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鱼塘养殖饲料比例,鱼塘鱼养殖比例

鱼塘养殖饲料比例,鱼塘鱼养殖比例鱼塘养殖饲料比例,鱼塘鱼养殖比例

鱼塘混合养殖鱼比例

我市农村许多沟河水塘集雨面积大,天然饵料丰富,属于富营养型池塘,每年每亩水面可放养12~13厘米长度的鱼种100~130尾,一般搭配比例为花鲢40%,白鲢30%,草鱼、鳊、青鱼等30%。这类池塘若精心管理,适当科学喂食,当年商品鱼产量可达到每亩150斤以上甚至更高。

鱼塘如何混合养鱼

1:水源和水质 水是养鱼的首要条件。充足的水源,良好的水质,溶氧量高,不含超量有毒物质。

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的水源,加上池塘注、排水方便,这样的池塘有利于密放精养,提高水体载鱼量的鱼产量。

2:面积 面积大小的要求,以能满足鱼类生态和生长的需要为宜。渔谚说:“宽水养大鱼”,充分反映了池塘面积的重要性。

面积大,受风面也大,易使水面形成波浪,促使空气中氧溶入水中,增加水质的溶氧量和促进池水上下对流。

加速上下层水的混合,提高下层水中的溶氧量,这对改善水质,促进物质循环十分有利。

生产实践表明,池塘面积以6670平方米为好。池塘过大,投喂饲料时易造成鱼类摄食不均,水质也不易控制。

日常操作管理、成鱼起捕都有一定困难,鱼产品过于集中,影响鲜活鱼货均衡上市。

3:水深 渔谚说:“一寸水,一寸鱼”,反映了水深和鱼类生长、鱼产量的关系。具备必要的水深,是夺取池塘高产的重要条件。

但过深的池塘,下层光合作用弱,上下层水混合困难,下层溶氧不足,阻碍物质循环,降低池塘生产力,同时对新开挖的池塘也增加土方投资。

因此,池水过深也不好。池水深度一般以2.5~3米为宜。池塘面积较小时,水可略浅些。

4:池形和池坡 池形以长方形为好,长与宽之比以2:1或5:3为宜,这样便于投饲、起捕操作以及起捕网具的规格化,且能节省劳动力。

池子的方向,可根据地形和当地经常刮风的风向而定。因夏季多刮西南风,冬季多刮西北风,一般以南北向为好。

可使塘埂收到风浪冲击的面积大大缩小,同时池水受风面积增大,也有利于池水增氧。池底应平坦,略向排水方向倾斜,高差10~20厘米。

池塘埂面宽度为4~6米,中间埂面宽为8米,土地较多的地区还可适当放宽。塘埂上可留一定面积用于种植青饲料。

池塘坡度以1:2.5或1:3为好。沙土或沙壤土土质松散,可适当将坡度放大些,以减少塘埂倒塌的可能性

鱼塘混养最佳比例

1、单一主养鱼

主养草鱼500-1000尾/亩,主养鲫鱼2000-5000尾/亩,主养鲤鱼为800-1500尾/亩,主养禾花乌鲤可以放1000-2000尾。主养鲢鳙鱼的,一般亩放养500-1000尾;花白鲢作为配养鱼的亩放养量大至是150-300尾(鲢鳙分别为100:50或200:100),有利于净化水质。

资讯

一亩鱼塘放多少鱼苗

很多人都会承包鱼塘养鱼,而在养鱼时,要想生长得好,以及生长快,要控制养殖密度,一般情况下,一亩鱼塘放不超过1000尾的鱼苗较合适,具体需要根据鱼种来放,草鱼、鲢鱼、鲫鱼等不同的品种放养密度是不一样的。

鱼塘养鱼时,合理的密度可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而不同的鱼种放养密度是不一样的,主要养殖的草鱼、鲫鱼、鲤鱼的标准如下。

一亩鱼塘放多少鱼苗合适?

