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塘年需水量,池塘养殖用水量多少好
淡水池塘养殖标准
清晨加水
给鱼池加水,最好选择在清晨进行。因为夜间池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水体中各类生物的呼吸还须耗氧,至清晨3-5时会降到最低值。所以,选择清晨给鱼池注入新水,增氧效果明显。鱼池白天一般不宜加水,因为白天池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水中溶氧充足,此时加水不但不能增氧,反而会使水中溶氧逸出。
适时加水
把握好加水时间,加水要根据天气变化、气温高低、水质情况灵活掌握:养殖普通鱼类,一般每隔7天左右向池塘加水1次。如天气酷热、温度高、水质过肥,或阴雨、闷热天,加水的间隔时间应缩短。
科学加水
给鱼池加水,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注入的水必须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且温差不宜过大,一般鱼苗池温差不超过2℃,鱼种池温差不超过5℃。
2、抽水时应抽取水源上层水。一般将抽水管插入水面下30厘米左右,这样的浅层水有机质含量低、溶氧含量高、水温与池水温度相近,注入池塘后会有利于鱼的生长发育。
3、加水前应排出池塘底层部分原池水,然后注入新水,并且进水口用密眼网过滤,严防野杂鱼、敌害生物进入鱼池。
4、加水时应将注入的新水沿着池水的上层水平线冲入,这样可促使上层水搅动,超到增氧的作用。最忌让水流从高处落下,以防池底沉积物、腐殖质泛起污染水质。
适量加水
把握好加水量,加水量过少达不到加水的目的,加水量过多易使水中浮游生物密度降低,从而影响鱼类摄食与生长。一般每次加水深度以20-30厘米为宜。当池中发生缺氧,或池水恶化时应放出1/2-1/3的原池水,再加注新水。
补肥培水
池塘注入新水后,往往水质肥度减弱,水体颜色变淡,所以应及时适当补施化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使池水的透明度达到30厘米左右,确保鱼类在丰富的饵料生物和良好的水质环境中健康快速生长,从而获得丰厚的养殖效益。
淡水养殖池塘设施要求
山地水池建筑步骤方法:
就地挖坑,然后用砖砌18墙,接着180*200混凝土压顶梁使用10的钢筋。
再接着池底用水泥砂或混凝土找平,池底和池内壁再批上防水泥砂浆或三油二砂之类的就搞掂了。我家荔枝园七八个水池都是这种做法。
建议水池直径加大,水池面平地面,雨天可以让地面雨水汇流到池内。减少深度就可以降低危险性。另外可以在池内砌步阶至离池底一米左右,以方便水位低时取水及水池清理。
拓展资料:
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是重要的雨水蓄积重要工程设施。淡水资源缺乏,水体污染和生态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蓄水池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节水系统,有效地缓解了水资源短缺,解决了城市防洪和排水问题。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标准
企业污水处理要达到行业或者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或者二级(IV、V类功能区)排放标准;有地方标准时,执行地方制订的更严格的排放标准。
但是这只是对废水排放的最低要求,并不是说达到标准就可以排放。排放的废水,除了达到排放标准之外,还必须满足: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以及保证水体环境功能的要求。当受纳水体水质不能达到水体功能区要求的水质时,根据第二个要求,就出现了“工业污水处理后的污水要达到四类水的要求”的特殊要求。
污水排放标准分级:
1,排入GB3838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
2,排入GB 3838中Ⅳ、Ⅴ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3,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4,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
