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新型组合巢框,新型养殖中蜂
中蜂传统养殖技术
1、首先是饲养环境的选择,养殖场地要求坐北朝南、干燥通风。
2、还有就是蜂箱要严密无缝隙。接着就是合理管理,包括蜂种选择、蜂王管理、群温调控管理、蜂群饲料管理。
3、最后就是适度的生产,待巢脾上的蜂蜜封盖并成熟后再取,这样取的蜂蜜才是优质蜜。
中蜂的养殖技术
意蜂(意大利蜂)是我国引进的高产型优良蜂种,最大的优点是善于利用集中大蜜源且能追花逐蜜,事实上意蜂养殖者也往往跟随着蜜源搬移蜂群,但这并不是说意蜂就不能像中蜂那样定点饲养。
选址建场
意蜂定地饲养时对蜂场位置的要求极高,尤其是蜂场附近必须有集中且相对连续的大蜜源,否则蜂群需要补助饲喂并将消耗大量的饲料,在这一点上中蜂的要求则比意蜂低得多,原因是中蜂在没有大蜜源时也能利用零星蜜源来维持生存,而意蜂对零星蜜源的利用率低甚至可能不采零星蜜源。
春季管理
春繁是意蜂春季管理工作的重点,事实上只有春繁做好了才能确保全年的养蜂效益,首先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确定合适的开繁时间,然后在晴朗天气里抖蜂紧脾以促使蜂王开产,之后整个春繁期都要坚持奖励饲喂以促使蜂群快速繁殖,另外春繁期尤其是早期还要积极做好蜂群的保温防寒工作。
夏季管理
防暑是意蜂夏季管理工作的重点,事实上若防暑工作不到位极易导致蜂王停产并严重削弱蜂群的群势,因此夏季到来后养蜂人要及时取出蜂箱中的蜜脾和废旧巢脾以利通风,同时还要将蜂箱搬到阴凉的地方或在蜂箱上面搭遮阳棚,若遇极端高温天气养蜂人也可洒冷水或放冰块来给蜂箱降温。
秋季管理
秋繁是意蜂秋季管理工作的重点,事实上秋繁的好坏也是蜂群能否顺利越冬的决定性因素,原因是通过秋繁可为蜂群培育出大量的适龄越冬蜂,而这些越冬蜂则是蜂群能否顺利越冬的基础条件,另外秋季也是胡蜂等敌害侵扰最严重的季节,因此养蜂人在秋繁的同时还要做好敌害的预防工作。
冬季管理
越冬是意蜂冬季管理工作的重点,事实上蜂群能否顺利越冬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其一蜂群的群势是否能支撑到翌年春繁,其二蜂群中是否储备有足够的饲料,其三蜂箱的保温工作是否已做到位,三者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蜂群越冬失败,另外越冬期也是防止蜂螨等病害的最佳时期。
注意事项
1、意蜂定地饲养对蜜源有极高的要求,若蜜源不足则必须补助饲喂才能确保蜂群不饿死,因此定地饲养意蜂一定要调查附近的蜜源情况。
2、意蜂对胡蜂等敌害的抵抗力不如中蜂,尤其是定地饲养时要考察附近胡蜂的分布情况,若附近大型胡蜂较多则不适合再定地饲养意蜂。
3、意蜂的耐寒性和耐热性都不如中蜂,因此在低温天气一定要做好蜂箱的保温防寒工作,而遇到高温天气则要做好蜂箱的防暑降温工作。
意蜂可以定点养殖吗?
蜜蜂的养殖方式主要有定点和转场两种,其中意蜂(意大利蜜蜂)基本都采用转场养殖
意蜂什么时候开始秋繁?
秋繁是意蜂养殖最为重要的一环,不但直接关系着蜂群能否安全越冬,而且还影响着第二年的养蜂效益。
意蜂什么时候开始春繁?
