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哪里有养蛇场,四川哪里有养蛇场
成都哪里有养蛇场?
关于成都那有蛇场我不清楚,不过周边地区我倒是知道一处:广汉市新丰镇鹅颈村以前有养蛇场,从成都青龙场车站出发也就一个半小时车程,此蛇场不知现在还在经营于否,你可以在大件路通新丰转弯处直接问那里的人力包车师傅,如还在经营叫他们带你去
请问珠三角哪里有水蛇苗买呀?
珠三角以下养殖基地可以买到水蛇苗:广东江门市谭江路1686号高杨药用动物研究中心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龙母镇水蛇养殖基地 广州万松园农贸市场 广东省河源市东江水蛇养殖基地
中国第一蛇村在什么地方?
湖州在线讯 继日本、韩国等国外媒体的专题报道之后,今年国庆前夕,以记述“三农”大事、锁定百姓视点、关注基层动态为重点的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基层嘹望》栏目摄制组,将镜头对准了德清县子思桥村,聚焦当地农民依靠养蛇走上致富路的故事。
一个江南水乡的小村缘何频频受到中外媒体的关注?日前我们又一次走访了这个被誉为“中国第一蛇村”的江南小渔村。
子思桥村是德清县有名的养蛇专业特色村。说起养蛇,子思桥的每个村民都能说上一段蛇经。村民杨纺荣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养蛇,如今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能手。他说,起初只是小打小闹,2000年,打破“小搞搞”的思想束缚,下狠心扩大饲养量,在原来的数量上翻了一番。今年6月,杨纺荣又通过村组织的帮忙,利用贷款和积蓄到金华、上海等地收购母蛇,再次扩大饲养规模。一直关注小蛇行情变化的杨纺荣还向我们道出了他的“小九九”:“现在,小蛇卖出的价钱只有1.65元一条,等到价格涨到1.8元时,赚上2万元没有问题。”
村民杨建荣早在结婚以前就与蛇打起了交道,是子思桥村拥有20多年养蛇经历的老蛇人之一。现在,附近几家有名的加工蛇菜的饭店都从他那儿订购蛇,国内几个大的中药材市场都有长期客户。商品销售不愁,头脑活络的他还打起了蛇内脏的主意,加工成鱼饲料。4年前,杨建荣养起了鲶鱼,没想到,鲶鱼把蛇内脏当成了一道美味。他说,以前村民杀蛇不太顾及周围环境,每到杀蛇季节,蛇的内脏到处乱扔,全村都被腐烂的气味笼罩。此后,只要村里谁家开始杀蛇,就把蛇的内脏用桶集起来,等他上门来收。今年5月初,他又在4亩鱼塘内投放了1万多尾鲶鱼苗。据悉,近5个月来,仅鱼苗的饲料少说也省下了五六干元。
说蛇论蛇,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杨洪昌和他的莫干山蛇类实业有限公司。杨洪昌不仅是全村养蛇的领军人,而且发明了人工孵化幼蛇技术,去年申报的莫干山赤练胎蛇被确认为国家原产地标记产品,为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打下了基础。最近,该公司又同浙江大学签订了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合作项目协议,围绕珍稀蛇类人工繁育与生物制品开发进行研究,以期解决珍稀蛇类人工繁育的关键技术,并研制开发高附加值的蛇类保健食品和蛇类生化用品等。同时,合作双方还将建造标准化蛇类繁育场,成立浙江大学德清蛇类研究中心,使这个“中国第一蛇村”成为全国最大的蛇类养殖科研中心。
子思桥村负责人杨根妹说,子思桥村通过20年的发展,现如今,170户人家有150户从事养蛇,800人的村庄饲养着300多万条蛇。她说,20年前的子思桥村还是个又穷又脏的小渔村,现在村民整天围着蛇转,做得多的是蛇活、说得多的是蛇经。
她给我们算了一笔账:20年来全村共出产幼蛇7000多万条,创产值1-3亿多元,直接给村民带来利润5000多万元,大多数村民每年都有五六万元的收入,好的有10多万。她说,目前村里正打算规划土地成立设施完善的饲养基地,并成立蛇文化馆,带动当地的旅游和餐饮业,形成多条腿走路,让子思桥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五步蛇的详细资料和生活习性?
