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鱼苗密度,鱼苗养殖密度
鱼缸养鱼苗的密度
孔雀鱼苗的饲养密度可以根据鱼缸的尺寸来决定,比如50的鱼缸可以养100条到150条鱼苗,80的鱼缸可以养200条到250条鱼苗,一米的鱼缸可以养300条左右的鱼苗,这几种鱼缸都是适合养密度大一点的鱼苗,没有问题,因为孔雀鱼本身就属于小型的热带鱼,而且它的繁殖率非常高,成活率也非常高。
鱼缸养鱼苗的密度多少合适
答:一亩鱼塘放养寸片鱼苗500-1000尾/亩。
1、放养密度大
苗种密度投放过高,则生产过程容易造成鱼苗缺氧浮头,或者因排泄物过多导致池塘水质恶化,容易引起鱼病暴发。密度太大,饵(饲)料往往不足,活动空间变小,特别是到后期鱼体长大时,水质条件较差、溶氧量低,生长就变慢,可能饵料系数会高一些。如果密度过大,超出水体承受能力,会造成低溶氧综合症,导致个体偏小,从而达不到上市规格。
2、放养密度小
苗种密度投放过低不能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单产低,效益可能差一些。密度过小,虽然生长较快,但浪费池塘水面,肥料和饵料的利用率也低,单位成本往往还会增高,影响效益。
鱼苗高密度养殖
养殖方法,放养的七星鱼鱼苗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有5厘米以下的鱼苗,先放于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水深20—50厘米的水泥池中培育,每平方米可放体长2厘米的鱼苗2000—50O0尾。当鱼苗长至体长5厘米以上规格时,可转人大池养殖,每平方米放养20—50尾,高的可达100尾。
饲养投喂
七星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吃动物性饲料,鱼苗阶段(体长在4厘米以下)以投喂水蚤、丰年虫、水蚯蚓为主,也可投喂肉糜、蛋黄等。随着鱼的长大食性也发生改变,动植物饲料都能吃,但仍偏爱动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包括:蚯蚓、蝇蛆;黄粉虫、螺蚌肉、蚕蛹、鱼虾、畜离肉及内脏等。在动物性饲料缺乏时,也吃植物性饲料,如玉米粉、花生麦粉、豆渣、米饭、面条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特别是大规模养殖时,利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七星鱼尤为重要。鱼苗种阶段投喂粉状配合饲料(最好是经过微粉碎机粉碎,粘性强的饲料),要求粗蛋白含量在40—45%,待长至10厘米后转喂成形的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8—42%。无论投喂何种饲料,都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喂鱼,并在池中设置食台。日投饲量要根据水温、天气变化和鱼的摄食情况来确定,一般为鱼体重的3一10%,每天喂2次,上午8—9时一次,下午6时左右一次。饲料投喂要适量,以鱼吃饱为准,防止剩余饲料污染水质。
水质管理
在养殖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注新水,每次换水量最多占池水的——半,并及时排掉污物、残渣。
鱼缸养鱼苗的密度是多少
亩池塘的适宜养鱼密度一般取决于鱼的类型,一般养殖常规的鱼种可亩放600-1200尾鱼苗,而养殖黄颡鱼、云斑鮰等鱼种时其放养密度可增加至1500-2000尾。
对于体型较大或者成长速度较快的鱼种来说,其养殖密度可以稍微减少一点,如果是体型较小并且生长得较慢的鱼,则初期的养殖密度可以适当增加。
例如:
青鱼 10~15尾(总重200~250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8~10尾或鳙亲鱼4~5尾。
