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胡子鲶鱼高密度养殖,革胡子鲶鱼养殖成本
革胡子鲶鱼养殖技术
革胡子鲶在没有外伤的前提下,在15度的水中能维持生存,但不能生长或生长缓慢,革胡子鲶最佳生长水温在20度以上30度以下,当水温低于10度时会逐渐死亡。
本地胡子鲶养殖技术
一年卖成品鱼8.9万斤,每斤市价为10元,年产值可达到70余万元,除去塘、池、饵料、用工等各项成本开支后,年利润可达到50余万元。“胡子鲶鱼肉质嫩,市场需求量特别大,不愁销路,只需一个电话客商就开车来买鱼。”
姜公平高兴地说。
他还打算在来年再扩大养鱼规模,争取把自家的“富路”扩得更宽些。
革胡子鲶能长多大
常见的鲶鱼一般分为四种:
1、鲶鱼(土鲶)
土鲶即本地鲶鱼,体长,后部侧扁,头平扁,口大,口裂未端止于眼前缘的下方,下颌突出,上下颌具细齿,肉食性,多为野生,对水质要求不高,可人工养殖,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鱼中珍品。
2、大口鲶鱼
大口鲶属鲶形目、鲶科、鲶属的一种鱼类,胸鳍刺前缘具2-3排颗粒状突起,上颌须达到胸鳍基部,尾鳍不对称,上叶比下叶长。南方的大口鲶具有养殖效益高、生长速度快、病害少、耐低温等优点,是适合推广养殖的名优鱼类品种。
3、胡子鲶(塘鲺)
胡子鲶是热带、亚热带淡水鱼类,淡水鲶类,营养丰富,含人类必需氨基酸较全面,肉质细嫩,肉味鲜美,骨少、肉多,生命力较强,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便于饲养管理,我国南方各河川、湖泊均有分布。
4、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
埃及胡子鲶又名革胡子鲶、埃及塘鲺,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耐低氧,体色发黑,共8须,头较扁,原产非洲尼罗河水系,现已在华南、华中大部分地区推广,在两广属于淡水养殖高产品种之一。
革胡子鲶鱼养殖技术视频
钓鲶鱼要钓底。鲶鱼是底栖性鱼类,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等水域中下层,白天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夜晚觅食活动频繁,因常年潜栖水底穴窟且夜间活动,视觉功能明显退化,眼球也变得很小,几乎完全靠嗅觉和触须觅食,寂静的夜间会游向岸边浅水区或芦苇丛中活动、觅食。
1、鸡肝:鸡肝有特殊的腥味,这种腥味在水中扩散速度非常快,因此能很快将鲶鱼诱入钓点,使用时一般切成约1立方厘米的块状,不成形的也可钓,而且效果也很好的。
2、鸭肝:鸭肝先放入冰箱冷冻半小时左右,拿出时通常已冻成不软不硬,然后用刀切成15毫米左右的方块状,用保鲜袋装好,再放入冰箱冷冻,使用时拿出来挂钩即可。
3、泥鳅:泥鳅40~60毫米为佳,有两种挂钩方法,一种是从泥鳅类式鼻孔处钩入(钩尖出头),一种是钩在泥鳅背部(别伤骨头)钩尖出头,两种方法都能保证泥鳅的活性。
4、蚯蚓:蚯蚓一般都是用整条装钩,挂钩时从蚯蚓颈部穿入,对面穿出,然后绕一圈再穿入、穿出,直到尾部,但尾部留出1厘米,让蚯蚓的头和尾都能活动,保持活性。
革胡子鲶鱼高密度养殖
革胡子鲶的池塘养殖方式
池塘养殖又可分单养和混养两种。
(1)池塘单养。池塘单养革胡子绝的优点是产量高、管理方便、捕捞收获方便;缺点是池塘利用不够,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①池塘条件。池塘要求水源充足,不含有害物质,排灌方便,池底平坦坚实,淤泥厚度小于15厘米,池埂坚实无漏洞。池埂高出水面40厘米以上,进水、排水口设置拦网防逃。在池塘水面投放水浮莲或浮萍,既可遮阴,又可净化水质和作为辅助饲料。在鱼种下塘前必须要求对池塘进行干塘、清整消毒和施基肥,注入新水,当池水中饲料生物繁殖达到高峰时方能放鱼种。 池塘面积一般以600-2000平方米为宜,水深1-1.5米。
