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鸡苗切嘴后留血出现死亡现象要怎么做,蛋鸡脱温后出现死亡怎么治
蛋鸡鸡苗切嘴后留血出现死亡现象要怎么做
及时处理还在流血的,饲料加入抗生素防止感染发炎 还要加入维生素K止血。你断喙之前就应该加维生素K预防流血,断喙的长短上缘断一半下缘断1/3,切断之后要在断喙机上面烧络止血。总之,断喙是个技术活。要熟手。你看着办,一分都没有啊?兄弟 我是看在同行的份上给你说的
在蛋鸡鸡苗6-10日龄时,养殖场对蛋鸡进行断喙。断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断喙时鸡群要健康。
⑵避开免疫期。若与免疫接种重叠,可造成抗体效价上升。
⑶断喙前,断喙器要清洁消毒,防止烧烙时交叉感染。
⑷抓鸡动作要轻,不宜粗暴,以免造成更大应激。
⑸组织好人力物力,保证最短时间内完成,如果是机械性断喙,断喙速度可保持每分钟15只。
⑹断喙后增加料槽内料厚度。断喙伤口使鸡有痛感,若槽内料浅会增加痛感。
⑺为防止流血和感染,可在断喙前后3天,在饮水中加入维生素K和电解多维。
⑻虽在断喙时同时止血,但个别断喙后还会流血。仔细观察鸡群,对流血的重新烧烙止血。
⑼ 保证雏鸡充足饮水,若应用乳头饮水器,应再保留真空饮水器3-5天。
兄弟断喙不是用切的,是用烫的,烫后出血你得防呀:每天把饲料放多点,别让它啄硬物,刚弄完那几天在水中加些抗生素。
切断之后要在断喙机上面烧络止血,料加入抗生素防止感染发炎 还要加入维生素K止血
刚开始养鸡,雏鸡饲养管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育雏是养鸡之中最关键也是事情最繁琐的一个阶段,在育雏阶段光照、温度、湿度、通风、消毒、疫苗免疫种种方面都需要细心。首先是育雏室的消毒,鸡苗来之前的两三天要彻底清洗育雏舍和育雏笼,然后封闭好育雏舍,用熏蒸的消毒药进行消毒;雏鸡在第一周温度应在33-35之间,特别是前三天,温度低了会造成卵黄吸收不全,造成弱雏,以后每周降两度;雏鸡舍在保持温度的情况下要适当通风,为防止育雏舍的粉尘和小绒毛造成雏鸡的呼吸道,可以每周两次用温消毒水(要保持喷出的雾越细越好,喷出后温度和室温保持一致)喷洒育雏笼间隙,避免喷到雏鸡;疫苗的免疫也是相当重要的,特别是法氏囊、传支、新城疫(严重法氏囊死亡率可达80%),一定要按照程序要求按时注射;还有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断喙、应激等,都需要注意。
【高原不宜饲养肉鸡】
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空气稀薄,氧气少,不能满足肉鸡对氧和热量的需要,加重了心肺负担,血管透性增加,体液外渗,造成腹腔积水,不能盲目在高原饲养肉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鸡免疫接种期不宜用消毒药】
鸡免疫接种7天~10天内禁止使用消毒药,特别是饮水免疫。若使用消毒药会对疫(菌)苗有杀灭作用,导致免疫失败。
【酒糟不宜喂鸡】
鸡无齿,肠道短,缺乏分解纤维素的酶。因酒糟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无法消化利用,直接影响其他饲料的吸收,引起消化不良。
【蛋鸡不宜喂生骨粉】
生骨粉未经高压处理,骨粉与骨胶结合在一起,若长期喂鸡会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导致生产力下降。
【鸡驱虫不宜用敌百虫】
鸡嗉囊内为碱性环境,敌百虫可以生成毒力强大的敌敌畏,极易引起中毒。故鸡驱虫不宜用敌百虫,可用驱蛔灵、左旋咪唑等。
【鸡产蛋盛期不宜免疫注射】
在鸡产蛋盛期免疫注射,常引起拉稀,翅下垂,呆立,少食,产软壳蛋或停产等,重则发生跛行或瘫痪,甚至死亡。故鸡产蛋盛期不宜免疫注射,宜在休产期进行。免疫前后7天应在饲料中加维生素B2、酵母、鱼肝油饲喂。
【种蛋不宜用水洗】
种蛋表面有一层胶质保护膜,防水分和病菌入侵,若用水洗掉蛋壳保护膜,将降低种蛋品质,影响孵化率及雏鸡的成活率。故种蛋不宜用水洗,应在孵化前用新洁尔灭等消毒处理。
【蚯蚓不宜直接喂鸡】
蚯蚓是动物高蛋白饲料,但不宜直接喂鸡,因蚯蚓含有异刺线虫等中间寄主,易引起寄生虫病的发生。应将蚯蚓加工处理成蚯蚓粉饲喂。
蛋鸡舍不宜用生石灰消毒】
用生石灰消毒鸡舍,易引起鸡脚趾烧伤;啄食石灰进入胃肠易引起胃肠炎、水肿、溃疡以及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故蛋鸡舍不宜用生石灰消毒,可配成10%~20%的石灰乳液喷洒鸡舍。
(1)初次喂食 雏鸡一般于孵出后24~36小时内开食为好,开食的饲料要求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易于雏鸡啄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常用的开食方法是:1~2日龄喂粉状玉米、碎米或碎粒料,2~3日龄起逐渐增加混合料。开食料最好先用开水烫软,待食料吸水膨胀后再进行饲喂。
(2)初次饮水 雏鸡的初次饮水,可以在开食前,也可与开食同时进行。初期宜饮温水,并在第一次的饮水中,加入1%~2%的糖类,以增强雏鸡抵抗力。饮水不得中断。早饮水可加速卵黄物质被机体吸收利用,有助于雏鸡的食欲和消化吸收。
(3)日粮配合 雏鸡的日粮,要求新鲜,营养全面,混合均匀。在1月龄内的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应为20%左右(肉用雏鸡还要略高些),代谢能为11715千焦/千克,粗脂肪1%,粗纤维应低于5%。
(4)饲喂方式 雏鸡的饲喂方式有限制采食与自由采食两种。前者可有效地控制雏鸡生长发育的进程,使其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与生产性能;后者对肉用雏鸡较实用,可促进鸡体生长发育和达到经济增重。
(5)饲喂次数 一般育雏初期采用自由采食,使雏鸡能迅速熟悉采食与饮水。注意要少喂勤添,防止饥饿。第一天饲喂2~3次,以后每天喂5~6次(其中夜间1次),10~35天每天喂5次,6周龄以后逐渐过渡到4次。肉用雏鸡采取日夜自由采食法饲喂。
(6)及时分群 随着鸡龄的增长,饲养密度要适当调整。在考虑平面雏鸡群密度的同时,还要注意鸡群大小。一般7日龄内每群以300~500只为宜。有条件的话,以后可合并为1000只一群。最好能按品种、品系、性别、强弱分群,不同日龄的雏鸡不宜混群饲养。
(7)疾病防治 育雏舍应与孵化室、成鸡舍严格分开,并保持一定的距离。搞好鸡舍及环境卫生工作,按规定及时接种各类疫苗,严格消毒制度。及时剔出病、死鸡,并作出妥善处理。一般鸡场(舍)应谢绝参观,以防疾病传播。
不要洗澡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