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水稻青蛙综合种植,水稻青蛙综合养殖技术

水稻青蛙综合种植,水稻青蛙综合养殖技术水稻青蛙综合种植,水稻青蛙综合养殖技术

水稻青蛙综合养殖技术研究

青蛙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习性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出来活动,一般4~7 月份进行每殖。雌蛙一次可产卵34个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生长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态。

养殖池的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

稻田养青蛙养殖技术

稻田麦子要把干湿水份管理好

稻蛙养殖基地简介

1、稻田养蛙

稻田养蛙是兴起的种养模式,因为不施农药化肥,比较绿色健康。稻田养蛙和一般的农田是没有多大差别的,只是在稻田边多了一些养蛙的水沟和防护网,而蛙种一般是采取人工养殖的黑斑青蛙,这些黑斑青蛙平时就藏在水下,稻蛙共生稻的套养方式也形成了小范围的平衡。

2、大棚养蛙

大棚养蛙具有效益高、周期短、反季节上市等特点,是现在养殖效益可观的项目。另外大棚养蛙技术简单,劳动强度小,业余时间就可以饲养,非常适合家庭养殖和规模化养殖,反季节上市的牛蛙价格较高,利润可观。

3、池塘养蛙

池塘养蛙意思就是利用池塘圈养青蛙,这是现在很多地区发展的养蛙模式,具有很高的效益。池塘养蛙具有成本低、管理简单的优点,唯一不足的就是只能在特定季节进行养殖,冬季不可养殖。

青蛙养殖技术 青蛙人工养殖技术

在最初洗净腌制时除调味料外还可以加入淀粉和蛋清腌制,手抓按摩促进入味,同时还可以使肉质更加细腻;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爆炒一定要大火爆炒,快速翻炒,快速出锅,

事先需要腌制,然后控制好水煮的时间就会很嫩了。而且蛙类这种食材,最好在宰杀后两小时之内吃掉,否则它肉就会回僵,变老也不新鲜了。

青蛙在腌制的时候也有学问,因为它的肉水分含量很高,所以不能实现给盐,只需要加另外的料去腌就行了。这一点很多人都忽略掉了,自然出来不是那么的嫩滑。还有就是下锅煮

最新稻蛙养殖技术

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上颌有齿,一般有犁骨齿。肩带固胸型,椎体参差型,荐椎横突柱状;指趾末端二骨节间没有间介软骨。鼓膜明显隐于皮下,皮肤光滑或有疣粒。舌一般长椭圆形,后端大多具缺刻。每亩大概可以养40万只左右!下面一起了解一下注意事项!

青蛙养殖技术

1、养殖条件

(1)场地选择:青蛙喜欢安静的环境最好选择安静、进排水方便、水质干净地势略高的位置,还要有杂草丛生、温暖潮湿的环境,单个养殖池面积以200平方米起,采取生态立体养殖。

(2) 温度:青蛙生长适温为20~30。C,温度降至10°C以下时摄食与活动逐步减弱,降到5°C以下时开始冬眠,水温超过32°C以_上时活动明显减弱,温度超过35。C时会导致青蛙陆续死亡。

(3)光照:光照对蛙体新陈代谢、生长、生殖均有促进作用,但是青蛙怕阳光直射,因此养殖时要注意光照环境。

(4)水质:水源的好坏,直接影响蝌蚪的成活率及后期青蛙的发病率,蝌蚪时期要求达到渔业水质标准。

2、养殖池建设

青蛙养殖池的设计可以根据具体条件而定,常见的有两种类型:

(1) 稻田养蛙:场地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强、肥力偏差的稻田,四周要设围墙,墙内壁抹光滑,防止青蛙逃逸,水深10-20厘米,稻田的进出水口设置闸网,以拦阻蝌蚪外逸,在田中另设孵化池,池上设网,以防来自空中的敌害。

(2)养殖场的设计

根据青蛙的不同发育期,需要建设不同的养殖场,一般有产卵池、孵化池、蝌蚪池及成蛙池。

①产卵池、孵化池:以200平方米为:例,其中在池当中修建宽1.8m,深度0.35m孵化池,池内要保持清洁,不能有任何污染,同时要保持安静,否则会影响青蛙产卵和受精卵孵化,场地建设不同孵化池也有所不同。

②蝌蚪池:采斜坡式,高低落差0.25m-0.35m左右,需遮光饲养,泥土地边用黑色塑料布铺上,以便清洗池底,并能吸收阳光增设水温,促进蝌蚪生长,每池饲养一群同样规格的蝌蚪为好。

③幼蛙、成蛙池:青蛙不常栖于水中所以池里的水域不宜太多,应多留陆地以供栖息,池以长方形为好,池里设3-4条注排沟。

3、育苗技术

(1)种蛙选择:种蛙要挑选身体强壮、没有伤残、无疾病的,最好是经过第二次产卵的种蛙受精率较高,第四年的雌蛙产卵数量虽然多。

(2)种蛙放养:种蛙在9~10月份放养,经过选择后的种蛙按1只雄蛙2-3只雌蛙的比例放入产卵池待产,产卵池中要放置水草或种水莲花,其数量约占水面的三分之一,种蛙在第二年来年清明节前后开始抱对产卵。

