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鳊鱼的养殖技术视频与成本,鳊鱼养殖的成本

鳊鱼的养殖技术视频与成本,鳊鱼养殖的成本鳊鱼的养殖技术视频与成本,鳊鱼养殖的成本

鲮鱼养殖成本

鲮鱼食性很广,目前发现很少有它不吃的,所以打窝你可以用花生枯、菜籽饼打窝,用鸭饲料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有花生枯好。至于商品的窝料推荐你用PK鲮鱼,这款窝料很便宜、发窝快,也是蓑笠哥用过最好的钓鲮鱼窝料,其他的林林总总用过不少,但效果只能说一般还不如花生枯。窝料最好多打一点,用硬的块块的花生枯打一两块就行,因为鲮鱼成群结队,打少了钓几条就留不住鱼了,但是块块的它要啃半天。

至于饵料,商品饵料有很多因为大厂家很少有出品钓鲮鱼的饵料,都是一些个人商家在卖所以成本上控制不下来,大多都是十几块钱一包。目前用过的疯钓鲮、魔魂鲮都还可以,那个卖20块钱一包说什么冠军使用的不建议大家使用(名字就不说了),一般人可能驾驭不来我也是一样。

野钓鲮鱼自制饵料配方:花生枯粉末40%、菜籽枯粉20%、虾粉20%(如果用赤尾青只要10%)、状态粉20%(拉丝粉、轻麸、雪花粉,根据自己喜好搭配),最后可以添加5%左右的奶粉进去。这个配方我自己尝试过很多次,可以说不属于任何没有添加小药了的商品饵料,本来想制作来售卖的,但不想费那事。

鳊鱼养殖成本及利润

养殖1亩草鱼的成本约为500元,产量可达500斤左右,出售价格约为5元/斤,所以草鱼的收入为2500元左右,减去养殖所需成本,其利润约为2000元。草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它和鲢、鳙、青鱼一起,构成了我国的四大家鱼。

养殖草鱼的成本要多少?

1、鱼种成本

草鱼一般都是进行混养的,主要以养殖草鱼为主,然后混合适量的白鲢和花鲢等鱼种,一般1亩池塘可以养殖30斤白鲢、3斤花鲢、60斤草鱼再加适量的鳊鱼等,其中鱼种费用大约为500元左右。

2、饲料成本

一般1亩鱼塘每年需要投喂饲料760斤左右,总费用为1300元左右。

3、其它成本

主要包括肥料、药物、水电等各种杂费,总共需要2100元左右。

4、总成本

因此10亩的鱼塘,大约需要投入20000元左右。

鲮鱼养殖成本多少

不是,是可食用鱼类。鲮鱼主要产地在中国,在水温较高如珠三角、海南等地区较为常见,养殖成本低、产量大。鲮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钙、镁、硒等。鲮鱼是南方重要经济鱼类和池塘养殖对象之一。该品种具有食性杂、产量高、饲料来源广等特点,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养鲩鱼成本

1)池塘租金由于各地鱼塘的租金有所不同,价格有差异,按我们农村计,鱼塘的租金一般是在5000元/亩一年。(2)鲫鱼苗鲫鱼苗在水产农场一般是0.2~0.3元一条,我们按照每亩需要放养的条数密度为2500条来计算,鱼苗的费用大概是500元~750元左右。一般都是0.3元一尾比较多。(3)饲料的费用一般鲫鱼养殖一年需要饲料不是很多,因为其食性复杂,2500条以90%成活率计算,即2250条,所需要饲料费用是1.5万元左右。(4)鱼药、水电费一般在3000元左右其他的费用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定,所以最终的成本是23500元左右。

2、养殖鲫鱼的利润鲫鱼养殖的利润计算就很简单了,一般情况都是将养殖的总收益减去养殖的成本之后,而剩下的就是养殖的利润。鲫鱼养殖赚不赚钱,以现在来看,鲫鱼的市场价格均为18元一斤,如果按投养2500条,以90%成活率计算,其亩产量是很高的,一般正常情况下亩产量高达2025斤左右,也就是说2025斤X18元=36450,减去成本,净挣12950元,这是养殖一亩鲫鱼净利润收入,虽然养殖不多,才两千多条,养殖的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比鲩鱼贵,更值钱。所以有这样的利润已经是很不错了。

鳇鱼养殖成本多少

人工繁殖出来的中华鲟是可以家养的,但是中华鲟的体型偏大,家庭养殖的时候,需要准备一个大一点的鱼缸,这样才能保证它们生活的空间充足。正常情况下,中华鲟的体长会在40-120厘米之间,人工养殖的时候,至少需要给它们准备一个100厘米左右的鱼缸,这样它们才能正常生活。但是,野外生长中华鲟是不可以家养的,因为野外生长的中华鲟属于国家保护动物,私自养殖会触犯法律。

