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色图谱,养殖水色变红如何处理
鱼塘养殖标准水色
绿水的优点:
1、高度氧化的水
在光合作用之下,二氧化碳和氨被消耗掉,并产生大量的氧。鱼在高含氧状态下的水中,有助于促进食欲,并且生长快速健康。(所以渔场的鱼生长速度较快)
2、无副产物产生:
由于进行光合作用,跳过了硝化作用而不会产生它的副产物,亚硝酸与硝酸盐。
3、它是最便宜,容易,又有效的自然过滤系统:
自然与高效率的过滤作用。绿色的藻类它会接管昂贵与缓慢维持的过滤系统。
4、逐渐的改变环境参数:
逐渐的改变pH值与温度,并使其能够抵抗疾病。
5、最佳的食物来源:
藻类含有非常高的蛋白质60%,并含有新鲜的胡萝卜素,可促进斗鱼鱼颜色的增艳(所以说绿水适合养普叉,不需要喂增红饲料就可以自然变红,没有副作用)。另外,室外的池塘也是蚊子幼虫孵育的温床,它也提供了鱼食物重要的补充。
6、有益于水族环境:
斗鱼处于绿色环境中,具有安慰(镇定)与减少紧迫的作用。
绿水的缺点:
1、反氧作用(由于斗鱼迷腮的前提下所以不影响斗鱼)
在晚上藻类与鱼会竞争氧而导致浮头的发生。
2、 长时间不换水的绿水中的藻类产生太多的氧,会造成斗鱼拉丝处出现烧丝情况,所以要定期加入新水进去防止绿水老化严重。
3、缸养影响观赏性,不过这点取决个人喜爱,有人喜欢俯视的角度看鱼,有人喜欢在鱼缸侧面看鱼,这个因人而异了。
养殖水体最佳水色
答:池塘水色可分为黄褐色(包括姜黄、茶褐、红褐和褐中带绿等)和绿色水(包括黄绿、油绿、蓝绿、墨绿和绿中带褐等)。这两类水均为肥水型水质。但相比之下,黄褐色水质优于绿色水。
1茶褐色
主要含有硅藻、新月菱形藻、角毛藻、三角褐指藻、中肋骨藻、小球藻等,这些藻类是水产养殖动物的优质饵料,是养殖的最佳水色。
2淡绿、翠绿或浓绿色(绿豆青)
主要含有绿藻(小球藻、海藻、衣藻等)。绿藻能吸收水中大量的氮肥,净化水质,也是养殖者所期望的水色。
3黄绿色
为硅藻和绿藻共生的水色,黄绿色水则兼备了硅藻水与绿藻水的优势,水色稳定,营养丰富,此种水色养殖的水产动物活力强,体色光亮,生长速度快。
4灰绿、灰蓝或暗绿色
主要含有蓝绿藻,有害藻类浓度大,并开始死亡分解,水面呈现油膜状污物。老化池塘易发生,鱼类发病率高,但存活尚可。
5红色
水中有大量原生动物或赤潮生物繁殖。
鱼塘养殖水质标准
1、亲鱼培育期
在亲鱼培育时期,要选择体质健壮、生长性能良好的4龄~5龄鱼作为亲鱼,按雌雄1∶1的比例配组。每亩放养60尾~80尾亲鱼,约150公斤~200公斤。冬天只要水温在10℃以上,需投喂一些饲料。
开春后要逐步加大投喂量,为了提高亲鱼池中水温,可将水位适当降低,同时注意加强冲水。
2、鱼苗培育期
鱼苗出膜后2天~3天便可进行暂养。池以1平方米~2平方米的水泥池为好,每平方米可暂养鱼苗1万~1.5万尾。鱼苗经5天~6天暂养后便可转入专池培育夏花鱼种,水深0.7米~1米。药物毒性消失后施基肥。鱼苗下池前用8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洗浴进行消毒。流水水泥池每立方米可放苗8000尾,土池每亩放苗5万~8万尾。
鱼苗下池后2天~3天,一般不需投饵,以后投喂人工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主要成分为鱼粉、玉米粉、黄豆粉、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要求蛋白质含量为35%~40%。期间,要经常注入新水,并过滤,水中溶氧应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20天左右,鱼苗可长成4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
3、鱼种饲养期
鱼种池以3亩~5亩为宜,水深1.3米~1.5米。放养方式分主养和混养两种,主养亩放夏花6000尾~8000尾,白鲢夏花1000尾左右;
混养亩放夏花1000尾~2000尾,白鲢夏花2000尾左右,鳙鱼夏花500尾,草鱼夏花1000尾~1200尾。
