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工厂化养殖鳗鱼,高密度养殖鳗鱼
鳗鱼养殖密度每平方米
1.水体管理
鳗鱼的食量比较大,所以在喂食完之后产生的粪便和残饵会比较多,要及时的进行清理。在鳗鱼的食物中可以适量的添加一些Vc、Ve微生态制剂等,这样可以增加鳗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可以提高饲料的转化率。一般要在鳗鱼喂食之后的三个小时进行排污,鳗鱼的水池也需要仔细的刷洗一遍,并且一个小时要进行一次排臭。
鳗鱼的水环境主要注意水色的培养与维持。水体的颜色主要由一些微藻形成,它们可以净化水并且对于水体遮光、和抑制细菌生长有着很大的作用,微生物制剂可以吸收硫化氢等一些有机物质,有利于鳗鱼正常的觅食和健康的生长。鳗鱼在养殖的过程中,如果遇上水的颜色控制不好或者是雨水天气的时候,水里就会很容易滋生病菌和寄生虫。所以对于这种情况要以先预防为主,一般要做到一个星期要使用一次不会残留刺激很低的药物和杀虫剂对水消毒。
2.投喂管理
温度是影响鳗鱼食量的一个比较大的因素,特别是如果早晚温差比较大的时候,所以如果是在春夏交替的季节要使用保温棚进行保温,秋冬交替的时候要提前就盖好保温棚,这样可以避免温差过大。一般情况下水温最好保持在24度~29度。通常情况下,在鳗鱼的幼苗时期白仔料的量应该为鳗鱼体重的5%左右,等到鳗鱼生长到黑仔的时期,它的投食量要下降到4%左右,当鳗鱼成长到幼鳗时期的时候,投食量大约在3%。一般鳗鱼对光线的适应是从小开始的,如果光线已经确认好之后,就不要随意的去改变,鳗鱼比较喜欢光线暗一点的环境。如果天气变得比较闷热,鳗鱼会觉得很焦躁,所以这种时候投放食物的量需要减半。当然如果冷空气来袭的时候,鳗鱼的食量也会下降,对于投食的量也要下降三分之一左右。
3.病害防治
鳗鱼的主要病害有脱粘败血症、拟指环虫病和小瓜虫病。那么来说说这些病害的对应防治与治疗方法。
(1)脱粘败血症
这种病是鳗鱼养殖的过程中危害最大的疾病,会对养殖户们造成很大的损失。它的发病一般是在黑仔培育的前期,一旦一个池塘出现出现这种情况之后,会感染到所有的鳗鱼,所以一定要及时的预防。预防主要是要保证平时鳗鱼养殖的密度,在投喂食物的时候不要太快,这样会让鳗鱼造成暴食的情况,要定期对水进行消毒,减少水中的亚硝酸盐、氨氮。
(2)拟指环虫病
拟指环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类的疾病,它不会造成鳗鱼的死亡,但是会影响到鳗鱼的食量,所以预防的方法主要是要对鳗鱼进行定期的驱虫,一般驱虫2、3次之后鳗鱼就会产生药物的抗体,选择驱虫药的时候要注意药物的浓度,在驱虫之后,使用正确的解毒药,降低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3)小瓜虫病
目前对于这种病还没有比较有效的药物来进行控制,可以使用中草药和碘的复配制剂新瓜虫灵,每天一次,一次的量大约为45ml/m3,每天进行一次换水,一般使用了5次之后,可以有效的清除一些小瓜虫。这种方法对于成本比较高,但是对于鳗鱼没有什么刺激,比较安全。
淡水鳗鱼养殖温度
鳗鱼在3℃-38℃水温范围内都能存活。
鳗鱼的养殖条件
淡水鳗鱼养殖首先要抓好鳗苗的培育,搞好成鳗鱼的饲养,养殖场的环境条件要达标,养鳗池设计要合理,多学习养殖技术提高技艺。
鳗鱼高密度养殖
鳗苗放养密度
由于养殖方式不同,鳗苗的放养密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止水式池放养密度以150~300克/平方米,流水池以500~1000克/平方米为宜。以低密度放养成长较快,成活率高。
鳗苗放养时间
由于鳗苗在水温15℃以上才能正式开始摄食与生长,所以露天池培育鳗鱼苗种,以自然水温达到13℃以上时放养较为适宜。这样,鳗苗经过短期暂养适应环境后,当水温上升时即可开食驯养。在广东、福建的鳗苗放养时间在3月初左右。
有加温条件或有温水供给的养鳗场,鳗苗的放养时间应尽量提早,这样可以延长饲养期,提高鳗种的产量和质量。
鳗池规格
鳗池可分一级池、二级池、三级池和成鳗池四种。鳗场中这些池子的比例分别为2:8:15:75,即一个50亩水面的鳗场,一级池1亩,二级池4亩,三级池7.5亩,成鳗池37.5亩。这些池子的用途及规格如下。
一级池:用于鳗苗引食训练,并将鳗苗养到0.2克左右。面积为50~60平方米,池深0.8~1.0米,水深0.5~0.6米。
二级池:饲养体重0.2~2克鳗种。面积为200~400平方米,池深1.2~1.5米,水深0.8~1.0米。
三级池:饲养体重2~20克的鳗种。面积400~800平方米,池深1.4~1.5米,水深1.0~1.2米。