草鱼 15~20尾(总重125公斤左右) 可搭养鲢亲鱼5~10尾鳙亲鱼1~2尾,池内螺蛳多时,搭养青鱼2~3尾 鲢鱼 15~25尾(总重60~100公斤) 可搭养鳙亲鱼2~3尾,池内水草多时可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草鱼10~15尾。
鳙鱼 10~15尾(总重75~125公斤) 可搭养鲢亲鱼1~2尾(或不搭养),池内水草多时搭养草亲鱼2~3尾或后备亲鱼10—15尾。
混养密度:
草鱼为主体混养鲢、鳙鱼,混养比例为2:1或2:2;以草鱼、团头鲂为主体混养鲢、鳙鱼,草鱼、团头鲂的比例为1:3或1:4,草鱼、团头鲂与鲢、鳙鱼的比例为1:1,鲢、鳙鱼的比例任何时候均为4:1或5:1。
鲤鱼为主体混养其他鱼的比例为6:4或7:3,鲤鱼的允养量为每100平方米水体90~180尾
鱼缸养鱼苗多久能养大
养鱼周期是指从鱼苗养成食用鱼所需要的时间。养鱼采用哪一种养殖周期,主要是根据词养鱼类在各个阶段生长速度的快慢、气候条件、鱼类的生活环境、养殖设施、放养密度、饵料的丰歉与质量、饲养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等来决定。
在鱼类生长速度较快时,能花费较少的伺料,得到较大数量的鱼产品。各种鱼类生长速度是不一致的。我国的淡水养鱼业,养殖周期一般为1~3年。大水面养殖,饲养密度较稀,水体水质良好,养殖周期往往为2年(即第一年从池塘中养成大规格鱼种,第二年在天然水域养成食用鱼)。
池塘养鱼由于饲养密度较高,水质较差,生长比天然水域慢。在长江流域的池塘养鱼业大多采用2年或3年的养殖周期,其中:鲢、鳙、鲤、鲫为2年,草鱼、妨鱼为2年或3年,青鱼一般需3~4年;珠江流域年平均气温较高,鱼类的生长期比长江流域长,在池塘中各种鱼类养殖周期比长江流域短0。
5~1年;相反,东北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这些鱼类的养殖周期则比长江流域长0。5~1年。
鱼苗饲养密度
小型热带鱼,我们比如说孔雀鱼、灯科鱼、迷你鹦鹉鱼、红箭玛丽鱼之类的,总而言之成年鱼的体长最大在10厘米以内吧,可能红箭和蓝曼龙能够大点,对于这些小型鱼,我们是可以按照一公斤水、一公分鱼来计算饲养密度的。
换而言之就是说,假如我们的鱼缸里有150公斤水体,对于体长一厘米的成年小型观赏鱼,在过滤和水泵功率全部配合到位的情况下,可以最多饲养150条,如果是两厘米的成年小型鱼,那就要减半处理,也就是70条左右。
鱼缸高密度养鱼办法
智能水族箱生态监控系统
最近著名众筹网站Kickstarter又上架了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其中上有一款名为FishBit的智能水族箱生态监控系统,能监控水族箱中的生态环境,并控制水族箱配套器材,可以让养鱼变得不那么难。目前售价为299美元(约合1854元)起,预计最早将于今年6月发货。
FishBit基本可以理解为水族箱中的Fitbit,由一个主控单元、一个水质传感器和一个WiFi接线板组成。
其中水质传感器作为核心组件,要放在水族箱底部,能实时监控水温、盐度和PH值等水质参数,主控单元通过WiFi与路由器相连,可以读取数据并发送给用户,同时负责控制接线板,让用户远程开关灯光、水泵等设备。
用户需要下载官方APP,并输入水族箱容量,所饲养鱼虾种类、数目等简单信息后,就能正常使用了。当水族箱中温度过高过低,PH值不正常,或是该为水族箱换水时,用户的手机就会收到推送通知,以便及时调整,当然用户也可以在手机上设置定时换水等操作。想想以后周末就可以坐在水族箱旁,看着鱼虾在其中自由的游荡,确实还挺惬意的。
红海Max鱼缸
这种鱼缸设计是目前可以买到的最好鱼缸,盛水量在130升到500升之间。在真正使用之前,必须要认真考虑好它的放置地点。因为在装水后,鱼缸会非常笨重无法搬移。
这种大容量的鱼缸可以放进珊瑚、鹅卵石以及体积比较大的鱼。只需将其置于阳光下就可以保持水温。鱼缸还配有过滤装置等机械组件。这种鱼缸可以养殖中型体积的丝足鱼,以及大型鱼七彩神仙鱼。如果想要增加鱼缸的美感,可以加入不同种类的鱼以及不同颜色的珊瑚。
生态鱼缸EcoQube C
养鱼新趋势:高科技养鱼?
