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养殖鳙鱼如何肥水,水库鳙鱼养殖

养殖鳙鱼如何肥水,水库鳙鱼养殖养殖鳙鱼如何肥水,水库鳙鱼养殖

水库鳙鱼养殖要点

池塘条件

池塘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周边无污染源,电力配套,交通便利。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为1.5米左右,池底平坦,*质以黏壤*为佳。池中应配备增氧、投饵、抽水等机电设备。

养殖准备

冬季抽干池内剩水,清除池底过多淤泥,保留淤泥不超过10厘米,让其冻晒一个冬季。于放种前15~20天向池内注水0.8~1.0米,使用生石灰消毒,用量为120~150公斤∕亩,以杀来病原体、寄生虫、*杂鱼等敌害生物。于放种前7~10天投施发酵消毒好的畜禽粪,用量为300公斤∕亩左右,以培育浮游生物,为日后入池的黄颡鱼种提供生物饵料。

鱼种放养

黄颡鱼种的放养规格为15~20克/尾,密度为6000~8000尾∕亩,时间在4月份。搭配放养规格为50克/尾的鲢、鳙鱼种 150~200尾∕亩,时间在5月份。鱼种入池前需用3%~4%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以杀灭体表细菌及寄生虫。

黄颡鱼怎么养殖?黄颡鱼高效养殖技术要点

饲料投喂

驯化后投喂黄颡专用颗粒饲料,蛋白含量为36%~40%,粒径为2~5毫米,日投喂2次,分别于上午9:00~9:30、下午16:30~17:00各投喂1次,以下午投喂为主,占日投饲量的60%~70%。4~5月份,投饲率为3%左右;6~9月份,投饲率为5%~8%;10月份后,投饲率为3%~5%。具体的投饲量应根据水温、天气及鱼的生长情况灵活掌控。一般以80%的池鱼吃饱离开食场为宜。

水质调节

每隔7~10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加水20厘米;每隔15~2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30%。每10~15天交替使用1次生石灰和EM菌(复合生物制剂),用量分别为10~15公斤∕亩和1~1.5公斤∕亩,以改良水质和底质。适时开启增氧机,保持池水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

病害防治

黄颡鱼具有较强的抗病力,养殖期间发病较少,但由于鱼体表面无鳞,全靠皮肤黏液保护,一旦操作不慎,加之有时投喂不当,在水质不良的情况下可能引发肠炎病、水霉病、车轮虫病等。肠炎病可采取在饲料中添加0.1%的鲜大蒜汁定期投喂进行预防,发病时用二溴海因(颗粒)全池遍洒,用量为300克/亩/米;水霉病用水霉净(主要成份:五倍子、磺胺二甲嘧啶、甲氧苄啶、增效剂)加水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用量为50克/亩/米;车轮虫病用车轮特杀(主要成份:印楝素、曼尼期精碱)加

水库鳙鱼养殖要点有哪些

水库钓鱼时,钓花鲢的技巧方法。

选对季节

首先,钓花鲢要选择合适的季节。按照鲢鱼的习性,一般是成群结队游动,且多在夏季,一般从水面的动静就可以判断得到它们的到来。当钓竿旁边不停地有漩涡游动时、提竿时老是挂到重物不中鱼时、白条突然安静不闹时,往往都是巨物进窝的时候。如果观察到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对线组、钓法进行调整,有时也要重新配制鱼饵,迎接大鱼或许是鲢鳙的到来。钓鲢鳙和其他鱼一样,通过打窝就能很好地聚鱼。鲢鳙的窝子需要很大面积的雾化区,此外,它对气味也很敏感,比较喜爱酸酵味型,菜籽饼对其也有不错的诱惑效果。

采用浮钓

虽然底钓和浮钓都能钓上鲢鱼,但一般来说,钓鲢鱼都会采用效率更高的浮钓。因为鲢鳙是中上层鱼,钓浮基本是吃到嘴里挂上,如果钓底,当鱼聚群时,几乎一半的概率是挂住的,这个时候起鱼要费很大的力气和更多的时间。

配制鱼饵

鲢鳙的鱼饵,主要味型为酸酵和腥香,市面上很多这两种味型的饵料都是比较好的,可以拿来配制鱼饵。由于鲢鳙和白条活跃的季节是一个,如果所选择钓点白条多,建议用酸酵,可以防止白条闹窝。如果是钓底兼攻其它鱼,单开腥香鲫鱼饵是个不错的选择。

看好漂相

鲢鳙的漂相比较明显,当浮漂不停晃动时,这种漂相一般表明有鱼在旁边,此时提竿十有八九会挂中鱼。当浮漂有一个小顿口,且1-2秒内没有起来时,这种漂相一般表明鱼吃进了饵,这时提杆一般也会中鱼。在调漂时,一般是调高目钓低目。比如调7目,两个饵料时是1-2目,当钩上剩下一个饵料时是3-4目,这样比较合适。关于钓的水的深浅问题,我做过测试,在2米的水深中,50公分上下都能够钓到它。当然,在夏季天热的时候,可以钓浅些,秋季,水面没有明显漩涡和鲢鳙游动的迹象时,在这个水深延伸到80公分效果会更好一些。关于钓鲢鳙的线组,因为鲢鳙一般个体比较大且吃口也很小,假如你不想主要以挂的方式把他弄起来,还是要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子线尽量细些,这样吃口更明显。