饵料以人工饲料为主,兼施少量有机肥,上、下午各投喂1次。饲养期间要注意注水或换水,以改善水质。
4、成鱼饲养期
还是池塘养殖,面积3亩~6亩,水深1.5米~2米为宜。
中国加工饲料的原料,主要有鱼粉、大豆粉、小麦粉和玉米粉等,水温15℃以上,投喂浮性饲料;水温低于15℃,投喂沉性饲料。每天喂两次,上、下午各1次。
钳鱼疾病较多,必须以预防为主,除注意常规消毒外,还要坚持不投喂变质饲料,并定期进行药物预防。肠道败血症是常见病,可采取每100公斤饲料加0.18公斤土霉素治疗。口丝虫病和小瓜虫病,防止这些寄生虫应在放种时用8克/平方米硫酸铜浸洗鱼体15分钟~20分钟。
扩展资料
一般生活于江河的底层,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长吻鮠为肉食性鱼类,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达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龄为3年,一般为4-5年。成鱼每年3-4月开始成熟,便上溯至砾石底的河水急流处产卵。
产卵期为4-6月,8月左右下退。怀卵量1-10万粒以上不等。长江的产卵场较集中于中游的荆江河曲以及上游的沱江等江段。
通常为300-500毫米,前4年生长快,后4年即减缓。寿命较长。已知的最高年龄为22龄,性成熟较迟,最小成熟年龄3龄。产卵期为12月至翌年1月,产卵时水温2℃左右。产卵时选择在冰下1-3米的沙质或砂砾质的河滩进行, 栖6息于湖泊的江鳕也洄游到河道中产卵。
产卵时,雄鱼首先达到产卵场,经3-4天雌鱼才来,雄鱼多转圈追逐雌鱼,转圈后雌雄鱼分别颤动身体产卵排精,产卵活动多在夜间进行。怀卵量随鱼体的大小相差悬殊,体长340毫米怀卵量5.7万粒,体长870毫米怀300万粒,仔鱼的孵化期长,约60天,初孵仔体长3.8-4.3毫米。
凶猛肉食性鱼类,且是夜食者。体长50毫米的幼鱼以浮游类、毛翅类、双翅类等的幼虫为食。成鱼完全以鱼为食。几乎无选择性,在食物缺乏时相互残食。
生长速度较快,为同类鱼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常见者多为2-4公斤。在长江流域的渔获物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中下游显著多于上游地区。
鱼塘水质颜色
如果几天不换鱼缸的水,你会发现鱼缸水质变色,有时候是黄褐色,有时候是黄绿色或是草绿色,其实每种水的颜色都表明着水质的好坏,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不同颜色的水代表水质的哪些状况。
1.黄褐色水(包括褐色水、褐绿色水)。此种颜色的水体中所含的藻类以硅藻门、绿藻门的藻类为主。硅藻是许多水生动物及其幼体的优质饵料。当硅藻大量繁殖时,水体的颜色呈黄褐色,该种水色是养鱼的上好水色。
2.黄绿色水、草绿色水。此种颜色的水体中所含的藻类主要以绿藻门的藻类为主,如球藻、新朋藻、多芒藻等藻类。一般情况下,生长绿藻的水体颜色呈黄绿色,绿藻繁殖较多时水色呈鲜绿色。绿藻可以大量吸收氮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所以以绿藻为主的水体是较稳定的,是养殖者所期望的水色。
以上两种水色的水质都比较好,水体中所含有的浮游植物一般都是鱼类易消化的种类,要注意保持。硅藻对水体变化的适应性弱,当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硅藻就会大量死亡,水色也随之变化。绿藻对水环境的变化适应性较强,但要注意水色太绿(如墨绿色)时则说明水色已老。这时,我们就需要及时换水或加注新水或者用氯制剂全池泼洒来控制池水中绿藻的数量。
3.黑绿色水。此种水色的水体在天气较热时,池塘的下风处常浮有一层绿膜,这说明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较多。水体中所生长的浮游植物以裸藻门的藻类(如双鞭藻、棘刺囊裸藻等)为主,这是鱼类不易消化的藻类品!