意蜂(意大利蜂)因生产性能高而成为普遍受欢迎的世界性蜂种,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蜂蜜都是意蜂生产的。
意蜂冬季养殖管理技术
冬季是意蜂养殖的关键时期,此时如果管理得好来年春季蜂群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意蜂秋季养殖管理技术
秋季是意蜂养殖的关键时期,蜂群管理的好坏不但影响着蜂群越冬的成功率,而且对来年春繁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意蜂夏季养殖管理技术
夏季对意蜂养殖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考验,若管理稍有不善群势会降到40%以下甚至蜂群走向灭亡。
春繁是意蜂养殖时最重要且最核心的工作,事实上只有搞好春繁全年的养蜂效益才有保证。
意蜂秋季养殖管理技术
秋季是意蜂养殖的关键时期,蜂群管理的好坏不但影响着蜂群越冬的成功率,而且对来年春繁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蜂传统养殖技术与管理
养蜂中有许多点滴的实用小技术,技术虽小,关系却大。其中除了我们自己的亲身体会外,也会收集一些养蜂师傅的实际经验。因专指中蜂,所以将之称为“中蜂杂谈”,并以系列文章的形式,在今后陆续发表,供同行们参考。
1.关于中蜂蜂王发育历期问题的探讨
养蜂专业书籍中,中蜂蜂王的发育历期均为16d。我们曾在《中国蜂业》2017年第9期上报道过贵州省桐梓县童梓德师傅的经验。童师傅说:据他与当地师傅的多次观察,在巢脾上将蜂王刚产卵的地方作上记号,然后用这些卵孵化不超过24h的小幼虫移虫育王,从卵产下到蜂王出房的时间,最短为14.125d,最长为14.5d。
我们在育王过程中也发现,从第二次移虫 (指复式移虫) 到蜂王出房的时间,为11~11.5d,加上卵期3d,移虫时小幼虫的虫龄为0.5~1d (总之不超过1d),即全部历期最短为14.5d,最长15.5d,应该不到16d。
2.中蜂如何批量育王换王
规模80~100群的蜂场,育王换王的工作量较大。为了达到同期换王、方便管理,童师傅的经验是:先在蜂场内挑选出1~2群群势强,已起“分蜂热”的蜂群作为始工群,移虫育王24h,再交给其他蜂群继续完成哺育。“始工群”的意思是培育蜂王开始工作的蜂群,其他哺育群也叫做完成群。
与通常育王的程序一样,始工群在育王前一天要提离蜂王,移虫下架当天提前清除掉蜂群内所有自然王台和急造王台,然后将移好虫的育王框放到始工群内,让蜂群吐浆哺育幼虫,一般每次可培育30个王台。由于始工群群势强,有“分蜂热”,浆量多,王台接受率高,一般可达100%。
另外要提前准备好后续的哺育群(即完工群),准备的方式同前。将始工群哺育过24h的王台,放入到哺育群中继续哺育,一直到王台成熟后取用。哺育群的群势可比始工群差一些(6框左右)。此种育王一般不采取复式移虫的方式。
当第一个育王框从始工群中取出放别群哺育后,立马又可移虫放入始工群内,同样哺育1d,再转到别群哺育。如此可连续培育3~4批育王框 (包括始工群自己在内),总的育王数量可达90~120个,这样即可在同一时期内,轻松达到一次性育王换王的目的。
图片
3.哺育群在提用王台后,应利用原来被扣的老王,迅速恢复蜂群的正常繁殖
实践中我们发现,哺育群在提用王台后,如利用王台培育新王,虽然不一定会失王(新王),但由于群内长期没有产卵王,容易造成工
中蜂传统养殖技术是什么
没有什么绝对正确的方法,地域的不同,花期不同,中蜂也有好几种,养殖方法也不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
中蜂饲养技术
中蜂养殖按照这八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是安置蜂群,第二个是蜂群检查,第三个是巢脾处理,第四个是蜜蜂饲喂,第五个是蜂群合并,第六个是育王,第七个是分蜂,第八个是蜂群异常处理。
