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苗怎么养殖技术视频,螃蟹苗怎么养殖技术
蟹苗养殖技术与方法
1、选择合适的池塘养蟹
螃蟹生长的池塘必须进出水方便、水源足、水质好,面积不要超过5亩,深度不要超过1.5m。池塘的土壤必须是透气性好、富含腐殖质的沙土,这样河蟹就能有天然的饵料。在池塘四周要建立防逃墙,可以拉网也可以砌墙等,怎么方便怎么做。
2、做好消毒措施
在放养蟹苗之前,必须做好池塘的消毒准备,在阳光下暴晒以后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在池中载入一些水生植物为蟹苗提供一些饵料,西葫芦、苦草都是可以栽培的。
3、合理的喂养
螃蟹除了食用池塘中的水草和底栖生物外,基本是靠人工投食,一般可以食用一些土豆、小鱼虾、小麦。平时投食要选择傍晚的时间,平时要及时清理池塘底的残渣,防止污染水质,引起螃蟹病虫害,因为好的水质养出来的螃蟹味道更好。
蟹苗怎么人工繁殖
1、养殖区选择湿地养殖区要远离村庄、工矿区,自然环境优良,无污染,蓄水方便,水草资源、小虾及螺、蚬等底栖生物丰富,底质淤泥层少(10厘米),无凶猛鱼类等敌害生物,路渠等设施配套。
2、放苗首先加强黄河口河蟹原种的选育工作,保持黄河口河蟹的优良性状,培育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坚持选用野生亲蟹繁育,操作中实行自然筛选、去杂留纯、去劣留良,保证严格筛选。然后选择规格整齐,大小100只/千克~200只/千克为好,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指节无损伤,无寄生虫附着(严禁投放性早熟扣蟹)的扣蟹,经3‰~4‰食盐水溶液浸洗3分钟~5分钟后于4月份向湿地沟渠投放蟹苗。
3、采用一次放足,三级放养。放苗时养殖区与育苗池盐差≤5‰,温差≤2℃,放养密度每亩200只~400只。为让蟹苗适应新的生长环境,在投放后一周内用隔断隔开,并投蛋黄及豆浆豆渣,待他们适应环境后,敞开隔断放入各个主渠和支渠。
4、日常管理坚持可持续的健康养殖模式,加强对水环境的质检工作。
5、通过芦苇生态养殖,保护湿地植被,使该区域养殖环境具有较强的水质调控和净化功能,从而做到黄河口河蟹健康养殖。
蟹苗养殖技术与方法图片
首先应该将养殖地选在水源充足、排水方便、水质良好的地点。土质的选择应优先考虑粘土、沙土等松软的地质,通气效果良好的泥土有利于水蚯蚓、水草等动植物生长。在养殖螃蟹前应该对池塘进行彻底清淤,最浅处要求10cm,并需要制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坡,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平时注意消毒清洁等措施。螃蟹的养殖要注意适量的光照。胚胎发育前期要时刻处于黑暗的环境,而后期发育又需要一定的光照。光照不足容易导致幼体发育不良,影响蜕皮和成活率。此外水源中氧气的含量会影响大闸蟹的生长蜕壳,所以定期进行人工充氧也是十分关键的。
如何鉴别螃蟹的好坏
观察蟹的背甲壳是否呈青灰色,光泽度如何。如果背呈黄色,则说明蟹肉较瘦弱。其次观察蟹的活动强度,活动有力、四处乱爬的蟹则说明比较的健壮。最关键的是要掂一掂它的分量,一般来说较为沉重的蟹就是比较肥硕的蟹,当然也有例外,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放苗技巧
螃蟹苗种以长江水的蟹苗为优。放苗前应关注水温是否合适。对于养殖新手来说,刚购买的螃蟹苗种绝不可直接直接投入养殖池。可以先将蟹苗在水中浸泡3分钟并静置,反复3次,待幼蟹吸足水分并适应水温再放入池中,这样操作可以大大提高蟹苗的存活率。
幼蟹苗全程饲养技术