4.红棕色水。池水在阳光照射下呈红棕色,且藻类在水中分布不均匀,成团成缕。此种颜色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甲藻门的藻类,如裸甲藻、多甲藻等。当它们大量繁殖时水色呈酱油色,是水质变坏的标志。
5.翠绿色水。当水体的颜色呈翠绿色时,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当水温升高时,在池塘四周(尤其在下风处)的水面上浮有一层翠绿色的浮膜。此种颜色的水体中常常含有大量的蓝藻(主要种类为铜绿微囊藻、不定微囊藻等藻类),该水色是水质老化的标志!
鱼塘水色养殖图
1、投饵率:100千克鱼吃多少饲料,用百分之几表示。如:投饵率为3%表示100千克鱼吃3千克饲料。
2、夏花:鱼苗经过20-25天的培育,长成3厘米左右称为夏花。也有把这一阶段分成1.5-2厘米的乌子和3厘米的夏花两个培育阶段。
3、一龄鱼种:夏花分塘后至冬天或翌年春天,一般长到10厘米以上称为一龄鱼种。亦称冬片、春片、仔口、新口。
4、二龄鱼种:一龄鱼种再培育一年称二龄鱼种,亦称老口鱼种。
5、水温:指水体的温度,一般用温度计测量,测量位置为水表以下50厘米。
⑴ 水温是影响鱼类摄食和生长的第一因子。一般来讲,鱼类在1-33℃水温中都能生长,10-15℃为弱度生长期,15-24℃为一般生长期,20-32℃为适宜生长期,24-30℃为最适生长期;水温超过32℃,鱼类摄食明显下降;水温超过33℃,鱼类停止生长;水温超过36℃,鱼类开始死亡。草鱼在27-30℃摄食最旺,低于20℃,生长速度明显下降;鲤鱼在23-29℃摄食最旺,低于15℃生长受到抑制。
⑵ 水温也是鱼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水温高低与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密切的关系。一般病毒和细菌疾病发在水温为25℃-30℃时传染性最强,32℃以上和18℃以下时感染减弱。而有些疾病,如水霉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和鱼波豆虫病通常在20℃以下发病,属于低温季节流行病。
6、透明度:透明度是用测定萨氏盘(黑白间隔的圆盘)的深度来间接表示光透入水的深浅程度。
⑴ 其大小取决于水的混浊度(指水中混有的浮游生物和悬浮物所造成的混浊程度)和色度(浮游生物、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盐形成的颜色)。
⑵ 透明度的测定方法为:将黑白盘缓缓放入水中,当盘上黑白界线模糊时,水面到黑白盘的距离就是它的透明度,单位用“厘米”表示。
⑶ 在鱼类生长季节,透明度应保持在20-40厘米之间。
7、酸碱度:又称PH值,它是反映水体酸碱性的指标,是与水产养殖密切相关的重要水化因子和生态因子。
⑴ 在常温下,PH<7.0为酸性,PH>7.0为碱性,PH=7.0为中性。
⑵ 对于水产养殖而言,PH=7.5-8.0的微碱性条件下是大多数鱼类获得稳产、高产较为理想的酸碱度。
⑶ 在没有外来废水污染的情况下,PH值主要受光照、水温、有机物的含量影响。
8、溶解氧:又称溶氧,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气,通常简记为DO,单位为mg/L(毫克每升)。
⑴ 对于水产养殖而言,在一天24小时中,16小时必须大于5mg/L,其余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mg/L。
⑵ 溶解氧多少往往是鱼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据统计,直接或间接缺氧致死的鱼类,约占养殖鱼类死亡总数的60%。
⑶ 改善池塘溶氧条件的措施有:
①根据季节、天气合理投饵施肥,防止鱼类浮头。
②及时加注新水,以增加池水透明度和补偿深度。
