控技术在水产养殖的主要品种鱼、虾、蟹的养殖中,优质的水色大致可分为下列五种:即淡绿色、翠绿色、茶褐色、黄绿色、浓绿色。1. 淡绿色、翠绿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1.1. .特点这种水色在鱼、虾、蟹养殖中,都是希望得到的最佳水色,尤其在幼体阶段的养殖中更为需要。这种水色中富含金藻门、绿藻门中的小球藻、栅藻、板星藻等藻类。这些藻类的品质富含营养盐类及维生素,并易于作为营养物被消化吸收;同时通过光合作用,可向水中提供溶解氧。这种水色的水体,透明度大多在20~30厘米,水质稳定,水中有机、无机悬浮物较少,水产养殖中所要求的‘肥而爽’之水质,即为这种水色的水质,这是保证取得良好养殖效益的优质水色。1..2 培育和保持该种水色调控技术放养前,塘口先用生石灰消毒,并投放有机肥,一般每亩生石灰用量150千克左右,清塘后投放有机肥培育水质,视塘口底泥肥沃程度、用量在100~150千克/亩。养殖过程中,遇到水色由淡绿、翠绿色变浓变深,可适当添注新水稀释调节。达到较长时间内保持这种水色的状态。2. 茶褐色、黄绿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2.1 特点这两种水色的水中,浮游植物中硅藻门种类为优势种群,并有部分绿藻,如新月藻、舟形藻、褐指藻、甲藻为主。这些藻类中的色素呈褐色或茶褐色。这种水色是鱼、虾、蟹养殖中的最佳水色。这种水色中的藻类易于鱼类消化吸收,且营养丰富,富含钙、镁、铁等无机盐及多种维生素。水中溶氧丰富,有毒有害物质稀少,宜于鱼类生长发育,且病害发生率低。在苗种养殖阶段,这种水色水质为最佳水质。但是,这种水色的缺点是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10~15天后,易于转换成其他水色。2.2 培养和保持茶褐色、黄绿色水色的调控技术①适时添注新水,在养殖旺期,每2~3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量为养殖水体总量的l/10左右。②适时追肥,追肥可用腐熟后的有机肥和含磷、镁、钙成份的化肥,如磷酸氢钙等。由于硅藻需要的营养元素得到补充,促进了硅藻的生长发育,故可使该水色持续较长时间。3. 浓绿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3.1 特点这种水色呈深绿色,且浓度加大,因此透明度较低,一般不足15厘米,水中的藻类以绿藻门为主,如螺旋藻、衣藻等。这种水色水质较肥,且较稳定,可持续较长时间,气候变化对其影响不大。在养殖盛期的塘口水体中,大多为这种水色。在浓绿色水中,藻类日趋老化,但光合作用较强,产氧功能好,并仍可被消化吸收,所以在成鱼养殖中仍属良好水质之列。但是在养殖高温季节,这种水色水质要注意加注新水调节,以防由于残饵及排泄物增加,致使水质进一步变浓,造成水体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浓度加大,水中溶氧减少,水质变坏,从而使养殖效果降低,甚至会引发疾病,造成养殖损失。3.2.控制调节浓绿色水色的技术措施 ①每日加注新水降低水色浓度,加水量为水体总量的5%~10%。②适当降低投饲量。③泼洒沸石粉或生石灰调整水色,用量为0.1千克/米3。劣质水色的种类、特点及调控技术1. 蓝绿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1.1.特点这种水色由于蓝藻门中的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微囊藻所致),水质混浊、浓厚,在塘口下风处的水中有大量蓝绿色悬浮颗粒,水表层有带状、云状蓝绿色藻群聚集,形成油膜,并有气泡出现(又称水华),而在水体的下层则很清瘦。当水温达到28℃以上阶段后,藻类会陆续死亡,产生毒素,败坏水质。在高温季节的7—8月份,养殖密度过大的水体大多会产生这种水色。蓝绿色水质持续时间过长、浓度过大后,会对水产养殖造成极大危害,易暴发鱼病,造成成批死亡现象,给养殖生产带来巨大损失。1.2 消除控制蓝绿色水色水质的技术措施① 排放法:在养殖水体出水口处上方,开口放出表层水,将蓝绿藻排出塘口外,连续2~3天。或用人工密网、捞海在下风头处捞除。② 使用二氧化氯0.1克/米。,加沸石粉10克/米3,全塘泼洒,连续1~3天,可有效消除蓝藻,改善水色水质状况。③ 待蓝绿色水色减淡后,施用磷酸氢钙,重新培育成嫩绿藻水或硅藻水。2. 黑褐色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2.1.特点这种水色又叫酱油色水,呈黑褐色或深红褐、深黄褐色。形成这种水色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中后期,投饲后残饵、排泄物过多,有机物在塘底腐败分解,形成富营养化水质,水中悬浮有机物增多,水质老化恶化,毒物积累增多。这种水色的水中,鞭毛藻、裸藻为优势种群,这些藻类可分泌毒素。