1.安置蜂群
中蜂因嗅觉灵敏、盗性强、定向力差,因而在蜂群安置上要选择场地周边要有两季(春夏、春秋、春秋冬)及以上主要蜜源,其他季节有辅助蜜源;若遇蜜源不足时,蜂群要分散放置,一般2-3箱一组。每群间距30厘米左右,组间尽量使用树木、房屋、地形等天然屏障隔开。
小提醒:蜂群不宜在当风的山顶、高压线变压器附近、震动烟熏的场地、人畜及车流量大的马路旁。蜂群摆好后,不可轻易移动。
2.蜂群检查
蜂群检查,有箱外观察和开箱检查两种方法。
箱外观察:可根据工蜂出勤不积极、归巢不带花粉、巢门前平翅震动、进出混乱,可初步判断蜂群失王。若是巢门附近有拖出的半截死蛹,表明有巢虫危害;拖出的如果是幼虫,蜂群有可能患幼虫病;巢门前如果有体色深谙、腹部膨大、飞行困难、行动迟缓的工蜂爬动,蜂箱周边有稀薄粪便,蜂群可能患了微孢子虫病。
开箱检查:若是边脾有蜜,甚至封盖,中央巢脾上部有2-3指蜜线,说明饲料充足;反之,应及时饲喂补充。若是封盖出现线装走向的“白头蛹”,巢脾凹凸不平,箱底蜡屑多,可判断为巢虫病;幼虫尖头直立,封盖子脾表面有一些不规则小孔,可判断为囊状幼虫病。
小提醒:每次开箱应有明确目的,如无必要或天气不适宜,切勿盲目、频繁开箱。
3.巢脾处理
若是巢脾表面发白,巢框出现蜡点后,可以加脾,加巢框的边二脾位置,一次一张,同时淘汰旧脾。巢脾的摆放一般规则是卵、虫、子脾和新脾摆中间,老、蜜、粉脾摆两边。距离蜂路则在8毫米,加速繁殖时缩小为6毫米,高温通风时蜂路拉宽到10毫米。
小提醒:视情况还需要进行调脾、补脾处理。
4.蜜蜂饲喂
蜜蜂的饲喂主要有喂糖、喂花粉、喂水、盐等。
喂糖:白糖无气味,不易引起盗蜂;糖浆浓度通常为2:1,即两斤白糖一斤水,也可以1:1如果使用蜂蜜,则3斤蜂蜜1斤水。
喂花粉:花粉通常在春繁期、长期低温下雨季节、外界蜜源缺乏时饲喂。可使用花粉脾直接插入蜂群补充,也可使用天然花粉和人工花粉饲喂。
喂水、盐:天气炎热干燥时,蜂场可设立饮水器或饮水槽。喂水时可以适当喂盐,比例是在净水中加0.1-0.5%食盐。
5.蜂群合并
蜂群合并是指将两个蜂群合并成为一个蜂群的过程。春繁和晚秋时,弱群、蜂王衰老群、失王群都可以进行蜂群合并。并群方法分为直接合并和间接合并。
小提醒:直接合并时,滴4-5滴香水或10来滴白酒在框梁上,效果会更好。
6.育王
育王分为人工育王和交尾群组织。人工育王,包括培育雄蜂、组织哺育群培育蜂王、组织处女王交尾三个主要环节。交尾群则是诱入成熟王台或处女王,供新王或处女王交尾而组织的蜂群。交尾群既可以使用专用交尾箱,也可以是无王的分出群。
7.分蜂
分蜂分为人工分蜂和自然分蜂两种。人工分蜂又有单群均等分蜂、单群不均等分蜂两种。
单群均等分蜂一般在大流蜜后进行。原群挪开半个箱位,另外并排增设一个空箱,将原蜜脾、子脾一分为二,放入两个蜂箱。左群开左巢门,右群开右巢门,一群是老王,没有蜂王的群在分蜂第二天介绍一个成熟王台做交尾群。
单群不均等分蜂则发生在大流蜜期。已产生分蜂热的蜂群,将老王和两框带蜂、带蜜封盖子脾抽出,另选新址做繁殖群。原群中保留一个大而端正的王台,或介绍一个成熟人工王台。
8.蜂群异常处理
蜂群异常处理,主要包括提前预防和工蜂产卵处理两种。提前预防应加强饲喂,防止缺蜜;检查、饲喂时不要漏撒在箱外;缺蜜期关小巢门,合并弱群。蜂群失王以后,急造王台又没有成功,如果不及时诱入蜂王、王台或并群,就会发生工蜂产卵。这时可灌浓盐水杀死卵虫,清水冲洗,脱水后移入别的蜂群使用
中蜂养殖实用技术
中蜂存储蜂王是有要求的,一般存储依据下面几种情况。
第一:王台的存储方法
一般王台不建议存储,就算要存储,控制在五天内比较好,不然很容易导致蜂王无法交尾或者不产卵。存储的时候可以在王台封盖以后直接将王台装在两节王笼中,放进无王群或者储王群中存储,如果是王台存储,建议存储时间越短越好,毕竟蜂王出房以后里面有王台壳子。
第二:处女王的存储
处女王是王台中的蜂王出房,没有进行交尾和试飞的时候进行存储,其实这个时候蜂王需要进行很多工作,而且还处于一个发育阶段,所以这个时候也是不建议存储的,存储时间越短越好。存储方式是将处女王关在隔王笼中,然后放在储王群中存储。
