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陕西延安宜川意蜂四季管理,意蜂四季养殖管理

陕西延安宜川意蜂四季管理,意蜂四季养殖管理陕西延安宜川意蜂四季管理,意蜂四季养殖管理

意蜂一年四季管理技术

一般常见的说法是3到5年。实际上,对于专业的养蜂人来说,几乎是没有养蜂人看过3到5年的蜂王的,因为在实际养殖中蜂王是要满足生产来合理利用的,从合理利用的角度来说,蜂王让其长到三五年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在实际养殖中都没有这样的养殖方法。具体的根据蜂王的具体情况和养殖方式来进行淘汰。

自然分蜂王

如果我们采用的是自然分蜂王,这种蜂王一般使用的时间要根据我们的养殖方式来确定,而养殖方式无非就是追花夺蜜或者定地饲养。

第一:追花夺蜜

采用追花夺蜜养殖的蜜蜂,一般都是意蜂,而且都是专业养殖,很少使用自然王台,一般都是人工王台最多,这种王台一般使用的时间最多一年,如果追花夺蜜是长期的,有的只使用半年。

第二:定地饲养

如果我们的蜜蜂是固定在一个地方饲养,这样的养殖方式一般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蜜蜂一年四季充足,二是蜜源一年有几个流蜜期。对于这种情况而言,如果蜜源一年四季充足,一般采用最多一年就更换蜂王,如果蜜源丰富,也可以一年两次换王。如果我们养蜂的地方是一年只有几个蜜源,对于自然分蜂王来说,可以使用两年左右,超过两年蜂王产卵已经明显下降,不再适合使用,需要及时更换。

交替王

应该说交替王在蜂王自然变老的情况下产生,这种蜂王质量是最好的,使用的时间可以参考自然分蜂王使用的时间。

意蜂春季管理

华北意蜂饲喂分奖饲和喂饲,早春和晚秋繁蜂叫奖饲,冬前备糖叫饲喂。一般冬前饲喂是’九月二十日扣王停产,十月十一二日幼蜂全部出房紧脾开始饲喂,连续喂饲几天把饲料喂足然后查看情况,如有不足的霜降前必须把饲料不足的一次补足。总之越冬饲料必须从十月上旬开始十月二十日前完成。l而早春和晚秋没有密源时为了足进蜜蜂的繁殖进行的饲喂叫奖饲。居体时间是根据蜂群情况大多分别是惊蛰和和秋分过后开始奖饲。

意蜂越冬前期管理技术

通常来说1万只幼虫需耗蜂粮1.2-1.5千克,每只蜜蜂的花粉最佳饲喂量为0.3克,饼喂需要防止花粉团干燥,在花粉团上需要盖塑料薄膜以保持水分。

一种是原来储备下来的花粉脾,另一种就是新鲜灌注的花粉。

前者在饲喂前需在脾面上喷洒少量稀薄蜜汁或糖水,以诱使蜜蜂取食,再将其放在蜂巢中靠近子脾的外侧。

意蜂一年十二个月的管理技术

在秋季刚刚到来的时候,养蜂人可以给蜂群进行”促繁“管理工作。

提高蜂王产卵积极性的方法,让蜂群提前进入秋繁的状态

蜂王经过夏季的修整,随着秋季的到来,蜂群内蜂王的产卵量较少,工蜂能够采集到的蜂蜜和花粉较少,但是,外界蜜源逐渐开始增加,越来越多的花期植物开始流蜜。这时养蜂人可以提前给蜂群进行这3项管理工作,帮助蜂群秋季的繁殖发展。

给蜂群“奖饲管理”和”“预防盗蜂”,在夜间给蜂群进行饲喂蜜糖水的工作,给蜂群补充蜂蜜,工蜂的采集积极性逐渐提高,工蜂增加喂养蜂王的次数,蜂王体内的受精卵得到营养滋养,蜂王受到头部分泌的激素影响,蜂王的产卵积极性逐渐提高,同时,新蜂的营养腺比较发达,能够分泌出较多的蜂王浆和蜂蜡,所以,蜂群内新蜂数量增加,蜂王的产卵能力会逐渐提高。

蜂王喜欢在新巢脾上产卵,老旧巢脾上容易“隐藏”巢虫,所以,在给蜂群进行“缩减蜂巢脾”的时候,让蜂群内的“繁殖区域”内工蜂数量增加,蜂王会在蜂群中间的蜂巢脾上产卵,随着蜂王产卵量增加,蜂王开始在“边脾位置”进行产卵工作,所以,当子脾上产卵空间不足,这些就需要养蜂人撤除多余蜂巢脾,让蜂群内达到“蜂多于脾”的状态,工蜂能够护住子脾,有利于幼虫的健康成长,减少蜂群出现“白头蛹”的现象。