5, GB3838中Ⅰ、Ⅱ类水域和Ⅲ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
池塘养殖水质标准
一般池塘水耗氧量:水质一般的话在几十到几百,污染严重点的最大不过2000,单位都是mg/L。
水体中氧气的消耗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养殖鱼类的呼吸耗氧:此类耗氧会因为养殖的种类、个体大小、发育阶段、水温等因素的变化而产生耗氧量大小的变化:
二:水体中微型生物的耗氧:此类耗氧主要包括: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细菌呼吸以及有机物的分解耗氧等,这类耗氧因为生物种类、个体大小、水温和有机物的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三:底质耗氧:底质耗氧的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有:底栖生物呼吸耗氧、有机物分解耗氧、无机物化学氧化耗氧等:
四:逸出:当表层水体中溶氧较多时,就会有氧气的逸出。在没有风的情况下,氧气逸出的就慢。在有风的情况下,氧气逸出的就会快些。氧气逸出一般发生在中午时段。
耗氧量为每升水中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剂氧化时消耗的氧化剂量,折算为氧的毫克数表示还原性物质。化学耗氧量的测定,根据所用氧化剂的不同,分为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和碘酸钾法。 由于高锰酸钾法操作简单、快速,常用于清洁的天然水,水厂出厂水及养殖水域水质的分析,而污染水域水质的耗氧量测定,因高锰酸钾法很难氧化成份复杂的污染物,故常用重铬酸钾法。
淡水池塘养殖标准规定
淡水养殖是一种经济活动,其中将淡水体用作空间,使用饲料,肥料或水中的天然诱饵,并采取各种措施饲养鱼类或其他水生动物,并最终获得鱼或其他水产品 。
淡水养殖具有投资少,饲料转化率高,产量高,利润大,价格相对稳定,养殖品种选择多,适合当地条件,使用低洼,低产池塘或转化为高标准、高规格的集约化鱼塘。
由于种类和生长期的不同,鱼类对营养素的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也不同。 用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必需的自由活动的饲料中的一部分营养素被称为维持营养需求,而用于满足人体组织生长或后代繁殖的那一部分被称为产生营养需求 。 维持营养的需要与鱼类的种类,生长阶段,性别,水温和运动习惯有关。
湖北水产公司
一般而言,在生长发育的早期阶段,单位体重的维持营养需求要高于发育后期。 生长期鱼每单位体重的维持营养要求高于成熟鱼。 一般的公鱼在体内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代谢强度。 维持养分所需的量高于雌鱼; 在较佳生长水温条件下,鱼类维持的养分消耗较少,用于养分的养分所占比例较大,因此生长快,摄食效果好。 鱼的活动量越大,体内的代谢率就会提高,因此流水中鱼类的维持消耗量要高于静态水中的维持量。 在水产养殖生产中,为了使鱼类正常生长并快速达到销售体重,有必要在确保其维持营养需求的基础上为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需求。 当饲料中的营养不能满足鱼的营养需求时,不仅会影响鱼的生长速度,而且会影响各种与其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不足。
池塘淡水鱼养殖品种
水产品养殖根据养殖水体盐度的高低可以分为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主要养殖的种类有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和其它品种。淡水养殖的有鳇鱼、团头鲂、罗氏沼虾、观赏鱼类的金鱼等;海水养殖的有文蛤、扇贝、海带、斑节对虾、比目鱼、海参等。
水产品养殖有哪些种类
水产品养殖可以根据养殖水体盐度的高低,可以分为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这2种。
1、淡水主要养殖的种类
