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氨氮含量正常范围,水产养殖氨氮范围
水产养殖氨氮范围标准
、水质检测氨氮值多少为正常要根据情况决定。水体正常水质氨氮一定要<0.2mg/L,氨氮废水排放标准限值范围为0.02mg/L-150mg/L。氨氮是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也就是在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会导致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一定危害。
养殖水体氨氮标准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标准中规定非离子氨氮含量应不超过0.02 mg/L,但在实际养殖环境中往往很难达到,根据有关研究结果,池塘中非离子氨氮含量应该控制在0.2 mg/L以下。非离子氨氮含量与pH值、水温、盐度密切相关,应注意总氨氮与非离子氨氮含量的换算。
氨氮养鱼标准
养鱼的水质检测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物理指标,主要包括水的颜色、透明程度以及温度。另一个是化学指标,涵盖的范围很广,比如酸碱度、硬度、溶氧量、氨氮等物质的含量。不同的鱼对水体的要求不一样,所以检测的标准并不固定,需要根据鱼儿的特性来改善水质。
水产养殖氨氮的标准
水体正常水质氨氮一定要<0.2mg/L,氨氮废水排放标准限值范围为0.02mg/L-150mg/L。
正常的氨氮含量<0.2mg/L包括什么
鱼缸中氨氮的是以2种形式存在的,pH>7,主要是以氨(NH 3)的形式存在,且pH越高,毒性越强。pH<7,则全部是以铵离子(NH 4 +)的形式存在,铵离子(NH 4 +)是无毒的,这两者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影响它们转化的是pH。
水产养殖氨氮是什么意思
水温
对于不同的养殖鱼类,对于水温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我们在根据水温分类的时候,一般分为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三个基准温度。我国四大家鱼的适温范围在20-32度,罗非鱼为24-35度,虹鳟为12-18度,不同种类的鱼类对于水温的变化和感知也是不同的,适宜的水温变化对于鱼类来说可以起到积极的变化,可以加速幼体的发育速度,提高雌体的生殖能力,促进水体鱼虾蟹的生长。
但是温度变化太大,超过3度以后,鱼体的应激性加大,会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废黜,生体机能紊乱等问题。所以要求我们在下苗的时候,需要适水下苗,减少因为温差带来的应激,另外放苗之后可以泼洒抗应激的产品,如VC、免疫增强产品等。
盐度
盐度对于鱼体的存活、代谢、摄食、生长发育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有些淡水鱼类能够耐受较大的盐度,最佳盐度可以增加机体的摄食以及增强机体的防疫机制。淡水鱼类的盐度一般在2-5,鲤鱼、鲫鱼在盐度为4的时候,生长速度最快,食蚊鱼在盐度为2时,生长速度最快,对于大多数淡水鱼类,2-3的盐度,是维持体内渗透压,维持机体代谢的最佳盐度。但是盐度过大,会导致鱼体生体机能紊乱,渗透压发生很大的变化,造成鱼类直接死亡。
对于盐度调节措施,海水类鱼类可以直接添加海水,淡水类需要盐度调节的,可以通过人工调配的方式,进行调节。
PH
在养殖水体中,一般将水体的酸碱度分为五个维度,分别是强酸性(ph<5.0),弱酸性(ph5.0-6.5),中性水体(ph为6.5-8.0),弱碱性(ph为8.0-10),强碱性(ph>10.0)。养殖淡水中的ph一般为6.0-9.0,海水为8.0-8.5,鱼塘可以根据碳酸的一级与二级电离平衡、碳酸钙的溶解以及离子缓冲系统调节ph。
水体的ph改变以后,可以通过氢离子的渗透和吸收作用,是养殖鱼类的血液ph也会发生改变,破坏运输氧气的能力。Ph过高过低,直接会腐蚀鰓丝组织,造成鱼类呼吸障碍而死亡。降低ph会影响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导致植物缺氮。Ph也会影响很多物质的存在方式和产生的毒性影响,例如氨氮、硫化氢等,由于ph的改变,会加大它们的毒性,从而毒害鱼类。