第三:产卵王的存储
这是最理想的存储蜂王,由于已经产卵稳定,就算存储了不容易影响发育,而且在蜂群中比较稳定,是一般选择存储的蜂王。存储方法是将蜂王放在储王群中存储。
一般存储蜂王的蜂群由于蜂群内的蜂王多,消耗的蜂王浆也多,所以想要存储蜂王,必然需要较强的群势。
由于工蜂随着年龄的变化分工不同,而且工蜂随着年龄的增大对蜂王的辨认能力增强,所以为了增大工蜂对蜂王的接受率,一般采用幼蜂组成强群来储王,幼蜂辨别蜂王能力差,只要看到蜂王都会进行饲喂。
中蜂养殖技术要点
收捕蜂群
中华蜜蜂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尤其在南方山区有着极为丰富的野生资源,若能将其收捕并人工养殖无疑是最好的蜂种来源,目前收捕野生中华蜜蜂的方式主要有诱蜂和收蜂两种,其中诱蜂是利用诱蜂箱引诱分蜂群或迁飞蜂群,而收蜂则是找到野生中华蜜蜂的蜂巢后将其收捕回来。
蜂群过箱
中华蜜蜂在我国的养殖方式主要传统土养和活框蜂箱养殖两种,为了便于今后管理蜂群建议大家尽量选用活框蜂箱养殖,但不管是新收蜂群还是土养改活框都需要用到过箱技术,在过箱时是主要利用中华蜜蜂有恋脾的习性来进行的,简而言之是要先在蜂箱中安放些巢脾后再进行过箱操作。
人工饲喂
中华蜜蜂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人工进行饲喂,但在春繁和秋繁时需要“奖励饲喂”来刺激蜂王产卵和激励工蜂育虫,另外在冬季或早春也需要“补助饲喂”来为蜂群提供必需的食物,饲料方面可以是蜂蜜水也可以是糖浆或花粉,其中养蜂人用得最普遍的是白糖加适量开水融化后制成的糖浆。
分蜂处理
中华蜜蜂最大的缺点是分蜂性较强,在分蜂处理上主要有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这两种方式,其中自然分蜂是等蜂群分蜂后再将分蜂群收捕回来,而人工分蜂则是在王台发育成熟时人为将蜂群拆分成两群,一群中有老蜂王和老工蜂,另一群中则有王台和新工蜂(未进行过认巢和试飞的工蜂)。
介入蜂王
中华蜜蜂相对而言较容易失王,因此养蜂人必须掌握一定的介王技术,在介王时根据操作不同有直接介王和间接介王两种,其中直接介王是将蜂王喷上蜂蜜水后放入蜂群中,而间接介王则是用介王器介王,值得注意的是发生围王时不要用手去拨蜂团,要采用喷烟或洒水等方法来解救蜂王。
春繁管理
春繁是中华蜜蜂养殖的重点工作,做好春繁能显著提高全年的养蜂效益,但中华蜜蜂在春繁时注意下面四个点,其一是要根据当地气候来确定春繁时间,其二是春繁期一定要做到“蜂多于脾”,其三是春繁期要连续“奖励饲喂”以促进蜂群快速繁蜂,其四是春繁期要做好蜂群的保温工作。
秋繁管理
秋繁的目的是让蜂群培育出大量的适龄越冬蜂,简单来说越冬前蜂群中适龄越冬蜂越多越冬就越安全,在具体管理上和春繁差不多,其一是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来确定秋繁时间,其二是秋繁期要连续“奖励饲喂”以促进蜂群快速繁蜂,其三是秋繁后期要及时“关王”以保存蜂群的越冬实力。
蜂群越冬
越冬期是中华蜜蜂养殖成败的关键点,此时管理重点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越冬前要为蜂群补充足够的食物,因为越冬期工蜂结团并靠吃蜜产热,食物不足蜂群会被饿死或冷死,其二是蜂箱要做好的保温工作,但保温的原则是“宁寒勿暖”,原因是保温过度会促使蜂群散团而导致越冬失败。
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是中华蜜蜂养殖的重头戏,事实上也是大多数人养蜂失败的罪魁祸首,因此在病害上一定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对中蜂威胁最大的中蜂囊状幼虫病和巢虫,一但爆发起来对整个养蜂场可说是毁灭性的,另外在敌害(主要是胡蜂)危害严重时还要协助蜂群对抗天敌。