中华鲟家庭怎么养

人工养殖中华鲟,需要先给它们准备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中华鲟对水温的要求不高,只要水温在16℃以上,它们就可以正常生长。人工养殖的时候,可以安装一个加热棒,将水温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

中华鲟对氧气的需求量比较高,人工养殖的时候需要给它们安装一个氧气泵,这样才能保证水中的溶氧量充足。其次就是要给它们准备一些合适的食物,中华鲟是肉食性的鱼类,投喂的食物要选择小鱼、小虾等活饵,也可以选择瘦肉、红虫、蚯蚓等动物性饲料。

鲮鱼养殖技术与利润

1、池塘位置

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交通、供电方便的地方建造鱼池。这样既有利于注、排水,也有利于鱼种、饲料和成鱼的运输和销售。

2、水源和水质

池塘应有良好的水源条件,以便于经常加注新水。由于池塘内鱼类饲养密度大,其投饵施肥量大,池水溶氧量往往供不应求,水质易恶化。导致鱼类严重浮头而大批死亡。

虽然可用增氧机可防止鱼类浮头,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水质,长此以往不利于鱼类生长。

池塘水源以无污染的河、湖水为好,这种水溶氧高,水质良好,适宜于鱼类生长。因此,鱼池最好靠近河边或湖边。

井水可以作为养鱼水源,但其水温和溶氧均较低,使用时应将井水流经较长的渠道或设晒水池,并在进水口下设接水板,待水落到接水板上溅起后再流入池塘,以增加水温和溶氧量。

工厂和矿山排出的废水,往往含有对鱼类有害的物质,只有经过分析和试养,才能作为养鱼用水。

3、面积

饲养食用鱼的池塘面积应较大。面积大,鱼的活动范围广,受风力的作用也较大;风力不仅可增加溶氧,而且还可使池塘上下水层混合,改善下层水的溶氧条件。

此外水体大水质较稳定,不易突变,因此渔谚有“宽水养大鱼”的说法。但面积过大,投饵不易均匀,水质也不易控制。

夏季捕鱼时,一网起捕过多,分拣费时,操作困难,稍一疏忽,容易造成死鱼事故;面积过大,管理也不方便,并且池大,其受风面也大,容易形成大浪冲坏池埂。

因此,尽管30亩左右的大鱼池也能高产,但采用的不多。有些面积较小的鱼池(2亩~3亩),也能取得高产,但毕竟水环境不太稳定,且占用的堤埂多,相对缩小了水面积。

根据目前食用鱼的饲养管理水平,一般认为池塘面积在10亩左右较合适。

4、水深

饲养食用鱼的池塘需要有一定的水深和蓄水量,以便增加放养量,提高产量。池水较深,蓄水量较大,水质较稳定,对鱼类生长有利。

因此,渔谚有“一寸水、一寸鱼”的说法。根据无锡河埒乡不同水深的池塘鱼产量比较表明。

单位面积草鱼、青鱼、鲢、鳙的放养量和净产量随着水深的增加均有大幅度增加。

平均水深较深(1.7m~2.5m)的池塘,螺、蚬和水草的投喂量也比面积相似但水较浅(1.2m~1.5m)的池塘,分别多51%和56%。

但池塘也不是愈深愈好。如池水过深,下层水光照条件差,溶氧低,加以有机物分解又消耗大量氧气,这就容易造成下层水经常缺氧。

因此,池水过深,对鱼类的生存和生长均有很大影响。实践证明,精养鱼池常年水位应保持在2.0m~2.5m。

5、土质

饲养鲤科鱼类池塘的土质以壤土最好,粘土次之,沙土最差。养1年~2年后的鱼池,由于积存的残饵、鱼类粪便和生物尸体与泥沙混合,形成淤泥,代替了原有的土壤。

淤泥过多,则其中所含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要消耗大量氧气,易造成缺氧。而且缺氧后有机物厌氧发酵还会产生氨、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影响鱼类生存和生长。

通常在鱼种放养时,池底应保持5cm厚的淤泥,这对补充水中营养物质和保持、调节水的肥度有很大的作用。

6、池塘形状和周围环境

鱼池以东西长而南北宽的长方形池为最好。这样的池形的优点是池埂遮荫小,水面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