意蜂秋季管理

春季管理

1、检查蜂群:意蜂越冬结束后可在晴朗天气全面检查一次蜂群,其一是检查蜂群是否失王,其二是检查蜂群中储蜜情况,其三是检查蜂群是否有病虫害,若蜂群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2、防治蜂螨:蜂螨是意蜂最主要的敌害,早春蜂群自然断子期是治螨最有利的时机,此时可用高效的且无害的治螨药物彻底灭杀藏匿在蜂箱中的蜂螨,这样可确保春繁期蜂群不受螨害。

3、适时春繁:春繁是意蜂春季管理的核心,目的是促使蜂群能快速恢复群势,蜂群开繁时间因各地气候不同而不同,最简单的方法是从当地第一个大流蜜期向前倒推60天即可开始春繁。

4、更换蜂王:意蜂春繁中后期要及时更换蜂王,尤其是蜂王有老弱病残等情况时必须换王,换王时先将老蜂王从蜂群中取出使蜂群失王1~2天,然后用介王器给蜂群重新介入一只新王。

夏季管理

1、防暑降温:意蜂夏季养殖的核心工作是防暑降温,办法是将蜂箱搬到阴凉处或搭凉棚来防晒,必要时可洒凉水或在蜂箱内放置冰袋来降温,另外还要确保蜂场有充足且清洁的饮水。

2、调整巢脾:意蜂夏季要及时调整巢脾结构,办法是取出蜂箱中多余的巢脾以利空气流通,若蜂箱中蜜脾过多时还要取出部分蜜脾,但一定要给蜂群留足口粮以防蜂群出现缺蜜情况。

3、补助饲喂:意蜂夏季储蜜不足时要及时补助饲喂,办法是用蜂蜜水或糖浆等饲喂蜂群,但饲料一定要严格的消毒,更不能喂已变质或来历不明的饲料,另外还要注意预防发生盗蜂。

4、病害防治:意蜂夏季要做好蜂病防治工作,办法是定期清理箱中的杂物,必要时可提前用蜂药来预防蜂病,另外夏季也是胡蜂等敌害的高发期,因此养蜂人还要协助蜂群抵御敌害。

秋季管理

1、严防病害:秋季是意蜂各种疾病的高爆发期,此时可提前饲喂蜂药来预防可能发生的蜂病,另外秋季也是胡蜂等敌害的高峰期,因此养蜂人要积极协助蜂群抵御敌害。

2、更换蜂王:秋季气候适宜且尚有较丰富的蜜源,加之蜂群又即将进入至关重要的秋繁期,换王能促使蜂群快速恢复群势并利于蜂群在秋繁期培育出足够的适龄越冬蜂。

3、适时秋繁:秋繁是意蜂秋季养殖管理的核心,目的是促使蜂群培育出足够多的适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数量不但关系到蜂群越冬,还决定了翌年蜂群能不能快速春繁。

4、保温防寒:秋末寒流过境后北方地区可能已进入越冬期,此时蜂群管理的重点工作是保温防寒,例如可给蜂箱覆盖秸秆等保温物或在箱内填充保温薄膜来给蜂箱保温。

冬季管理

1、补足饲料:意蜂安全越冬必须有充足的饲料,正确做法是越冬期来临前1~2周就给蜂群补足整个越冬期所需的饲料,若越冬期蜂群出现饲料不足时则要趁晴朗天气给蜂群补足饲料。

2、保温防寒:保温防寒是意蜂冬季养殖管理的重点,南方地区可在蜂箱上覆盖秸秆等保温物,北方地区还要在箱内填充保温物或搬到室内越冬,但给蜂箱保温时一定要“宁寒勿热”。

3、病害防治:冬季意蜂的病虫害虽然相对较少,但若工蜂突然大量死亡一定要提高警惕,此时先排查是不是缺蜜和受冻引起的,若不是再根据死蜂特征找出死亡原因并及时对症处理。

4、适时查蜂:意蜂越冬期要定期检查蜂群的越冬情况,有异常时要及时处理,例如失王时要及时合并到其他蜂群中,饲料不足时要及时补足饲料,死蜂过多时要找出原因并对症处理。

