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养殖的温州,南通养殖海蜇
海蜇养殖技术
围网养殖技术
石首市百特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开始对宽体金线蛭进行围网养殖,2016年已实现亩产宽体金线蛭350千克以上,带动劳动就业人数50人以上,现将整套围网养殖宽体金线蛭的技术流程总结如下。
土池围网建造
选择环境安静、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稻田挖沟起埂,沟宽3~5米,深1米,长度依地理条件而定,单个养殖池面积在120~200米
2 ,使整个
稻田形成连沟式的养殖场。在沟四周开槽,深30厘米,将高1.5米、网目为60目的聚乙烯网片底部埋入槽内,然后回填土壤,压实,用木桩和竹竿将网片撑起,两根木桩之间用铁丝连接起来,使网片不会下垂,同时在木桩和竹竿处用铁丝固定网片向池内伸出15厘米,形成“7”字形防逃檐,防止宽体金线蛭逃跑。放苗前需要晒池,苗种下水前10天,每平方米用0.5千克生石灰消毒。换水后在养殖池1/3水面种植水葫芦,以供宽体金线蛭栖息和遮阳。
苗种放养
一般选择自幼苗下水精养一个月的苗种,规格在1~2克/只,此阶段的宽体金线蛭幼苗已全部开口摄食,生长速度快,存活率也比较高,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60~80只。
日常管理
1.饲料投喂 人工养殖时,一般投喂从野外捕捞的田螺,但捕捞回来的田螺需用水冲洗干净,有条件的还可以先用3%的食盐水对田螺进行消毒处理再进行投喂,防止带入病原菌。最好是少量多次进行投喂,每2~3天喂一次,每次一亩地只投喂25千克螺蛳,注意全池泼洒,没有被吃掉的螺蛳还可以继续生长,不会堆积在一起,对水体的污染少。
2.水质管理 适宜宽体金线蛭生长的水温范围在22~30℃,因此整个养殖周期内最好都保持水温在这个范围之间。夏季温度高,需要加深水位,保持水深在70~80厘米,另外还需要在养殖池栽种一些漂浮植物,在池上搭遮阳棚防暑,避免太阳直射池底。养殖水蛭时,一般每周换水1次,建设专门的蓄水池,保证加入水的温度与养殖池内池水的温差不超过3℃,且每次换水为池水总量 1/4~1/3,尽量减少水蛭的应激反应。另外,蓄水池需要定期肥水培藻,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
疾病防治
宽体金线蛭的疾病少,一般是生活环境恶劣变化引起发病,因此要注意在养殖过程中提前做好防范,以预防为主,常见的有干枯病、肠胃炎病和气泡病。干枯病防治方法:一是保持良好的底质和水质,定期改底和肥水培藻;二是温度高时要经常换水,采取遮阳的方式给养殖池降温。肠胃炎病的防治方法:一是控制螺蛳的投喂量,每次投喂前都对螺蛳进行清洗和消毒;二是对水体进行消毒,消灭掉有害病原微生物,再补充有益微生物,加强水体循环能力。气泡病的防治方法:一是防止水中气体过于饱和,控制水面植物过于茂盛,防止水质过肥;二是对患病水蛭用浓度为3%的食盐水进行浸泡,可有效治疗气泡病。
捕捞方法
围网养殖宽体金线蛭一般在9月底即可进行捕捞,此时规格一般在15克/只以上。捕捞时,先把围网里面自然生长起来的水草及水面漂浮的水葫芦打捞上岸,把里面夹带出来的宽体金线蛭也要挑出来,同时放掉2/3池水,以不露出池底为准。由于打捞水草的过程已经破坏围网里生活的宽体金线蛭的生活环境,对其造成应激,于当天晚上就会有大量的宽体金线蛭栖息在四周的网片上,此时即可用抄网对网片上的宽体金线蛭进行采收,如此操作2~3次,可收获围网内60%~80%的宽体金线蛭。捕捞第二天上午9:00以后,待水温逐步上升,将杀灭养殖池内浮游植物的硫酸铜等药品化水对养殖池全池泼洒,造成养殖池内缺氧,可逼迫潜入水底的宽体金线蛭上浮,此时即可进行二次采收,将围网内的宽体金线蛭捕捞干净。收获后一般以自然吊干的方法进行初加工,制成干品出售。
海蜇养殖技术在哪里学
1、颜色不同,野生海蜇的颜色呈现出淡黄色、乳白色,一般人工海蜇就是属于透明的白色。
2、气味不同,野生海蜇会散发出很浓郁的海腥味,人工海蜇是没有什么味道的,有些时候还会有化学药品的味道。
3、撕扯质感不同,野生海蜇在撕扯的时候很容易碎裂和扯断。如果是人造的海蜇,这种在撕扯期间就不会很容易被扯断,并且还会有一种胶质感。
海蜇养殖技术与肥水
1、浸种催芽
挑选丰产优质、抗病性、抗逆性强的贡菜种子,在播种前将贡菜种子放在冷水中浸泡3-4小时,再将其放在10%的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后进行催芽。贡菜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5-20℃,将经过消毒处理后的种子用纱布包好,放进15-20℃的恒温箱中,每天清洗一次,一般3天左右种子露白之后便可以进行播种。
2、整地播种
贡菜对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生长能力较强,最好选择肥沃、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偏碱性沙块土壤种植,以提高贡菜的产量和品质。选好合适的土地后,仔细检查有无残留的农药或除草剂,若发现要及时清洗干净,以避免贡菜产生药害。进行中耕整地、施肥工作,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贡菜发病率,在土地上按照合理的种植密度挖好种植穴,将种植放进穴中,种子上覆盖一层薄土,再撒一些水,保持土壤湿润。