1、合理的养殖密度是提高成活率的前提合理的养殖密度,既有利于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力,又能提高虾的产量、规格和经济效益。如果片面追求产量而提高养殖密度,则会增加养殖管理方面的难度,大春蟹苗也会为争夺生存空间而自相残杀。池塘环境对大春蟹苗掘洞的影响较大,在水质较肥、底层淤泥较多、有机质丰富的条件下,洞穴减少,也会导致大春蟹苗自相残杀。所以蟹苗的养殖密度要合理。2、放养规格一致是避免自相残杀的基础在放养大春蟹苗时,要注意放养规格不能相差太大,否则必须采用大、中、小3种规格分池放养。在养成过程中,也要注意大春蟹苗的规格,若规格大小不一,会出现大吃小的现象,以致成活率大大降低,影响养殖产量的提高。
3、水质的及时改良是保障蟹苗健康生长的有力保证
水质条件过差会降低蟹苗的体质和活力。在蟹苗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池水透明度为30~40厘米,pH值为7.5~8.5,溶解氧3毫克/升以上。为此要加强水质管理,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每15~20天)泼洒1次生石灰浆,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3~5克,以调节水质,增加水中离子钙的含量,提供虾蜕壳生长时所需的钙质。一旦池水老化应及时更换,保持池水“肥、活、嫩、爽”,促进大春蟹苗及时蜕壳生长。
蟹苗养殖技术与方法图解
可以先将它们放在水池中,并且加入没过它们背部的水,这样它们一般可以存活3-7天的时间。
容器养殖:也可以将面包蟹放在一个单独的容器中,然后在容器的周围加入一些冰块或冰袋,保持低温的状态。这样面包蟹可以存活5天左右。
海水养殖:要想让面包蟹存活的时间更长一些,可以使用海水养殖。
蟹苗怎么养殖
当然是蟹苗养殖效益好啊成蟹采购价值较高只能算是二倒贩
如何培育蟹苗
种蟹在挂笼期间,排卵产籽的时间节点规范要求。现阶段两种方法一是定笼,二是移笼。
定笼就是指种蟹挂笼排卵产籽期间,固定在一个塘口,从挂笼开始一直到排卵完全结束,最长在5天前后;
移笼是指种蟹挂笼排卵产籽期间,通过对时间节点的把控,分别在0至24小时时间段、24至48小时时间段(最长不超过72小时),技术人员根据塘口排卵后产籽的饱和度,合理调控时间及时移动挂笼种蟹到另一个时间区间的塘口。
定笼对苗企单位来说,保证了蟹籽的产量,节省了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生产操作流程,对于拿蟹籽朋友的养殖风险不言而喻!
移笼最大的优势是:
一是同步性,提高了蟹籽变态的整齐度、成活率;
二是降低了拿苗养殖朋友的成本(原先计划放养拿四斤的其实两斤就可以了);
三是降低了蟹苗养殖期间老头蟹(早熟蟹)的数量;
四是提高了扣蟹养殖期间每一次蜕壳的翻倍率和成活率。
而定笼虽然蟹籽亩产量高,由于种蟹排卵产籽时间长,蟹籽每一次变态的规格多会受时间和饱和度数量的制约,直接影响到蟹籽到淡水育苗塘口的蟹苗的规格和产量。这就是很多育苗朋友拿蟹籽期间每亩放苗4斤以上,扣蟹产量不高的最主要原因!
如何养蟹苗
蟹苗运输到养殖河蟹的场地后,需要做如下工作后再放养入塘。
1.开箱复温10分钟。正常运输蟹苗都是干法运输。需要在保温箱里放入冰瓶或者棒块降温以抵冲螃蟹释放的热量,防止闷包。打开箱后把蟹苗取出来晾晒10分钟,恢复当地常温。
2.消毒杀菌试水。以高锰酸钾或者聚维酮碘500倍原塘水溶液浸泡蟹苗15分钟,以灭杀螺原菌、弧菌、寄生虫卵等。
3.检测蟹苗成活率。随意抽取两袋蟹苗分别称重计数。以木板或者保温箱盖置于水面上,将蟹苗开袋放在上面,让其自行入水,观察成活率与活跃程度。不能入水的称重计数,并向卖方及时反映蟹苗成活情况。
养殖基地
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