被五步蛇咬会有较大的疼痛感
以前一直会有被五步蛇咬了之后不能走五步的说法,当然这个其实只是一个笑话。的确五步蛇有着比较大的毒性,但还不至于猛烈到这种地步。五步蛇的毒为血液循环毒,被咬之后会出现比较剧烈的疼痛。这样一种毒蛇在平时又有着哪些习性?
蛇类分布的生活地域主要跟海拔高度、植被状况、水域条件,食物对象等相关因素有关。蛇的栖息环境多样性是蛇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外界生存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一些独特的生活习性。所以一种蛇一定会选择温度适宜,隐蔽性好,附近食物丰富,离水源近的地方来作为它们生活的栖息地。各种蛇的栖息环境以及它们长期应一定环境而获得的形态特征都是相对稳定的。
五步蛇的柄息环境为陆生,但也有少数为树栖,不同种类蛇的栖息环境也有差异。五步蛇主要栖息在海拔400-700米的常绿和落叶混交林中,夏季喜欢在山坞的水沟一带活动,它们通常会选择在阴凉通风有树有水的地方生活,也在茶园、农田、柴堆内活动,能上树,也能进入人房。冬季多在树根形成的天然洞或旧鼠洞中越冬。
五步蛇年活动周期从惊蜇至大雪约为9个月,影响活动的主要因素为温度、湿度及食物。气温20-30℃时,活动最频繁,气温高达35-38℃时,多向水边集中。
野外的五步蛇通常以社鼠、犬足鼠、黄鼬及棘胸蛙为食。五步蛇在山坞的分布,和棘胸蛙的分布、数量有关系。因为会进入人房,所以也会以黄胸鼠为食。
繁殖期间雌蛇尾基部的臭腺分泌物有特殊臭味,以此来引诱雄蛇。交配前有追偶现象,交配时相互缠绕。要注意的是蛇交配时其性情要比平时暴躁,这时若遇外面的惊扰,会发出猛烈的攻击。多数母蛇会将卵产于天然的洞穴之中,洞道浅短干燥。产卵数目多少不等,年轻母蛇产卵早但数量少,年老母蛇产卵迟但数量多,一般为12-18枚。
五步蛇的冬眠期从大雪至翌年惊蛰约为3个月,越冬洞穴较深,蛇多时大小蛇在一起,有时也和蝮蛇混居在同一洞中。当气温为8℃时与蛇体表温度相等,当气温高于8℃时蛇体表温度始终比气温略低1℃,当气温低于8℃时蛇体表温度则较气温略高于1℃,蛇体表温度为11℃以上时能咬人。人工饲养的幼蛇,当气温低于17℃时盘瞳不动,在12℃时触动它们则会表现出张口欲咬人的状态。
五步蛇别称:白花蛇,百步蛇,尖吻蝮。尖吻蝮属(学名:Deinagkistrodon)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属,属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D.acutus)一个品种。尖吻蝮又称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百花蛇、中华蝮等,是亚洲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生活习性
生活在海拔100~1,400 m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大多栖息在300~800 m的山谷溪涧附近,偶尔也进入山区村宅,出没于厨房与卧室之中,与森林息息相关。炎热天气,尖吻蝮进入山谷溪流边的岩石,草丛,树根下的阴凉处渡夏,冬天在向阳山坡的石缝及土洞中越冬。喜食鼠类、鸟类、蛙类、蟾蜍和蜥蜴,尤以捕食鼠类的频率最高。
分布
在中国分布范围大致在东经104°以东,北纬25°到31°之间。已知的分布地区有安徽(南部)、重庆、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广西(北部)、贵州、广东(北部)及台湾省。国外只见于越南北部。
尖吻蝮属(学名:Deinagkistrodon)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属,属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D.acutus)一个品种。尖吻蝮又称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百花蛇、中华蝮等,是亚洲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中文学名:尖吻蝮拉丁学名:Deinagkistrodon acutus别称:白花蛇,百步蛇,五步蛇界:动物界亚目:蝰蛇
目录基本信息尖吻蝮别名大全起源演化形态特征分布生活习性民族图腾估计数量所含毒性繁殖技术种蛇的选择交配与产卵人工孵化价值观赏价值研究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故事典故饲养方法咬伤急救措施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展开