3、日常管理
贡菜的种子较小,顶土能力较差,出苗速度较慢,要确保畦面潮湿,以利于出苗,一般每天早晚各浇水一次,确保土壤湿润,并在上方覆盖一层稻草保湿,待种植出苗后,及时将稻草拿走,待子叶平展时,进行第一次间苗,株间距控制在3-6cm为宜,待幼苗有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株行距控制在15-18cm;幼苗有3-6片真叶时进行定苗,苗距控制在20-25cm见方,种植密度控制在2-2.3万株/亩。定苗后定期浇水,进行追肥、除草工作,以确保贡菜生长发育。
4、适时采收
为确保贡菜的品质,要适时采收。如果采收时间过早,会影响产量,若采收过迟,则容易形成空心,粗纤维增加,致使品质下降。一般采收贡菜的时间以贡菜植株外叶和心叶平齐为佳,但由于地区不同,因此采收时间最好根据种植地区进行调整决定。
海蜇养殖技术海蜇一天喂几次
这是海蜇,大约2个月大,幼体时期为白色透明,成体颜色逐渐加深变成红褐色。如果是专业人士饲养,能维持3-5个月,你这个恐怕两天就没了。关于水母怎么养,在这里简单科普一下。水母属于浮游动物,肉食性,没错,肉食性的。通常以浮游生物、小鱼小虾、以及其他类水母为食。水族馆里主要以丰年虫来喂食水母。不同的水母品种,对温度、水流强度、盐度、光照都有特定的要求,要熟悉水母的生活习性,配备专门的设备才才养的好。当然,想养好水母并不难,比养海水鱼、珊瑚等容易多了。
海蜇养殖技术规范
海蜇也分好多种的。其中有锦蛰、有沙蛰。锦蛰一般就是说的正宗海蜇,头皮比较贵的。沙蛰价格就比较低。目前市场上出现好多锦蛰,不一定是野生的,一般是养殖的。养殖的价格比较低下,野生的相对来说收购比较繁琐,渔民要价相对来说比较高。但是养殖的海蜇头一般来说颜色比较浅,没有野生的海蜇颜色特别深。市场上许多小贩、饭店购买养殖海蜇回去后,用酱油浸泡,也就是染色。这种海蜇的水比较浑浊。
首先我们应该学会观察其外表。一般来说海蜇丝颜色呈乳白或淡黄,有光泽,无血衣、泥沙和红斑,质坚实,并有拉力和韧性,放在鼻下闻无腥臭味,然后我们将海蜇丝揉开,越大越白越薄、质地越坚韧越好,这样的海蜇丝是比较优质的。而对于劣质的海蜇丝来说,这样的海蜇丝往往皮小瘦薄,色暗或发黑,无光泽,血衣多,含细粒沙质,肉质发酥易裂,无韧性。同时我们在挑选海蜇丝的时候,还可以用两个指头把海蜇头拿起,如果容易破裂、肉质发酥就不能买了。
通常情况下,新鲜的海蜇丝含水多,皮体较厚,还含有毒素。只有经过食盐加明矾盐清洗两次,使海蜇丝脱水两次,才能让毒素随水排尽;海蜇若用力挤也挤不出水,这种海蜇方可食用。人们到海蜇产地旅游,会遇到兜售不经处理或只经1—2次盐渍处理的海蜇,千万不要去品尝或选购,这样的海蜇丝是非常不健康的,也是我们在吃海蜇丝的时候要注意避免的情况,我们在平时挑选海蜇丝的时候就要注意到这样的细节。
吃海蜇丝是不错的,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补充蛋白质,不过虽然说吃海蜇丝对我们健康有好处,但是也要注意挑选出优质的海蜇丝才行,学会上面介绍的这些挑选方法很重要,我们学会了挑选海蜇丝的方法,那么就可以更健康的去吃海蜇丝。
海蜇养殖技术视频
你在网上看过视频吗?央视专门报道过,浙江就有人用塑料化工原料勾兑出假冒海蜇丝。
所以你要是吃起来感觉像塑料,赶紧扔掉。有条件可以去举报,不能让这种商家坑害老百姓。
海蜇养殖技术常见问题
海蜇掉触角,应是水质不良所致。一般在池塘养殖海蜇时,为了保持池塘的水质,水体必须经常换。通过换水,不仅为海蜇的生长提供足够的饵料生物,而且可以保证水体肥活嫩爽,对海蜇的生长起到刺激、促进作用。
换水必须坚持少换、勤换,避免大排、大灌。 海蜇养殖,基本上采用的是不投饵的方法,因此换水(补充水体的天然饵料)对海蜇养殖非常重要。 海蜇养殖注意事项: 海哲养殖过程中,一般造成海蜇大量死亡的原因主要有:手捞网捕获方法落后;海蜇病害引起的海蜇死亡;个别性成熟早的海蜇产卵后体质衰弱而下沉溶化,败坏水质, 引起海蜇死亡。
海蜇养殖技术试题
海蜇没有养殖的,全都是野生的。
海蜇养殖最新养殖技术
海蜇的营养价值丰富,是一种优质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营养食物。每100克海蜇内就含有蛋白质12.3克,脂肪0.1克,无机盐18.7克,糖4.9克,并且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市场售价达30元/斤,非常受欢迎。
2、海蜇虽然美味,但是捞海蜇却是个体力活,有些大海蜇甚至重达上百千克,一个成年人也很难将其从海中捞起,稍有不慎还会被蜇伤。而且海蜇捞上来后要马上进行处理,否则就会变质,人工成本较大,所以市场价格也较高。
3、养殖海蜇具有投入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病害少、风险小、收益高等特点,海蜇对水环境的要求不高,还可以和多个品种进行混合养殖,市场前景广阔。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