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体倒藻,倒藻后水体变红
养殖水体藻类
长时间不换水,导致水中有机质积累过多,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从而使水变成绿色。
藻类可以由一个或几个细胞组成,许多细胞可以聚集成一个组织状结构。花丝可能分支,也可能不分支。有些藻类是单细胞鞭毛藻,而另一些则聚集成菌落。
绿藻松属是由众多的枝状细丝缠绕而成,不同部位的细丝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藻类虽然大多是水生的,但却无处不在,从温带森林到极地草原都有。有些品种可以生活在土壤中,能够忍受长期缺水;有的住在雪地里;少数品种在温泉中茁壮成长。
养殖水体藻类有哪些
伊乐藻
伊乐藻一般采取扦插种植,栽插初期时要选择较浅的水位,种完后上水至40cm左右,随后根据伊乐藻生长情况,逐步加深水位。种植完成后,要泼洒适量的复合肥,高温期要注意改良水质,促进伊乐藻扎根生长。另外,伊乐藻适应力极强,只要气温在5℃以上,水上无冰即可栽培,故可以在冬天种植伊乐藻
养殖水体藻类过多
可以用UV光杀死它们吗?
不能。紫外线照射可以杀死浮游藻,是因为浮游藻能够通过UV光。而毛藻一般附着在池壁或过滤器上,紫外线起不到作用。
2、毛藻的营养物质是什么?
可以肯定的一点,毛藻的营养物质并不是硝酸盐,而是磷酸盐和氮。磷酸盐及氮对藻类的最佳比例为16:1(即Redfield值)。
3、水体中磷酸盐及氮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有机物质如污泥、鱼类粪便、落叶、入侵池子的杂草、肥料、鱼食,甚至自来水都有可能增加水中磷酸盐的含量,而氮是永远存在于池里的。这其中最关键的是磷酸盐(PO4),因为微生物细胞的生长需要它来完成。微生物的生长只需要小于1ppm的PO4,一般情况下PO4小于5ppm不会有毛藻问题产生。
4、如何减少毛藻?
降低PO4是关键。首先测量鱼池和自来水中的PO4水平,如果自来水中的PO4水平非常低(1ppm或以下),那可以通过换水来解决。每天换水30%,一个星期后70%的毛藻应该就会消失了。记得要检查一下水泵,有一些毛藻可能会卡在那里。
5、通过换水无法降低PO4水平,怎么办?
这时可以利用大麦秸秆或双氧水。在过滤或鱼池中,大麦秸秆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产生小剂量的双氧水。对比化学试剂,大麦秸秆更为安全。如果一定要使用双氧水,请确保有良好的化学知识和必要的计量设备。
养殖水体藻类图片
首先是褐藻:
褐藻门是藻类植物中较高级的一个类群。褐藻植物体均为多细胞体。
简单的是由单列细胞组成的分枝丝状体;进化的种类,有类似根、茎、叶的分化,其内部构造有表皮、皮层和髓部组织的分化,甚至有类似筛管的构造。
细胞壁分两层,内层由纤维素组成,外层由褐藻胶组成。载色体1至多数,粒状或小盘状,含叶绿素a和c、胡萝卜素及数种叶黄素(主要是墨角藻黄素)。由于叶黄素的含量超过别的色素,故藻体呈黄褐色或深褐色。
褐藻的生长时间,位置,产生原因生长时间:褐藻主要出现在开始建缸阶段。一般在新建缸的前三个月出现并且这个阶段经常会出现鱼虾无故死亡的现象,导致很多新手不知所措。
经常出现的位置:缸壁以及沉木、石头、生长慢的水草叶等的表面。
产生原因:个人感觉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体的硝化系统没有建立完善,另外加上换水不够规律或不换水或少换水。
经过各位大神无数次开缸后的观察,一旦水体硝化系统建立完善后,这种藻类会逐渐消失的无影无踪。
褐藻的处理办法
加快硝化系统的建立,开缸阶段可以选购优质硝化细菌按照说明添加进入草缸,或者更省时的方法是向熟识的草友要一块使用很长时间的滤棉,拿回来后不要清洗,尽快放入自己的过滤系统中,当然定期的清理缸壁、定期换水也是必须的功课。
另外,有规律的换水(最好为暴过气的水),给水体中加入新水,会有效的稀释水体中的养份,一方面为水草提供好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保持水质的清新,加快硝化菌的建立与生长。
水产养殖藻类
第一种,投入少量高铁酸盐进行预氧化,再投放PAC混凝,可使水中藻的除去率提高20%左右,除去率可达85%。
第二种,用爱族磷酸盐可以除去水中的磷酸盐,预制藻类生长。磷酸盐含量过高时,藻类快速生长,形成如浮游性藻类、附着性藻类,爱族磷酸盐有效地结合水中磷酸盐,形成无法被藻类吸收的物质,有效地抑制藻类生长。
第三种,用硫酸铜来改变水的PH值除去水中的藻类。
第四种,用漂白粉除去水中藻类。
第五种,生物方法降低水中的氨氮含量,再用漂白粉杀死藻类。在水塘里养殖水浮莲、水葫芦等水草,消耗水中氮磷钾养分,再打捞水草,用漂白粉杀除剩余水藻。