中蜂传统养殖技术有哪些
中蜂指中华蜜蜂,养殖管理如下;
1、放蜂场地选择
中华蜜蜂放蜂场地应选择在远离工厂、矿山、公路等僻静的山坡、半山坡以及林木边沿、避开人畜骚扰或振动干扰,蜂场附近要有充足而清洁的水源。
中华蜜蜂对大宗蜜源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对蜜粉植物种类要求较多,蜜源花期连续,没有太长的断蜜期,由于中华蜜蜂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外界零星蜜粉不断,避免引发盗蜂,便于管理。
2、蜂群摆放
由于中华蜜蜂驯养时间短,野性较强,定向能力较差,容易迷巢,因此摆放中华蜜蜂就不能象摆放西蜂那样成行、整齐而紧密、方向一致。摆放中华蜜蜂蜂群,群间距离要远些,前后交错,巢门方向不求一致。
避免群间蜜蜂相互错投,造成相互斗杀。特别交尾群,更要加大大群之间的距离,防止蜂王投错被杀。各箱体应用木桩垫起,防止蚂蚁对中华蜜蜂蜂群的侵扰,造成逃蜂。
3、防止异味接触
中华蜜蜂嗅觉灵敏,对异味反应很敏感。饲养中华蜜蜂的蜂箱最好是用西蜂用过的蜂箱。或选择无异味的木料做成的新蜂箱,新蜂箱在使用之前,先涂上少量的蜂蜡,消除木质气味,利于中华蜜蜂接受,防止飞逃。
不用味重的药物防治蜂病,蜂箱、蜂具消毒后,必须彻底消除异味后方可重新使用,蜂箱尽量采用灼烧方法进行消毒,防止异味刺激蜜蜂而造成逃群。
中蜂饲养先进技术
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有悠久的饲养历史。近代,在中蜂的饲养上,已初步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技术,使中蜂的生产能力有较显著的提高。
放蜂场地的选择
⒈蜜粉源丰富 在蜂场周围2~3km范围内,1年中要有2个以上的主要蜜源和较丰富的辅助蜜粉源。如南靖中蜂基点,主要蜜粉源春季有荔枝,夏季有山乌桕,冬季有鹅掌柴和柃,辅助蜜粉源有山苍子、漆树、千里光、红柯、枫树、水稻和多种藤本植物,蜜蜂可以定地在该基点饲养。
⒉场地地点 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前面有开阔地、环境幽静、交通相对方便、具洁净水源和远离烟火、糖厂、蜜饯厂的地方。避免选择在其他蜂场蜜蜂过境地(其它蜂场蜜蜂飞经的地方。 “过境地”易出现盗蜂)。 蜂群的排列 中蜂的认巢能力差,但嗅觉灵敏,当采用紧挨、横列的方式布置蜂群时,工蜂常误入邻巢,并引起格斗。
因此,中蜂蜂箱,应依据地形、地物尽可能分散排列;各群的巢门方向,应尽可能错开。在山区,利用斜坡布置蜂群,可使各箱的巢门方向、前后高低各不相同,甚为理想。 如果放蜂场地有限,蜂群排放密集,可在蜂箱前壁涂以黄、蓝、白、青等不同颜色和设置不同图案方便蜜蜂认巢。 对于转地采蜜的中蜂群,由于场地比较小,可以3~4群为1组进行排列,组距1~1.5m。但2箱相靠时,其巢门应错开45°~90°。
当场地小、蜂群多,需要密排时,可采取分批进场的办法,把先迁来的蜂群在全场布开,2~3d后,再把后迁入的蜂群插入前批各箱的旁侧,这样可以减少迷巢现象。 饲养少量的蜂群,可选择在比较安静的屋檐下或篱笆边作单箱排列。
矮树丛多的场地,蜂箱可以安置在树丛一侧或周围,以矮树丛作为工蜂飞翔和处女王婚飞的自然标记,也可以减少迷巢现象。 蜂箱排列时,应采用箱架或竹桩将蜂箱支离地面300~400mm,以防蚂蚁、白蚁及蟾蜍为害。
中蜂和意蜂一般不宜同场饲养,尤其时缺蜜季节,西方蜜蜂容易侵入中蜂群内盗蜜,致使中蜂缺蜜,严重时引起中蜂逃群。 中蜂的饲喂 野生蜂群的饲料来源,只能依靠蜜蜂本身在自然界中进行采集,完全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而人工管理的蜂群,却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情况,当它们从自然界采集到较多的蜂蜜和花粉, 有了充足的贮备时,人们便可以从中取其盈余。而当自然界提供的饲料来源不足,或气候条件不适宜蜜蜂飞出采集时,人们又必须供养它们。
