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要注意防潮-鸡舍怎么防潮,养鸡室内湿度和温度怎么控制
养鸡要注意防潮,鸡舍怎么防潮?
冬天养殖发生的现象许多 ,气温低,鸡舍湿度大,非常容易造成 鸡舍清洗超低温高湿度状况,这对鸡群成长发育导致很大的伤害,因此冬天鸡舍防潮是养殖重点工作之一,那N冬天鸡舍防潮应当注意些什么?
鸡舍潮湿的危害
高湿危害
鸡舍湿度过交流会成排泄物溶解造成大量有害物质,导致鸡群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湿冷自然环境还非常容易导致球虫病的高发、高温时节湿度过低,导致鸡舍炎热湿冷,鸡群容易中暑,鸡雏期和高温一起发生,非常容易导致鸡苗产生窒息性死亡。
低湿危害
湿度过低,鸡苗易脱干,发育迟缓鸡舍湿度过低,易导致鸡舍尘土飞舞,鸡舍气体混浊,产生呼吸系统疾病。
冬天鸡舍防潮注意事项
注意通风换气
冬天气温低,鸡舍要调节空气流通量,当气温小于15度时,风力不应该超出每秒钟0.1~0.2米,还需要留意防偷风,在自然通风量适合的情形下,按设备通风换气,生产量好通风换气和保温工作中中间分歧。
饲养密度不能过大
冬天气温低,许多 养殖场会提升喂养密度来隔热保温保暖,可是喂养相对密度过高,会导致鸡群人头攒动,不利防潮,路面平养鸡群特别是在应留意喂养密度适合。
饮水器具漏水
要坚决杜绝饮用水器材渗水,一经发现要按时做封口解决或是拆换,将渗水立即处理整洁。
勤换垫草
垫草一定要维持干燥环境卫生,垫草变湿冷时一定要及时拆换。
按时清理
每日要清理路面废弃物废弃物和排泄物,这时候降低鸡舍湿冷的首要要素。
疾病预防
冬天要积极防范和医治造成鸡舍路面湿冷的细菌性肠炎及其病毒性感染传染性疾病,例如鸡新城疫、鸡传支、鸡球虫等。
改进鸡舍内微气候
冬天鸡舍以隔热保温为主,鸡舍温度不可小于12度,防止气温低而湿度过大,能安装供暖设备更强。
首先就是要选择一片合适的土地,然后在养殖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通风和清除垃圾的工具,也应该注意地面的干净,还有就是要及时的开窗户开门,也要远离水资源附近。
可以买一些防潮材料,然后加固鸡舍,这样就可以让鸡舍更加的干燥,不会变得特别潮湿,鸡也可以生长的比较好。
需要去加强通风,使用草木灰或者是石灰粉,撒在墙边就可以防潮了,这样就不会潮湿了,鸡也就不会生病了。
关于鸡舍的空气湿度,你必须知道的这几条
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是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湿度”,简称“气湿”。
通常采用相对湿度来表示,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气压之比,用百分比表示。
对鸡而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70%,低于40%为低湿,高于80%为高湿。
湿度的合理调节
正常的饲养环境应该是前高后低,但在实际生产中很多鸡场恰恰相反,前低后高。
前期湿度低,鸡群易患呼吸道病,通过临床的大量观察,气囊炎、支气管堵塞症的发生与鸡舍前期湿度低有非常大的关系。
高湿的危害
1、育雏期与高温同时出 现,导致雏鸡窒息性 死亡;
2、影响空气质量:CO2、 NH3
3、垫料质量、霉菌发育, 肌胃腺胃炎等
低湿的危害
刚孵出的雏鸡,体内约含水分76%。育雏初期,舍内温度较高,此时若出现相对湿度过低的情况,就容易造成机体脱水,出现卵黄吸收不良、羽毛发干、死亡等情况,因此,育雏期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70%。
正常情况下,鸡只的呼吸道是湿润的,且覆有一层带粘液的纤毛上皮。大多数粉尘微粒等进入呼吸道时,被纤毛吸附在上呼吸道,鸡体通过纤毛摆动将粉尘排出体外,阻止微生物向体内进入。
空气干燥时,呼吸道粘膜的湿润程度下降,抑制了纤毛上皮的运动机能,加之因干燥而造成的舍内粉尘大量增多,各种微生物同粉尘一起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气囊。严重的则因纤毛上皮脱落,粘膜干裂,病原微生物可由此直接侵入血液,引发鸡群呼吸道病的发生。
相对湿度对病毒的影响要比温度大。具有脂蛋白囊膜的病毒,在低湿条件下较稳定,存活的时间较长。这一点在干燥的冬春季节里,对病毒性传染病的防御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病毒性流行病在冬春季节的发病率愈来愈高,而且危害程度日益严重。湿度影响通风量的确定,随着湿度增加和降低,通风量要变化。
造成低湿的原因
冬春季节,外界气候干燥,空气中缺少湿气;采用热风炉、地炉供暖的鸡舍,因舍温升高而蒸发掉部分水汽;通风系统控制不当,通风量过大,带走舍内的水汽,使空气的相对湿度降低。
鸡如何养殖能长得快怎么让鸡快速增重
想让鸡长的快,在平时饲喂管理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这样养出来的鸡长得又快又肥:
1、
控制好室温:1周龄温度为33℃-35℃,以后每周可下降2℃。不可大意而造成损失,即使到夏季,刚出壳的雏鸡也要保温,最初几天,也要有32℃以上的温度,可有效地预防球虫病等发生。强调保温,也要处理好通风的关系,即使在冬春,也要换气,但不能使冷空气直接吹鸡,以免伤风感冒。
2、
控制好湿度:鸡舍湿度对肉鸡关系更大,因为湿度过大,病菌和虫卵繁殖得快,常见的曲霉菌病和球虫病就是潮湿过大造成的,鸡舍温度低,潮湿就大,鸡就感觉到冷。所以,要求鸡舍的湿度为65%-70%为宜,降低鸡舍湿度,最有效的办法是鸡舍要干燥,舍内地面加高,舍外排水要好,不受水气,就能保持鸡舍干燥。
3、
控制好养鸡密度:养鸡密度的大小,也事关鸡养得好坏。因为小鸡刚出壳的时候只有40克左右,养一个月就长到500克左右,比原来增加10倍以上。这样鸡活动面积缩小,过度拥挤,就会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鸡长得不好,大小不一,易出现鸡啄癖,使湿度过大,空气污浊。密度小,鸡舍利用率又低。所以,要随鸡体的大小、日龄、季节和饲养方式而有所调整。建议平养每平方米1周-2周,25只-30只,笼养45只-55只。3周-4周,平养20只-25只,笼养35只-40只,5周-6周,每平养15只-18只,笼养24只-28只。
4、 饮水开食
雏鸡在开食前,应先饮水,后开食,以加快蛋黄的吸收,促进蛋黄的有效利用。同时肉仔鸡喂干粉料,需水量更大,如饮水不足,会影响肉鸡采食和饲料的消化,使肉鸡生长缓慢和发育受阻。
温度拿什么去升温?保湿又该怎么做?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