在毒素作用下,养殖对象会暴发疾病,以至中毒死亡。其中以对蟹塘、虾塘的危害最甚。2.2.消除调控的技术措施(1)立即减少或停喂饲料、加注新水。(2)开动增氧机,增氧曝气,降低毒素浓度。(3)施用以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为主要菌类的生物制剂。3~5天即可有效消除该不良水色。3. 清澈水色的特点及调控技术3.1.特点这种水色的水有两种情况:① 一是青苔水,即水体底部长满青苔,使水体变清变瘦,水中缺乏营养盐类,有益藻类绝生,养殖幼体进入青苔很难成活;② 二是黑清水,水色透明见底,但呈黑清色,并散发有腥臭味。水中浮游植物绝迹,有大量大型浮游动物出现,养殖上称‘转水’。这种水为水质变坏的坏水,是不宜进行养殖的水体。3.2.消除调控的技术措施(1)青苔水的调控技术措施:①首先要抑制青苔生长。可用有机肥挂袋的办法,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如鸡粪)装袋后,定置悬挂在生长茂盛的青苔上方,待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遮蔽青苔生长的阳光后,青苔自然死去,水色可逐渐变绿。②泼洒生物制剂可调节水色,恢复到淡绿色好水。(2)黑清水的调控技术措施:①全塘泼洒敌百虫制剂,浓度为1克/米3,杀灭大型浮游动物。②加换新水,并泼洒生石灰(化水后),用量为每米水深30~40千克/亩。③最后泼洒有机肥或无机肥,增加营养盐类物质,调控到较好水色水质。经上述措施,一般经5~7天水色可转好,变为浅绿色水色。如何看水色来判断水的肥瘦度各类浮游植物含有不同的色素,因而鱼池出现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池水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浓度。我们可从池水的颜色来判断池水的肥与瘦。瘦水 水色清淡,或呈现出浅绿色,透明度较大,一般可达60-70厘米以上,浮游生物数量少,水中往往长有丝状藻类如水绵、刚毛藻、水生维管束植物如蒲草等。孬水1、暗绿色 天热时水面常有暗绿色或绿色浮膜,水中团藻类、裸藻类较多2、灰蓝色 透明度低,混浊度大,水中颤藻等蓝藻较多。3、蓝绿色 透明度低,混浊度大,天热时有灰黄色浮膜,水中微囊藻、囊球藻等绿藻较多。上述三种颜色的池水,虽然浮游植物较多,但大多属于难消化的种类,因此为不好的水。较肥的水 一般呈草绿带黄色,混浊度较大,水中的多数为鱼类半消化或易消化的浮游植物。肥水 呈黄褐色或油绿色,混浊度较小,透明度适中,一般为25-40厘米。水中鱼类容易消化的种类如硅藻、隐藻或金藻等较多,浮游动物以轮虫较多,有时有枝角类、桡足类也较多。肥水按其水色可分二种类型:1、褐色水(包括黄褐、茶褐、褐带绿等):优势种多为硅藻、有时隐藻大量繁殖也呈褐色。同时有较多的微细浮游植物,如绿球藻,特别是褐带绿的水。2、绿色水(包括油绿、黄绿、绿带褐等):优质种多为绿藻(如绿球藻和隐藻),同时有较多的硅藻。‘水华’水 所谓‘水华’水,是在肥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水中含有大量的裸甲藻及较多的隐藻,水色呈黄绿色或绿色。这类水,当遇到天气正常时,水质容易突变,水质发黑,继而转清,发臭,渔民称其为‘臭清水’。由于缺氧,极易引起池鱼大批死亡。据试验,保持较长时间的‘水华’水而不让水质恶化,可以加速鲢、鳙鱼的生长和提高鱼的产量。
池塘水的颜色怎么调
鱼种消毒
在鱼种放养前,用5%的食盐进行消毒。方法是:将鱼种放入水温15-20℃的水体中浸洗15-20分钟,可除去鱼体表的细菌、车轮虫、斜管虫等,提高鱼种下塘后的成活率。
增加溶氧
食盐可增加水中的离子浓度,使悬浮的有机微粒及胶体成絮状物而沉降到池底,可减少溶氧消耗、净化水体。
因此在抢救泛池时,若无增氧设备或来不及增氧,可向池中泼洒黄泥水加食盐水(每亩用黄泥10公斤,加水调成糊状,再加食盐10公斤的水溶液,拌匀后泼洒)或单独按10公斤/亩泼洒食盐水,也有一定效果。
拌入饲料
食盐有助于消化,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因此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食盐拌饲投喂,特别是在投喂冰鲜鱼之前,先拌入部分食盐(每50公斤冰鲜加1-2公斤食盐),一方面可去掉冰鲜鱼中的污水,另一方面起到杀菌的作用,还可以被鱼类摄食而增加机体无机盐。
远途运输
在成鱼运输中,水温低于20℃时,水的食盐浓度为3‰;水温20℃左右时,水的食盐浓度为5‰;水温在26℃时,食盐浓度为7‰,可以提高成鱼运输的成活率。
诱捕池鱼
在捕鱼诱饵中加入0.5%左右的食盐,并将这种饵料直接投入捕捞水面,能较快地诱集到鱼群,然后可按常规捕鱼法进行捕鱼。
养羊
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