(1)鱼类:养殖鱼类产量比较高而且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种类大约有40多种,主要有鳇鱼、团头鲂、长春鳊、鲤鱼、鲫鱼等鱼类。
(2)甲壳类:淡水养殖的甲壳类主要有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大闸蟹等。
(3)其它品种:淡水还养殖其它品种,比如观赏鱼类的金鱼、锦鲤,中华鳖、乌龟、巴西龟等。
2、海水主要养殖品种
(1)贝类:海水养殖的贝类主要有杂色蛤、西施舌、文蛤、扇贝等。
(2)藻类:海水养殖的藻类主要有海带、紫菜、枝角藻等。
(3)甲壳类:海水养殖的甲壳类主要有日本对虾、斑节对虾、灯笼虾、虎头蟹等品种。
(4)鱼类:海水养殖的鱼类主要有梭鱼、鲈鱼、比目鱼、大黄鱼等。
(5)其它品种:海水养殖的其它品种主要有海胆、海星、海参等。
淡水池塘养殖场规范化建设技术手册
《消水规》 7.4.7
建筑室内消火栓的设置位置应满足火灾扑救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楼梯间及其休息平台和前室、走道等明显易于取用,以及便于火灾扑救的位置;(在楼梯间踏步设置消火栓:不太符合这两条的要求,且发生火灾时,容易慌乱,踏步处取消火栓立水柱容易发生事故,且如有人被困,再经由楼梯间疏散时, 由于消火栓箱门或水带的影响,影响疏散的速度和安全性。部分地方消防队会对设置在踏步处的消火栓提出整改,或者不能通过消火栓验收。再者,要保证消火栓的安装,箱门必须高于最高位置的台阶,要不无法安装,如果按此方式安装,消火栓栓口距地就大于 1.1m 了)
②住宅的室内消火栓宜设置在楼梯间及其休息平台;
7.4.7 条文说明
室内 DN65 消火栓的位置应根据消防队员火灾扑救工艺确定,一般消防队员在接到火警后 10min 后达到现场, 从大量的统计数据看,此时大部分火灾还被封闭在火灾发生的房间内。树上鸟教育给排水设计杨老师。
如果此时火灾已经蔓延,消防队赶到时,此时能自己疏散的人员已经疏散,不能疏散的要等待消防队的救援,消防队到达后首先救人,向火灾发生地喷水灭火。此时消防队的火灾扑灭工艺时在一个相对较安全的地方设立水枪阵,为了便于补给和消防队员的轮换及安全, 消火栓应首先设置在楼梯间及其休息平台。其次可以设置于走道等便于消防队员接近的地方。
小结
综上,虽然规范正文没有明确说明要优先设置在楼梯间及其休息平台,从条文说明内容来看,实际使用上,设置于楼梯间及其休息平台,对火灾救援有 利,当火灾蔓延的时候,楼梯间是相对安全的地方,应优先考虑。故对于不管是住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应考虑实际使用功能,优先布置于楼梯间及其休息平台,再考虑在走道等其他位置补足,而不能光考虑节省消火栓的数量。
住宅建筑注意点
对于住宅建筑,如果可能由于楼梯间宽度或休息平台宽度不够,导致消火栓布置影响建筑疏散宽度要求, 应在方案阶段和建筑配合,让建筑预留足够的空间用于消火栓的设置。
GBT_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5.1.3:
①应使用构造内自带水封的便器, 且其水封深度不应小于 50mm。
②非传统水源管道和设备应设置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志。
《设计手册》
①10.2.5:有条件时,尽量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使进入化粪池的污水量仅是生活粪便污水,可使化粪池容积缩小, 同时要求不需要进入化粪池处理的其他排水,如生活废水、工业排水等,可设置跨越管排入化粪池出口后的排水系统中。(化粪池的处理对象为粪便水, 当无粪便水时,可不设置化粪池)。
②10.2.6:未经隔油处理的油脂污水不得进入化粪池,以免影响腐化效果。
综上:有条件时,隔油器的出水尽量接化粪池后的管道。
淡水池塘养殖标准规范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达到2-3亩,水深达到1.8-2米,底质为泥砂底,放苗前全池泼洒生石灰进行消毒。
2、放养虾苗:放养经过淡化的对虾品种,放养密度为40尾/平方米,放养前将虾苗装入袋内,然后放在池塘中浸泡15分钟,使其适应水温和环境。
3、饲养管理:定时定量投喂饲料,投饵量白天占30-40%左右,晚上占60-70%左右,饲养期间做好调水、增氧、防治病害等工作。
池塘条件
1、在水源充足、水质干净的地方建造池塘,池塘面积要达到2-3亩,水深要达到1.8-2米左右,底质以泥砂底为宜。
