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养殖龙虾上千万,致富经大棚养龙虾
龙虾养殖户
1、养殖设施
养殖锦绣龙虾要建造池底平坦、存水性好、水源充足池塘,面积在4-10亩之间,水深保持在1米到1.5米的范围内,而且养殖期间要沿着池边使用塑料膜搭建防护网,避免龙虾逃脱。
2、放养准备
放养金绣龙虾前一个月,要排干池塘中的水分,清除多余的淤泥,然后用漂白粉对池塘消毒处理,再向其中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培育浮游生物,还要向池底栽种水藻、水草,为龙虾提供躲藏、休息、蜕壳的场地。
3、饲喂管理
金锈龙虾食性较杂,养殖的过程中,可以在每年的7月份到10月份之间,每天喂食两次,以鱼肉、螺肉、虾肉、西瓜为主,使其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其余季节要每天喂食一次,而且最好在夜间喂食,让龙虾进食量增加。
龙虾养殖户名片
成都十大美食街排名如下:
1:玉林街城南传统富人区,自然少不了遍街的美食、酒吧,玉林一直都是成都人心目中的美食天堂,烧烤、火锅、串串、小龙虾应有尽有,所以喝夜啤酒,首选还是去玉林。在玉林这一片中,“玉林北路—玉林南路”,“玉林东路—玉林西路”,这两条线路都算是标准的美食街。
2:祥和里位于一环路东三段和天祥街之间,是很有成都特色的老居住区域,如今,随着市政建设的规划,祥和里被打造成为了一条特色餐饮街,也成了城东区域的美食名片。
3:锦里成都的名片,锦里美食街被评为2014中国十大美食街之一.对于成都人来说,锦里美食都是给外地人吃的,但这里确实挺适合外地游客,因为这里的成都美食相对集中,味道也没有本地人说的那么差。
4:第五大道主要是依托电子科大,学生很多,吃的也很多,价格都不是很贵,离伊藤、SM广场也不远。吃的、逛的,喝的还算应有尽有。5:一品天下以高档酒楼、火锅为重头戏,每家都装修得大气雅致,不管是正品的川菜还是海鲜火锅,味道都还不错。不过价格真心贵。感觉很快就可以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对用餐环境比较讲究的童鞋们,倒是可以来试试。6:香香巷一条狭窄的小巷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西餐、火锅、自贡菜、甜品应有尽有。从巷子头,就能闻到美食的味道,这才是“‘菜’香不怕巷子深”,怪不得要叫“香香巷”。一到晚上生意就好得不行,凌晨时分还是灯火辉煌。
7:宽窄巷子著名的旅游景点,外地游客太多了!和锦里差不多,有很多本地小吃,也有高档餐厅,很有古朴的味道。
8:吉祥街是只凭借着口碑相传,就迅速窜起的美食基地坐拥黄牛肉、纯阳馆这类在成都人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老店,环境一般,但份量十足价格又便宜,好多朋友都是为了吃这两家馆子,住多远都要找起来。唯一的不足就是这条街太难找,不是地道本地人,哪个找得到。
9:海椒市美食一条街在莲花小区附近,找不到顺便拉个路人问都可以,因为这条街的名声很响,不亚于望平街的香香巷。这条街走的是平价路线,一街的芋儿鸡、冷锅鱼、汤锅、串串……不过还是靠老店镇街。
10:华兴街煎蛋面和雨田川菜馆,为这条古街带来了人气,于是越来越多的饮食店铺在瓦片房下诞生,这样便有了这一条美食街,这也是成都最早的美食街。
龙虾养殖户怎么找全国各地的批发商
小龙虾批发利润非常可观,日入3000元,一年下来,每月30天,月收入将能达到90000元,按照这个标准计算,一年营业收入可达上百万元,当然,这个数字是尚未除去经营成本的,如果减掉小龙虾店一年的支出,起码一年也能赚20多万元,利润非常可观。
龙虾养殖户怎么找
基本上流程是这样子: 到当地工商局设立登记; 公安局办刻章; 质监局办机构代码; 国地税办税务登记; 银行开户。 第1项按工商表格收集资料;2、3项是收费的,刻章400元左右,机构代码108元。
龙虾养殖户卖价
你这个问题首先一点小龙虾在技术达标的情况下,养殖周期本身就在25天左右,强调长短是忽略了技术因素而错在的问题。有时候我们对技术的期望值要在理性和科学允许的范畴内进行,不能超出违背小龙虾生长规律的极限。那么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如何提高养殖的规格呢?需要从下面几个角度入手。
第一,低密度。抛开小龙虾养殖最重要的水和草两大因素,如果虾塘的虾苗密度超出水草环境载荷,不管你怎么调水和养草,都很难把小龙虾的规格和产量提升。所以,真正要养好小龙虾,首先就必须明白在25天周期内,一亩水面我们应该放多少苗,养殖多久出虾,把密度的问题解决好了,后面的水、草、饲料、肥水、改底、补钙、解毒等做了才有意义。小龙虾养殖其实就是一环扣一环,不管哪个环节出问题都很难达到理想的养殖状态。
密度建议:春季投苗667平/亩虾塘,120尾规格,投放40斤或者5000尾虾苗。大家对这个数字不要疑惑,也可以投放8000尾,但是卖虾时间和规格产量就没有那么高,8000尾可以卖456,5000尾可以卖789,在这中间8000尾投的饲料是5000尾投的饲料多投三分之一,饲料、改底、解毒等成本都会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卖到最后你会发现,5000尾的成本比8000尾的成本省了接近一半,但是卖价和产量并没有少多少。这是因为5000尾在18天左右时就可开始上市,卖的价格最高,8000尾需要在25-30天左右上市,早春高价行情已经下跌,这就是高密度与低密度的差异,5000尾的大规格的产量会弥补8000尾的产量。
