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循环经济新模式,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技术途径有哪些
循环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 利用和无害化生产三条技术路径来实现。
(1)资源的高效利用
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从而提高资源的利 用水平和单位要素的产出率。在农业生产领域,一是通过
探索高效的生产方式,集约利用土地、节约利用水资源和能 源等。
如推广套种、间种等高效栽培技术和混养高效养殖 技术,引进或培育高产优质种子种苗和养殖品种,实施设施
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农业生产,都能够提高单位土地、水面 的产出水平。通过优化多种水源利用方案,改善沟渠等输 水系统,改进灌溉方式和挖掘农艺节水等措施,实现种植节
水。
通过发展集约化节水型养殖,实现养殖业节水。二是 改善土地、水体等资源的品质,提高农业资源的持续力和承 载力。通过秸秆还田、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等先进实用手段,
改善土壤有机质以及氮、磷、钾元素等农作物高效生长所需 条件,改良土壤肥力。利用酸碱中和原理和先进技术改造 沿海的盐碱地,或种植特效作物对盐碱地进行长期土壤改 良,提高盐碱地的可种植性。
控制农药用量,严禁高毒农
药,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膜,推广可降解农膜,减少其对土壤的侵蚀;畜禽养殖排泄物采取生态化处理,减少其对水体污 染。适时调整放养密度和品种、合理投饵与施肥,防止养殖
水域和滩涂的水质与涂质恶化。减少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保证农作物产品和畜禽产品满足健康标准。
在生活消费领 域,提倡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推广节能、节水用具。节约 资源的生活方式不是要削减必要的生活消费,而是要克服
浪费资源的不良行为,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2)资源的循环利用
通过构筑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建立起生产和生活中 可再生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通道,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
少向自然资源的索取,在与自然和谐循环中促进经济社会 的发展。
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作物的种植和畜禽、水产养殖 本身就要符合自然生态规律,通过先进技术实现有机耦合 农业循环产业链,遵循自然规律并按照经济规律来组织有
效的生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植一饲料一养 殖产业链。根据草本动物食性,充分发挥作物秸秆在养殖 业中的天然伺料功能,构建种养链条;二是养殖一废弃物一 种植产业链。
通过畜禽粪便的有机肥生产,将猪粪等养殖
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和沼液,可向农田、果园、茶园等地的 种植作物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料;畜禽粪便发酵后的沼 渣还可以用于蘑菇等特色蔬菜种植;三是养殖一废弃物一 养殖产业链。开展桑蚕粪便养鱼、鸡粪养贝类和鱼类、猪粪
发酵沼渣养蚯蚓等实用技术开发推广,实现养殖业内部循 环,有利于体现治污与资源节约双重功效;四是生态兼容型 种植一养殖产业链。
。
养羊
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