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鱼养殖要多久,养殖的中华鲟叫什么
中华鲟叫做什么
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英文名:Chinese Sturgeon):是硬骨鱼纲、鲟科的鱼类。
中华鲟是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在海洋主要以鱼类为食,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较少。中华鲟幼鱼主食底栖鱼类蛇鲲属和蛹属及鳞虾和蚬类等,产卵期一般停食。
中华鲟又叫
鲟鱼又称鲟龙,主要分布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三水、肇庆及西江一带,以三水河口产为好,与中华鲟同属一种鱼类。
鲟鱼鱼眼小,鼻孔大,口大鳃孔大,体形如梭,头较大,呈三角形,吻扁平微上翘,胸部扁平尾细小,身无鳞,只有五纵行菱形骨甲。因鲟鱼的肉质细、少刺,富含胶质而肥腴,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是珍贵的烹饪原料和营养食疗的辅助原料。
中华鲟是啥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其他鲟鱼的区别在于,中华鲟只分布在长江流域, 常见的达氏鲟鱼,体型小于中华鲟,而鳇鱼的体型要大很多,大于中华鲟,而长相不同在于鳇鱼鼻子如避雷针而嘴巴很大超过身体宽度,鲟鱼鼻子如炮弹嘴巴没有超过身体宽度
02
中华鲟,嘴上有须,提醒宽胖,头背部骨板光滑。幼体骨板之间的皮肤光滑,成体较粗糙。头部皮肤布有梅花状的感觉器一陷器。
03
达氏鲟鱼:鱼体长较短,体重较轻,体背及侧面青灰色。腹面灰白色。鳍青灰色,边缘白色
04
鲟鱼:身躯庞大,一般体重50~100公斤,大者可达1000公斤,分布于黑龙江之中,有“水中大熊猫”有淡水鱼王的美称
中华鲟叫做什么动物
中华鲟是鲟龙鱼的一种。
鲟龙鱼又被称为鲟鱼,它们是大中型的经济鱼类,也是比较珍贵的鱼种。目前已知的鲟鱼有20多种,中华鲟就属于鲟鱼中的一个品种。大多数的鲟鱼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部,而中华鲟主要分布在我国。常见的达氏鲟和白鲟,和中华鲟相比,吻部都是较长的,尾巴也要相对更大一些。
鲟龙鱼与中华鲟区别在于前者可以食用,而后者不可以食用。鲟龙鱼虽然是稀有动物,但是可以人工养殖,因此可以捕捞并食用。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所以禁止捕捞和食用。鲟龙鱼和中华鲟中的营养都极其丰富,营养价值高。
鲟龙鱼,也单独叫作“鲟”,是一种大型经济鱼类,生产于沿海地区以及南北各大水域,它是世界上少数生活在水中的活化石之一,同时也是所有鱼类中营养价值最高的一种鱼,鲟龙鱼的卵可以做成鱼子酱食用。中华鲟,也叫鳇鲟、黄鲟等,是一种底栖鱼类,个头较大,具有“长江鱼王”的称号,也是活化石,所以也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中华鲟俗称叫什么
中华鲟:硬骨鱼纲、鲟科的鱼类。常见个体体长0.4-1.3米,体重50-300千克;最大个体体长5米,体重可达600千克。是中国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尾鳍为歪尾型,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肠内具螺旋瓣。
另外中华鲟生命周期较长,最长寿命可达40龄。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中华鲟叫做什么名字
中华鲟的日本名字叫做チョウザメ
中华鲟被称为
中华鲟有一亿多年的悠久历史,如此古老鱼类已经不多。中华鲟生理结构特殊,既有古老软脊鱼的特征,又有现代诸多硬骨鱼的特征。所以被称作是是鱼类的活化石。
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身体长梭形,吻部犁状,基部宽厚,吻端尖,略向上翘。口下位,成一横列,口的前方长有短须。眼细小,眼后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新月形喷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
中华鲟生理结构特殊,既有古老软脊鱼的特征,又有现代诸多硬骨鱼的特征。形近鲨鱼,鳞片呈大形骨板状;鱼头为尖状,口在颌下。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是长江中的瑰宝!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洄游性鱼类,最大的个体可以达到400-500公斤。平时,中华鲟栖息于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我国东南沿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在海洋里生活了9—18年后,性腺发育接近成熟时,便成群接队向长江洄游,到达长江上游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段繁殖。
中华鲟是什么?