第六种,养殖草鱼、鲢鱼消耗水藻。
第七种,排水清塘,再用石灰或漂白粉消毒。
总之,水体含氮磷钾等营养物质过多,是水藻泛滥的主要原因。治标必须先治本。
首先要明白藻类生长过旺的原因,根据原因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藻类过度繁殖,一般表明水体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水中的氮磷含量高,水温适宜藻类繁殖等,一般在生产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排去部分老水,补充新水
换注新水是养殖生产上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常规的养殖水体换注新水可以暂时缓解藻类过多所带来的危害和负面影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藻类过度繁殖的问题。
在一些蓝藻爆发的水塘,水面会有一层藻膜,可以先通过人工捞取,最好是等到起风的时候,在风力作用下蓝藻会集中在下风口处,这样在岸边借助手抄网就可以很方便地捞出大部分蓝藻,然后再借助药物调水即可。
还可以借助排水管道,排水口设置在水体最上层,这样浮在水面的藻膜就会逐渐排走,之后再加注新水即可。
2、使用药物灭藻
使用灭藻制剂,进行局部用药可以起到一定的除藻效果,但频繁使用化学制剂等容易破坏养殖水体中生态系统种群结构。这样不但容易破坏养殖水体的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营养盐比例失衡。
另外,还要控制水中氮、磷的含量及有机物的浓度,利用养殖水体中的有效微生物进行生物修复,也就是使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水也是可行的。
但是要注意,使用微生态制剂或EM菌时要注意,不能与药物同时使用,否则有益菌就会被杀死起不到调水效果。
3、利用高等水生植物调水
通过高等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抑制藻类的大量繁殖,通常的做法就是在养殖水体中种植一定量的黄花水龙、风眼莲(水葫芦)、满江红、水花生等水生高等植物,其中风眼莲是公认的去除氮、磷效果最佳的水生植物,很多研究与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凤眼莲也具有改善水体水质的作用。
4、根据池塘面积及藻类密度投放适量的花白鲢
常见的养殖鱼类中,白鲢是以浮游植物(也就是藻类)为主要食物的,花鲢则是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的,而浮游动物又以浮游植物为食。因此花白鲢与浮游生物构成了一定的营养关系。在水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的池塘中可以加大花白鲢的投放量,对于一些新开水体,花白鲢的投放量可适当降低
养殖水体藻类持续死亡的原因
主要是水质不好,水体溶氧量过低或者患病导致的。
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蓝绿藻大量繁殖,随着气候突变,致使大量藻类死亡,引起水变。死亡藻类的残体释放很多有害物质败坏水质,使水体的密度变大,底质中密度小的物质上浮,悬浮于水中,这样就出现了水质浑浊现象。
养殖动物身上有虫时,鱼体感到不适,就会在池塘中乱窜,搅动底泥,造成水体浑浊。再加上水质不好,水体密度较大,浑浊很难沉降。
长时间暴雨,导致水质浑浊,有机物耗氧加大。对水质浑浊的预防: 针对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主要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改良池塘底质,减少有机耗氧,补充碳源平衡藻相,维持水质稳定是解决水质浑浊的根本。 发生水质浑浊后的处理方法:
养殖水体藻类活力在显微镜
首先要把载玻片放入片夹上,移动横向纵向推进器,把样品移入视野中间。
1.光线的调节(调光旋钮、聚光器的升降,光阑珊大小);
2.双目镜---双眼看;
3.10倍镜---调节清晰(粗准焦螺旋先找到生物面),转换到40倍(细准焦螺旋)轻微调一下;
4.换样品---转到10倍镜,拿下载玻片从新制片在重复上述调节步骤看清藻类。
5.显微镜归位--载物台落下,转换器换到4倍镜,或者没有镜头的位置。
ps.建议从10倍开始看,4倍小,对藻类不熟悉,不容易找到生物面。找到生物面这步非常重要。如果10转到40,转不过去,说明找的不对。
养殖水体藻类老化处理方法