③合理使用增氧机,特别是应抓住每一个晴天,在中午将上层过饱和氧气输送至下层,以保持溶氧平衡。
④施用无机肥料,特别是施用磷肥,以改善池水氮磷比,促进浮游植物生长。
9、氨态氮:又称氨氮,是鱼类等水生动物主要代谢物及有机质氧化分解的产物。
⑴ 氨态氮包括离子氨和分子氨,离子氨不仅无毒,还是水生植物较易吸收的氮肥;分子氨的毒性较强,对于水产养殖而言,分子氨应低于0.2mg/L。
⑵ 分子氨和离子氨在水中可以相互转化。它们的数量取决于养殖水体的PH值和水温;PH值越小,水温越低,分子氨的比例也越小,其毒性越低,PH<7.0时,氨态氮几乎无毒;PH越大,水温越高,分子氨的比例越大,其毒性也就大大增加;所以,如果氨氮已经超标,千万不要使用生石灰调节水质,否则,易引起氨氮中毒。
⑶ 氨氮中毒特点:没有季节,没有昼夜,没有天气好坏之分;但多见于成鱼池、高产池、密养池及能灌不能排的鱼池。
⑷ 氨氮中毒症状: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时而浮起,时而下沉,时而跳跃挣扎,游动迟缓,麻痹乏力;体暗,鳃乌,口腔发紫,粘液增多。最后活动力丧失,慢慢沉入水底而死亡。氨氮中毒后,开启增氧机,池鱼四散回避,不敢靠近。撒泼增氧剂,浮游鱼群仍毫无反应。
⑸ 控制氨氮超量的方法有:
①换水。
②合理施用磷肥。
③全池泼洒沸石粉。
④全池泼洒硼酸钠(硼砂)。
⑤全池泼洒硫代硫酸钠。
⑥全池泼洒生物制剂。
⑦晴天中午打开增氧机曝气。
⑧应急时全池泼洒食盐,干扰阻止氨氮继续入侵鱼体,然后立即加换新水。
10、亚硝酸盐: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在溶氧充足时可进一步氧化为无毒的硝酸盐,当溶氧不足情况下则生成亚硝酸盐。
⑴ 亚硝酸盐主要受水温,PH值和溶解氧影响,水温越高,PH值越大,溶解氧越高,则亚硝酸盐的水平越低,反之亦然。
⑵ 对于水产养殖而言,亚硝酸盐应低于0.1mg/L。
⑶ 亚硝酸盐中毒一般为慢性反应,表现为摄食量下降,鳃丝及鳃盖内表面血管呈暗紫红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体力衰退,游泳无力,鱼体柔软,背部底面呈黄色,某些代谢器官功能衰竭,情况严重将导致死亡。长期处于高浓度亚硝酸盐的水体中,草鱼会发生出血病。
⑷ 控制亚硝酸盐超量的方法同控制氨氮超量的方法。
11、摄食性鱼类:指能直接吞食饵料的鱼类,如:草鱼、鲤鱼、鲫鱼、青鱼等。
12、滤食性鱼类:指不能直接吞食人工饵料,只能摄取水中的饲料粉末和浮游生物的鱼类,主要指花鲢和白鲢。
13、饲料系数:指生产1千克鱼所需要的饲料量。如饲料系数为2.0,代表吃2千克饲料长1千克鱼。
14、三防:指防浮头泛池,防敌害侵扰,防洪涝逃鱼。
15、四消:指池塘消毒,鱼种消毒,水体消毒,食场、饵料、工具消毒。
16、八字精养法:1958年,我国池塘养鱼工作者将复杂的养鱼生态系统进行简化和提炼,形成了“水、种、饵 、密、混、轮、防、管”八个要素,形成了概念模型,简称“八字精养法”。
⑴ 水: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水是鱼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这里主要指水质、水温、水深、水的透明度、水源情况等。管好水是管好鱼的基本条件。
⑵ 种:包括优良的鱼苗、鱼种的繁殖培育,新品种引进驯化,苗种的提纯优选以及投入品种的合理搭配。苗种必须来源于经国家批准的苗种场,并经检疫合格。
⑶ 饵 :包括投饵的方法、饵料的种类、配合饲料的配方、饵料与水质的关系、饵料与鱼病的关系等。饵料的使用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⑷ 密:指合理密养,因地制宜地确定科学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与鱼的种类有较大的关系。以草鱼为主养鱼的池塘密度要比鲤、鲫为主养鱼的密度稀一些。
