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虫养殖技术及配方,大麦虫养殖技术
大麦虫养殖技术资料汇编
大麦虫在水下存活时间只有3~5分钟,要及时更换活虫,以保活用。竿:5.4~8.1米长的半硬调碳素竿均可。线:3号强力线,与竿等长。以备遭遇四五千克级的家伙时有较强的招架与遛鱼的力度,所以宜粗不宜细。
浮漂与坠:应视所用竿长选择立式浮漂,大小、长短、粗细、目数,都以易于观察为准。配坠应在调漂筒里进行,找好底后,调定二力平衡时,以3厘米长、使空钩触底为最灵敏的状态,挂大麦虫后再放入调漂筒,可清晰观察到大麦虫是贴近水底在折腾。
大麦虫的养殖和繁殖技术
一斤大麦虫一年后大概能繁殖一千斤。
幼虫生长期一般为120~180天,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生长期为90~120天,平均生长期为100天,一般蜕皮10~15次。幼虫初期生长很快,2~3周可达5~10毫米长,4~5周便可达50~60毫米长。
幼虫饲养前期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后期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未成龄幼虫要多喂青菜,这样对后期蛹和成虫的生长发育有利。
有的老龄幼虫在蛹前期食欲表现较差,可加喂鱼粉,以促进化蛹时间一致。饲养过程中要根据虫体密度及生长速度及时分箱饲养,以免相互残杀。夏季气温高,空气干燥时,需少量多次投放菜叶、瓜果等,以保证饲养盆内的湿度。
大麦虫养殖技术资料汇编下载
一般温度在25℃——35℃之间。
大麦虫种虫培育
1、准备容器
养殖大麦虫要准备一个网筛盒和养殖容器,网筛盒是给大麦虫成虫产卵所用,还能用来分离虫卵以及放置饵料,养殖容器选择比较多样化,规格大小根据大麦虫数量来选择。
2、饲料选择
喂养大麦虫需要调配饲料,麦麸50%,鱼粉4%、鸭饲料15%,1%的混合盐,糖4%再加发酵后的统糠26%,同时添加适量维生素和猪用混料,能够延长大麦虫的寿命,增加它产卵的数量。
3、把控温度
养殖大麦虫选择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地方,光线不能太强,环境温度控制在18-30度左右,空气湿度在70%,夏季温度高的时候,要在地上洒水,进行降温,冬季则做好保暖工作。
4、注意事项
在养殖大麦虫期间,一定要做好防疫工作,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壁虎、蜘蛛、螳螂等都是大麦虫的天敌,所以饲养容器内壁要光滑,避免受到侵害,同时死亡的大麦虫要尽早清除,保证养殖环境干净。
大麦种虫养殖
塘虱鱼,学名叫胡子鲶,人工养殖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的特点,如果是低成本小规模养殖,比较容易管理,风险也要小一些,能够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先来了解一下塘虱鱼的生长特点
① 生活习性:塘虱鱼喜欢聚集性的生活在池塘底部,白天在阴暗的洞穴很少活动,到了晚上就会出来觅食,由于它属于亚热带的鱼类,不耐低温,人工养殖就要控制好池塘温度,当水温低于8度时,就会发生冻伤。因此,在越冬期间,水温要控在14度以上。
② 食性特点:塘虱鱼主要吃动物性的饵料,而且吃食量比较大,可以超过自身体重的10%,对饥饿的耐受力比较强,在越冬期间,吃饱以后3~4个月不投喂饵料也不会出现问题。到了春季,水温升高到15度时,就开始进食,当水温达到20~32度时,对饵料的需求旺盛,此时生长速度也会加快。
塘虱鱼的食物有天然的轮虫、水蚤、水生昆虫,还有一些浮游植物的嫩茎。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可以投喂一些鱼粉、蚯蚓、动物内脏、黄粉虫等饵料,适当添加一些花生饼、玉米粉、麦麸等植物性的饵料。
建造池塘