生态鱼缸
对于那些懒人来说,生态鱼缸无疑是如今最好的选择,同是在Kickstarter上,一款名为EcoQube C的生态鱼缸可谓深得民心,这是一款永远不需要换水的鱼缸,真是懒人的福音。
首先,EcoQube C的最顶部是全光谱、可调节的LED灯,它的正下方就是一些类似薄荷的植物,这些植物能帮助清洁鱼缸,维持鱼缸的干净。LED灯能根据植物的需求调节其光照程度,同时,鱼缸里的超静音过滤系统能够将鱼儿排泄的便便转化为营养成分。这样一来,植物上有光照,下有营养供给,就会长得越来越茂盛,它就把鱼缸里的水清洁得更干净了,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据开发者描述,通过这种方式成长的植物竟然比正常养殖的还要绿,茎干也更加粗壮。且整个EcoQube C系统使用低电压,耗能很低。
EcoQube C的过滤器是最关键的部分,它包含三层过滤系统,分别是海绵机械过滤层、细菌生物过滤层和植物根部化学过滤层,所以不像那些只把鱼儿便便转化为硝酸盐(容易滋生藻类,导致鱼缸很脏)的传统鱼缸,EcoQube C可以将便便过滤得非常完美。刚开始使用时,用户只需要加水、放鱼、装扮鱼缸即可,之后需要的只有欣赏了。
鱼缸的养殖密度
鱼缸的合适密度为:1.020~1.024。亚硝酸含量0.1毫克/升以下。刚开始调制一箱海水的时候,只需注意比例为每千克海水盐可调制30升海水。
小鱼缸养鱼密度
养鱼是一件技术活,即使再喜欢各种各样的鱼类,养殖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密度。一旦密度大,不仅影响观赏,鱼也会因缺氧而死,所以要有一个合理的放养密度。那么鱼缸养鱼密度多少合适?鱼缸养鱼密度计算方法是什么?
一般的中小型鱼,平均1L水饲养1cm的鱼,以上述的鱼缸为例,水体108L,则鱼缸内的鱼的长度(不含尾鳍)总和不超过108cm。
同理,如果你的鱼缸只有10L水,那么饲养的鱼儿长度总和不宜超过10cm。
鱼苗用多大的缸养
50的鱼缸可以养至少100条到200条左右的鱼苗,首先得看鱼苗的种类是什么,比如锦鲤鱼的鱼苗就可以养200条,金鱼的鱼苗可以养150条,孔雀鱼的鱼苗可以养300条,罗汉鱼的鱼苗可以养50条到80条,地图鱼的鱼苗可以养90条到100条左右,其他鱼类的鱼苗可以根据多与少来做决定。
鱼苗混养密度多少合理
放养量视池塘条件和饲养管理水平而定,精养鱼塘一般每亩投放1500尾-2000尾,粗养鱼塘每亩放养500尾-1000尾。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应实行多品种、多规格鱼种合理混养。
据了解,如果选择3-5斤的青鱼,每亩按照220条左右进行投放,亩产量约为2000斤左右,若是选择5-10斤的成品鱼,每亩按照200尾左右进行投放,再经过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法,亩产量可高达4000斤左右。
一般情况养殖青鱼每亩平均产量为2000斤左右,如果是高密度大规格养殖青鱼,亩产量可达4000斤左右,具体产量多少根据鱼苗大小、密度以及养殖情况来决定,若想提高产量需要在养殖期间控制好合理的密度,保持鱼塘内适宜的水位,可选择营养丰富的饲料进行喂养,后期还要做好青鱼的消毒工作及病害防治。
水产知识
水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