我们在调节池塘ph的时候,通常会使用酸类或者碱类进行调节。当水体呈酸性的时候,一公顷一米水深的池塘可以使用30kg的生石灰提高1个ph;当水体呈碱性时,使用醋酸、盐酸、有机酸调节,也可以使用明矾一公顷一米深的池塘用15kg;此外还可以通过生物制剂的调节和消除有机物、浮游动植物的调节等方式来调节ph。
溶氧
溶氧是水产养殖中最关键的指标。溶氧的高低可以影响鱼类的摄食、应激反应,从而能够直接影响鱼类的饵料系数,鱼类的发病情况,有毒物质的毒性影响,但是溶氧过饱和,也会容易引起气泡病。
池塘中的溶氧主要来源于藻类的光合作用以及空气中大气压强压进的溶氧,消耗氧气的主要因子有养殖动物、藻类、有机质、浮游动物等,所以在养殖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解决溶氧的来源问题,更要解决好溶氧的去处问题。
溶氧来源我们可以通过培养池塘有益藻类、合理使用增氧机、化学制剂等增加氧气;溶氧的消耗可以通过优化池塘藻类结构,培养有益藻类、分解池塘有机质、杀灭池塘有害浮游动物的方式降低溶氧被消耗。
氨氮
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残饵粪便、底泥释放、以及死亡的藻类等。在养殖过程中,氨氮也是影响养殖动物的重要理化指标之一。一般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氨氮的浓度不宜超过0.02mg/L,但是新开挖的池塘,一般要求必须有一定氨氮,如此水体才能肥起来。氨氮过高,鱼类会产生中毒现象,严重的直接会导致鱼类生理性缺氧而死亡。
为了防治养殖水体中氨氮超标,我们不仅仅要定期检测水质,还要及时清理池塘的残饵粪便,分解有机质,保证水体溶氧充足,而且培养池塘有益藻类,增加溶氧,促进池塘硝化作用的进行。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硝化反硝化过程中以及植物体内被摄取的硝酸在硝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以及氨基酸过程的中间产物。在溶氧充足的情况下,亚硝酸盐会被硝化为硝酸盐。养殖水体中最好是不能测量到亚盐的存在。
在养殖池塘中,一旦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受阻,亚硝酸盐就在水中积累,大量亚硝酸盐的存在会将鱼类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从而让养殖鱼类缺氧浮头,甚至中毒死亡。另外,亚硝酸盐过高还会影响鱼类的新陈代谢,免疫系统被迫害,抗病能力降低,养殖鱼类更容易受疾病的袭扰。
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池塘优质藻类,分解池塘有机质和残饵粪便,增加池塘溶氧水平。有研究表明,当溶解氧在5-6mg/L的时候,硝化速度随着溶氧的升高而加速;当ph在7.8-8.9之间的时候,硝化速度可以保持在90%。所以我们不仅仅在使用常规手段控制亚硝酸盐,也要通过调节ph、溶氧来控制亚盐。
硫化氢
还原性的硫化氢是在含硫化物在池塘底部缺氧的情况下,被微生物还原生成的。水体中的硫化氢毒性会随着ph、水温、溶氧的变化而变化。水温升高或者溶解氧降低,硫化氢毒性加强;ph增加,硫化氢会降低毒性。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浓度为>0.4mg/L,当然,在养殖水体中,硫化氢没有是最好的状态。
消除硫化氢的危害可以通过提升ph和水体中的溶氧,加强对于底部的管理,分解残饵粪便和有机质,避免使用硫酸铵,严重的时候可以使用一定量的铁剂,消除硫化氢的毒性。
水产养殖氨氮范围标准最新
为0.03。
水质检测氨氮值多少为正常视情况而定。水体正常水质氨氮应<0.2mg/L,氨氮废水排放标准限值范围为0.02mg/L-150mg/L。氨氮检测方法通常有纳氏比色法、苯酚-次氯酸盐比色法和电极法等。
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是水体中氮营养元素的主要来源,随着石油、化工、食品和制药等工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含量急剧上升
水产氨氮标准值
检测时,取两支干净的比色管,其中一支加入5mL的蒸馏水(或用纯净水代替),另一支管加入5mL待测水样,分别向两支管内滴入氨氮试剂一2滴,再分别滴入氨氮试剂二3滴,加盖摇匀后,静置10分钟,在氨氮测定仪上进行检测,仪器会直接显示氨氮的含量值。
如果池水很浑,可先取池水50毫升左右,滴加10%左右的硫酸20滴,然后过滤,用比色管取滤液进行检测,也可以将水样放置几分钟后取上层液检测。