②鱼种放养。放养的鱼种规格要求一致,放养密度因鱼种大小及池塘、饲料、水源条件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10厘米左右的鱼种5—10尾。投放大规格鱼种可提高成活率和增加产量。下塘鱼种规格应不小于5厘米。
③投饲。鱼种刚下池时,应投喂一些优质动物性饲料,使其尽快恢复体质和加快生长。革胡子鲶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如螺、蚬、蚌、蜗牛等贝类以及蝇蛆、蚕蛹、蚯蚓及动物尸体及下脚料等。
革胡子鲶鱼养殖技术与成本
鲶鱼,同鲇鱼。分种较多,常见有鲶鱼(土鲶)大口鲶鱼、胡子鲶(塘鲺)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客家俗称滑哥鱼
鲶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鲶鱼种。嘴上共4根胡须,上长下短,肉食性,多为野生,对水质要求不高,可人工养殖。生长速度较快,某些品种能长到很大。
大口鲶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大嘴鲶种。外貌与鲶鱼相似,也是4根须,但口奇大,个体也较鲶鱼大很多。可人工养殖,生长速度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即可长到500~750克,第二年可长到1500~2000克,第三年可长到3000~4000克。市场上销售的多是此种鲶鱼,肉质较为平常,价格便宜。
革胡子鲶鱼苗
你说的胡子鱼是鲶鱼吧
一般鲶鱼的生长周期在3个月左右。也就是80天左右长大。
养殖方法可参考如下:
(一)鱼苗鱼种培育
鲶鱼苗种培育,可选用水泥池培育、上池培育或网箱培育。土池面积不宜太大,一般以100—500平方米为宜。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0尾。同一池放同批苗,以防个体差异互相吞食残杀。
鱼苗培育阶段的关键问题是开口饵料。因此,鱼苗下塘前,首先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然后施有机肥(牛、马粪等)培肥水质,使浮游动物大量繁生、保证鱼苗下塘后就有丰富适口的饵料(如轮虫、枝角类等)。后期可投喂鱼粉和面粉调成的糊状饲料或微颗粒饵料。培育15—20天,体长3—5厘米,即可出塘入稻田养殖。
(二)鲶鱼的稻田养殖
实践证明,鲶鱼食性广泛,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当年夏花即可养成商品鱼,对实施稻田双千工程(每亩千斤稻,收入千元钱)意义重大。
1、田间工程稻田养殖鲶鱼、主要采用沟池式。即在进水口一端,挖一个占稻田总面积5%—10%的小池,坡比1:0.5—1:1.水深1—1.5米。小池于稻田交界处筑一高20厘米、宽30厘米的小埂。稻田内根据稻田面积大小设置环沟及中央沟,沟宽、沟深各60厘米。沟与小池相通。同时加高、加固田埂。整个田间工程占稻田面积的10%左右。
2、防逃设施鲶鱼除能攀越坡形池埂和从进、排水口逃逸外,还能跳离水面逃跑,所以,田埂一定要加高。有条件的,还可用网或帘子作防逃设备。高度0.5米,网目0.5厘米以下,也可用塑料薄膜,设置方法同稻田养蟹。
还有一种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把四周田埂挖成二级坡降式,鲶鱼跳到第一级台阶上,由于没有水,不能继续上跳,只能下到水里。这种防逃方法效果好,操作简单,且费用低。