养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授粉、取蜜和获得其他一些产品,而饲喂蜂群,正是为了上述目的所要采取的一种手段。因此,“该取则取,该喂则喂”,是养蜂入员在管理蜂群中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喂蜂的饲料,主要有糖浆、花粉、水等。
⒈饲喂糖浆 蜜是蜂群的主要饲料,蜂群缺蜜就不能正常发展甚至难以生存。对蜂群喂糖浆有两种情况:一是补助饲喂,一是奖励饲喂。 补助饲喂 维持缺蜜蜂群的生活 糖浆浓度66%(2份糖1份水)
饲喂量大 持续饲喂时间短(3~7d) 奖励饲喂 激励蜂群繁殖或生产积极性 糖浆浓度50%(1份糖1份水) 饲喂量小 持续饲喂时间长 对蜂群进行饲喂,应注意:
不用来路不明的蜂蜜喂蜂,
以防止蜂病的传染;
缺蜜群和强群多喂,反之少喂; 无粉期不奖励饲喂,以防蜜蜂空飞;
傍晚喂,白天不喂,饲喂期间要缩小巢门,以防盗蜂;
饲喂量以当晚食完为度;
在蜜源中断期喂蜂,应该防盗蜂,以免造成管理上的麻烦; 红糖、散包土糖、饴糖、甘露蜜等,在北方均不可当作越冬调料,以保障蜂群安全越冬。
⒉饲喂花粉 花粉是蜜蜂食物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蜂群采集花粉,主要是用来调制蜂粮养育幼虫。1个强群在1年中,大约要采集25~35kg花粉。1万只幼虫在发育过程中需消耗蜂粮1.2~1.5kg。
粉源不足,会造成蜂王产卵减少和幼虫发育不良,严重影响蜜蜂群势的发展。此外,还会引起蜜蜂早衰及分泌王浆和蜂蜡的能力降低。因此,当蜂群在繁殖期内如果外界缺乏粉源时,必须及时补喂花粉。
中蜂饲喂花粉,通常是将花粉拌糖浆制成花粉团的方式饲喂。方法是:将花粉用适量50%浓度的糖浆拌匀后,放置12~24h,让糖浆渗入花粉团后,再酌情加入适量糖浆把花粉揉成团。
尔后,将花粉搂成长圆形小团,放在群内巢框上梁供蜜蜂自行取食。花粉团大小,以蜜蜂能在3d内取食完为度。
巢脾的修造 中蜂喜爱新脾,厌恶旧脾,饲养中蜂要注意不失时机修造新脾,做到常年使用新脾。中蜂造脾,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⒈造脾最适时期
①当蜜蜂携带着大量粉蜜涌进蜂巢,巢脾上出现粉圈;
②巢框上梁表面发白,即出现白色蜡点;
③蜜蜂开始在巢脾下添造新巢房。 ⒉造脾前的准备 在造脾前2~3d要做好造脾得准备工作: ①把蜂群内无子或少子的旧脾抽出,使群内蜜蜂密集;
②对造脾蜂群实施奖励饲喂,促使蜜蜂泌蜡造脾。
⒊造脾的方式方法 为了发挥蜜蜂的造脾积极性,诱导蜜蜂适时造脾,应根据蜂群的具体条件,分别采取以下方式方法:
加础造脾在蜂群大量进粉、进蜜,巢内子脾正常、蜂脾相称,且巢脾基本满框时,可插入巢础框造脾。 未满框脾续造当巢内有不满框的巢脾时,应使蜜蜂更加密集,必要时可把群内的满框巢脾暂时抽调到它群,以促成造脾优势,并提供充足的饲料,使群内未造满的巢脾筑造至满框。 如场内各群巢脾大小不一,可逐渐将未满框巢脾与其它群满框的巢脾对调.促进蜜蜂将全场未满框巢脾全都修造成满框脾
将群内未造满框的巢脾续造至满框,
其一可以充分利用蜂箱空间,增加工蜂巢房面积,
其二 可防止以后蜂群出现分蜂热时,工蜂在原有巢脾的空处补造大量的雄蜂房,
其三可避免因原有巢脾短小,加础后产生分隔蜂团的不良现象。
接力造脾蜂场中,通常有一部分蜂群特别善于造脾,而另一部分却始终不积极造脾。宜让善于造脾的蜂群连续不断地造脾,待巢脾修造至3~4成时,即调给造脾不积极的蜂群续造完成。
中蜂养殖中蜂养殖
从蜂群越冬后蜂王恢复产卵,一直到主要蜜粉源植物刺槐、狼牙刺等开花泌蜜前夕 (立夏) 的繁殖阶段,这 3 个月的饲养管理,叫做春季管理。