意蜂一年各月份管理

根据海南省周年气候和蜜源的变化规律以及养蜂生产规律,对海南省常年意蜂饲养管理进行总结,供在海南饲养意蜂者参考。

9月份蜂群的管理彻底防治蜂螨,蜂群开始繁殖。

1.情况特点

在海南完成越夏后,一般蜂群群势下降至3~5框,蜂螨寄生率回升;这时是海南的台风季节,蜜粉源不足,主要有小棵含羞草等,9月10日左右水稻扬花是重要粉源。蜂场一般多选择在澄迈县的白莲、老城一带放蜂。

2.管理工作内容

(1)扣王断子,彻底防治蜂螨

第一,大约在8月10日扣王,蜂群于9月1日出现断子。在8月29日、31日,9月2日、4日分别喷一次杀螨药(绝螨1号等)防治蜂螨,在此过程中必须做好药效试验,还要做好防治效果检查,记住扣王后7天检查蜂群,除掉改造王台,于8月28日放王产卵。等第一张巢脾幼虫全部化蛹后用少量升华硫抹于脾面防治小螨。

第二,整理蜂巢。A.缩巢:9月1日蜂群断子时,不论蜂群群势大小,仅留蜂王所在产卵的巢脾,其余巢脾全部抽出消毒保存,同时彻底割除雄蜂蛹。B.扩巢:由于有些蜂群过度紧脾后,蜂群护脾能力很强,蜂群处于蜂严重多于脾的状态,蜂王产卵受限,幼虫营养充足(还应考虑蜂群下降时的护脾数),适当分批地给蜂群加入消毒过的巢脾提供蜂王产卵繁殖。

第三,换箱消毒。对过脏的蜂箱进行换箱消毒(患病群蜂箱应特别处理)。

第四,巢脾消毒保存。通常将抽出的巢脾放入每组5个空继箱中,第一个继箱放4张巢脾分别靠于两旁,其余继箱各放置9张,放在一空巢箱上,再套上塑料袋形成密闭空间,用30克硫磺置于巢箱内燃烧熏蒸,隔15天重复一次,消毒好的巢脾加入蜂群前要先清洗干净,除去异味。

第五,饲喂。A.糖的饲喂:每隔1~2天晚上用50%的糖水喂蜂,保持边脾上边角有充足贮蜜,但不能出现蜜压子脾。B.花粉饲喂:当外界粉源不足时及时补充饲喂花粉或代用粉,饲喂量以2~3天内吃完为准,特别要注意在台风到来前喂足蜜粉,避免第一代幼虫出现脱子,这是蜂群开繁的关键。

第六,合并弱群。对于过小的蜂群应该及时合并。

10月份至次年2月中旬的蜂群管理发展蜂群,及时育王分蜂。

1.情况特点

在海南,进入10月份以后,外界蜜粉源改善了很多,主要有平时的小棵含羞草及其他蜜源植物,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的大棵含羞草是育王繁蜂的辅助蜜粉源。意蜂于10月开始进入蜂群发展阶段,由于养蜂主要以生产来年的荔枝、龙眼蜜为目标,蜂群发展管理一般分两个阶段,一个是荔枝流蜜前45天;另一个是荔枝流蜜前45天至流蜜前9天。

2.第一阶段管理工作内容

(1)蜂群特点蜂群经过9月份的恢复繁殖后,由于各蜂群群势基础不一样,蜂群发展速度也不同,要到来年才生产荔枝蜜,繁殖时间很长。若蜂群基础好,不进行分蜂,则进入强盛阶段过早,与大流蜜期时间不吻合;对于只有1足框蜂开繁的蜂群,单凭自己发展则会太慢,工蜂及蜂王产卵利用率不高。此阶段的管理要点是要发展蜂群、平衡群势、及时分蜂。

(2)管理内容

第一,加脾扩巢。随着蜂群发展,当蜂群出现蜂多于脾,蜂王产卵受限,幼虫营养充足则给蜂群加脾扩巢。

第二,群间调脾互补。为了充分发挥蜂场的综合繁殖能力,通过群间调脾平衡群势是最主要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大群(多于5脾蜂量)的正出房的封盖子脾补充给小群,平衡群势。