成鳗池:将体重20克左右的鳗种养成150~200克的食用鳗。面积800~1200平方米,池深1.5~1.6米,水深1.0~1.2米。
鳗鱼养殖的成本和计算
广东省。
广东最近几年对鳗鱼的养殖非常重视。仅顺德鳗鱼养殖面积(含外延面积)已超过6万亩,年生产能力达6万吨,带动产业和附加产值超200亿元;同时区内目前已建成大型鳗苗培育场7家,培苗总面积超8万多平方米,占全国总培苗面积的16%左右,年培苗能力达1亿尾;8家知名鳗鱼饲料生产企业,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拥有5家世界级的烤鳗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可达2万吨,占全省的60%;省级鳗鱼行业协会也于2001年落户顺德,会员企业达180多家,形成了鳗苗培育、鳗鱼养殖、饲料生产、烤鳗加工和产品出口等完整的鳗鱼业产业链和行业服务体系,鳗鱼产品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强,形成了全国最重要的鳗鱼养殖、加工和出口基地。
鳗鱼养殖密度每平方米多少
1、选种。由于黄金鳗鱼的价格十分昂贵,因此在选种时就需要选择那些体型丰满、体格健壮且活跃度较高的育苗来进行育苗养殖,否则则容易造成死亡,将会造成直接的成本损失。一般而言,选择这类育苗都是为了保障鳗鱼的存活能力,同时在后面的养殖管理过程中也更加容易成活。
2、水质管理。鳗鱼作为海洋生物,当然离不优质的水质环境,建议在海口附近利用渔网进行养殖,为了最大限度的给鳗鱼还原海洋环境,一般在养殖处还要建造一个特别的养殖地。其中水温要求保持在8℃~30℃之间,同时需要注意水流的速度不能太急,容易冲散鱼群,此外,还可以向养殖的地方放置输氧管,保证水域有着足够的氧气支持他们的活动。

3、养殖密度。养殖密度需要根据鳗鱼的品种而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一般如果是小鳗鱼的话一个平方米可以投放大概一百二十条左右。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额外关注鳗鱼的生长情况,对于生长较弱的可以分开来细心照顾,避免弱肉强食。
4、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鳗鱼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就是在放养之前,需要对他们的鱼苗进行消毒,这样是为了清除掉鱼苗身上所携带的各种细菌;其次就是在收获之前,对养殖区域内的海水进行消毒,主要是清除养育过程中留下来的杂质所滋生的细菌;最后就是在收获之后再次进行消毒,方便下一次养鱼的进行,也是为了避免污染海水。
5、饲料喂食。鳗鱼是肉食性鱼类,以捕摄小鱼、虾、蟹、蚯蚓等动物性食物为主,性成熟后的成鳗消化器官会逐渐萎缩,停止摄食,这个不用担心,产卵后就会自主进食。
鳗鱼的养殖技术
1、池塘的整修与消毒:春节后对池塘进行整修,干塘曝晒,4月中旬每亩用35公斤生石灰和水泼洒全池(包括塘边)消毒,5月上旬进水15~20厘米,每亩用20斤茶籽饼进行清塘、清杂、增肥。
2、鱼种放养:为延长天马鳗鱼最适生长期,天马鳗鱼苗前期一直在配有锅炉,温度为28℃的大棚恒温室内养殖,6月初水温恒定在24℃以上放入土池,放养规格为60~100尾/公斤,放苗时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并分规格分塘,每亩放养量1800尾左右。
3、水质管理:做好水质调控工作是天马鳗鱼取得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
一是勤换水,每月加换水2~3次,每次15厘米,特别是在养殖后期需勤换水,并加大换水量。
二是勤开增氧,塘口配备水车式增氧机,视天气情况调节增氧时间,在养殖后期,特别是高温季节,每天增氧时间不低于8小时,提高溶氧来改善池塘水环境。
三是定期使用生物制剂,在养殖后期由于塘存量大,残饵、排泄物较多,水质易变坏,每月用1~2次EM菌原露500克/亩,另外适当使用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等。
4、饲料投喂:根据天马鳗鱼的不同生长期调节饲料的配方,饲料蛋白不低于45%,脂肪含量低于8%,视水温、天气和吃食情况/日天,饲料量占鱼体量的2~3%。每7~10天调整一次投饲量,日投饲次数为2次,投喂前用饲料搅拌机搅拌并加适量的豆油,饲料都投在固定的食台上,以减少饲料失散,便于观察天马鳗鱼吃食动态。