① 池塘面积:池塘要在没有污染的水域,进排水比较方便。低成本养殖,鱼塘的面积就要小一些,这样也方便管理,一般保持200~500平方比较合适,池塘太大,相应的成本也会增加。
② 池塘的要求:池塘池壁的坡度不能太小,塘虱鱼有很强的逃逸能力,池壁最好是能垂直一些,不能产生缓坡。池塘里的水深保持在1.2米左右,要做好防漏水的措施,池底要安装好进排水口,以利养殖期间进行换水。池塘里要种一些水花生、伊乐藻等水生植物,供塘虱鱼栖息。
塘虱鱼苗的投放
① 池塘消毒:在投放鱼苗前的半个月,先要用20~30公斤/亩的生石灰给池塘消毒,杀灭池塘淤泥中的病原微生物,过一个星期后,再投放400~450公斤/亩的粪肥到池塘用来培养浮游生物。
② 鱼苗投放:鱼苗买回来以后,先要进行消毒,再按照养殖面积,控制好密度再投放,如果鱼苗是6~8厘米长,投放密密度大约2600尾/亩。投放初期时,先不要投喂饵料,主要让鱼苗摄食水里的浮游生物,三天以后再投喂适口的饵料。
塘虱鱼的饲养管理
① 饵料投喂:饲养期间饵料投喂量可以根据鱼的总重量来算,一般保持在8%~10%比较合适,每天上午和下午投喂两次,下午可以多投喂一些。饵料主要是以动物性的饵料为主,植物性的饵料为辅。动物性的饵料有小鱼、小虾、蚕蛹、蚯蚓、食品厂的下脚料等,植物性的饵料有米糠、麦麸、剩饭。为了降低成本,还可以养殖蚯蚓、黄粉虫来喂鱼。
② 日常管理:定期观察水质,若是水体过瘦,要通过肥水来培养浮游生物,以降低养殖成本。高温的季节,8~10天就要加注新水,避免池塘水位过浅,水质恶化,隔半个月用12~16克/立方米的生石灰泼洒消毒,调节池塘PH值。每天要巡塘,预防鼠害,防止塘虱鱼逃逸。
③ 越冬措施:到了冬天,水温较低,不适合塘虱鱼生长,池塘要盖一个塑料膜的大棚,外面再盖上一层草苫,提高池塘的温度,大棚内要安装小型锅炉或暖气,增加可调控水温的设备,使冬天的水温保持在14度以上。还可以用家庭的土方法,利用闲置的空调,安装临时的保温设施来保温,这种方法成本低,适合小规模养殖。冬天的时候,减小投喂次数,也是很好的越冬保暖措施。
塘虱鱼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① 黑体病:发病以后摄食量减少,鱼体瘦小发黑,严重的时候体内会产生红色的斑块,会浮头于水面,直到死亡。此病多发在养殖前期,4~8月份是高发的季节,当池塘水质污染时最容易发生。主要的防治方法是定期给池塘换水,避免水质恶化,可以用1毫克/升的漂白粉撒在池塘里进行消毒。
② 寄生虫病:塘虱鱼发生寄生虫病比较常见,主要是由于三代虫、车轮虫寄生在鱼的鳃丝、体表部位引起,会造成鱼类营养不良、消瘦、生长速度缓慢。主要的防治方法,车轮虫用硫酸亚铁加硫酸铜溶液进行泼洒;三代虫可用敌百虫溶液全池泼洒,也可以把病鱼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后再放回鱼塘。
结语:小规模养殖塘虱鱼具有很大的优势,最大的特点是养殖前期1~2个月的时间就可以长1斤左右,养殖4~5个月后就可以捕捞上市,一年可以养两季,比起其它的鱼种,经济效益也要高一些,从事水产养殖的农民可以考虑饲养。
大麦虫的养殖方法
1.场地:以引种50公斤为例,需要40平方米~50平方米的厂房。不能漏水,缝隙要封堵严密。
2.温湿度:大麦虫在18℃~30℃均可生存。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提供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以配合大麦虫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夏季气温高,可以使用电扇,但需注意不要让风直接吹向虫体。向地面洒水降温,注意水不可溅入养殖盒。冬季气温低,可以在厂房内使用煤炉,门窗的密封保温性要好。中午气温高时再通风。气温和湿度高时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养殖盒不要码放过高。
湿度不合适会直接影响大麦虫的化蛹、羽化、孵化等环节。湿度不足时,可以用喷雾器向空气中喷雾,在地面洒水,或在炉子上放置装水的铁盆。湿度过高时,注意通风换气。