⑸ 混:指合理的混养搭配。包括不同品种的混养,以及同一种鱼大中小规格的混养。这样既可达到充分利用水体和天然饵料的目的,又为轮捕轮放打下了基础,还为第二年的生产准备了大规格鱼种。
⑹ 轮:指捕大留小,捕大补小的操作制度,轮的目的是为了不断调整合理的池塘载鱼量,既充分利用了养殖水体,又能使商品均衡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⑺ 防:指防治鱼病,防治虫、鸟、兽的危害,防逃,防偷盗,防止水源和水质的污染,防止水质的恶化和缺氧、浮头等,这是饲养管理中较为重要的措施,与水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⑻ 管:是八字精养的关键,以上叙述的七个方面的技术和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这个管字上。主要包括饲养管理,巡塘,看管拦鱼设备等。要管好养殖的鱼,不仅要求饲养人员有较好的技术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
17、肥、活、嫩、爽:这四个指标为水质的感官指标。
⑴ 肥:是指水中的浮游生物含量多,池水呈黄褐色和绿色,饲料养鱼与肥水养鱼不同,水质要求不要太肥,透明度在25-40厘米为宜。
⑵ 活:是指水体在活动,水色早、晚有变化,早上淡,下午浓,俗称“早青晚绿”。
⑶ 嫩:是指水体肥而不老,易消化的浮游生物种类多,水面有光泽,看起来比较舒展,不凝重。
⑷“爽”是指水质清爽,无浑浊感,水体不清爽是鱼浮头,泛池的主要原因。
18、四看:四看是指“看水温、看水色、看天气、看鱼类吃食情况”。四看是投饵量的现场确定标准,投饵时应遵照执行。
⑴ 看水温:水温10℃以上即可开食,15℃以上可开始投嫩草、粉碎的贝类和少量配合饲料,水温20℃以上,可逐渐加大投料量,在鱼类发病水温和季节时应限制投料。
⑵ 看水色:池塘水色以“肥、活、嫩、爽”为好,可正常投饵。
⑶ 看天气:天气晴朗,池水溶氧条件好,应多投,而阴雨天溶氧条件差,则少投。
⑷ 看鱼类吃食情况:投料时根据鱼群争食情况适当调整投料时间和投料量,并借正常情况下早上10点鱼群争食情况判断水质的优劣。
19、五定:五定是指“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定查”。做好这“五定”是池鱼丰产的重要措施。
⑴ 定质:是指投喂的饲料要新鲜、适口,营养平衡,不含病原体和有毒物质。在生产中,一定要选择优质饲料,不可随意变动饲料配方。
⑵ 定量:是根据鱼体大小,在不同季节和不同时间适当均匀投喂饲料,不能忽多忽少,每天的投饵量要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一 般以投饵30分钟左右为宜。
⑶ 定时:指投饵要有一定的时间,应准时投饵。精饲料和配合饲料养殖应根据季节,水温和天气等情况适当调整。高密度养殖投饵应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
⑷ 定位:是指投饵要有固定的位置,使鱼类形成条件反射后方便管理。
⑸ 定查:指鱼类吃食完毕后,一定要检查残饵情况,以便及时判断鱼的吃食情况,以确定鱼类有无反常行为。
20、匀、好、足:在投饵时,应尽量满足这三个基本条件。
⑴ 匀:表示一年中连续不断地投以足够数量的饵料,在正常情况下,前后两次投饵量应相差不大。
⑵ 好:表示饵料、肥料的质量好。
⑶ 足:表示施肥投饵量适当,在规定的时间内鱼将饲料吃完,不使鱼过饥或过饱。
⑷ 必须强调指出,在当前饵料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为了降低饵料成本,充分发挥饵料的生产潜力,应坚持做到一年中连续不断的投喂足够数量的饵料,特别是在鱼类主要生长季节应坚持每天投饵,以保证鱼类吃食均匀。渔谚有“一天不吃,三天不长”或“一天不投,三天白投”的说法,形象的说明时断时续的投饵对鱼类生长所带来的影响。据统计,同样的单位投饵量(即每放养1kg摄食该种饵料的鱼类一年的投饵量),年投饵次数比正常少30%-50%(即每次投饵量多),青鱼、草鱼、鲂鱼、鲤鱼、鲫鱼的净产量比正常池低50%,滤食性鱼类的净产量比正常池低30%。因此,投饵必须坚持匀字当头,匀中求足,匀中求好的要求。