选择钓钩

比起带倒刺的钩,没有倒刺的钓钩钓鲢鳙时效果更好,如新关东钩。新关东钩钩条细,容易在钓浮的过程中吸入,并且中鱼后鱼的创伤小,挣扎小,提竿遛鱼相对比较容易。带倒刺的钩虽然很容易挂到鱼,但是创伤鱼后,鱼的挣扎往往更厉害,常常会断掉子线导致脱钩跑鱼,浪费大好时光,在相同时间内实际收获到的鱼的数量明显比新关东钩少。

水库养鲢鳙鱼

大头鱼,又名叫鳙鱼(以下简称鳙鱼)、花鲢、黄鲢、黑鲢、大头鲢、胖头角,鲢鱼又名鲢子、白鲢、跳鲢鱼等等,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除黑龙江外,全国各地都有自然分布 ,也是珠江三角洲一种有一定经济的养殖鱼类品种。

鳙鱼体形和鲢鱼相似,所不同的是头部特别大,几乎占整条鱼的三份之一长度,因此又有大头鱼、胖头鱼之称:而鲢鱼就不同了,它头小、身扁而长。鳙鱼和鲢鱼都属温水性鱼类,常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而鲢鱼则更接近水面,鳙鱼生性温驯, 行动斯文,不像鲢鱼那样,一受惊就乱窜乱跳。

鳙鱼和鲢鱼都一样,病害少,搞病能力强,容易饲养,比其它的角类更耐低氧,能在肥沃的水体中生活,终生以浮游生物童主食。

热水较活跃

鳙鱼和鲢鱼的生长速度通常比较快,当遇到适当的水温,它的生长速度比草鱼还要快。在生长的季节,大都在江河支流湖泊、池塘。水库中育肥。当到低温时节,食欲减退,亦依然进食,但就转移到河床及湖泊水库的深处越冬。

鳙鱼在水库能繁殖吗

鲢鱼和鳙鱼可以自行繁殖。一般说鲢鱼和鳙鱼不能自行繁殖是指在静水水域中,因为鲢鱼和鳙鱼的性腺发育必须需要流水环境的刺激,同时产下的鱼卵为漂浮性,需要在特定的流水环境中才能发育,并且鲢鱼和鳙鱼一般要长至4-5龄的时候才能达到性成熟阶段,开始产卵。

水库鳙鱼养殖要点和方法

鳙鱼放养密度,主养塘放9.9~13.3 cm 的 1 龄鱼种,每 667 m 2 放 100~200 尾;搭配塘放养 50~100 尾。鳙鱼和草食性鱼类或杂食性鱼类混养,或和少量小规格肉食性鱼类混养,具体放养密度和比例应根据水域环境因地制宜。

一般水较肥的塘,鲢鱼占50%~70%,鳙鱼占10%~20%,草鱼占5%~10%,其他鱼类占 10%。鲢鱼、鳙鱼的比例一般是 4 : 1。在水草比较丰富的水体,草鱼占 50%,鲢鱼、鳙鱼共占40%,其他鱼类占 10%。

水库鳙鲢鳙鱼会自然繁殖吗

鲢鳙能自己繁殖。

理论上来说鲢鳙野外能自己繁殖,任何一种物种的存在都在以繁殖为基础,不然就灭绝了,但是鲢鳙繁殖需要的条件比较高,

就是要在流水当中才能繁殖,所以在水库中就不能繁殖,实际上鲢鳙的繁殖大多是人工养殖的,之后小鲢鳙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在放入水库饲养,人工养殖的条件容易达到繁殖的要求,能快速大量的繁殖幼苗。

鳙鱼养殖技术要点

1、放养大头鱼前的准备工作:鱼池的面积要求较大,一般为4-8亩,水要较深,一般1.5-2米。放养前应施有机肥料以培养,对于花鲢基肥应适量施用,控制车轮虫高峰期下塘。

2、夏花放养:放养时间一般为5-6月份,放养方式有单养和混养两种,一般采用混养,因为这个阶段鱼类的习性逐渐显示不同,对外界的环境要求也不同,根据各种鱼类的习性和对水质的适应性不同进行搭配混养,不但给予各种鱼类适宜的生长环境,同时也充分地发挥了水体的利用率和对食料较经济的利用。

3、饲养管理:此时花鲢还是主要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池水要求肥沃,浮游生物量要多,池塘除去放养前施基肥外,夏花放养后还要施绿肥及熟粪肥,结合定期注新水使水保持褐绿色。饲养时人工投饲注意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以便提高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此时投饵数量要少一些。

水库主养鳙鱼养殖技术

增加水库水质的透明度,不能让水质过肥,同时又要提高花白鲢的亩产量,就要求增加使用芽孢原粉、复合乳酸菌、酵素的频率,不能让其悬浮有机质在水体内积蓄,达到“肥”“活”“嫩”“爽”。

畜牧养殖


养殖鳙鱼如何肥水,水库鳙鱼养殖
  • 金麒麟的扦插方法,金麒麟的养殖方法
  • 金麒麟的扦插方法,金麒麟的养殖方法 >> 金麒麟的扦插方法,金麒麟的养殖方法...

    养殖鳙鱼如何肥水,水库鳙鱼养殖
  • 闄勮繎娌宠櫨鍏绘畺,如何养殖河虾
  • 闄勮繎娌宠櫨鍏绘畺,如何养殖河虾 >> 闄勮繎娌宠櫨鍏绘畺,如何养殖河虾...

    养殖鳙鱼如何肥水,水库鳙鱼养殖
  • 蚂蝗养殖风险,蚂蝗养殖风险利润
  • 蚂蝗养殖风险,蚂蝗养殖风险利润 >> 蚂蝗养殖风险,蚂蝗养殖风险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