5、病害防治:养殖期间每隔15天杀菌、杀虫一次,同时定时使用生物制剂和水质改良剂,此外每月使用2次大黄、黄莲、大蒜等中草药粉碎与饲料拌和投喂,这样可有效预防和降低疾病发生,近几年来该场采取上市措施后成活率均在90%以上。
鳗鱼放养密度
1998年至2013年4月先后在福建省尤溪县喑头村、永安市大湖村、梅列区的忠山坂等地驻点进行土池欧鳗养殖。
放养密度为3500~5000尾/亩,亩产量为1~1.5吨/亩,饲料系数为1.4~1.8,养殖成活率85~95%,年利润为1~3万元/亩。15年来,我们以出售菜鳗为主,出售规格为420~3500克/尾。
鳗鱼的养殖周期有多长
一般情况下,淡水鳗鱼的养殖周期为1-2年左右(鳗鱼在淡水中生长1年,通常到翌年春天就可长到15厘米左右,体重可达5克左右),但由于受到养殖方法、养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具体的养殖周期可能会有所差异。
鳗鱼性情凶猛,贪食好动,喜欢生活在流动的水域中,其趋光性较强,通常昼伏夜出。当水温为12℃以上时,鳗鱼会开始摄食。白仔鳗主要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有机碎屑等食物为食。体重为5克以上的鳗鱼可以捕食鱼苗,体重为100克的鳗鱼可捕食小鱼、小虾。成鳗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食,人工饲养时可以投喂配合饲料。
高密度淡水鳗鱼养殖技术
1、选种。由于鳗鱼的价格十分昂贵,因此在选种时就需要选择那些体型丰满、体格健壮且活跃度较高的育苗来进行育苗养殖,否则则容易造成死亡,将会造成直接的成本损失。一般而言,选择这类育苗都是为了保障鳗鱼的存活能力,同时在后面的养殖管理过程中也更加容易成活。
2、水质管理。鳗鱼作为海洋生物,当然离不优质的水质环境,建议在海口附近利用渔网进行养殖,为了最大限度的给鳗鱼还原海洋环境,一般在养殖处还要建造一个特别的养殖地。其中水温要求保持在8℃~30℃之间,同时需要注意水流的速度不能太急,容易冲散鱼群,此外,还可以向养殖的地方放置输氧管,保证水域有着足够的氧气支持他们的活动。

3、养殖密度。养殖密度需要根据鳗鱼的品种而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一般如果是小鳗鱼的话一个平方米可以投放大概一百二十条左右。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额外关注鳗鱼的生长情况,对于生长较弱的可以分开来细心照顾,避免弱肉强食。
4、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鳗鱼养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就是在放养之前,需要对他们的鱼苗进行消毒,这样是为了清除掉鱼苗身上所携带的各种细菌;其次就是在收获之前,对养殖区域内的海水进行消毒,主要是清除养育过程中留下来的杂质所滋生的细菌;最后就是在收获之后再次进行消毒,方便下一次养鱼的进行,也是为了避免污染海水。
5、饲料喂食。鳗鱼是肉食性鱼类,以捕摄小鱼、虾、蟹、蚯蚓等动物性食物为主,性成熟后的成鳗消化器官会逐渐萎缩,停止摄食,这个不用担心,产卵后就会自主进食。
以上就是大致的一些关于鳗鱼的养殖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其实鳗鱼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还是较差的,因此生长环境条件是否适宜是决定鳗鱼产量的关键,只需要额外注重以上几点,鳗鱼才能生长发育良好。
人工养殖鳗鱼一般多大
答:15厘米左右
一般情况下,淡水鳗鱼的养殖周期为1-2年左右(鳗鱼在淡水中生长1年,通常到翌年春天就可长到15厘米左右,体重可达5克左右),但由于受到养殖方法、养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具体的养殖周期可能会有所差异。
鳗鱼性情凶猛,贪食好动,喜欢生活在流动的水域中,其趋光性较强,通常昼伏夜出。当水温为12℃以上时,鳗鱼会开始摄食。白仔鳗主要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有机碎屑等食物为食。体重为5克以上的鳗鱼可以捕食鱼苗,体重为100克的鳗鱼可捕食小鱼、小虾。成鳗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食,人工饲养时可以投喂配合饲料。
养羊
养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