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属鲟形目、鲟科、鲟属的一种。中华鲟为白垩纪残留至今最为古老的现生鱼类之一,在全世界20余种鲟科鱼类中分布纬度最低,体型最大,生长最快,为我国特有种,因具有许多原始性状成了介于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之间的中间类型,在学术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古老的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中华鲟被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古称也叫大腊子。
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现今仅在我国长江流域尚有分布,其他江河中均已绝迹,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和观赏价值。
据研究记述,因中华鲟特别名贵,外国人也希望将它移居自己的江河内繁衍后代,但中华鲟总是恋着自己的故乡,即使有些被移居海外,也要千里寻根,洄游到故乡的江河里生儿育女。在洄游途中,它们表现了惊人的耐饥、耐劳、识途和辨别方向的能力,所以人们给它冠以“中华”二字。
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回游到长江,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击,才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 cm左右,又携带他们旅居外海。它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养成了身居海外不忘故乡的习惯。正是由于这种执着的回归、寻根的习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中华鲟”。
中华鲟又称什么
中华鲟(AclpenserSinensisGrdy)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和“长江鱼王”。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
中华鲟
中华鲟,又称鳇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于软骨硬鳞鱼类,身体长梭形,吻部犁状,基部宽厚,吻端尖,略向上翘。口下位,成一横列,口的前方长有短须。眼细小,眼后头部两侧,各有一个新月形喷水孔,全身披有棱形骨板五行。尾鳍歪形,上叶特别发达。中华鲟鱼,属世界27种鲟鱼之冠,它个体硕大,形态威武,长可达4米多,体重逾千斤。
中华鲟生理结构特殊,既有古老软脊鱼的特征,又有现代诸多硬骨鱼的特征。形近鲨鱼,鳞片呈大形骨板状;鱼头为尖状,口在颌下。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是长江中的瑰宝!
鲟鱼类的祖先在地球上已有1.4亿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中华鲟是一种大型洄游性鱼类。平时,中华鲟栖息于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我国东南沿海的沿海大陆架地带。在海洋里生活了9—18年后,性腺发育接近成熟时,便成群结队向长江洄游,到达长江上游四川宜宾一带和金沙江下段繁殖。每年夏秋,聚集于长江口,溯江而上至长江上游金沙江一带产卵,和幼鲟顺江而下,到东海,黄海的深水中成长。长江葛洲坝水电站的建设,使此鱼在长江失去了产卵繁殖的场所。为使中华鲟鱼保存下来,我国投资兴建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机构,并获得成功。
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Gray)隶属于鱼纲,辐鳍亚纲,鲟形目,鲟科,鲟属。
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鳞,背面一行,体侧和腹侧各两行。鲟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留下的稀有古代鱼类,它介于软骨与硬骨之间,骨骼的骨化程度普遍地减退,中轴为未骨化的弹性脊索,无椎体,随颅的软骨壳大部分不骨化。尾鳍为歪尾型,偶鳍具宽阔基部,背鳍与臀鳍相对。腹鳍位于背鳍前方,鳍及尾鳍的基部具棘状鳞,肠内具螺旋瓣,肛门和泄殖孔位于腹鳍基部附近,输卵管的开口与卵巢远离。
中华鲟个体较大,寿命较长,最长命者可达40龄。但其性成熟较晚。