基本信息尖吻蝮别名大全起源演化形态特征分布生活习性民族图腾估计数量所含毒性繁殖技术种蛇的选择交配与产卵人工孵化价值观赏价值研究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故事典故饲养方法咬伤急救措施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
尖吻蝮(10张) 中文目名:蛇目
中文科名:脊椎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蝰科 中文属名:尖吻蝮属
中文俗名:白花蛇、百步蛇、五步蛇犁头蛇金钱白
花蛇 白花蛇百节蛇 蕲蛇烙铁头
拉丁文名:Deinagkistrodon acutus
英文名:Sharp―snouted fu
Hundred-pace pitviper
Long-nosed pitviper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Gunther,1888
保护级别:属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
尖吻蝮别名大全 “尖吻蝮”各地区别名极多,又称“五步倒”、“岩头斑”,白花蛇(湖南.江西.浙江)、祁蛇(药材名,江西.安徽.湖南.浙江)、五步蛇(浙江)、五步龙(安徽.江西)、百步蛇(广西.湖南.江西.台湾)、五棒蛇、岩蛟(重庆),翻身花(湖南.江西)、棋盘蛇、棋盘格、盘蛇、袈裟蛇(闽北).翘鼻蛇(湖南.江西.浙江)、犁头蛇、三天两天病(湖南.江西).翘鼻蛇(贵州雷山).犁头匠(贵州兴义)、放丝蛇(浙江)、吊灯扑(浙江)、聋婆蛇(广西)、瞎子蛇(江西)、懒蛇(江西)
剧毒,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人畜被咬后五步之内昏倒而得名。头呈三角形,背部有灰黄色菱形斑块,常活动在潮湿的岩壁、灌木丛和农宅内。
起源演化 在第三纪早期的始新世属干燥、亚热带的中国东南部为尖吻蝮的起源地。古地理的研究表明,从早第三纪到晚第三纪,中国东南、南部、西南部,地势平坦,起伏不大,为干燥的亚热带气候,适宜于尖吻蝮的生活,尖吻蝮在始新世起源后,由于受高纬度气候的限制,它只能在低纬度地区扩散。到渐新世,由于印度板块与中国大陆的碰撞,引起了青藏高原的隆升,随后的某一时期,当尖吻蝮扩散至此时,隆升的高原阻止了它进一步向西扩散,形成了尖吻蝮在大陆现今的分布格局。至于该种在台湾的分布可作如下解释,地质资料显示,台湾在晚第三纪时才耸立成岛屿,在岛屿与大陆第一次分离时尖吻蝮可能还未进入该岛。第四纪,自然界经历了多次海退和海侵、冰期和间冰期、地壳上升和下降等的交替变化的影响,台湾岛屿与大陆亦出现了数次的分离和联接,尚未彻底隔离,而尖吻蝮在其中的某一时期进入该岛.直到晚更新世(约39000年前),世界上发生了最大的一次海侵---里斯2武木间冰期的海侵---和随后台湾海峡的断裂,台湾遂与大陆彻底隔离,但生活于该岛上的尖吻蝮亦开始与大陆种类隔离,但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是不可能形成独立的种的。
形态特征 头大,呈三角形,吻端有由吻鳞与鼻鳞形成的一短而上翘的突起。头背
尖吻蝮黑褐色,有对称大鳞片,具颊窝。体背深棕色及棕褐色,背面正中有一行15-21+2-6个方形大斑块。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体形on短,最长的雄性1335+206
mm,雌性1238+165
mm。背鳞21(23)-21(23)-17⒆行,最外1~3行仅有极细的弱棱,其余均具有结节的强棱,体表on糙;腹鳞雄性152~169,雌性162~171。肛鳞完整。尾下鳞雄性51~61,雌性48~63,大多为双行。尾尖一枚鳞片侧扁而尖长,俗称佛指甲。
分布 在中国分布范围大致在东经104°以东,北纬25°到31°之间。已知的分布地区有安徽(南部)、重庆、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广西(北部)、贵州、广东(北部)及台湾省。国外只见于越南北部。
生活习性 生活在海拔100~1,400 m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大多栖息在300~800
m的山谷溪涧附近,偶尔也进入山区村宅,出没于厨房与卧室之中,与森林息息相关。炎热天气,尖吻蝮进入山谷溪流边的岩石,草丛,树根下的阴凉处渡夏,冬天在向阳山坡的石缝及土洞中越冬。喜食鼠类、鸟类、蛙类、蟾蜍和蜥蜴,尤以捕食鼠类的频率最高。
民族图腾 百步蛇(就是尖吻蝮)是排湾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图腾。详见百步蛇!
