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补钙种类需要换着来吗,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可以用水泥补钙吗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可以用水泥补钙吗?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不可以用水泥补钙,补的是有机钙。
科学合理的补钙就是规律性的补充有机钙 。
1、钙在水体中很容易形成沉淀,即碳酸钙,碳酸钙微溶于水,这部分沉淀的钙是不能被直接利用的,要经常的测定水中的总硬度,否则天气突变等情况很容易造成总硬度极具下降的现象。补钙要合理,要适量,不能够一下补很多,很长时间又不补充,这不利于水体的稳定性,补充过多的钙也会转变成碳酸钙。
2、当虾体还小时,补钙周期3-5天补充一次,当虾体较大时一般5天补充一次,每次补钙不易过多,退壳期要适量增加补钙量,保证对虾生长需求。
3、规律性补钙不仅促进对虾硬壳,还能够具有抵抗疾病、增强虾体免疫力的功效,除EMS外,很多细菌性疾病均是通过体表感染细菌得来的,为了维护对虾健康的体表,必须要用钙增加虾壳的厚度,以此来抵抗外部细菌的入侵。
南美白对虾;生活习性
1、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南美白对虾适应 能力强自然栖息区为泥质海底,水深0~72m,能在盐度0.5~35‰的水域中生长,2~7cm的幼虾,其盐度允许范围为2~78‰。能在水温为6~40°C的水域中生存,生长水温为15~38°C,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C。对高温忍受极限43.5°C(渐变幅度),对低温适应能力较差,水温低于18°C,其摄食活动受到影响,9°C以下时侧卧水底。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量在5mg/L以上,能忍受的最低溶氧量为1.2mg/L。离水存活时间长,可以长途运输。适应的pH为7.0~8.5,要求氨氮含量较低。可生活在海水、咸淡水和淡水中。刚孵出的浮游幼体和幼虾在饵料生物丰富的河口附近海区和海岸泻湖软泥底质的浅海中的低盐水域(4~30%)觅食生长,体长平均达到12cm时开始向近海回游,大量回游是在一个月的最低潮时,与满月和新月的时间相同。养殖条件下,白天一般都静伏池底,入暮后则活动频繁。
2、在养殖上,南美白对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营养需求低、抗病力强等优点,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出肉率高达65%以上、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虾种。
不行,要补充有机钙
EMS诱变拟南芥时,为什么是单一的位点?
EMS诱变拟南芥导致的突变往往不是一个单一的点,当然按照正常步骤的操作的话,突变的点也不会太多,基本上处于一个可控的状态。一般来说,我们会对进行EMS诱变的植株单株收种,这样的话所有的突变体都存在于这批种子中。然后要做的是用特定的性状来从这些种子中挑选出想要的突变体。筛选的方法多种多样,就不细说了――如果你运气好的话,你会得到一株具有你想要的性状的 突变体 ,而这个突变体的性状是由单基因控制的。是的,这个突变体是单基因控制的,这个基因因为EMS诱变坏掉了,所以表现出了你想要的性状。但是这棵突变体上可能还有10个,20个甚至更多的突变位点――其他那些突变发生在了与你关心的性状无关的位置。例如我曾经筛选出过重瓣的拟南芥,后来发现它的后代即便不重瓣,也具有我想要的性状――这说明重瓣这个基因突变只是side effect.我们为什么觉得EMS诱变拟南芥时总是单一的位点,奥秘其实在之后的遗传学手段里。当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确定这个突变是不是单基因导致的(之前只是说假设),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遗传学实验,将突变体与野生型拟南芥杂交,得到F1代,然后F1代自交,根据突变体筛选标准检测F2代的分离比。如果之前的假设是对的,你就会发现有大约有1/4的植株表现出突变体的表型,另外3/4表现出野生型的表型。当然不一定是1:3,3:1和1:2:1也是可接受的――这个从孟德尔开始遗传学家就玩得很熟,我就不解释了。这里的结果一般不会出现在paper上,所以我想找张图片来说明,结果也失败了。不过EMS筛选突变体这是必须的一步,当年的照片我当年的电脑里也有,只是一时之间找不到了。如果遗传学检测通过了,我们就会一边开始大量种突变体与不同背景的野生型(例如Col-0与L er ,或者只有我们实验室才常用的C24和L er )杂交后代,做图位克隆(这个太复杂,也无关,也就不细说了),一边开始反复做回交。是的,反复回交是有重要意义的。这里说的“回交”,其实就是用突变体和野生型杂交,然后F2代筛出有表型的后代,然后再和野生型杂交,F2代筛出有表型的后代,然后再重复这一过程……虽然拟南芥一代的时间在植物里显得非常短,但一代也还是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因此这是一个非常消耗时间和耐心的活儿。不过这样做还是有意义的――因为这样做其实一直在稀释突变体的“血统”。经过反复杂交的后代,除了我们的目的突变之外,基因组的其他部分其实已经绝大部分被野生型基因组所取代了。在这样的后代里,我们几乎可以认为只存在EMS诱导产生的1个突变位点。之所以要把背景清除干净,其实还是怕其他的基因突变会影响植株的表型。例如说我的重瓣抗卡那霉素拟南芥,控制重瓣的表型其实就不是我所感兴趣的基因表现出来的,不清理掉的话一方面对研究没什么意义,另一方面可能还会给后来的研究者带来不必要的困惑(当然我自己的话,种子青黄不接的时候用点儿开重瓣花的拟南芥赶实验,对结果其实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当然,在现在的paper里,从EMS诱变到得到具体的突变位点和突变体植株,往往只是一句话就带过了,根本不会扯上面我说的那些遗传学工作的内容。所以如果不是对实验过程有所了解的话,的确很容易产生“只发生一个突变”的错觉。
满意请采纳
我觉得可能是题主的意思没有表达清楚……诱变剂有很多种,其中EMS属于烷化剂,可以使得碱基烷基化。比如EMS可以使得鸟嘌呤乙基化,这样乙基化之后的鸟嘌呤不是与胞嘧啶配对而是会与胸腺嘧啶配对。这样的突变虽然可能产生很多(EMS的作用很强烈),但是都是点突变,也就是说都是只改变了一对碱基对而不会发生删除、插入等大幅度的变化或是产生移码突变
不是吧,是大批量的位点吧。
养虾
养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