据研究,在产卵群体中,雄鱼年龄一般为9至22龄,体重40至125公斤;雌鱼为16至29龄,体重172至300公斤。据文献记载最大体重达560公斤,是鱼类的庞然大物。因为它们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又有“长江鱼王”之称。据观察,中华鲟年平均增长速度,雄鱼5至8公斤,雌鱼为8至13公斤。但从幼鱼长到大型成鱼需8至14年。
一般认为中华鲟是淡水鱼类,它们是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
它们平时栖息在海中觅食成长,开始成熟的个体于7—8月间由海进入江河,在淡水栖息一年性腺逐渐发育,至翌年秋季,繁殖群体聚集于产卵场繁殖,产卵以后,雌性亲鱼很快即开始降河。产出的卵粘附于江底岩石或砾石上面,在水温17—18℃的条件下,受精卵约经5—6昼夜孵化。刚出膜的仔鱼带有巨大的卵黄囊,形似蝌蚪,顺水漂流,约12—14天以后开始摄食。再年春季,幼鲟渐次降河,5—8月份出现在长江口崇明岛一带,9月以后,体长已达30cm的幼鲟陆续离开长江口浅水滩涂,入海肥育生长。
中华鲟是底栖鱼类,食性非常狭窄,属肉食性鱼类,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动迟缓的底栖动物为食,在海洋主要鱼类为食,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较少。河口区的中华鲟幼鱼主食底栖鱼类蛇鲲属和蛹属及鳞虾和蚬类等,产卵期一般停食。
据研究记述,因中华鲟特别名贵,外国人也希望将它移居自己的江河内繁衍后代,但中华鲟总是恋着自己的故乡,即使有些被移居海外,也要千里寻根,洄游到故乡的江河里生儿育女。在洄游途中,它们表现了惊人的耐饥、耐劳、识途和辨别方向的能力,所以人们给它冠以闪光的“中华”二字。
鲟鱼的种属及分布
世界鲟科鱼类计4属24种,其中:鳇属2种,鲟属17种,铲鲟属2种,拟铲鲟属3种。我国有鲟科鱼类计3属8种其中:鳇属1种,鲟属6种,拟铲鲟属1种。
鲟形目鱼类(Acipenseriformes)在分类学上属硬骨鱼(Actinopterygii),又因其内骨骼多为软骨,体表多被覆着硬鳞亦将其列为软骨硬鳞类(Chondroslei)。鲟形目鱼是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鱼类中最原始的类群。它们的化石最早发现于中生代三叠纪(大约两亿年前)的地层,很多种类在地球的演变的长河中灭绝了,只有极少数残存至今,而且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目前全世界已为人们认识的共有25种,其中我国分布的有8个种。在我国的辽宁和河北也曾于晚侏罗纪到白垩纪地层中发现过它们的化石。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丰富多彩,鲟形目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比较丰富,分布范围广泛,北自黑龙江、额尔齐斯河,南到珠江,以及我国沿海大部分近岸海区都曾有过它们的分布记录,只是随着纬度的降低,其种类和数量都略有减少。
据1834年的有关文献记裁,中华鲟的模式产地是中国。尽管它不是中国特产,但却由于模式产地在中国而出名。后来有人根据当时的中国历史和后人的工作推测是广州。它的分布较广,在我国的渤海的大连沿岸、旅顺、辽东湾、辽河;黄河北部辽宁省海洋岛及中朝界河鸭绿江;山东石岛、黄河、长江、钱塘江、宁波、瓯江、闽江、台湾基雄及珠江水系等。在长江可达金沙江下游;在珠江水系可上溯西江三水封开,北江达乳源,甚至达广西浔江、郁江、柳江;在海南省沿岸亦产。国外见于朝鲜汉江口及丽江和日本九州西侧。
现在中华鲟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赣江、湘江、闽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现。
中华鲟为什么叫中华鲟?
因为这三种动植物,都是地球上亿年前的物种,它们是在地球上有恐龙那个年代就存在了,但是,由于地球自然生态变化,以及地壳反复变迁等灾难性变化,使一些动植物物种埋在地下而灭绝成为化石,一些物种为适应新环境而发生不断进化,这就演变了动植物物种的不断灭绝或进化。
而上述这三种动植物在中国既却既没有灭绝也没有进化(没有明显变化)成为上亿年前物种中仅存的动植物之一,根据它们同时代的动植物已经都成为化石了,而它们至今仍活着,所以人们就形象得比喻它们就是“活化石”。
中华鲟又叫什么
一只鲟鱼有1斤左右的鱼籽,鲟鱼是现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又叫中华鲟、鳇鱼、苦腊子、鳣,鲟鱼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通常所说的鲟鱼就是指鲟形目的鱼类。世界上现存1目2科7属27种,仅分布于北半球,现存9个自然分布区,分别为太平洋东岸、北美大湖地区、大西洋西北部、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墨西哥湾、大西洋东北部。
特种养殖
特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