编辑本段估计数量 尖吻蝮在中国分布较广,其中以武夷山山区和皖南山区贮量最多。根据各省产区历年收购尖吻蝮蛇干的数量及重点产区抽样调查,中国目前尚有野生状态尖吻蝮一千万条。蛇园人工饲养的约一万条。
五步蛇又名尖吻蝮、祁蛇。是蕲春著名的特产,它与蕲龟、蕲竹、蕲艾合称为“蕲春四宝”。
蕲蛇属蝮蛇科,蝮蛇属,为剧毒蛇。相传人被咬伤,不出五步即死,故称五步蛇。因其全身黑质白花,故又名白花蛇,还因为吻鳞与鼻间鳞均向背方翘起,所以还名褰鼻蛇。头呈三角形,背黑褐色,头腹及喉部白色,散布有少数黑褐色斑点,称“念珠斑”。尾部侧扁,尾尖一枚鳞片尖长,称角质刺,俗称“佛指甲”。蕲蛇若被逼捕得它无路可走时,它就调转“尾利钩”,破腹自杀,“死而眼光不陷。”
编辑本段所含毒性 尖吻蝮其中一个为人熟知的名字是“百步蛇”,意指人类只要曾被尖吻蝮所咬,脚下踏出一百步内必然会毒发身亡,以显示尖吻蝮的咬击实在奇毒无比;有些地方更称尖吻蝮为“五步蛇”,进一步夸大其毒素的威力。该蛇种的毒液的单位上的毒性(对小白鼠之LD50值)并不强烈,但并不妨碍该蛇种在事实上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根据长年调查资料显示,由尖吻蝮的咬击所导致的危险事件甚至死亡事件,至少在中国大陆地区确实是较为常见的(参见赵尔宓、黄美华等主编《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三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390页及以下)。这一方面是由于该蛇种个体较大,性格凶猛,毒牙较长,咬伤的情形较为严重,一方面也由于该蛇属于排毒量较大的蛇种。台湾方面就有专门对抗尖吻蝮毒素的有效血清。根据美军报告指出,尖吻蝮的毒素是以蛋白质构成的溶血毒素,而这种毒素更是强烈出血性的。被尖吻蝮咬过后,受害者会出现伤口疼痛及出血的即时现象,继而会肿大、起泡、组织坏疽以及溃疡,随后更会感到晕眩及心跳加速。
编辑本段繁殖技术种蛇的选择 在成蛇中选择体重在100~200克,蛇体健壮无病、生长发育良好、体色鲜艳、性腺发育正常的蛇作为种蛇。放养殖园中精心饲养。
交配与产卵 尖吻蝮2~3龄性器官开始发育成熟,通常在每年4~5月份和10~11月份有两次交配期,其发情交配季节一般在13~31℃气温下进行。交配时间短的15分钟左右,长的达2小时,交配场地为草地或蛇房内,也有在灌木丛中。在蛇场水池四周适当位置设置多个蛇窝。雌蛇于8~9月份产卵,母蛇产卵时,伏卧在草地上,尾基部向上翘起。卵重一般16克左右,卵呈椭圆形。刚产出时,卵壳淡乳酪色或具白色花斑,每隔30~50分钟从泄殖孔产出1枚卵,每窝产卵11~29枚,多的达40枚。雌蛇产卵后,有护卵的习性,终日盘伏在卵旁或卵上,此时雌蛇比较凶猛,取卵要隔离雌蛇防止咬伤。雌蛇产卵后要投喂丰富的食物以利早日恢复健康。
人工孵化 选择个体较大、新鲜无损的蛇卵进行人工孵化。将卵放置在平铺有6厘米厚的泥沙上(其含水量以手捏成团松开即散为宜),或垫有杂草的孵化箱内,旁边放置一盆水,温度为19.2~32℃,土温为17.5~31℃,相对湿度为51%~94%。如蕲蛇卵孵化温度要求在25~30℃范围内,相对湿度要求在51%~95%之间,孵化期为26~29天,一般27天左右仔蛇吻端具卵齿,出壳时用其将卵壳划一细口,吻端由此突破卵壳,然后逸出卵外,仔蛇多在夜间出壳,当以器物触击刚出壳的仔蛇时,仔蛇会本能地冲击扑咬。出壳后仔蛇盘于卵壳周围,个别的还拖有脐带。刚出壳的仔蛇,第3天即可由孵化器转移到幼蛇饲养池促进卵黄的吸收,并按大小不同分开饲养,防止自相残食。应尽早投喂食物,不能主动捕食新生小白鼠或青蛙的,可以填饲小白鼠的肉块和内脏等,平均每10天每条蛇填喂0.5克。仔蛇在孵出10天后开始第1次蜕皮,以后每年蜕皮2~3次。[1]编辑本段价值观赏价值 神龙岛距淳安县城10公里,是以观赏蛇类活动为主的景点。