如果水样滴加药液后立即变浑,应将池水过滤后再检测。氨氮快速检测仪检测范围为0.05毫克/升~50毫克/升,水质的氨氮浓度不应超过50毫克/升,超过时可通过稀释后进行测定。
在对虾等水产养殖中每天都应该测定一次池水中的氨氮浓度,由于清晨水体的上、中、下三层分子氨含量接近,因此以清晨测定为宜,且发现问题能及早解决。
水产养殖氨氮范围标准是多少
氨氮废水排放标准:
氨氮标准限值范围为0.02mg/L~150mg/L。
扩展资料:
污水排放标准可以分为:国家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和行业标准。
1.国家排放标准国家排放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在全国范围内或特定区域内适用的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适用于全国范围。
2.地方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颁布的,在特定行政区适用。如《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1997),适用于上海市范围。
3.行业标准目前我国允许造纸工业、船舶工业、海洋石油开发工业、纺织染整工业、肉类加工工业、钢铁工业、合成氨工业、航天推进剂、兵器工业、磷肥工业、烧碱、聚氯乙烯工业等12个工业门类,不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可执行相应的行业标准。
养殖水体正常的氨氮含量是多少
因为养殖污水具有典型的“三高”特征即有机物浓度高COD高达3000-12000mg/l,氨氮高达800-2200mg/l,悬浮物多SS超标数十倍,色度深,并含有大量的细菌,氨氮、有机磷含量高。可生化性好,冲洗排放时间集中,冲击负荷大。
所以根据水质特点,先去除悬浮物与色度,采用混凝沉淀工艺,有机物、氨氮、有机磷采用生化处理,因污染物浓度高,从成本及处理效果考虑,采用厌氧+好氧处理工艺。
淡水养殖氨氮标准是多少
水产养殖中用的最多的有机酸主要有:乳酸、苹果酸、柠檬酸(枸橼酸)、抗坏血酸(维生素C)、牛磺酸、草酸、醋酸等。
促进消化
有机酸作为酸化剂通过提高饲料的酸度,使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等的活性增强,代谢活动变强,增加水产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效率,促进生长。
有机酸可促进水产动物对食物的吸收、提升蛋白质的利用率,进而提高鱼类、虾类、河蟹等水产品的产值与品质。
降低毒性
有机酸以水体泼洒的方式进入养殖环境中,通过吸附、氧化或者络合Pb、Cd、Cu、Zn等重金属,缓解重金属的毒性。
有机酸还可使养殖废水中的分子氨转化为NH4+,然后结合氨离子生成稳定的铵盐,降低水中有毒氨的毒性。
平衡水体
有机酸本身就显弱酸性,具有平衡碱性的作用和缓冲的能力,稳定水质。
降低应激
在水产养殖中,由于水质环境污染、集约型水产养殖、有毒药物及使用饲料不当等因素。
会使水产动物受到pH值、溶解氧、光照、有毒和有辐射重金属、电磁场等的影响而处于应激状态。
使其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升高,免疫功能弱化,机体活动减少,抑制繁殖,降低水产品产量。
有机酸可降低当养殖密度过大、氧气含量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水温骤变时等引起应激反应。
净化水质
有机酸能够使水中絮凝和悬浮颗粒、有机物等沉降下来,让水体透明度增加,水质变好,达到净水作用。
去除油污
养殖塘有藻膜、油膜,使用有机酸后它们很快会消失。
维持藻相
当水环境不良时,藻类会引起中毒,生长不良,衰老,死亡。
使用有机酸后,能快速解毒,提供营养,稳定酸碱度,保护藻类和维持藻相平衡。
抗菌抑菌
有机酸可通过解离出的酸根离子或者氢离子进入细菌细胞膜内使胞内渗透压增加。
内环境的酸值降低,导致细菌正常代谢紊乱,甚至裂解死亡,间接降低有害细菌的数量。
有机酸不仅可以降低环境中的pH值,还可以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干扰细菌酶的合成、影响细菌DNA 的复制等达到抑菌的目的。
有机酸对水产病原菌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具有显著持续的抑制作用。
混合养殖
混合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