2、为池塘配置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进水口用60目的筛绢过滤,增设固定功率的增氧设备(安装1台功率达到1.5千瓦的叶轮式增氧机),于规定时间内供氧,确保溶氧含量充足。
3、放养虾苗前要对池塘进行灭菌处理,在正式放养虾苗的前25天,对池塘留水50厘米,并亩用生石灰110公斤进行全池消毒。
4、经过消毒后,提前1周向池塘中撒施一定比例的漂白粉,再施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比如鸡粪,这样可达到肥水效果。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放养虾苗
1、选择虾苗
(1)将经过淡化的对虾品种作为养殖对象(尽量选择市场上销量较多的虾苗),或根据池塘的养殖条件选择对应品种。
(2)购买前几天可前往育苗场观察其淡化情况,以购买放心苗种。
(3)选购前还可以对虾苗进行无毒检测,确保虾苗的各项指标达到规定要求,防止它们交叉感染。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2、放苗入池
(1)对于完全淡化、体长为2.1厘米左右的虾苗,每平方米面积可放养40尾,虾苗放养1个月后投放30-40尾鲢鳙鱼(规格为0.25公斤/尾)。
(2)也可以根据池塘的实际面积来决定放养密度,一般可在池塘中放置固定的网格,并在每个网格中放养固定数量的虾苗,这样既能有效控制放养数量,又能防止虾苗乱游动。
(3)为了降低虾苗的应激反应,防止对虾因不适应环境而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放养前要将装有虾苗的袋子放在池塘中浸泡15分钟,使虾苗适应水温和环境,然后再拆袋分批投放入池。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饲养管理
1、投喂饲料
(1)饲料投喂要掌握“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少量多投,具体调整”的原则。在塘中设置3-4个食台,放苗后半个月每天投喂4次,每万尾虾苗的日投饵量为鸡蛋5个、花生麸0.2公斤、小鱼0.75公斤、小虾料0.3公斤。
(2)再经过半个月以后,每天投喂3次,主要投喂配合饲料,投饲量为虾体重的30-40%,同时要适当补充天然饵料。
(3)当对虾的规格为1-3厘米左右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8-10%;规格为3-10厘米左右时,日投喂量为体重的5-7%;到了养殖后期,日投喂量为体重的3-4%。投饵量白天占30-40%左右,晚上占60-70%左右。
(4)投喂量过多,则造成饲料浪费,投喂量过少,则会影响对虾的生长。投喂时间要与对虾的进食习惯相对应,这样可减轻饵料对池塘水质造成的影响。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2、调节水质
(1)经过淡化的虾苗仍然具有海水习性,所以要在放苗前向池中加50ppm生盐,以后酌量投放生盐。
(2)虾苗放养后的1周内要保持50厘米水位,以后每天增加5厘米,直至水深达160厘米左右。每隔4-5天更换20%的池水,每隔10-15天施1次生石灰(12-15ppm)。
(3)为了给对虾提供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在虾苗投放半个月后移栽一些水葫芦,面积为20%,并用毛竹固定,防止到处蔓延。
(4)适时打开增氧泵,平时在晚上10点定时开机,翌日早上8点关机,遇特殊情况(闷热、暴雨前)要及时开机。
(5)通过采取固定频次的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的变化情况、适当减少投饵量投等方式也能有效调节池塘水质。
(6)水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对虾的生长,一般情况下要将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左右。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3、调节溶氧量
(1)水中缺少溶氧时,可用氧气泵向水中注氧,然后再使用溶氧含量检测装置,检测水中的溶氧含量是否达标,待溶氧含量达到标准后即可停止供氧。