蛇池内的毒蛇有五步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竹叶青等几十种。在蛇园里的树枝上还盘有许多种类的无毒蛇,游客闯蛇园,有惊无险。这是一个纯人工开发的小岛,岛上现放养有五十余种、一万多条蛇,堪称千岛湖中的蛇类世界。岛上设有蛇园、蛇展廊、蛇味馆、蛇艺表演厅等以蛇为对象的各种消闲设施。“神龙”堕落至此,还不如就叫回“蛇”的本名算了,让人恶心一点,离人远着一点,或者还能自在、安全一些。岛上有无毒蛇、有毒蛇几十种上万条,闯蛇园与蛇共处一园,有惊无险。观斗蛇,看人蛇共眠、人蛇共舞、人蛇同游、人蛇亲吻是蛇艺表演的特色项目,会记忆深刻。
研究价值 《光明日报》2007-11-9报道:五步蛇药用研究取得新成果:
中国最大的五步蛇养殖基地--贵州永昌特种生物园研究基地多位养蛇专家,在经过十年的深入研究和反复试验,终于取得了可喜性进展,五步蛇的蛇肉、蛇毒、蛇血、蛇粉、蛇干、蛇鞭等入药,对几十类疾病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中五步蛇泡酒,对风湿、类风湿效果相当显著。
药用价值 五步蛇系一种剧毒蛇,相传被这种蛇咬后不出五步就会昏倒,所以又称“五步倒”,属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五步蛇的药用价值盛传已久,但将五步蛇作为主药,专门针对风湿类风湿药用研究尚属首次。专家认为:五步蛇蛇毒具有祛风除湿、抗凝抗栓、去除纤维蛋白元、降低血液粘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的作用,目前干蛇毒价值出口价每克达1465美元,五步蛇毒的药用价值主要应用在风湿疾病的治疗和研究课目当中。
该蛇虽毒,却是中国的名贵传统中药,是封建王朝皇上指定进贡的珍品,也是出口的珍贵药材。关于它的习性和药用价值,在唐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说道:“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巳大风、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宋庄绰《鸡肋编》载“白花蛇”条云:“今医家所用,惟取蕲州蕲阳镇山中者。去镇
有毒或无毒蛇咬的区别五六里有灵峰寺,寺后有洞,洞是皆此蛇,而极难得。得之者以充贡。洞内外财产,虽枯两目犹明;至黄梅诸县虽邻境,枯则止一目明;其舒州宿松县又与黄梅为邻,间亦有之,枯则两目皆不明矣。”明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曾几次上蕲州龙峰山,目睹五步蛇吃石南藤及其被捕情况,根据实地观察,写了《白花蛇传》。他还在《本草纲目》中,对五步蛇的形态、习性、捕捉干制的方法和用途作了详尽的记述。他说:“花蛇,湖、蜀皆有,今惟以蕲蛇擅名。然蕲地亦不多得。市肆所货,官司取者,皆自江南兴国州诸山中来。”据他说:真正的蕲蛇,“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背有二十四个方胜文,腹旁有念珠斑,尾尖有一佛指甲,多在石南滕上食其花叶。人以此寻获,先撒沙一把,则蟠而不动。以叉取之,用绳悬起,剖之置水中,自反尾涤其腹。“《尔雅・翼柴》亦有类似记载:蛇死后皆闭,惟蕲州花蛇开。如生舒、蕲两界间者,则一开一闭,故人以此验之。”