春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采取积极措施使新蜂顺利接替越冬老蜂,为全年第一个主要蜜源植物刺槐、狼牙刺等培育众多上好的适龄采集蜂。蜂群到“立夏”,单王群达到 8~10 脾蜂,双王群达到 12~16 脾蜂,力争全年第一个蜜源蜂产品高产及高效授粉。
中蜂的春季繁殖,是奠定全年蜂产品高产及高效授粉的基础,是全年养蜂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蜂群恢复发展最困难的一个阶段。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春繁。
1 早春阶段
蜂群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越冬期,巢内饲料消耗殆尽,为使蜂群不受损失,应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1.1 全面检查
“立春”以后,趁晴暖无风天气,气温 8~10℃,当蜜蜂大量出巢飞行排泄时,全面检查。检查的内容有:巢脾数量、存蜜多少、群势强弱、蜂王是否健在等。要做好详细记录,为饲养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1.2 处理失王群
有些蜂群失王,可暂时从其他双王群中抽蜂王介入,以安定蜂群情绪。
1.3 处理缺蜜蜂群
有些蜂群中间巢脾上蜜已消耗尽,可将外边蜜脾紧靠蜂团,小心撞伤蜂王;有些蜂群巢内饲料已消耗尽,外界还没有蜜粉源,不能进行补充饲喂,只能补充蜜脾。若无多余蜜脾,可从其他多蜜群中抽调。
1.4 防止蜂群起盗
中蜂嗅觉灵敏,若蜂箱有漏洞或巢门过大,容易引起蜂群互盗。要用泥巴糊严蜂箱缝隙,堵塞漏洞,缩小巢门。
2 越冬蜂更替阶段
蜂群经过了 3 个多月的越冬期,老蜂逐渐死亡,群势衰减严重,剩余的蜜蜂也年老体弱,是蜂群最弱的时期。要想使蜂群恢复强大,应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2.1 适时开繁
刺槐、狼牙刺等主要蜜粉源“立夏”前后开花泌蜜。中蜂到“立夏”前后,单王群要繁殖成 8~10 脾蜂,双王群繁殖成 12~16 脾蜂,全场调整后,群均群势 11~12 脾蜂,产量不亚于西蜂。因此,蜜源前75 天即“雨水”开繁。
2.2 开繁标准
3 脾蜂 3 张脾,不达标则饲养双王群。3 张脾除去被蜂群越冬咬毁的部分,其实只有 2 张脾,还能保持蜂多于脾。弱小蜂群,根据“母女同巢”特性饲养双王群,新蜂王产卵力强,2 张脾放于大区紧靠隔王栅,老蜂王产卵力弱,1 张脾放于小区紧靠隔王栅。其实还是 1 群蜂,只是中间多了 1 块隔王栅。
2.3 防止巢虫危害
蜡屑是巢虫滋生的食物,必须彻底清除巢底蜡屑。单王群,掏出小区的保温物,用起刮刀先将小区清理干净,然后将蜂群调往小区,再清理大区;双王群,准备一只空蜂箱,将大区的蜜蜂提入空箱内,先用起刮刀清理大区,然后清理小区。
2.4 让蜂群修补被咬毁的巢脾育虫
春繁期,中蜂善于更新旧巢脾,修补新巢房育虫。因此,被咬毁的巢脾不能提出,只能用快刀削去黑色巢础部分,连脾带蜂放回大区紧靠王栅繁殖,将蜂路缩至 0.8 cm,工蜂会边修补,蜂王会边产卵,还是 1 张优良子脾。
2.5 加强保温
蜂群繁殖期,巢内育虫区温度保持 33~35℃。早春气温低,寒流频繁,为了保持巢内恒温,继承旧法饲养中蜂的优点,蜂群 2 箱 1 组:一箱坐北朝南,一箱坐西朝东,各箱露出前面,用干砖镶至箱盖,然后用麦秸拌泥糊好。单王群,小区填满保温物,框梁上盖覆布和小棉被;双王群,大区空间大,塞少数洗干净的破旧衣物,上盖覆布和小棉被。
2.6 饲喂花粉
花粉是蜂群育儿的蛋白质饲料,早春外界无粉源或长期阴雨天气,采集蜂难以采回花粉时,应给蜂群补充花粉。若头年秋天有脱下的花粉团,可用蜜水调和成糕状,放在框梁上让蜜蜂取食。若无,可用代用品如炒黄豆粉、奶粉也行。
2.7 喂水、喂盐
早春蜂群繁殖,采集蜂要到河边采水调和蜂粮、饲喂幼虫,但是因天气寒冷,往往被冻死,所以要在巢内喂水,并往箱后潮湿处撒少量食盐让工蜂采食。