3.设备:塑料养殖盒或木质养殖盒、化蛹盒、成虫盒、孵化盒、虫筛、温湿度计等。
4.饲料管理:饲料要注意防鼠、防虫、防霉、防雨。饲料湿度不能太大。青饲料要选择无农药残
留的。如果清洗过,需将水分控干。
大麦虫商品虫能做种虫培育
虫养殖回收正规的公司有河南洛阳力揽科技公司,湖南株洲亿民乐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贵州隆创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天生之宝农业有限公司,丰泰农业养殖蛋白虫和平顶山蛋白虫利润回收。
蛋白虫是新型食用蛋白虫,是由我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经技术人员多年精心研究培育出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新型品种,体格大,色泽鲜艳,成虫体长可达8公分左右,是有种虫—蛹—蛾子—卵繁殖过程。营养价值高于普通大麦虫的3倍左右。传统的饲养方式省时、省力、好养、好管理、小投资大回报。
大麦虫养殖技术资料汇编电子版
1、大麦虫养殖成本:每生产1公斤大麦虫所需成本为8.1元,数据仅供参考
经济效益:大麦虫幼虫每公斤约700—800条,雌雄比例6:4,可产卵雌虫有400条左右,每个雌虫产卵以最少300粒计算,经4个月饲养可产幼虫12万条,折合170公斤;考虑到养殖中的死亡和其他因素影响,以保守的方法计算也可得100—120公斤。
税利按目前市场行情估算:
(1)按国内每公斤最低价80元算,1500公斤×80元-生产成本12150元即年可获利107850元。(注:国内市场目前还达不到这个价格,以上所说最低价其实只能说是参考。)
(2)国外大麦虫每条市价为15美分,按每公斤700条计算,价格为840元×1500公斤=1260000元,除以生产成本1500公斤×8.1元=12150元,即一个15平方米的饲养房,年可获利1247850元(此测算依据来自网络报道,只能作为参考。)
综合效益:大麦虫可开发的系列产品有:新型特种高蛋白饲料、虫油、食品、甲壳素、绿色保鲜剂、微生态制剂和高档有机肥(用下脚料)等,并可带动或促进其他特种养殖业的发展。
2、按目前市价计算,每生产1公斤大麦虫所需成本如下:
(1)青菜下脚料:5公斤×0.2=1元;
(2)精粗干饲料:3公斤×1.6=4.8元;
(3)水电等其他费用:0.1元。以上4项费用合计:9.1元,即成本价为9100元/吨,扣除虫粪收入1000元/吨,实际成本价为8100元/吨,即每公斤为8.1元。
(4)人工费:按一个辅助劳力年产1500公斤、月薪按400元算,为3.2元。
大麦虫养殖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新型养殖业,具有节地、节水、节能源、节空间、节人力的“五节”特点。应用前景很好。大麦虫的种源来自于东南亚,属国外昆虫品种。在我过及少有野生的大麦虫。大麦虫在我国特种养殖业中属刚刚起步阶段,市场上很少见批量销售的个体或企业。目前大麦虫的养殖技术在我国还没有普及开来,市场上的高蛋白活体饲料均以黄粉虫、蚯蚓、蝗虫、蝇蛆为主。大麦虫的养殖推广有望在两年左右的时间进入高蛋白活体饲料的市场,并以它养殖成本低,养殖技术简单而迅速在昆虫养殖业独占熬头。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动物蛋白质的需求量愈来愈大,畜禽生产亦必须相应迅速发展。但由于蛋白质资源相当缺乏,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因此,目前许多国家将人工饲养昆虫作为解决蛋白质饲料来源的主攻方向。大麦虫的开发即是突出代表之一:一方面可以直接为人类提供蛋白,一方面作为蛋白饲利用。
大麦虫和蝗粉虫那养殖效益高
大麦虫比黄粉虫的体积大3-4倍,产量是黄粉虫的5倍,营养价值更是远远超出黄粉虫。大麦虫目前的饲养成本基本与黄粉虫相当,但是大麦虫的市场售价要比黄粉虫高出将近四倍。
大麦虫养殖注意事项