并且夏季多东南风和西南风,水面容易起波浪。池水在动态中能自然增氧,可减少鱼类浮头。长方形池的长宽比以5:3为最好。

这种长方形不仅外形美观,而且有利于饲养管理和拉网操作,注水时也易造成池水的流转。池塘周围不应有高大的树木和房屋,以免阻挡阳光照射和风的吹动。

7、池底形状

鱼池池底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

第一种是“锅底型”。即池塘四周浅,逐渐向池中央加深,整个池塘形似铁锅底。此类鱼池,干池排水需在池底挖沟,捕鱼、运鱼挖取淤泥十分不便,须加以改造。

第二种是“倾斜型”。其池底平坦,并向出水口一侧倾斜。此类池底干池排水、捕鱼均方便,但清除淤泥仍十分不便。

第三种即为“龟背型”。其池塘中间高(俗称塘背),向四周倾斜,在与池塘斜坡接壤处最深,形成一条浅槽(俗称池槽),整个池底呈龟背状,并向出水口一侧倾斜。这样年底排水干池时,鱼和水都有集中在最深的集鱼处(俗称车潭),其排水捕鱼十分方便,运鱼距离短。而且塘泥主要淤积在池底最深处的池槽内,多余的淤泥就容易清除,修整池埂可就近取土,其劳动强度较小。此外,这种池形结构在拉网时,只需用竹篙将下纲压在池槽内,使整个下纲绷紧,紧贴池底,鱼类就不易从下纲处逃逸,可大大提高低层鱼的起捕率。

8、池塘改造

良好的池塘条件是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之一。

目前我国对高产稳产鱼池的要求是:

①面积适中,一般养鱼水面以10亩左右为佳。②水较深,一般在2.5m左右。③有良好的水源和水质,注排水方便。④池形整齐,堤埂较高较宽,大水不淹,天旱不漏,旱涝保收。

此外池底最好呈“龟背型”或“倾斜型”,池塘饲养管理方便,并有一定的青饲料种植面积。

如鱼池达不到上述要求,就应加以改造。改造池塘时应按上述标准要求,采取:小池改大池;浅池改深池;死水改活水;低埂改高埂;狭埂改宽埂。

9、池塘的清整

池塘经一年的养鱼后,底部沉积了大量淤泥(一般每年沉积10cm左右)。故应在干池捕鱼后,将池底周围的淤泥挖起放在堤埂和堤埂的斜坡上。待稍干时应贴在堤埂斜坡上,拍打紧实,然后立即移栽黑麦草或青菜等,作为鱼类的青饲料。

这样既能改善池塘条件,增大蓄水量,又能为青饲料的种植提供优质肥料,也由于草根的固泥护坡作用,减轻了池坡和堤埂的崩坍。

整塘后,再用药物清塘(方法与鱼苗培育池的清塘相同)。

清整好的池塘,注入新水时应采用密网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池内,待药效消失后,方可放入鱼种。

10、盐碱地鱼池水质特点及其改造

除上述淡水淡土的鱼池外,我国东北、华北、西北以及沿海河口还有面积广阔的盐碱地。

这些土地一般不宜农作物的生长,甚至寸草不生,而经改造后,即可挖塘养鱼。

经过若干年的养鱼,这些土地完全或基本淡化后,根据需要还可以改为农田。目前,利用盐碱地发展池塘养鱼,已成为我国改造盐碱地的重要措施。

沿海受海水影响的地区,水中离子以Cl-为最多。在干旱少雨地区,河水含盐量较高,有的可达1000mg/L以上,高的可达7000mg/L。

当水中含盐量超过300mg/L~500mg/L时,离子间的比例则有较大的变化,水中HCO3- 的比例下降,Cl-或SO42- 的比例增加。

在理论上SO42-本身无毒,但在缺氧、有机物高的情况下,硫酸根可被细菌还原为鱼类有毒的硫化氢。

11、池塘养鱼混养和密养方法

在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

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

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

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

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

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

畜牧养殖


鳊鱼的养殖技术视频与成本,鳊鱼养殖的成本
  • 绿萝养殖小妙招,绿萝养殖窍门
  • 绿萝养殖小妙招,绿萝养殖窍门 >> 绿萝养殖小妙招,绿萝养殖窍门...

    鳊鱼的养殖技术视频与成本,鳊鱼养殖的成本
  • 养殖珍珠蚌,养殖珍珠蚌骗局曝光
  • 养殖珍珠蚌,养殖珍珠蚌骗局曝光 >> 养殖珍珠蚌,养殖珍珠蚌骗局曝光...

    鳊鱼的养殖技术视频与成本,鳊鱼养殖的成本
  • 鸽子养殖员,鸽子养殖员
  • 鸽子养殖员,鸽子养殖员 >> 鸽子养殖员,鸽子养殖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