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生活习惯及价值,蛇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惯
蛇的生活习惯及价值?
的《神农草本经》,是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记载了365种药物,其中已有蛇蜕入药的记载。
自先秦至汉朝的医学家,对蛇的药用尚采取比较审慎的态度。南朝梁时《本草经集注》中除蛇蜕外,又增加了蝤蛇和蝮蛇两种药用。唐代柳宗元、宋代马志等在各自的著作中也都提及了蛇的要用。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世界名著《本草纲目》中列蛇类17种,加上附种及诸蛇等在20种以上。
我国可入药的常见蛇类有30余种,其中无毒蛇有:蟒蛇、乌梢蛇。毒蛇类有:尖吻蝮、蝮蛇、眼镜蛇、五步蛇等。
蛇肉:蛇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如乌梢蛇含蛋白质22。1%,脂肪1。7%,据日本对蝮蛇肉的一些生化分析表明:蛋白质中含有全部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他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的含量也远高于牛肉等高蛋白质食品,脂肪中含有亚油酸、亚麻酸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及甘油棕榈酸等脂肪酸,多达12种。
中医认为蛇肉具有祛风湿、散风寒、舒筋活络,并有止痉,止痒作用,临床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瘫痪,类风湿性关节炎,麻风,瘾疹,小儿惊风,疥癣等疾。
蛇皮:蛇皮是杀蛇时从蛇体表面剥下来的。蛇皮用作医药的,皮有损及小一点无妨,唯发霉变质者不宜,临床应用于体质虚弱,白癜风、化脓性指头炎、腮腺炎、恶疮、骨疽、牙痛等症,疗效良好。
夏天蛇的生活习性
蛇类喜居荫蔽、潮湿、人迹罕至、杂草丛生、树木繁茂、有枮木树洞或乱石成堆、具柴垛草堆和古埂土墙,且饵料丰富的环境,这些都是它们栖居、出没、繁衍的场所,也有的蛇栖居水中。
它们栖息于墓洞中,洞口可见稀稠成粒的粪便,这样我们就知道洞中有没有蛇了。蛇有冬眠的习性,到了冬天盘踞的洞中睡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保持体力。待到春暖花开,蛇就醒了,开始外出觅食,而且脱掉原来的外衣。蜕皮时,蛇的新旧皮之间会分泌出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有助于蛇的蜕皮。从蛇蜕的外衣直径和长度可测出蛇重量甚至说出蛇的名称。蛇蜕皮后不久,活动量增大,觅食量增加,体况逐渐恢复。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进入发情期。寻偶时,雌雄蛇发出的鸣叫声清晰明亮,“哒哒哒”如击石声。
蛇的习性
蛇的栖息环境因生活习性不同而有差异。蛇是一种变温动物。体温高时,代谢率高,活动频繁;体温低时,代谢率低,活动减弱。炎夏的酷暑,它们喜欢在树荫、草丛、溪旁等阴凉场所生活栖息。从秋季到冬季,逐渐进入到冬眠期。一般的毒蛇从11月下旬就已经开始不吃不喝,不蜕皮,相继入洞冬眠了,这时它们往往是几十条甚至成百条群集在位于高燥处的洞穴里或树洞里蛰伏过冬。待到翌年春暖花开,才从蛰伏状态中苏醒过来。从人洞到冬眠期大约需要三个月时间,主要依赖以脂肪形式贮藏在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缓慢的补充来维持其最低限度的生活营养料。 毒蛇依其昼夜活动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喜欢在白天活动的,称为昼行性蛇类。第二类是怕强光,喜欢在白天隐伏,夜间活动的,称为夜行性蛇类。第三类为喜欢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活动的(多在晚上及阴雨白天活动,耐寒性强),称晨昏性蛇类。蛇类活动受温度的影响要比受光线的影响要大得多。如昼行性的眼镜蛇,在十分炎热的夏天,经常在夜间出现;晨昏性的蝮蛇在低温天气,常在中午前后阳光充足时出没,而夜间活动得很少。一般地说,蛇类活动较适宜的温度是20-30℃之间,其活动的最适宜温度为10-35℃。更有趣的是,生活在热带的蛇不单在冬季冬眠,而且在炎热干旱的夏季亦需进行休眠,动物学上称之为夏眠。当热带炎热干旱的季节到来时,由于长时间不下雨,池塘、湖泊可能全部干涸,蛇和壁虎、鳄鱼、肺鱼以及草原中的龟类等动物一样,赖于生存的条件已变得不利。为了适应外界环境使之能继续生存下去,它们便转入地下,不食不动,进入夏眠状态,以求能度过炎热干旱的夏季。
特种养殖
特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