(3)青蛙的交配交卵:种蛙在平均气温达到16~20°C时开始自由抱对,抱对3~4天就会产卵,产卵时间一般会在早上5~6点、中午11点至1点。

(4) 采卵及孵化:采卵时间在每天早上10点钟左右,捞卵网和盛卵网将蛙卵连同附着的水草捞起,放于桶中,再轻轻地放入孵化池内,卵块颜色较深必须朝上,颜色偏白的一面,必须朝下,如果方向搞错,对孵化率有很大的影响;在孵化期,水温必须保持在20-25C之间。

4、蝌蚪的饲养和管理

(1) 投喂活饲料:蝌蚪的饲料要根据蝌蚪的不同生长时期而供应,5天以后开始取食浮游藻类,可以供应些豆浆、少量蛋黄、水蚤、空心菜、木瓜等,不宜过多,以免影响水质,也可以喂些厕所中的粪蛆或用沙头鱼繁殖的蛆。一般在养殖20天左右后肢开始长出,约经50天又长出前肢,整个蝌蚪时期为60天。

(2) 投饵料要足:由于蝌蚪在缺食情况下会以大吃小,互相残杀,因此投放饵料要充足,使蝌蚪随时都有饵料可食。

(3) 温度控制:养殖池的水温应保持在23- 25°C。

5、幼蛙和成蛙的饲养和管理

(1)养殖池的水温在20-28°C为适,水质要清洁,池中留三分之一的陆地供幼蛙栖息。

(2)青蛙有强吃弱的弊害,应分级饲养,把同样大小的青蛙圈在一起饲养,更应投足饵料,让它们都能吃饱,才不会互相残食。

(3)幼蛙饵料主要是蛆、小鱼、红虫小虾、蚯蚓等,成蛙饵料较为广泛,如蚯蚓、蛆、蜗牛、红虫、甚至死鸡、死鸭及动物五脏等,如果动物饵料不足,还可以掺些混合饲料。

(4) 青蛙喜欢在水中捕食,所以应把饵料投入池水面上,方便青蛙捕食。

水稻青蛙综合养殖技术研究报告

青蛙是不吃水稻的,青蛙只吃有害虫子的,现在的年轻人一般都不太了解,其实青蛙是我们人类应该是要去保护的动物,青蛙对我们人类是有益的,为我们人类吃掉有害小虫子,减少对人类有害虫类,所以、我们人类应该是要有保护青蛙,切不可乱抓。

水稻青蛙综合养殖技术研究背景

牛蛙放养量根据稻田条件、蛙种大小等因素决定。一般每公顷放养个重50克的幼蛙3万只为宜,同时注意个体差别不宜太悬殊,以免出现残食现象。

放养牛蛙的稻田还可以适当混养一些鱼类。稻田里敌害生物较多,不宜放养牛蛙蝌蚪,否则会被吃掉。

水稻青蛙生态养殖

大家好,我是,新农人明哥,下面针对这个稻田养殖什么?风险小,成本低,容易养,这个话题作出个人解答,稻田养殖是个很广泛的养殖模式,1风险小,就不要投放冷门种类,不管养殖是否成功,养出来的东西不好卖,没市场是不行的,2成本低,一定要放适当的量别投放种苗过多,3容易养,密度一定要小,大了容易出问题,可以多选种类来套养,仿野生状态减少饲料成本,基本不用什么技术,只要掌握放养比例。下面就来说说我的放养种类和比例吧!一,鲢鱼,花莲和白莲每亩(水面)混合放养,半斤大鱼苗30尾,一定要看好是水面,不是全部的面积,二,甲鱼,选择半斤以上的每亩水面放20-40只。三,鲫鱼,每亩水面放规格一斤50 尾左右的,8~10斤。四,大闸蟹,每亩水面放养规格一斤三十只的4~6斤。这样放养有什么好处呢?我给大家讲一下,首先来说为什么要放鲢鱼,鲢鱼的食物以水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为主,他可以降低ph值,预防蓝藻,2甲鱼,甲鱼以野生小杂鱼为主,他可以免费清理小杂鱼,3鲫鱼,鲫鱼是杂食性鱼类,他可以清理水中的垃圾,杂草的种子,水稻的稻花,4大闸蟹,大闸蟹的好处是清理稻田中的杂草,水中的水花生,水葫芦。这么你们应该明白套养的好处了吧?这样可以减少饲料成本,降低养殖风险,只要有一项卖个好行情就可以稳赚不亏,具体的套养技术和套养种类在这里就大概说一下,绝对我说的有点道理给我点个赞,想了解更多的套养模式,请关注我——新农人明哥

混合养殖


水稻青蛙综合种植,水稻青蛙综合养殖技术
  • 蟾蜍养殖环境图,蟾蜍养殖新模式
  • 蟾蜍养殖环境图,蟾蜍养殖新模式 >> 蟾蜍养殖环境图,蟾蜍养殖新模式...

    水稻青蛙综合种植,水稻青蛙综合养殖技术
  • 养殖动物品种,养殖类动物
  • 养殖动物品种,养殖类动物 >> 养殖动物品种,养殖类动物...

    水稻青蛙综合种植,水稻青蛙综合养殖技术
  • 南美白对虾循环水设备,循环水白对虾养殖技术
  • 南美白对虾循环水设备,循环水白对虾养殖技术 >> 南美白对虾循环水设备,循环水白对虾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