1、单一主养鱼

主养草鱼500-1000尾/亩,主养鲫鱼2000-5000尾/亩,主养鲤鱼为800-1500尾/亩,主养禾花乌鲤可以放1000-2000尾。主养鲢鳙鱼的,一般亩放养500-1000尾;花白鲢作为配养鱼的亩放养量大至是150-300尾(鲢鳙分别为100:50或200:100),有利于净化水质。

2、混养鱼

如果是只放养但不投食的模式,一亩鱼塘可以放50-100尾草鱼,100-200尾鲫鱼,20尾白鲢,10尾花鲢,5尾青鱼。如果是偶尔投食,一亩可以放100-300尾草鱼,200-300尾鲫鱼,50-100尾白鲢,30-50尾花鲢,10尾青鱼。若是专业精养模式,每亩可以投放500-1000尾草鱼,500-1000尾鲫鱼,150-300尾白鲢,50-100尾花鲢,30-50尾青鱼。

放养密度过大过小有什么危害?

1、放养密度大

苗种密度投放过高,则生产过程容易造成鱼苗缺氧浮头,或者因排泄物过多导致池塘水质恶化,容易引起鱼病暴发。密度太大,饵(饲)料往往不足,活动空间变小,特别是到后期鱼体长大时,水质条件较差、溶氧量低,生长就变慢,可能饵料系数会高一些。如果密度过大,超出水体承受能力,会造成低溶氧综合症,导致个体偏小,从而达不到上市规格。

鱼塘混养鱼最佳搭配比例

亩池塘的适宜养鱼密度一般取决于鱼的类型,一般养殖常规的鱼种可亩放600-1200尾鱼苗,而养殖黄颡鱼、云斑鮰等鱼种时其放养密度可增加至1500-2000尾。

对于体型较大或者成长速度较快的鱼种来说,其养殖密度可以稍微减少一点,如果是体型较小并且生长得较慢的鱼,则初期的养殖密度可以适当增加。

例如:

青鱼 10~15尾(总重200~250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8~10尾或鳙亲鱼4~5尾。

草鱼 15~20尾(总重125公斤左右) 可搭养鲢亲鱼5~10尾鳙亲鱼1~2尾,池内螺蛳多时,搭养青鱼2~3尾 鲢鱼 15~25尾(总重60~100公斤) 可搭养鳙亲鱼2~3尾,池内水草多时可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草鱼10~15尾。

鳙鱼 10~15尾(总重75~125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1~2尾(或不搭养),池内水草多时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亲鱼10—15尾。

混养密度:

草鱼为主体混养鲢、鳙鱼,混养比例为2:1或2:2;以草鱼、团头鲂为主体混养鲢、鳙鱼,草鱼、团头鲂的比例为1:3或1:4,草鱼、团头鲂与鲢、鳙鱼的比例为1:1,鲢、鳙鱼的比例任何时候均为4:1或5:1。

鲤鱼为主体混养其他鱼的比例为6:4或7:3,鲤鱼的允养量为每100平方米水体90~180尾

鱼塘混合养殖鱼比例多少合适

1-2斤的草鱼80-150尾,4-5两的草鱼200-250尾,2-3两的鳊鱼100-200尾,1斤的白鲢100尾,花鲢20尾,1两多的鲫鱼50-60斤。一般每个养鱼的人放养的鱼种规格和数量都不一致,很难给个具体的数字,具体什么密度好需要自己去摸索。养鱼最重要的是管理好水质,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养鱼赚钱,有人亏本的原因。一般一亩池塘的产量要达到1500斤的产量才赚钱。

鱼塘哪些鱼可以混合养

两个池塘里的甲鱼在一起混养

两只甲鱼可以养在一起,但是需要密切照顾和提供足够的食物。甲鱼的饲养方法:

1、甲鱼是变温动物,为水陆两栖,养甲鱼池的周围或中心要有足够面积的陆地沙滩以便它进行陆上活动,饲养环境要安静;

2、甲鱼喜欢在水质好的环境中,所以要勤换水,大概2到3天换一次水;

3、甲鱼喜欢晒太阳,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体表病菌,促进受伤体表的愈合,促进食物消化;

鱼塘混合养殖鱼比例是多少

(1)稀养粗放 是一种完全利用池塘内天然饵料进行放养的养殖方式。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主要由池塘的营养类型决定。

位于平原地带,集雨面积大,天然饵料丰富的富营养型池塘,每年每100平方米水面可放养12~13厘米的鱼种15~22.5尾,搭配比例为鳙鱼50%,鲢鱼45%,草鱼、鳊、鲤鱼等5%。这类池塘若精心管理,当年商品鱼产量可达到每100平方米水面7.5千克。

