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南美对虾养殖规模,班节对虾养殖规模
斑节虾养殖密度
(1)新塘亩投放30斤,老塘亩投放不超过20斤。
(2)新塘第一次亩投放10斤,过两天再投放20斤,苗种投放完毕,全池泼洒“银玫瑰”。 20天之后再投放20斤左右(这样,每年可投放苗种4批~5批,共计投放苗种80斤~120斤)。
(3)养殖30天开始试捕,45天不断捕捞。捕捞100斤成虾,需要补放25斤左右虾苗。
养殖小龙虾一是土质、二是水质、三是大小。
(1)土质:不能是纯粹的沙土质,沙土质不宜保种;比较硬的土质也不太适合苗种的增殖。
(2)水源:水源不好的地方,直接打井抽水。
(3)大小:塘口的大小要便于管理(塘口太大不便于管理,塘口太小管理成本高)。一般池塘10亩~20亩为宜,稻田30亩~50亩比较适合。
斑节对虾淡水养殖
池塘消毒
1、清淤:清淤是清除池底表层15—20厘米的淤泥。清淤时间应安排在每年收完虾后的冬天,干塘后进行,特别要注重四个塘角,有条件的翻耕塘底最好,这对于塘底烂泥特别厚的虾塘尤为重要。
2、晒塘:晒塘可杀死各种病原体及其他敌害生物,改善底质环境。晒塘一般在冬天收完虾后的无雨天气进行,应晒到塘底龟裂、发白为好。
3、毒塘:毒塘的目的是杀死各种敌害生物。毒塘应在放苗前20—30天进行。毒塘方法:一般泥底池塘每亩放300斤石灰。若干用,应在池塘刚排完水,塘底仍湿润时全塘均匀散撒。如果湿用,在塘内进10厘米左右水,把石灰在船上溶解,全池泼。泼完石灰后,即可用60ppm茶麸和2ppm敌百虫按比例混合加水溶解,全池泼洒,敌百虫要捣碎溶解于水,选用晶体敌百虫效果好些。茶麸的作用主要是杀死各种鱼类,敌百虫主要用来杀死各种甲壳类。在毒塘前,务必在闸门处安装60目网纱。
投入虾苗
1、 虾苗质量鉴定:虾苗质量是决定养虾成败的关键。判断虾苗是否健康,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是:捞取不同水层的虾苗观看,看是否有畸形、死亡或活力不强的个体。如果出现这种现象,表明池中虾苗已带病或发病,若购到这种虾苗,可能会导致养殖完全失败,成活率大受影响。
2、 虾苗选购
①淡化:育苗场海水盐度在28‰左右,而养殖场虾池盐度往往低于育苗场海水盐度,故虾苗必须淡化处理,养殖池塘盐度按常规,不应低于育苗池的5‰。在淡化过程中,应逐渐进行,每天降低的盐度不超过1‰左右。
②计数:为了保证虾苗的数量,购买虾苗不应估算,应逐尾计数,计数时,可抽取一定比例计数。如通过估算虾苗数,购苗者往往吃大亏。
③运输:购苗时,尽可能就近购买,而且尽可能到信誉好的单位或个人处购买。因为就近购买,为运输提供方便,大大减少了运输带来的风险。
④放苗密度:不同的养殖对象,放苗密度不同。以养殖斑节对虾为例,在设有增氧机的情况下,每亩1米水深放苗800-10000尾为宜。
⑤放苗时间:不同养殖品种,放苗时间也不同。以斑节对虾为例,放苗时水温宜稳定在24℃以上。
⑥放苗方法:放苗时,应在背风一侧,即风从背面吹来,以防止虾苗被风吹向岸边。虾苗运到虾塘后应把包装袋放在水中浸30分钟,使袋内水温与池塘接近。放苗时,应让水慢慢流入袋内,再慢慢提起袋底,让虾苗缓慢游出。
斑节虾养殖水质要求
南美白对虾水体各项指标:
1、亚硝酸盐:小于0.05mg/L;
2、氨氮:小于0.02mg/L;
3、溶解氧:底层水大于3mg/L;
4、PH值:7.8至8.8;
5、硫化氢:小于0.02mg/L6、水体透明度:前期30cm-40cm,中期40cm-50 cm,后期50cm-60cm(cm为厘米、公分的意思);7、南美白对虾适应水温是22℃-34℃,最适水温28℃-32℃。
斑节虾养殖周期大概多久
正常来算,对虾的生长周期大概是在两个半月左右,也就是折合差不多90天左右。
养殖周期与水温以及其他外界条件有直接相关的联系,如果不满足对虾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对虾养殖的生产周期则可能延长。
斑节虾养殖基地
湛江成为全国最大的对虾养殖基地。去年全市养虾面积2万公顷,产虾4.4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5%。
斑节虾高密度养殖
抓好4个重要环节有以下几点
1.虾塘整治关
重点抓好堤坝修理,堵塞漏洞,挖深环池沟,提高水位,清淤必须彻底,晒塘不少于1个月,同时每亩要撒生石灰100干克。
2.投苗保留关
主要做好严格选购优质的斑节虾虾苗,虾苗规格要求达到1.2厘米以上,放养密度取决于养殖模式和水深,一般半精养虾塘每亩放苗控制在1万尾左右。
投苗必须做到“虾苗不健壮、数量不足不投;未培养基础饵料不投;气候不宜、水质不符不投”。投苗后必须注意保留查苗,早期适量投喂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鱼虾壮元一号与鲜鱼肉或牡蛎肉等。
3.水、饵关
抓好水质管理和饵料投放是整个养殖过程的重要环节。水质管理要做到早期要肥,中、后期要活;要在闸门进水口附近及虾塘周边排设增氧机,以增大水交换量;饵料投喂要坚持少吃多餐、营养搭配、粗精互补的原则,要做到勤投喂、勤观察。
4.病害的防治关