第三,育王分蜂。在海南,10月下旬大棵含羞草花期培育蜂王,11月上旬大量分蜂。因为过早蜂量不足,太晚处女王交尾会受到寒流影响,不适合大量育王,分蜂。

第四,饲喂。保证蜂群有充足的饲料,特别是在台风季节和寒流期间,一般隔2~3天补喂一次糖浆。

第五,组织部分蜂群适量生产冬蜜。在海南冬蜜是一个较为稳产的蜂蜜品种,由于冬蜜生产会影响到蜂群繁殖,对来年荔枝蜜生产影响较大,而且冬蜜的销量不如荔枝蜜,因此多数蜂场以繁蜂为主,适当组织蜂群生产。

第六,注意控制蜂螨。利用组织部分蜂群生产冬蜜的机会,根据蜂场情况控制蜂螨,开始快速繁殖蜂群,蜂螨寄生率极低是培育强壮采集蜂和强壮蜂群的前提。本人多年实践发现,当蜂群群势很强,幼虫量充足时采取断子彻底治螨的效果比带子防治效果好,因为此时气温偏低,带子防治效果不理想,还会使蜂群出现亚中毒现象。

第七,组织双王同箱饲养。1月份和2月份是海南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常受寒流影响,不足5脾蜂的蜂群不利于保温,应合并成双王同箱饲养,有利于蜂群保温、繁殖。

第八,蜂场分布。11月下旬前蜂场多分布于琼北平原地区,11月下旬后蜂场进入琼中、保亭山区,或先在文昌市的昌洒、抱罗等海南栲场地,1月下旬再转到冬瓜、南瓜基地。

3.快速繁殖阶段的管理

在荔枝大流蜜期前45天至流蜜前9天期间,此期正是海南蜜粉源最理想时期,山区有大量的植物开花泌蜜(枫树、飞机草、飞龙掌血、海南栲、单面针等),农作区有成片的冬瓜、南瓜基地,大量飞机草等,此期只要蜂群健康、蜂螨寄生率低、蜂王产卵力强、蜂群基础好(4脾以上),选择一个好的场地放蜂,在寒流期保证群内蜜粉充足,则蜂群到荔枝花流蜜前就可从4~6脾发展达到10~12脾,投入生产,并保持强盛群势取蜜。蜂群管理工作有:

(1)奖励饲喂:蜂群处在进蜜量少于消耗期间,每天必须进行奖励饲喂,在贮粉不足时进行喂粉,保证饲料供给的连续性是蜂群管理的关键。

(2)加脾、加础造脾、叠加继箱,在保温、营养充足的前提下,为蜂王提供充足的产卵空间,提高蜂王产卵力。

强盛阶段生产管理(2月底至4月上旬)

1.蜂群特点

蜂群经过快速发展后,群势强盛(10~12脾蜂量),幼虫量大,后续力量充足(8~10张卵、幼虫、蛹脾)。

2.转地特点

海南荔枝、龙眼花期生产,一般专业蜂场先到陵水、保亭县(琼南地区)采荔枝蜜,再到山区(琼北地区)生产荔枝蜜,然后赶紧到广东采荔枝,再转场至广西生产龙眼蜜,这大约需要50天。

3.蜂群生产期的管理

(1)限制蜂王产卵:流蜜期前9天,群势达到强群要求,利用继箱加隔王板限制蜂王产卵,到生产结束前25天扣王生产。

(2)造脾:生产进入流蜜期后,早期蜂群内因幼虫较多,占用巢脾多,贮蜜空间严重不足,此时要及时加入巢础造脾贮蜜,提高产量。

(3)调整蜂群,上继箱采蜜。

(4)育王换王:到生产中后期根据情况可利用扣王期进行育王换王。

(5)生产期注意保持生产群强壮,通风、降温,并防止蜜蜂中毒。

(6)生产结束及时利用断子期防治蜂螨,淘汰旧脾,恢复繁殖,复壮蜂群。

4、5月份桉树花期管理

从广西回来的蜂群,因扣王生产,群势下降,采集力不足,此期主要任务是利用桉树花期恢复蜂群,少量生产桉树蜜。若没有上广东、广西生产的蜂场,蜂群群势较强,可组织投入生产桉树蜜,此时还可以适当培育一批蜂王。桉树是一个高产但不稳产的蜜源,因蜜质较差产品销量不大。主要场地选在澄迈、临高、儋州市等相对少雨地区。

6、7、8月份蜂群越夏管理

桉树花结束后,海南当年的养蜂生产基本结束,蜂群转入高温越夏管理阶段。一般6月蜂场转地进入芝麻场地,7月进入西瓜场地或纸浆林桉树场地,也可进入海边红树林场地越夏。主要任务是利用好辅助蜜源,做好繁蜂保蜂工作,为9月份繁殖生产打好基础。主要管理工作有:

第一,选择树阴、凉爽、蜜粉源较好的场地放蜂。

第二,做好饲喂工作。

第三,防止胡蜂、蟾蜍危害。

第四,做好缩巢、紧脾工作。

第五,消毒,保存好巢脾。

意蜂四季管理技术?