(2)水中的溶氧含量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养殖期间可灵活调整溶氧量。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4、防治病害
(1)养殖一段时间后池内就会出现较多的淤泥,细菌也会大量繁殖,此时要及时清理淤泥,并做好灭菌工作,防止水质恶化,爆发疾病。
(2)用网格饲养可有效隔离病毒,防止对虾相互传染,减少疾病扩散。根据虾苗的生长情况,确定感染病害的种类,然后再对症下药,提高疾病的防治效果。
(3)南美白对虾容易发生红腿病和烂眼病,红腿病发生后,附肢变成红色,此时要向饲料中添加大蒜素,然后再投喂;发生烂眼病时,病虾会潜伏在池塘底部水草中,眼球持续肿胀,后期会腐烂,此时需向饲料中添加抗菌素,连续投喂3-4天即可见效。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适时捕捞
1、食物充足且温度适宜时,对虾经过60-90天左右即可达到商品规格。
2、集中捕捞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份底至10月份初,当放养时间为3月份时,到了6月份即可开始轮捕,捕捞原则为捕大留小,这样可提高回捕率。
3、当水温降到14℃以下时,对虾基本停止摄食和生长。此时可放干池水,再将剩余的成虾捕尽。
淡水池塘养殖排放标准
在海水淡化稳态过程中,海水含盐3.5%,一吨海水淡化能产生0.965吨淡水。
世界上淡水资源不足,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切的问题。我国海水资源极其丰富,这为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提供了基础。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海水淡化的成本也会降低,到时应用海水淡化设备来得到淡水资源将成为重要的途径。国家目前没有出台海水淡化浓盐水排放标准,只有对淡化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化学药品的水排放有标准。为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对防控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污染环境提供技术支撑,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出《淡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海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
淡水池塘养殖标准要求
南美白对虾冬棚养殖注意事项(上):
选址:主要选择交通便利,日晒充足、土地平整,咸淡水充足的地方,同时为了避免水源污染和病害交叉感染,尽量避免在养殖集中区域建池,并且进排水分开,尽量避免将养殖污水排到池塘的进水沟中,否则非常不利于病害的预防。若当地有地下卤水和淡水的,最好抽地下卤水兑淡水进行养殖,如江苏如东和山东滨州的养殖模式,这样可充分避免水质交叉污染。
清塘:养殖前最好对池塘进行一次充分的清淤。并且使用强氯精,按照3-5kg/亩的剂量或者漂白粉10-15kg/亩的剂量,排水到池底还剩下5-10厘米水位,将药物化水后全池泼洒,以充分杀灭池底有害菌和各种寄生虫,有条件的最好进行7-10天的曝晒,以促进上一造养殖残留有机质的充分氧化分解。
搭棚:选用养虾专用膜搭建,要求材质无毒无味,透明度高,厚度适中,韧性高。搭棚时结合处要牢固严密,无开裂和透气。考虑到采光取暖效果 , 池型和大棚均设计为南北走向 , 这样早晨和傍晚均能较好采光 , 而中午并不太强 ,全天采热较均匀。
对于冬季气温较低的地方,为提高保温效果 , 大棚可覆盖双层膜 , 两层膜相距20-40厘米 第二层膜架托在大棚内铁梁下 , 以纵向拉钢丝 5-7根支撑,下层膜四周亦与梁密切相接。大棚外面斜向下加架塑料膜 , 以提高保温效果。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越冬棚破损透风漏雨 ,并要开挖雨水导流沟 , 避免棚顶的雨水回流进池塘里 ,造成水温骤降和水质急变而引起应激发病。
培水:进水时使用80-100目的晒网进行过滤,避免野杂鱼等敌害被抽到池中,南美白对虾对盐度适应范围广0.5‰-40‰都可以,但低盐度下弧菌繁殖速度较慢,更有利于病害的防控,同时如果盐度过低,又会影对虾脱壳导致成活率低,所以低盐度养殖盐度控制在3‰-8‰为佳。