第二,水质好。小龙虾养殖,首要一条就是小龙虾的水质要好,小龙虾对水质的要求就是塘内水质处于活水状态。所谓活水就是爽和嫩,这就需要定期调水,培菌培藻,使水体藻相和菌相保持平衡。
但是,很多新养殖户对通过培菌培藻提升水质的重要性认识欠缺。456月份升温后培菌培藻极少,过度专注于消毒杀菌,长期忽略水体的菌种和藻种培植,水体的菌失去平衡以后,有害细菌更会在虾塘底部加速繁殖,五月瘟的预防更加难以见到成效。我们曾做过大量实验,定期泼洒乳酸菌的池塘,使用内服药是能够抑制五月瘟期间小龙虾死亡的,不泼洒菌种的池塘,水质恶化以后,药品治疗小龙虾肠炎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水质调理,首在菌种活水。
第三,水草多。虾塘水草生长茂盛,能够快速吸收分解底部有机质,减少细菌虫害寄生,阻止亚硝酸盐和硫化氢产生。同时,水草好坏决定小龙虾蜕壳环境的好坏,水草越多,小龙虾蜕壳频次也会增多,生长速度和产出规格也会随之提升。
无草不虾,就是说没有水草小龙虾蜕壳就没有好的环境,产量就很难提高。所以水草管理必须贯穿整个过程,要定期打草头。激活水草高频次促长,多发绿芽,多长新叶;要多开水路。开水路是防止水草封塘的有效办法,不能等到水草封塘后才开始修剪,要确保水草中部茎叶和底部根须能够正常光合作用,通过阳光照射缓解水草底部的老化、死亡和腐烂问题,延长水草生长的生命周期。
第四,底质佳。除了密度、水和草外,最重要的就是底部环境的管理。大多数虾农对小龙虾养殖还停留在“投喂的越多长的越快”这种表面认识。
如果盲目投喂,不注重底部环境的管理,一旦恶化,投喂的饲料残饵就会越积越多,而底部越来越差的时候,投喂的饲料摄食比例就会越来越低,残饵也会越来越多,进而进入一个死循环,饲料投了,虾子还是不长,而且虾子越来越脏,底板发黑,纤毛虫滋生,这就是典型只知盲目投料不知改底的养殖事故,通俗得讲就是你把几顿饲料投到水里了并没有变成钱,相当于你几万元的饲料钱丢到水里。
这种现象在安徽比较普遍,我曾在安庆、滁州、芜湖等地进行了大量的走访,与100亩左右的养殖户进行了不少于10人次沟通,他们2019年100亩投喂饲料20-25吨不等,但是产量每亩仅仅只有130—160斤之间,平均每3斤饲料才长一斤虾子,饲料2.5元/斤,一斤虾子的饲料成本就是7.5元,饲料系数超高。除去地租、水电、人工和其它调水产品,这类养殖户怎么可能赚钱呢?所以虾农确实要认真反思,要么停止养殖,要么改变养殖思路,才能真正止损有路。
我的建议就是:降低饵料系数,增加改底频次,提升摄食环境。意思就是说饲料每十亩地1.5吨饲料,增加改底投入,每月定期改底4次,把底部环境改好了,水草长的也好,草越好,水就好了。水好了环境就好了,环境好了小龙虾摄食转化率就会提升,生长的速度就会提高,养殖周期就会缩短。这就是健康的虾塘环境循环,所谓一益百好。
严格来讲,全国小龙虾的养殖成本每日支出都处于同一水平线,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养殖周期的不同,才导致各个地区的养殖成本不同。以湖北潜江为例,潜江5月初虾子卖完了就落水干塘,养殖成本投入最低;而安徽、湖南、江苏等地4月中旬以后才投苗或者才出苗,养殖刚刚开始,直至6月中旬结束,养殖周期延长成本肯定提高了,饲料、药品使用周期超长,成本想不提高都难。
龙虾养殖户销售渠道
当地没有虾贩子吗?很多地方都有虾贩子收购的。如果当地养殖户不多,很多贩子还会上门收购。
如果没有虾贩子,你可以跑跑当地的餐馆,酒店。
像几十亩的养殖规格,小龙虾的产量不大,出货不稳定,规格不均匀。网上销售没有什么优势,发货运费成本也很不划算。
还是建议多联系当地餐饮行业吧。
再不济,你可以在菜市场自己零售,价格还可以比当地收购价高。
龙虾养殖户亏损100万
养虾收回成本跟市场行情、天灾人祸以及养殖技术有很大关系,总之,养一百亩小龙虾的纯利润,正常的话一般在3000元~5000元/亩左右,一年就是30~50万左右,如果技术再高点的可以达到7~8000/亩,也就是70~80万,而亩收入上万的只是极少数。至于养不好亏本的那就多了去。我记得之前曾有网友调侃说“十个养虾的,三个赚钱的,四个保本的,三个赔钱的”,可见其养殖风险并不小。
而投入的成本每亩地约为1.5到2万元,如果市场行情真要好的话,2到3年才能收回成本
龙虾养殖户小龙虾畅销全国
据测算,2020年我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约为3448.46亿元,同比下降15.07%(统计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其中:小龙虾养殖业产值约为748.38亿元,同比增加11.35%;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约为480.08亿元,同比增长9.11%;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约为2220亿元,同比下降25%。
养猪
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