3、苗种放养
(1)苗种选择在外购夏花鲶鱼时,千万要注意质量。凡鱼苗体色黑、细长的为劣质鱼苗,其成活率很低,即使能成活也不爱增重;而体色黄、半透明、体宽的为优质鱼苗,放养后成活率高,吃食活跃,生长增重快。二龄鲶鱼种,规格控制在50克以下,避免性成熟影响生长。
(2)放养时间插秧完毕后即可放鱼种。先将鱼种投入鱼凼或小池中,秧苗返青及底肥药效消失后即可入稻田养殖。
(3)放养数量及规格放养数量应根据设计产量、鱼苗鱼种规格质量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综合确定。放养当年夏花鱼种,一般每公顷放600—900尾,每公顷可收获750—1500千克。放养50克以上的鲶鱼种,一般每公顷放3000—6000尾,每公顷可收获1200—2250千克。
(4)放养时的注意事项同一田块放养的鱼种一定要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鱼种入池时用5万之一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3—5分钟。
4、投饲技术鲶鱼主要以动物性饲料为主。早期可喂水蚤、水蚯蚓、煮熟的猪血等,也可用鱼粉、蚕蛹、菜籽饼等制成配合饲料。鱼种入池后,首先要进行驯化,给固定音响,在池中、沟边设几个投饵点,以后逐渐减少为1—2个投饵点。随着鲶鱼口径的增大,可用煮熟切碎的动物内脏(鸡肠子、猪肺子等)、小杂鱼、虾、泥鳅鱼等投喂。投喂量占鱼体重的8%—15%。日投喂2—3次。由于鲶鱼性凶猛,一旦出现饥饿状态,将互相残杀。因此,必须保证充足的饵料供应。一般投喂4千克动物性饵料可使鱼增重1千克,若设汁每666.7平方米稻田产60千克鲶鱼,则要备好240千克的饵料。
随着高密度、规模化养殖鲶鱼技术的提高,一些地区开始试验投喂全价颗粒饲料养鲶鱼,这一技术的推广普及为养殖鲶鱼解决了饲料源问题。
(三)日常管理
1、水的管理由于喂养鲶鱼大都需要投喂动物性饲料,因此易引起水质变坏。虽然本地鲶鱼耐缺氧,在污水中仍能存活,但其生长速度显著减慢,严重时停止生长。所以,应尽量保持水质清新,每周换水1—2次,每次换掉池水的l/4—1/2,如能保持长期微流水效果会更好。
2、防治鱼病饲养期间每半月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一次,以预防鱼病。治疗水霉病可用孔雀石绿(每立方米水体用10克)浸洗3分钟。由于鲶鱼属无鳞鱼类,对各种药物较有鳞鱼更为敏感,持别是含敌百虫成分的灭虫药,生产实践中应慎用。
(四)捕捞收获
水温降至10℃以下时,鲶鱼基本不摄食,即可捕捞上市。捕捞方法可采用钩钓、拉网、网刺等,但这些方法均不易捕干净,所以一般采用放干水后捕捉。
革胡子鲶鱼生长温度
我国对淡水鱼养殖历史由来已久,随着经济发展需要,对淡水鱼的习性的研究,更是深入,所以我们钓鱼人,不用费多少工夫,只要耐心的查阅一些研究资料,就能了解,大多数淡水鱼的适宜温度,而我们实战时,只要对照温度区间值,不说无往而不利,至少鱼口是有保障的。
鲤鱼,鲤鱼在国内和国外是有区别的,在国内,鲤鱼是一种单独的鱼种,而在国外,则将所以鲤科的鱼种都称为鲤鱼;除了云贵地区的冷水鲤鱼品种之外,在我国,大多数鲤鱼的适宜水温是10~22度左右,水温到了6~8度左右,鲤鱼开始闭停鱼口,超过22度,也会出现停口。
鲫鱼,国内土生土长的鲫鱼,不管是土鲫,还是养殖鲫,基本上都是冷水鱼,也就是在2~24度之间,在这个区间范围之内,都能进食、游曳,但是要说最适宜的水温,还是16~22度之间,超过24度以上水温,鲫鱼进入停口阶段,只要水不结冰,鲫鱼就依然能保持一定的进食欲望,所以在冬季,所谓的冬钓,大多数都是以钓鲫鱼为主。