主要抓预防,经常巡塘观察虾活动情况,采取控制水质与微生物和底质改良相结合的预防措施,保持良好而稳定的水质环境,确保健康养殖。
斑节虾养殖密度大吗
1、单池面积一般在1公顷以下。因对虾密度大,池小,水深(1。5-2。5米),对虾分布相对均匀。从池水合理流动及除污的角度考虑,池形宜为正方形,且四角成弧形。也可为圆形。池壁铺设平面板,或混凝土结构。池底不设环沟,底四周略向中央倾斜。排水孔宜设在池中央,由铺设在池底面以下50厘米左右的多条0。1524米硬质塑料管道排水。
2、排水管在池中央处连接有多个筛孔的盲管。虾小时可以筛绢网封住,以免对虾逃逸排水管出口以连通器形式设在池堤之外,以控制水位,排出池底污物。长方形的虾池可以用设在短边上的排水管或排水闸门排水。
3、池底倾斜方向不在池中央而在排水管(闸)的一边,以便于池水全部排出。增氧机是池必备设施。具增氧和动水双重作用。其布设位置应与池形配合,以使池底尽可能大的面积无污物,并避免搅起已沉积的废物。
4、一般每池设4台功率1-2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分设在四个边附近,车轮动水方向与池堤平行,向同一方向转动,以搅动池水,使污物向池中央聚集,以便于排出。增氧机还可取钢梳式、叶轮式、充气式、喷水式等。
5、但不同的增氧机动水方向不同,应根据虾池构造及相应排水方式而合理选用。在底质差,如池底污染或酸性土质,或池水渗漏的虾池,可在池底面铺上地膜。这种方法在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采用较多。
6、中国海南省1998年采用地膜养虾面积达10公顷以上,每公顷生产斑节对虾4500-6000千克。铺设地膜的虾池,单池面积1-1。5公顷,池深2。5米,水深1.8米,堤坡约1:1。
7、池底要夯实,地膜厚而坚固,接口以缝细机缝好(人工热粘合),铺满整个池底,并在池堤上压固,且与池底的增氧机水泥座充分黏合、封闭,严防漏水。膜上不放置任何物品,施肥后,藻类可长在膜上,形成藻床,使对虾生长良好。
8、地膜式虾池排水可以虹吸法将老水连同污物排出。精养池的进水更要经过严格处理。应设蓄水池,蓄水池具蓄水、沉淀、生物净化等多种作用。蓄水池对控制虾池环境十分有利,尤其在水质不稳定或间歇供水的地方更为重要。
9、精养贮水池应具有全部养殖所需水量的30%以上。提水设备的功率要求:能在4-6小时内把蓄水池注满。设置较大的蓄水池是预防病毒性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供水渠道容量宜大些,可使水在供水渠道里得到沉淀、净化,浮游生物在其内繁殖生长,化肥或生石灰等也可在渠道中使用。
10、尤其是当蓄水池水情有变,不宜使用时,水渠可起到暂时取代蓄水池的作用。供水渠道的高程应适当高些,以使海水自流人虾池。排水渠道应比虾池最低点低30-50厘米,以便自流排水。
11、废水最好经过处理后再排出。可建废水处理池,其面积一般为养殖池面积的8%-10%。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勿里洞20世纪90年代初由中国台湾人设计的池,设在离海面约50米的潮上带,单池面积0.5公顷,正方形,四角成弧,水深1.5米,泥砂底、池四周坡面以石块砌筑加水泥抹缝。每池设功率1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4台,呈环形排列,中央以2根0.1524米聚乙烯管排水。
12、另外,地下卤水与地表淡水在配水池内混合氧化、调节后向养成池内添加,配水池容量为养殖水体的1/3。
斑节虾最大能养到多大
罗氏虾养殖周期
罗氏虾的养殖周期一般为2-4个月,养殖周期也与养殖技术、气候有关,以实际养殖周期为准。
罗氏虾养殖注意事项
1、要科学换水,因为如果换水不科学,养殖的中后期,池水过肥,导致池水温波动过大,容易影响虾的摄食和生长。
2、不能盲目加深水位,罗氏沼虾养殖的最佳水深为1.5-1.8米,水体过浅,水温变动大,溶解氧量减少,容易影响虾的生长;水体过深,池底不能照射阳光,浮游植物数量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溶解氧量少,而且池底有机物分解,使下层水中溶氧越来越少,加重底质的恶化。
3、要选用合适的增氧机,增氧机适用于水深为1.5-2.0米的浅水池塘;另一种是“叶轮式”增氧机,适用于水深2.0-3.0米的深水池塘。许多虾农选用“叶轮式”增氧机,由于虾池水体较浅,很容易将底泥搅起,形成泥浆,对养虾不利。
斑节对虾养殖密度
黑壳虾单只体重达137-211g。草虾,学名斑节对虾,又称黑壳虾,是对虾属中最大型种,最大个体长达33cm,单只体重达500-600g,成熟虾一般体长22.5-32cm,黑壳虾最适生活温度是10~30℃,但却能在5~35℃的极限温度生存,甚至可以耐受比5℃更低的温度,只是在这样的温度下黑壳虾会停止进食。
低温不会影响它们的生存,但却不利于它们的繁殖,即使有孵化出的虾苗,在10℃以下也不容易存活。随着水体密度的增大,黑壳虾可生存的最高极限温度也会逐渐降低。
养殖加盟
养殖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