1、调节水质:将底层的水抽出一部分,并注入新水,然后使用硫酸氢钾复合盐,次日使用微生物制剂。2、增加饵料:适当增加投喂量,防止鱼类因进行觅食活动而导致水质变得更加浑浊。3、栽培水草:栽培水草,改良底质后施一些长根肥料,以保持水草的数量。4、捕捞虫体:夜间用灯光照射池塘的角落,待虫体聚集后用网捕捞。
鱼塘水浑发黄怎么处理
1、调节水质
将池塘底层的水质抽出一部分,然后注入新水,再使用硫酸氢钾复合盐,第2天用微生物制剂调水。
2、增加饵料
根据鱼类的实际进食情况适当增加投喂量,防止养殖的鱼类由于食物不足而觅食,继而导致因活动量增加使得水质变浑。
3、栽培水草
种植适量的水草,待改良底质后施入一些长根肥料,让水草始终保持一定的数量。
4、捕捞虫体
(1)于夜间用灯光照射池塘的角落,利用虫体的趋光性使它们聚集,然后用网捕捞。
(2)于晴朗天气在池塘的下风处(虫体较多的水面)进行定点杀虫。
5、使用净水剂
于晴朗天气全池泼洒净水剂或生物絮凝剂,之后密切关注天气的状况,尽量保持水体的稳定。
鱼塘水浑发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1、水质老化
未合理使用无机肥,或者未及时追肥,使得水体中的藻类不均衡,藻类老化死亡,继而导致水体中的悬浮生物数量增加,水质变浑浊。
2、饵料不足
饲料投喂量不足,导致养殖的鱼类由于自行觅食而增加活动量,在觅食过程中泛起了池底的泥水,使得水体变浑浊。
3、水草过少
虾池中水草过少,致使水体自净能力不足,从而引起水体变浑。
4、虫体过多
池塘中的枝角类、桡足类生物较多,使得水体变浑浊,有时甚至会导致水体呈乳白色。
5、天气剧变
连续的晴朗天气后忽然出现降雨、降温的天气,导致池水上下对流,或池边的泥水流入池塘内,此时养殖鱼类的活动量增加,使得池水变浑,水质呈泥浆状。
养殖水体藻类怎么形成的
藻类在水产养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藻类也是把双刃剑,好的藻相有利于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利于养殖的顺利进行,相反差的藻相也会导致养殖的失败,总体来说,藻类在水产养殖的作用主要有:
1、池塘中的“氧源”: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释放到水体当中,保证养殖动物的正常生长和生活,池塘中大部分溶解氧是由藻类提供,而通过风或增氧机等辅助手段,使空气当中的氧气融入到水中,所占的比例较低。
2、变废为宝的“加工厂”:藻类通过自身的各种生化反应可以将水体中各种无机盐转化合成为有机物,储存在体内,作为食物链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池塘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海参来说,部分藻类是其健康生长的重要天然饵料。
3、各种水质理化指标的“影响者”:养殖水体中 pH、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总硬度、总碱度等理化指标是影响白养殖动物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例如,亚硝酸盐过高,会导致养殖动物中毒甚至死亡。而部分藻类通过自身的生化反应,可以将部分理化指标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从而保证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
4、维持养殖水体的稳定“定海神针”:在养殖过程中,经常由于受到环境变化引起应激反应,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一部分水产养殖动物发病甚至死亡,因而水体的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藻类作为池塘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影响水体稳定的重要因素。
养殖水体藻类种类
褐藻:褐藻是最常见的顽固藻,在开缸初期容易出现,而褐藻的顽固就表现在,你清除掉之后它很快又出现了。
绿水:绿水养鱼苗其实是一种好方法,但是如果鱼缸出现绿水,那一般是太阳暴晒或者水体过肥造成的。
刚毛藻: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绿藻,它们可以生长在任何地方的表面,然后快速生长。
蓝藻:又叫蓝绿藻,它们是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核生物。生长速度极快。
养羊
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