鲶鱼,学名塘鲺,在各地的叫法多有不同,鲶鱼在国内有两种,一种是本土鲶鱼,生长缓慢,常见的野生鲶鱼最多也就1斤多一点,人工养殖的最多能到2~4斤左右;另一种是从埃及引入的,革胡子鲶,这种鲶鱼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成鱼体型也大,最大体重可达10公斤左右;但是鲶鱼属于亚热带鱼种,简单点说,就是怕冷不怕热,水温到了12度左右,开始闭停鱼口,水温低于10度左右,就会彻底进入冬眠状态;最适宜、最活跃的水温,是20~24度左右。
草鱼,草鱼在我国的人工养殖历史据考证有1700多年,也是四大家鱼之一,因为其繁殖周期快、生长速度快,也是钓鱼人最青睐的目标鱼种;草鱼是一种温带鱼种,对水温要求比较苛刻,正常情况下,水温15~24度这个区间值,即是草鱼的舒适温度,也是草鱼的开口温度,除了在开春时,草鱼为了保证在4~7月产卵,在较低的水温下会进食,平时低于或者超过这个水温区间值,都会闭停鱼口,需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草鱼对溶氧需求很高,之所以被命名为草鱼,不仅仅是因为草鱼的主食是水草,另一层原因,是因为多草的环境,往往水底溶氧比较充沛,这也是老鸟们选择草鱼钓点的一个重要指标。
鲢鱼,鲢鱼也是四大家鱼之一,正儿八经的人工养殖,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的;鲢鱼是淡水鱼中,为数不多的对蚯蚓不感兴趣的淡水鱼,因为其独特的进食体系,虑食,完全靠着水域中的微生物、浮游生物,碎屑为生,所以鲢鱼被称为水质清洁工;鲢鱼喜高温,厌低温环境,正常情况下,水温25~40度左右是鲢鱼的舒适温度,有经验的老鸟们,往往会选择从二伏开始,一直到三伏结束,这段时间几乎除了鲢鱼,没有其他鱼会开口;在水温16~25度左右,鲢鱼也会开口,但是活性就比较一般了,水温低于15度左右,鲢鱼开始闭停鱼口。
青鱼,青鱼和鲤鱼,号称鲤科的两大扛把子,鲤鱼说是杂食,其实主要还是偏素食,青鱼则是偏肉食,当然,估计是因为青鱼有牙,因为同是鲤科的代表鱼种,所以青鱼在很多习性上,可以鲤鱼是类似的,如青鱼的舒适水温,和鲤鱼差不多,但是因为青鱼多在南方,所以青鱼更喜欢偏高的水温,8~32度之间,青鱼都有相当的活性和进食欲望,但是耐高温特性,青鱼不如鲤鱼,一旦水温超过38~40度,青鱼就会停闭鱼口,如果超过40度,则会大规模死亡;因为南方水温很少有低于6~8度的,所以青鱼活动的区域,水温一旦低于6~8度,就会停口。
知道了以上常见鱼种的适宜水温,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也不可能每次出钓都带上个温度计,我们有什么简单的办法,来测算水温,从而确定适不适合出钓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将铅坠打到水中,放置上30秒左右,铅的导热性非常好,只要在水中放置上30秒左右,铅坠的温度基本上和水温趋近一致,这个时候,我们将铅坠放置到手心,如果感觉到刺骨,甚至有粘手的感觉,说明水温大约在4~6度左右;如果只有冰冷的刺疼感,没有粘连感,那么水温大约是6~14度左右;如果仅仅是有冰凉感,水温大约是14~18度左右,如果只感觉到凉,那么水温大约16~22度左右,如果没什么感觉,那么水温大约30~35度之间;按着这样的对比,我们大致上可以判断水温;
当然,也有一个不太精准的算法,就是参照天气预报,最高气温减去6~8度,就是当天最高气温时,2小时之后的水温,之所以说不太精准,比如周围开阔,无遮挡物,那么实际上水温可能还要抵上2~3度左右,如果周围有明显的遮挡物,则实际的水温可能会高出1~2度,而日照时间、风速等客观不确定因素影响,水温的具体数值,变化区间很大,所以我们可以以天气预报为预估,在钓点以铅坠的温度测估,最后大致综合判断一下,这样就能知道,鱼到底有没有进食欲望了。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