进水后再次使用“强氯精”按照5袋每亩剂量全池泼洒,以充分杀灭水体中弧菌及其他有害菌。5-7天后使用使用“肥水旺”+“活水素”进行培水,除新挖的池塘在初次肥水徐需要施用适量基肥外,之前养殖过虾或其它品种的池塘应尽量避免施用基肥,培好的水色以茶褐色、嫩绿色、翠绿色、黄绿色为佳,透明度30厘米左右。
南美白对虾冬棚养殖注意事项(下)
下苗:目前大多数虾农选用的虾苗为一代苗,部分使用的二代苗,少数使用土苗,选择健康有活力的虾苗是养殖成功的第一步,建议养殖户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的SPF一代苗。同时应选择通体洁净有光泽,身体稍有弯曲,肢足完整,尾扇分开,游动灵活,两条触须能并拢或者稍一分开即并拢的虾苗。同时肝胰脏大小均匀,轮廓清晰,肠道粗壮饱满,空肠率低于2%的虾苗。规格最好在P7-P8,若是淡化养殖,规格最好是P11-P12的虾苗,有条件的养殖场,最好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附肢干净无附着物,无纤毛虫寄生,细菌培养弧菌含量不超标,且无红体白斑病原的虾苗为合格。
虾苗下塘前一天,全池泼洒“解毒灵”和“水平安”进行解毒和稳水,下苗后及时泼洒“应激灵”防止虾苗产生应激反应。同时,对于低盐度地区,尤其要注意虾苗场和养殖场的盐度差。
盐度高于10‰的虾塘,盐度差控制在3‰以内
盐度在5‰-10‰时,盐度差控制在1‰以内,
盐度小于5‰时,盐度差控制在0.5‰以内,
如果盐度差过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虾苗的成活率。
同时虾苗运回养殖场时需要对虾苗进行20-30分钟的调温保证虾苗袋内温度和池塘水温一致之后再将虾苗下到池塘中。
投料:饲料一般选择大厂家生产,质量有保障,在水中稳定性强,诱食力强的全价配合饲料,冬棚养殖由于气温 、水温变化不大 , 对虾的生长和摄食影响较小 ,水质相对稳定 , 可为养殖户成功作奠基。每个虾塘应设有两个以上饵料台 ,投完料后观察摄食情况一般:
40天前的幼虾以2小时内吃完饲料为好;
40-80天的虾以1.5小时吃完为好;
80天以后的大虾以1小时吃完为好。
投喂时应当注意以下几项:
(1)饵料台中残饵多则适当减少投饵量 , 并检查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2)早晚多投 , 中午少投 ,少量多次 ,每日3一4次为宜。
(3)初十五虾蜕壳时少投 ,蜕壳后逐渐加料。
(4)大风或气压低 ,闷热时少投 天气好容解氧足时可多投。
(5)浮游生物大量死亡 ,水色变黑浑浊 ,水质变差时少投,水质好虾摄食旺盛适当多头
(6)用药期间少投,用药后再逐渐恢复投料量。
(7)寒潮期间,降温幅度大,虾应激强时少投,气温稳定,天气晴朗时多投。
疾病防控:每天早晨、傍晚、午夜都要巡塘、观察虾苗吃食、水质、PH、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温度等情况,确保各项水质指标都在适宜范围内。喂完料后查看料台时注意观察虾的活力、体表颜色、肝胰脏,肠道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调查原因,及时处理。
1、冬棚虾采用全封闭养殖更容易缺氧 ,特别是凌晨3 一 4时 ,虾池特别容易缺氧,须开启增氧机,此外养殖中后期 , 阴雨天气也应开启增氧机 阳光充足的中午要开增氧机 ,可以搅动塘水 ,把下层缺氧水体送至上层 ,保持水体溶氧平衡。
2、当塘水PH 值超过9.0时 , 可泼洒“水平安”,按照250-500毫升/亩剂量进行全池泼洒,也可用腐植酸钠1500-2000克/亩加水全池泼洒来降低水体PH。当虾池早晚PH变化过大时需注意检测水体总碱度,总碱度低时注意泼洒白云石粉提高总碱度,同时定期使用“活水素”+“降氨宝”以保持水体菌相平衡,促进水体总碱度的稳定。
3、寒潮期间 , 全池泼洒适量“保肝宁”、“应激灵”“水产专用维C”等营养物质 ,缓解对虾应激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水产专用维C”提高对虾免疫抗病力。
4、对虾疾病要以防为主 ,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保肝宁”+“水产专用维C”以促进肝脏的排毒解毒,减轻高强度投喂,高污染水体对肝胰脏造成的严重负荷。同时定期使用“三病灵”进行内服预防,以防止水体中大量弧菌对虾体的侵害。