鱼塘养殖标准水色是多少
1.池塘条件
鲈鱼养殖的池塘水深要2米以上,面积是以5-10亩为宜,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交通方便且有较好的进排水设施,同时还需要配备发电备用机组,以及1-2台1.5千瓦的增氧机。
2.清塘消毒
在鲈鱼放养前需要清塘,可用生石灰进行泼洒,也可施用二铵,要保持池塘清洁。
3.暂养方式
鲈鱼苗种目前多为海捕,鱼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在养殖池中架设40目的网箱比较方便,春季海捕苗种约为2.5-4公分,为了提高养殖成活率,可以先进行中间暂养。
4.鱼苗放养
鲈鱼暂养前10天投喂卤虫幼体,后投喂新鲜鱼食,可以使用氯霉素拨酒消毒,每立方米水体暂养苗种2000-3000尾,鱼种在培养至10公分左右按1.5尾/平方米投入到养成池中进行养殖即可。
5.饵料选择
鲈鱼的饵料是要辅以人工配料,同时以低质杂鱼为主,由于抢食快且摄食量大,所以投喂时要掌握好度,定时定量的投喂非常重要,让鱼能够吃饱且不浪费饵料。
6.投喂管理
鲈鱼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30%,投饵量和日投饵次数视季节而异,一般在快速生长的适温季节日投饵是4-5次,低温的晚秋、早春日投饵2-3次,占鱼体重的1-10%。
7.巡塘检查
鲈鱼养殖如果发现有异常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早晚都要进行巡塘观察,巡塘观察内容包括鱼体活动情况、池塘透明度变化、水色、气味,还需要注意敌害及池塘防逃设施等
鱼塘养殖标准水色是什么
尤其是放苗之前一般是刚清完塘或者消毒完的池塘,水色较清,水中藻类和肥料都不足,培藻的方法就是引进一部分优质的老塘水,让水中的藻种多一些,然后再用生物肥料,藻类就会慢慢地长起来了,如果水体中含有重金属离子超标导致水中藻类培养不起来的话,先使用有机酸解毒,然后重新肥水培藻。
浑浊水池塘是由于水中泥沙颗粒,藻类太少,如果直接施肥的话,泥沙会吸附一部分肥料,造成水色难肥,所以最好是先换一部分优质的新鲜水,然后使用净水改底产品,先把池塘水体中的泥沙沉下去,让水体先变得清澈,再用生物肥料培藻。
鱼塘水质好的颜色
池塘水变绿一般来说是好事。
黄绿色水、草绿色水
——此种颜色的水体中所含的藻类主要以绿藻门的藻类为主,如球藻、新朋藻、多芒藻等藻类。一般情况下,生长绿藻的水体颜色呈黄绿色,绿藻繁殖较多时水色呈鲜绿色。绿藻可以大量吸收氮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所以以绿藻为主的水体是较稳定的,是养殖者所期望的水色。
以上两种水色的水质都比较好,水体中所含有的浮游植物一般都是鱼类易消化的种类,要注意保持。硅藻对水体变化的适应性弱,当水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硅藻就会大量死亡,水色也随之变化
池塘水变绿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水质现象,一般水色浓绿是水质肥的表现,但是如果水色墨绿甚至发黑,水体混浊且透明度很低,就说明水质出现问题,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解决。
池塘养鱼水质标准
鱼塘水体中余氯的浓度应控制在0.02mg/L以下。超过0.02mg/L时,对鱼虾粘膜和腮部产生腐蚀作用;水体中余氯浓度在0.1mg/L以上,就会对鱼虾蟹造成致命危害。余氯来源于新水以及二氧化氯等消毒剂。
暴利养殖
暴利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