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贝的养殖方法,扇贝养殖新模式
扇贝是怎么养殖的
在人工筏式养殖的情况下,当年人工育的苗,入冬前壳高可达2-2.5cm;1龄贝有80%以上的个体壳高达到4cm左右;1.5龄贝(即翌年11- 12月)有70%以上的个体壳高超过7cm。人工养殖的栉孔扇贝比自然生长的要快一年。
扇贝是怎么养殖的呢
在人工筏式养殖的情况下,当年人工育的苗,入冬前壳高可达2-2.5cm;1龄贝有80%以上的个体壳高达到4cm左右;1.5龄贝(即翌年11- 12月)有70%以上的个体壳高超过7cm。人工养殖的栉孔扇贝比自然生长的要快一年。
(2)海湾扇贝的生长。海湾扇贝是一年生贝类,生长较快。4月份人工培育的苗种,到11月中下旬,平均壳高达5.3cm,平均重量34.5g。在水浅温度高的海区,海湾扇贝生长较快,在6-9月高温期壳高月增长约lcm,进入11月份生长变慢,水温5℃以下停止生长。生长一周年后,80%以上的个体死亡。
(3)虾夷扇贝的生长。虾夷扇贝每年有两个生长季节,一是4-7月,平均月增高lcm左右;二是10 - 12月,平均月增高0.5-0.8cm,8-9月高温季节停止生长,夏季水温连续15 - 20天超过23℃就会死亡。
扇贝怎么养殖技术
扇贝人工养殖需要喂料。
饵料投放在扇贝幼虫投入水池后,第二天开始进行。投饵用扁藻或叉鞭藻、金藻等微型藻类,投饵量按幼体发育不同阶段而定,一般每毫升水体保持300-3000个扁藻,附着后期每毫升水体增加到5000个扁藻以上。投饵次数是每天上、下午各投1次。
扇贝是人工养殖的吗
人工养殖扇笼养产量高
养殖扇贝,按其不同生活习性和生长期的长短,其苗种中间育成、苗种稀疏养殖,养成不同时期的管理措施,各期放养密度,养殖水层的变动等操作规范必须按序操作,才能保证丰产丰收。
1.不同时期苗种稀疏暂养:扇贝壳高从0.5~2.5厘米都称苗种,但从0.5厘米养殖2.5厘米要经过2~3次分苗稀养,壳高0.5厘米可以用20~30目网袋暂养,网袋大小40厘米×50厘米,袋内放置50克左右的附着基支撑网袋加大空间增加流水量,或用塑料框架支撑网袋,每袋放苗500~1000粒,养殖壳高1~1.5厘米,进行稀疏,置苗种暂养笼暂养,每层放养100~200粒,至壳高2.5~3厘米,进行养成笼养成。
2.养成笼放养密度:壳高2.5~3厘米放养密度海湾扇贝每层放养25~30粒,放养时间7月底~8月上旬,应在高温来临之前全部完成。分苗时间应在上午和傍晚,在海边搭棚遮阳,避免阳光照射。分苗检苗不能在水中操作,装笼后应立即放置水中暂养下海挂于浮筏架上。海湾扇贝壳高0.5~1厘米,20目聚乙烯袋(40厘米×50厘米)暂养,每袋500~1000粒,壳高1.5~2.5厘米,置暂养笼暂养,7月底~8月初用养成笼养殖,每层放苗30粒。华贵栉孔扇贝,深挂水层1~2米以下,入秋后,9~11月第二次倒笼分笼养成,浅挂水层0.7~1米养殖密度较小,养成笼每层放养贝苗壳高2.5~3.5厘米,不超过20粒。
扇贝是怎样养殖的
繁殖常见方式是雄贝先排出精子,雌性再排出卵子,精子和卵子在海裏相遇结合,慢慢发育成小贻贝。有趣的是,某些贝类既是雌的又是雄的,我们称它为雌雄同体。如海湾扇贝,生殖腺上一部分发育成雄性,另一部分发育成雌性。
繁殖时,雄的部分放出精子,雌的部分放出卵子
扇贝是怎么养殖的图片
扇贝常用网笼养殖。即用网片和支架制成直径0.5米、长1.52.0米的圆筒形网笼,内分隔为510层。将贝苗放入后将网笼悬挂在海面浮筏下进行养殖。也可在贝耳上钻孔,串在尼龙绳上,悬挂于浮筏下进行养殖。贻贝常使其附着于绳索,在浮筏下挂养。泥蚶、毛蚶、蛤仔、蛤蜊、青蛤、缢蛏、各种海螺常在潮间带滩涂上直接播苗养殖。
养殖扇贝和野生扇贝
答:可以吃的。我们赶海捡到的野生贝壳肉都用来吃的呀。
扇贝属于软体动物门,扇贝科,是我国重要的贝类养殖品种。扇贝可食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与鱼类、虾类相似,是一种集食、药、滋补为一体的重要水产食物。扇贝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扇贝柱的干制品称为“干贝”,为名贵海珍品。
扇贝的养殖方式
养殖扇贝不能喂激素饲料!
扇贝,是我国沿海主要养殖贝类之一,世界上出产的扇贝共有6幼虫达到D形幼虫时,用200目拖网及时选优。幼体培育密度:D形幼虫培育密度前期控制在8—10个/ml,后期67个/ml。
饵料金藻,均是虾夷扇贝优质的开口饵料,采用金藻与硅藻混合投喂,日投饵量/个ml.投放附着基后饵料可改为以扁藻为主,并适当增加投饵量。
扇贝有养殖的吗
龙湾地处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这里水质清澈、生态良好,是养殖海蛎子、扇贝的绝佳海域。龙湾岸边的东港头村借助自然优势,村里60余户搞起了海蛎子、扇贝养殖,规模巨大,年产扇贝500余万斤,海蛎子100多万斤。
每年的春节前后到五月底,都是东港头村出产海蛎子、扇贝最繁忙的时间,从凌晨四五点钟开始,龙湾的沙滩上就开始传出拖拉机的轰鸣声,一辆辆大铁牛拉着渔船开进海中,养殖户们一天繁忙的工作就此开始。5月3日清晨,王本桥和他的弟弟和往常一样,将渔船拉入海中,出海收获海蛎子、扇贝。他们两个合伙养殖,今年养了20万斤左右的扇贝和近10万斤海蛎子。在渔船行进的过程中,远处的太阳从海面冒出了头,王本桥赶紧拿出手机拍下美景,用来发朋友圈。到达养殖区域,借助船上的绞盘,将一笼笼海蛎子和扇贝拉入船舱。“今年的扇贝和海蛎子都是大丰收,产量高了,但价格也下来了,均价在两元左右,是去年价格的一半。”王本桥边忙边介绍。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劳作,船舱满了,返航的时候到了。
渔船快到达岸边时,王本桥的弟媳早就将拖拉机开进海里等待了,拖拉机将渔船直接拉上了岸。这次收获近3000斤,卸下后首先用海水进行第一次清洗,然后将笼子里的海蛎子、扇贝倾倒出来,再进行二次清洗。由于这里出产的海货品质优,不少外地的客户都慕名而来,“本地海蛎子、扇贝出产基本到五月中下旬,想吃的朋友们抓紧了。”王本桥笑着说。
水产知识
水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