五步蛇蛇旧时产于蕲州龙峰山、麒麟山、凤凰山、雨湖一带,蕲春、浠水交界的三角山亦偶尔有可得。据清初顾景星的《黄公说字》说:“谨按蕲地花蛇,有黄白黑三种,黄白二花可货数十金。黑花不过数金而已。昔产龙峰山洞,今无有,惟三角山出,一岁不能多得,土人获此物必食荤物方可。否则,其走如飞,牙利而毒,如人手足为口齿所创,必以刀断去,稍迟则不能救。”并说:“市肆所货,皆浙蛇,非蕲蛇,花与指甲皆同,土人亦莫能辨。但三角山在二蕲交界之处,相传蛇一逾界,则只一目,……。”蕲蛇名贵求之者多。《黄州府志》载有民谣曰:“白花蛇,谁教尔能辟风邪,上司索尔急如火,舟中大夫只逼我,一时不得皮肉破……”。蕲蛇性喜潮湿阴凉处,多穴居栖息在山谷溪涧岩石上,落叶间,竹林下,草丛中,外出往往伏于烂草枯叶之间,以便于发起进攻、猎取食物和隐蔽自己。
蕲蛇属广食性蛇类,它的食物有蛙、蟾蜍、蜥蜴、鸟类和鼠类,其中以吃鼠类的频率为最高。蕲蛇为胎生,产子甚稀,成长又慢,是为稀有动物。
食用价值 蕲蛇味甘咸,性温。蛇肉具有祛风湿,散风寒,舒筋活络,并有镇痉、止痒之功能,能治风湿性关节酸痛、四肢麻骨神经痛、风瘫疠风、遍身疥癣、黄癣、皮肤瘙痒、恶疮疥癣、小儿惊风、口疮等疾。
蕲蛇窖酒,色清澄,味清润而芳香,具有祛风、活络、舒筋活血、祛寒湿、强壮滋补和治疗跌打损伤等功效,是治疗麻风病的特效药。《鸡肋编》:“以轻小者为佳,四两者可值十千足。”又说:“夏月食盖盆子者,治疾犹有功。”
广食性蛇类,它的食物有蛙、蟾蜍、蜥蜴、鸟类和鼠类,其中以吃鼠类的频率为最高。蕲蛇为胎生,产子甚稀,成长又慢,是为稀有动物。养殖的和野生的五步蛇差别不大,由于饲养种的营养较充足,故体形稍胖,比较温顺。野生的五步蛇颜色略深,体形略瘦小。
饲养条件:
温度25度以上
湿度60-80之间
一周喂食一次,根据蛇的大小给食
1米左右的五步蛇进食小白鼠3只左右即可
超过一米以后慢慢增加食量。
有剧毒,注意防止被咬伤。
编辑本段咬伤急救措施临床表现 血循毒表现:五步蛇等咬伤后,主要表现为出血不止,一般压迫包扎无法止血,可引起全身广泛出血。
预防措施 1.当野外旅行、工作时,尤其在夜间最好穿长裤、蹬长靴,持木棍或手杖,并携带照明工具,防止踩踏到蛇体招致咬伤。
2.选择宿营地时,要避开草丛、石缝、树丛、竹林等阴暗潮湿的地方。
五步蛇也称尖吻蝮、百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百花蛇、中华蝮等,是亚洲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
头大,呈三角形,吻端有由吻鳞与鼻鳞形成的一短而上翘的突起。头背黑褐色,有对称大鳞片,具颊窝。体背深棕色及棕褐色,背面正中有一行15-21+2-6个方形大斑块。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体形on短,最长的雄性1335+206 mm,雌性1238+165 mm。背鳞21(23)-21(23)-17⒆行,最外1~3行仅有极细的弱棱,其余均具有结节的强棱,体表on糙;腹鳞雄性152~169,雌性162~171。肛鳞完整。尾下鳞雄性51~61,雌性48~63,大多为双行。尾尖一枚鳞片侧扁而尖长,俗称佛指甲。
在中国分布范围大致在东经104°以东,北纬25°到31°之间。已知的分布地区有安徽(南部)、重庆、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广西(北部)、贵州、广东(北部)及台湾省。国外只见于越南北部。
生活在海拔100~1,400 m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大多栖息在300~800 m的山谷溪涧附近,偶尔也进入山区村宅,出没于厨房与卧室之中,与森林息息相关。炎热天气,尖吻蝮进入山谷溪流边的岩石,草丛,树根下的阴凉处渡夏,冬天在向阳山坡的石缝及土洞中越冬。喜食鼠类、鸟类、蛙类、蟾蜍和蜥蜴,尤以捕食鼠类的频率最高。
特种养殖
特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