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鸡几个月可以当种鸡了,公鸡一般饲养几个月能达到性成熟
小公鸡几个月可以当种鸡了
种公鸡多在9月龄时开始配种。
母鸡在开产后3~4周可以配种。新培养的公鸡配种能力较强,公母鸡比例可大些;老年公鸡配种能力弱,应降低公母比例。配种季节,春、秋季节气候适宜,种鸡精力眭盛,公母鸡比例可大些;夏冬季节,气温过高或过低,影响公鸡的配种能力,应考虑公母比例略小一些。
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
1、能量和蛋白质
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日粮配制中,现多采用母鸡的代谢能需要标准。有研究表明,自由采食的公鸡,如果限制其能量摄入量,其睾丸大小、射精量及受精率将下降。也有研究报道指出,因能量过高而导致体重增加过快,会使种公鸡交配过程中产生困难,失去种用价值。
2、维生素
关于种公鸡确切的维生素需要量研究很少,NRC(1994)建议参照母鸡的需要来配置公鸡饲粮,一些家禽育种公司也并未给出的维生素需要量。已知的影响种公鸡繁殖性能的维生素有VA、VE、VC。
3、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对种公鸡繁殖性能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引起内分泌激素分泌失调、酶活性降低以及生殖器官组织结构变化。微量元素锌、锰的缺乏会降低受精能力。
如何管理种公鸡?
(1)种公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1)公母分开词养(1 ~ 17周龄)。0~6周龄采用自由采食。为 了使种公鸡有较长的腿胫,不能限制它的早期生长(因为8周龄以 后腿胫的生长速度就很缓慢了)。采用为公鸡断喙方式的,要在7 ~8 日龄为公鸡断喙,公鸡的喙要比母鸡留的长,烧掉喙尖即可,如果 断喙过多会影响交配能力。
公鸡群密度要适当,槽位要充足,以免强弱采食不均,导致鸡群均匀度差,弱小公鸡太多。公鸡要在4周龄时抽测体重,要求均匀度为85公鸡体重达到同批日龄母鸡体重的1。5倍。均匀度差的鸡群按体重分群,小鸡群增料1% ~2%,5〜6周龄脱温时要对公鸡进行选种,淘汰体重过小、毛色杂、发育不良、健康状况不好的公鸡,留种公鸡、母鸡比例以(15 ~ 17): 1为宜。
2)18 ~2周龄种公鸡育成期的词养管理。种公鸡性成熟要比母鸡性成熟稍早,在此期间公鸡舍光照要比母鸡舍每天光照多2h,否则混群后未性成熟的公鸡会受到性成熟母鸡的攻击,而出现公鸡终身受精率低下的现象。21周龄对公鸡群进行第二次选种,选择鸡冠红润、眼睛明亮有神、羽毛有光泽、行动灵活、腿部修长有力、龙骨与地面呈45°、胸部平坦、体重是母鸡1。
4倍左右的健壮公鸡。按公母比例1: (8 ~ 1)与母鸡群合群。3)公鸡混养分隔饲喂(21 ~66周龄)。①种公鸡配种前期词养管理(21 ~45周龄)。混养后在喂料食槽上加装鸡栅,供母鸡采食,使头部较大的公鸡不能采食母鸡料,公鸡的料桶高45 ~5c,使母鸡吃不到公鸡料。
在28 ~3周龄时,种公鸡的睾丸充分发育,这时受精率达到一个高峰。为了防止公鸡争斗,对没有实行断喙的公鸡,在公鸡体重500g时开始佩戴眼镜。②种公鸡配种后期饲养管理(46 ~66周龄)。45周龄左右,睾丸开始衰退变小,精子活力降低,精液品质下降,受精率下降。
受理精率下降的速度与公鸡的营养状况、伺养管理条件好坏有关,在这一阶段伺养管理的重点是,提高种公鸡词养品质,以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在此期间,可在种公鸡的饲料中添加胡萝卜丁,或每千克伺料 中添加蛋氨酸l00g、赖氨酸l00g、多种维生素15g、氯化胆碱 2g,以提高种公鸡精液品质。
应及时淘汰体重过重、脚趾变形、 趾瘤、跛行的公鸡。及时补充后备公鸡,补充的后备公鸡应占公鸡 总数的1/3,后备公鸡与老龄公鸡相差2 ~ 25周龄为宜。补充工作一般晚上进行,补充后的公母比例保持在(12 ~ 13): 1。(2>种公鸡的淘汰公鸡的利用年限一般为2年,优良者可用3 年,但每年要有计划地更换新种鸡,淘汰的种鸡可作商品鸡处理掉。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