5、冬棚养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水色发暗 、白浊 、黄浊等现象 , 应及时施用“水平安”、“解毒灵”、“活水素”“降氨宝”以及“强底净”等,尽快去除水中过多的悬浮有机物 ,增加池塘中有益微生物的菌群。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 , 每5-7天使用一次 ,可有效减少这种现象发生。
6、塘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时 , 会导致对虾反应迟钝 , 摄食减少时 ,应减少投喂量 , 并开启增氧机,同时全池使用“活水素”+“降氨宝”,以促进水体氮循环细菌的平衡,降低水体氨氮、亚盐的含量。
淡水池塘养殖技术
中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包括牡蛎、缢蛏、蚶类和蛤仔。
1、牡蛎:牡蛎及其近缘动物的全体,是海产贝壳。在亚热带、热带沿海都适宜蚝的养殖,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岛,沿海皆可产蚝。蚝乃软体有壳,依附寄生的动物,咸淡水交界所产尤为肥美。牡蛎是软体动物,有两个贝壳,一个小而平,另一个大而隆起,壳的表面凹凸不平。肉供食用,又能提制蚝油。肉,壳,油都可入药,也叫蚝或海蛎子。
2、缢蛏:缢蛏一般指蛏子,蛏子是帘蛤目竹蛏科瓣鳃纲软体动物的通称,又称蛏子皇、圣子、竹蝗、蜻。贝壳长,近柱状或卵圆形,两壳相等。中国盛产蛏子,南北沿海多有分布。蛏子肉可鲜食,也可加工制成蛏干、蛏油等。中国养殖历史悠久,以福建、浙江产量最大,并有人工养殖。
3、蚶类:为蚶科动物魁蚶、泥蚶 、毛蚶等。毛蚶属海产经济贝类。分布于西太平洋日本、朝鲜、中国沿岸。在中国,北起鸭绿江,南至广西都有分布,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海州湾等浅水区资源尤为丰富。生素B12含量较高的食用贝类。
魁蚶:大型蚶,壳高达 8厘米,长 9厘米,宽 8厘米。壳质坚实且厚,斜卵圆形,极膨胀。左右两壳近相等。背缘直,两侧呈钝角,前端及腹面边缘圆,后端延伸。壳面有放射肋42~48条,以43条者居多。放射肋较扁平,无明显结节或突起。同心生长轮脉在腹缘略呈鳞片状。壳面白色,被棕色绒毛状壳皮,有的肋沟呈黑褐色。壳内面灰白色,其壳缘有毛、边缘具齿。
血蚶学名“泥蚶”。海南人就称它为血蚶,广府人称它为“蛳蚶”,潮汕地区的人们则习惯单称为“蚶”。蚶属于软体动物的“瓣鳃类”。它的介壳形状,作心脏形,两壳质厚而隆起,左右同形,表面有垄沟,如瓦屋棱,约有三四十条,均由壳嘴而散射。
毛蚶:成体壳长4-5厘米,壳面膨胀呈卵圆形,两壳不等,壳顶突出而内卷且偏于前方;壳面放射肋30-44条,肋上显出方形小结节;铰合部平直,有齿约50枚;壳面白色,被有褐色绒毛状表皮。
4、蛤仔:蛤仔,动物界,属帘蛤科,具有药物价值。生活于近河口沿岸和潮间带浅泥沙滩。蛤仔双壳纲真瓣鳃目帘蛤科蛤仔属的统称。中国近海发现有菲律宾蛤仔和杂色蛤仔2种。其生态习性相似,仅外部形态特征和分布区稍有差异。
扩展资料:
1、在人工控制下贝类生长繁殖的生长过程。贝类一般为草食性,主要摄食藻类及有机碎屑等,饵料基础丰富。河口内湾一带营养盐含量高,能生长大量浮游植物,江河径流及注入的城市污水中常带有大量有机质,成为贝类丰富的食物源,是贝类养殖的理想场所。
2、浅海养殖贝类不需投饵,可养海面辽阔;滩涂养殖一般也不需耗资建立养殖地,放养苗种后一般1~2年即可采收,成本低而收入高,因此,贝类养殖已成为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主要养殖贝类的国家有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及中国等。已养殖的贝类有近百种,主要有牡蛎、贻贝、扇贝、缢蛏、泥蚶、蛤仔、鲍等;也有淡水蚌养殖。
3、20世纪70年代以后,有些工业化国家在沿岸水域污染严重或缺少浅海滩涂的情况下,利用陆上人工塘试养贝类,依靠投饵和循环过滤水系统精养牡蛎,使贝类养殖发展到全人工化阶段。此外,贝藻套养既可充分有效地利用场地及器材,又使两者产生互利的生态效益,如中国的贻贝或扇贝与海带套养,褶牡蛎与紫菜套养等,均达到增产目的。马来西亚实施的对虾、泥蚶混养,效果也很好。
混合养殖
混合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