大麦虫养殖方法喜干燥,生命力强,并耐饥、耐渴,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大麦虫养殖方法与黄粉虫或黑粉虫养殖大致相同,只是在饲料、温度等主要环节要特别注意。 大麦虫虫体大,生长周期及速度与黄粉虫相同,食性杂,适应性广,以麸皮、蔬菜、瓜果为主,饲料来源广泛,饲养成本低廉,适合我国各地居民饲养,其产量是黄粉虫的3—4倍,经济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珍稀畜禽和特种水产动物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大。当今,由于蛋白质饲料资源相当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
因此,对大麦虫的开发与利用,势必作为今后解决蛋白质饲料来源的主攻方向。它不断可以直接为动物提供高档蛋白饲料,也可以为人类提供蛋白食品。大麦虫养殖在国际市场上起步较早,大麦虫养殖方法以卵-幼虫-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温度在 6℃以下时进入冬眠,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30℃,39℃以上可致死;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0%~70%较适宜。
大麦虫养殖方法的场所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屋里,光线不宜太强,保持温暖,最适宜温度是18~30℃,相对湿度70%。夏季气温高时,洒水在地上降温;冬季要保温,以保证大麦虫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大麦虫主要的设备是网筛和饲养容具。大麦虫养殖方法网筛盒:供成虫产卵用,又是分离虫卵、虫体及饵料的工具。可用木盒框装上纱网,网孔3毫米。容具:有柜、箱、池、盒等。网箱规格大小,依虫量多少而定,最大为70厘米×45厘米×18厘米为宜(我们都是采用这种塑料框养殖)。大麦虫养殖方法容具内壁四周要求光滑,避免大麦虫爬出和防止蜘蛛、壁虎、螳螂等虫危害。
我们通常把体格大,色泽鲜艳、体态饱满的成年幼虫挑选出留做种虫来培养,大麦虫养殖方法可在培育种虫的饲料种适量添加些精饲料象玉米粉、小麦粉、大麦粉等。挑选种幼虫可用接近四目的筛网对幼虫进行过滤,四目以上的成年幼虫均可留做种虫。大麦虫的卵外表为卵壳,内层是卵黄膜,里面充满乳白色的卵内物质。大麦虫养殖方法卵期7-10天。在26℃-32℃下成虫产卵最多,每只成虫最高可以产卵1000粒左右,质量也高,19-25℃产卵只有500粒左右,低于15-18℃只有150粒左右,低于14℃很少交配产卵,低于10℃不交配产卵,幼虫有时也把蛹咬伤。因此,要将同龄的虫、卵、蛹、成虫筛出,放在各自的容具中饲养。
大麦虫食性杂,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饲料的营养成分是幼虫生长的关键。大麦虫养殖方法若以合理的复合饲料喂养,不仅成本低,而且能加快生长速度,提高繁殖率。在传统的饲养实践和公司所掌握的材料中,均介绍以麦麸、玉米面为主,辅以青菜叶的饲料模式,饲喂成本较高,对工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工农业有机腐屑)的全面开发利用重视不够。大麦虫养殖方法若能用丰采牧草,甜象草等加工制作成大麦虫幼虫饲料的话,可大大提高大麦虫养殖的经济效益。未成龄幼虫要多喂青菜,对蛹和成虫的生长发育有利。有的老龄幼虫在化蛹期以后,食欲表现较差,可加喂鱼粉,以促进化蛹一致。大麦虫养殖方法幼虫因生长速度不同,出现大小不一的现象,按大小分箱饲养,一箱可养幼虫3000~4000只,老龄幼虫2000~3000只。饲养过程中要根据密度及时分箱饲养,降低饲养密度,因为密度过高就会引起大麦虫的相互残杀。
养竹鼠
养竹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