位于丘陵地带,集雨面积中等,天然饵料尚多的一般营养型池塘,每年每100平方米水面可放养12~13厘米的鱼种10~15尾,搭配比例为鳙鱼50%~60%,鲢鱼30%~45%,草鱼、鳊、鲤鱼等5%~10%。这类池塘当年商品鱼产量可达到每100平方米水面4~5.5千克。

位于山谷地带,集雨面积小,天然饵料匮乏的贫营养型池塘,每年每100平方米水面可放养12~13厘米的鱼种7.5尾,搭配比例为鳙鱼60%,鲢鱼30%,草鱼、鳊、鲤鱼等10%。这类池塘当年商品鱼产量可达到每100平方米水面2.2~3.0千克。

(2)精养密放 这种放养类型适宜于面积在6.67×10000平方米以内,养殖环境容易控制的池塘。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可根据池塘营养类型、施肥、投饲及管理水平确定。富营养性,且能施以足够饲料的池塘,每年每100平方米水面可放养12~13厘米的鱼种30尾,搭配比例为鲢鱼50%,鳙鱼 30%,草鱼15%,鲤、鲫、鳊鱼等5%。

一般营养型和贫营养型,且有足够青饵料的池塘,每年每100平方米水面可放养12~13厘米的鱼种22.5~30尾,搭配比例为草鱼65%~70%,鳙鱼15%,鲢鱼10%,鲤、鳊、鲫鱼等5%。

鱼塘混养鱼品种

1、养鱼的数量

一般1亩鱼塘(水深2m)可养殖100g左右的小青鱼、小鲢鱼、小鳙鱼和小草鱼约500-1000条,10亩可养殖5000-10000条,但具体的养殖数量需要根据鱼的大小而定。

2、池塘养鱼的方法

(1)以养殖鲫鱼为例,选择优良的鲫鱼品种,比如湘云鲫。

(2)池塘面积大小适宜,不可过大,水深应控制在2.5m以内,一般选择长方形的鱼塘,呈东西向。

(3)鲫鱼口径较小,投喂饲料时需要与其口径相匹配,针对体重约1-5g,体长2.5-6cm的鲫鱼,可投喂粒径为1-1.5mm的颗粒料,而体重约5-10g,体长7-8.5cm的鲫鱼,可投喂粒径为2-2.5mm的颗粒料。

(4)不能饲喂腐败的饲料,时常巡塘并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和水质的变化情况。

鱼塘养鱼密度和混养比例

同一生活空间的品种尽量避开。

不同鱼品种有自己喜欢的活动空间。如:鲢、鳙鱼生活在池塘水体上层,草鱼、鲂、鳊等在水体中层,青鱼、鲤鱼、鲫鱼、鲮鱼、罗非鱼、鲶鱼等在水体下层。当然,当鱼需要吃食时,活动空间也不会仅限于哪个水体层面,只是在多数的栖息时间里在某一层水体待的多。鱼的活动空间和它们的食性有关系,如:鲢鳙鱼是滤食性鱼类,主要在水体上层活动进行滤食;青鱼、鲤鱼、鲮鱼、鲫鱼等喜欢在池塘底部寻找水生昆虫、螺蛳、饲料残渣、残屑等。

存在食物竞争的品种要避开。

我在上一期的文章中讲过鱼类的吃食问题:鲢鳙鱼是滤食性鱼类;草鱼、鲂、鳊是植性鱼类;乌鳢、鳜鱼、鲈、鲟鱼、虹鳟、金鳟等是肉食性鱼类;青鱼、鲤鱼、黄鳝、鲶

养殖方法


鱼塘养殖饲料比例,鱼塘鱼养殖比例
  • 适合东北养的兔子品种,东北兔子养殖基地
  • 适合东北养的兔子品种,东北兔子养殖基地 >> 适合东北养的兔子品种,东北兔子养殖基地...

    鱼塘养殖饲料比例,鱼塘鱼养殖比例
  • 龙骨花的扦插方法图片视频,龙骨花的扦插方法图解和时间图片
  • 龙骨花的扦插方法图片视频,龙骨花的扦插方法图解和时间图片 >> 龙骨花的扦插方法图片视频,龙骨花的扦插方法图解和时间图片...

    鱼塘养殖饲料比例,鱼塘鱼养殖比例
  • 秋茄什么时候育苗,秋茄什么时候育苗
  • 秋茄什么时候育苗,秋茄什么时候育苗 >> 秋茄什么时候育苗,秋茄什么时候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