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的养殖技术,养殖蝌蚪的用处
蝌蚪的养殖技术与管理
蝌蚪一般是吃水中的藻类,浮游生物,零碎有机物,还比如鱼虾的尸体等,或者放一些青苔或者饭粒也是可以的。
栖息环境
刚孵化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适合生长在细水长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之间的水域。蝌蚪不避光,生长在光线暗淡,幽静的地方,如果是人工养殖,应避免阳光直射,要勤换水,实时调整水的深度,控制好水的温度,保持水池的清洁。
小蝌蚪饲养技术
要是水温,宜热不宜冷,参见金鱼养法,很好养。
把蝌蚪养玻璃瓶,一般应该放在向阳面,但是不要让太阳晒。用水藻、碎菜叶、煮熟的蛋黄等喂养蝌蚪,我喂的是未煮的面条哈,每次喂得不要太多,每隔几天换一次水。不要太精心,但是也不要让水变臭了。养蝌蚪的玻璃瓶内可以放一些水草,要及时清理蝌蚪尸体和残渣. 当蝌蚪四肢脚都长出来了,并且它们的尾巴掉的差不多,就可以换成小水桶,水中放一些能够露出水面的石头,以便它发育成幼蛙后及时上来适应两栖,否则小青蛙会被淹死。
蝌蚪的养殖技术和治疗
1、培育池条件
(1)培育池一般可以选择小型的水泥池,池水的深度以0.6-1米为宜,面积以8-10平方米为宜。
(2)池壁的斜度要略微大些,以便让蝌蚪在池壁休息,变态后的幼蛙也便于登陆。
(3)刚孵化出来的蝌蚪其体长一般只有5-6.3毫米左右,而且游泳能力较差,此时它们主要依靠吸盘吸附在附着物上面休息,因此要向培育池内投放水葫芦、水草等植物,或者是投放树根,要求覆盖率达到1/3。
(4)培育池的四周要用竹箔围好,防止蝌蚪受到敌害。池中水面往下10厘米处设置饵料台。
2、放养密度
(1)刚孵化出来的蝌蚪可以适当密养,以便管理,通常每平方米可放养2000-3000只蝌蚪。
(2)10天后,随着个体的长大和摄食能力的增强,应逐步降低密度,此时每平方米通常可放养500-1000只蝌蚪。
(3)30天后至变态前,每平方米可放养100-300只蝌蚪。
(4)放养时,用3%食盐水对蝌蚪浸洗5分钟,以进行消毒杀菌。
3、投饵数量
(1)蝌蚪孵化后的前6天主要靠体内的卵黄囊提供营养,6天后随着卵黄囊的消失蝌蚪开始摄食浮游生物及人工饵料,因此在培育蝌蚪前要先施肥,以增加池水中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为其提供充足的开口饵料,从而提高蝌蚪的成活率。
(2)人工饵料可以选择使用动物内脏、田螺、鱼肉、水蚤、米糠、豆饼,投喂量根据蝌蚪的日龄来决定。7-30日龄的蝌蚪,每1000只投喂40-70克饵料/天,其中动物性饵料占70%;30天后至变态前,每1000只投喂60-80克饵料/天,其中动物性饵料占57%。
(3)若投喂粉状饲料,则要先将其煮熟并搓成团才能使用,鱼肉、鱼肠要切碎才能投喂,田螺要压碎后才能投喂。每天的投饵时间为下午4-5点。
牛蛙蝌蚪的养殖注意事项
1、培育过程中,每隔3-5天换1次水,每次的换水量为10-15厘米,而且换水时要保证水的温差不能超过3℃,同时每天也要定时清洗食台。
2、一般情况下,蝌蚪经过80-110天的培育后就会变为幼蛙,但在变态前这一阶段的死亡率较高,所以需加强管理,停止喂食,保持养殖环境的安静,以增加变态期的蝌蚪的成活率。
3、牛蛙蝌蚪会被肉食性鱼类、蜻蜒幼虫、水蛇、虎斑蛙蝌蚪、龙虱幼虫等生物所吞食,一旦发现这些生物后要及时清除。
小蝌蚪养殖技术
水深10cm一般就够了,刚孵出的蝌蚪全长6~8.5毫米,静卧在池底或吸附在池壁四周与水草上,以自身卵黄为营养,不必投喂饵料。
3日龄蝌蚪活动能力增强,卵黄囊将被吸收光,此时开始摄食天然的浮游生物。饵量以吃光无剩为原则。若喂碎肉,将其缚在线上悬挂于池边;若投喂豆浆,需均匀泼洒全池。每两天换水一次,以保持水质清新。
蝌蚪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以群居为主。刚孵化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适合生长在细水长流,清新无污染,水温保持在20~29℃,pH值6~8之间的水域。蝌蚪不避光,生长在光线暗淡,幽静的地方,如果是人工养殖,应避免阳光直射,要勤换水,实时调整水的深度,控制好水的温度,保持水池的清洁。喂食的话就给它们吃面包屑、干面条末、肉末、小鱼虫、面包屑、各种昆虫、水草等
蝌蚪的养殖技术蝌蚪期的饲养管理
蝌蚪期是幼体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决定蝌蚪的生长发育、变态幼蛙的产出数量。
初期为孵化后1~10天,可以投喂熟蛋黄等高蛋白流质饲料,将熟蛋黄揉碎,用水化开,以40目纱网过滤后定点投喂,早晚各一次,用量为每3000尾喂1个。并在投喂1h后,对养殖池水进行换水作业,以确保水质清爽。5~6天后,可以投喂粉状饲料,将粉状饲料制成团状投放于饲料盘中即可。
虽然在这一期间,蝌蚪的消化功能仍不够强大,但发育迅速,需要更多食物,所以这一时期也是影响蝌蚪存活率的关键时期。在饲料上必须补充饵料,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日常所需,主要以营养丰富的糊汁饵料为主,如蛋黄、玉米粉、4号粉,并辅以细嫩藻类植物等。扩展资料:蝌蚪养殖池的建造人工养殖蝌蚪,为了保经济效益,采用集约化养殖模式,故在建池时应确保规范化,为蝌蚪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环境。蛙池设计长方形,内壁涂有防渗涂料,提高池内壁的光滑度,以免水泥池壁对蝌蚪造成损伤,同时还避免幼蛙的攀爬,发生逃逸现象。
池底有一定的坡度,在以保证蝌蚪在冬季可以正常发育,减少冬季发育时间。水池底部设有开口,与池外塑料管相接,用以调节水位。养殖池顶部加设网盖,用以防止敌害生物的侵袭。
小蝌蚪养殖方法
1、蝌蚪应分级饲养,同一日龄蝌蚪按个体大小不同进行分级,每月1次,以利于统一投饲管理。合理掌握饲养密度,在分级过程中进行分群、组合,以同级个体适当的密度,进行分池饲养。
2、饲料要品种多样、优质,正确掌握好合理的投饲量,不可过少过多,每天定点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均衡,随日龄增长而逐渐适当增加。在蝌蚪采食旺季,或变态前后,应更严格做好投喂管理工作,以防各种疾病的发生或因环境条件的不适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早期孵化的蝌蚪应加强饲养,促其当年变态。晚期孵化的蝌蚪应合理控制饲喂量,不使其当年变态,让蝌蚪越冬,以降低死亡率。通常5~7月份产卵孵化的蝌蚪在7~9三个月中可以变态,8~9月份以后繁殖孵化的蝌蚪要经过越冬到第二年4月份以后才能变态成幼蛙
养兔
养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