2.8 奖励饲喂
奖励饲喂可刺激蜂王多产卵,提高工蜂造脾、育虫、采集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奖饲群比非奖饲群,蜂量可增长 1 倍以上。因此,当外界有零星蜜粉源,即可进行奖饲。单王群,将饲喂器放在小区保温物上;双王群,放在大区隔板外侧。每晚或隔晚饲喂1∶1 的糖浆 200~300 g,糖浆上面放浮漂,一直奖饲至主要蜜粉源开花泌蜜。
2.9 及时加脾扩巢,不误蜂王产卵
开繁 20 多天,单王群 3 张巢脾,若蜂王在巢脾一头产卵,可先将中间巢脾颠倒;若中间巢脾已产满,可将 1 张边脾调往中间;当 3 张巢脾产满,新蜂陆续出房,隔板外侧挂满“蜂胡子”,可加 1 张优质空脾或巢础。以后依次加脾,不可延误。双王群,3张巢脾已基本产满,可将大区 1 张未产满的子脾调往小区,将大区隔板外侧的蜜粉脾调入隔板内侧,再往隔板外侧放 1 张蜜粉脾。当大区隔板外侧挂满“蜂胡子”,可加 1 张优质空脾或巢础,以后依次加脾,不可延误。北方中蜂繁殖期,单王群加至 5~6 张脾,双王群加至 7~8 张脾为止。但是,宁晚勿早,否则易造成“春衰”。
3 蜂群快速发展阶段
“春分”以后,新蜂基本更替了越冬老蜂,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应做好下列各项工作。
3.1 加大饲喂量
巢内幼蜂多,外界粉多蜜少时,要加大饲喂量。若有大蜜脾,可放在隔板外侧。
3.2 加速弱群繁殖
“春分” (3 月 20 日) 以后,幼蜂大量出房。要及时抽强群的出房子带蜂补弱群,加速弱群繁殖,力争到荆条蜜源前夕发展为生产群。
3.3 提早培育雄蜂
“春分”后 7~10 天,工蜂开始造雄蜂房。要利用意蜂巢脾,没有意蜂巢脾可选用雄蜂房多的中蜂巢脾,在能维持强群、蜜粉产量高、抗病性能强的蜂王群中提早培育雄蜂,为提早培育蜂王作准备。
3.4 加巢础造新脾
“清明” (4 月 4 日) 以后,柳树、油菜、樱桃吐粉泌蜜,蜂群已发展为 5~6 脾,只要框梁上出现白色蜡痕,即可加巢础造新脾。不能加入越冬期被蜜蜂咬凹的巢脾让其修补,因为此时蜂王大量产未受精卵,工蜂会造些雄蜂房来修补。
3.5 提早培育新蜂王
为了控制分蜂,力争第一个蜜源蜂产品高产,更换老、劣、病王及为人工分蜂作准备。“清明”以后,当人工培育的雄蜂出房,即可根据场内蜂群数量,酌情人工移虫提早培育一批新蜂王。
3.6 及时生产雄蜂虫、蛹
“清明”前后 (南方时间还要早),当工蜂在巢脾下边、两角积极造雄蜂房,蜂王大量产未受精卵,为分蜂期培育雄蜂时,要抓住这一良机利用全场蜂群生产雄蜂虫、蛹 (平时也可生产,但要利用老蜂王,但无此时效果好)。这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既能控制雄蜂,又能节省饲料。
3.7 防止“分蜂热”发生
“谷雨”以后,巢内蜜蜂拥挤不堪,气温基本稳定。单王群,要掏出小区的保温物,若巢门口扇风降温的工蜂多,还可掀去小棉被;双王群,掏出大区的保温物,掀去小棉被,以防“分蜂热”发生。
3.8 及时平衡群势
接近“立夏” (5 月 5 日),北方的刺槐、狼牙刺等主要蜜粉源含苞欲放,箱内巢脾已经加满,新蜂陆续出房,双王群内蜜蜂拥挤,此时要平衡群势。将双王群正出房子脾带蜂补入单王群,使全场蜂群的群势均维持在 11~12 脾蜂的状态。
3.9 生产蜂王浆预防“分蜂热”
北方中蜂“谷雨” (4 月 20 日) 前后 (南方时间还要早),当工蜂在中间巢脾凹陷处积极造王台,蜂王往王台内产卵,为分蜂期培育新蜂王时,要抓住这一良机利用全场蜂群生产蜂王浆 (平时也可生产,但要利用老蜂王,无此时效果好)。此时,适龄工蜂泌浆量大,蜂王浆易获得高产,这既能增加蜂场收入,又能预防“分蜂热”。
东北、西北地区的蜂群,要为 6~7 月份进入生产期适时培育适龄采集蜂。
养驴
养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