流蜜的。

桂花蜜的蜜源是山茶科常绿植物柃木,不是木犀科常绿植物桂花,柃木的花期因各地气候而异,但多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2月,花期约为10-15天,单种流蜜期仅为10天,正常年1个花期蜂可生产桂花蜜约20-40斤,意蜂可生产野桂花蜜约20-30斤。

意蜂四季管理总结

一年四季都可以养蜂的,广东省属于我国低纬度,低海拔地区,一年中四季不划分太明显,四时鲜花不断。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养蜂,具有很好的气候优势。但是如果要养好蜂,维持大群,选择蜂种很重要。中蜂喜好分蜂,难于维持大群;意蜂分蜂性弱,可以养成强群。因此,根据当地的气候特征,结合蜂种特点,建议还是饲养意蜂好。

意蜂八月份管理

意蜂度夏结束后,有明显的特征,也就是秋季花粉大量进为标志。这个时候仍然有秋老虎导致夜寒昼热。

首先就是保持饲料充足,其次是严格治螨,在换新的秋王同时把螨杀干净!

度夏期间,蜂群衰减,只有少数花粉充足不缺蜜,群势中等的新王群能逆势增长。大多稳持不增长群势,蜜型王又停产可能,缺蜜少粉加上高温持续,群势衰减明显。因此 有必要在利用外界粉源的情况下补饲奖励糖浆刺激开产并紧脾。

意蜂一年四季管理技术四季

初养蜂者需要:1、蜂箱2、蜂具3、蜂种4、四季管理5、病害防治等环节,内容较多,篇幅有限,间单介绍一些。

蜂箱、巢框、巢础、摇蜜机、起刮刀、面网、喷烟器、隔王板等用具。

蜂箱标准箱,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蜂箱是10框标准箱,又称郎氏蜂箱,它是由10个巢框,箱身、箱底、巢门板,副盖、箱盖以及隔板组成的。十框箱:可用不变形的红白松、杉木、青杨等坚固耐用的木材。板的厚度不少于2公分。箱内围长465毫米、宽380毫米、高245毫米,前后壁外侧各有一个扣手,便于搬运。前后壁内侧上部各开一条宽8毫米、深25毫米的槽,槽口处钉上一铁片引条,引条上沿距箱体上沿17毫米。2、箱盖a、蜂箱大盖b(副盖)纱盖。3、箱底。

蜂 具

蜜蜂饲养管理用具有多处,除蜂箱外还有巢础、分蜜机、面网、起刮刀、蜂帚、隔王板等都是必需的,根据蜂的规模选用,其他蜂具如生产蜂王浆、生产蜂花粉等的用具可根据需要购置。

1.巢础

巢础是安装在巢框内供蜜蜂筑造巢脾的基础,它是人工制造的蜂蜡片,经巢础机压制而成,具有巢房底和巢房壁的板基。有供饲养欧洲蜜蜂使用的意蜂巢础; 生产雄蜂蛹的雄蜂巢础;饲养中蜂用的中蜂巢础。使用巢础筑 造的巢脾整齐、平整、坚固,雄蜂房少。

2、面网

面网是管理蜂群时,保护操作者头部和颈部免 遭蜂蜇的用具。

3、起刮刀

养蜂的专用工具。一端是弯刀,一端是平刀。 用它撬动、刮、铲东西。如撬动副盖、刮铲蜂箱内和巢框上的污物。

4、喷烟器

是镇服或驱赶蜜蜂的工具。由发烟筒和网箱两部分组成。使用时,把纸、干草或麻布等点燃,置入发烟筒 内,盖上盖嘴,鼓动风箱,使其喷出浓烟,但不要喷出火星。

5.蜂帚

主要用来扫除巢脾、箱体、养王框等蜂具上附着的蜜蜂,是长扇形的长毛刷。一般有两排刷毛,刷毛长65 毫米,用不易吸水的白色马鬃或马尾毛制成。

6.蜂具凳

可放置管理用的蜂具和记录本。检查蜂群时当坐凳。

7.隔王板

隔王板是控制蜂王产卵和活动的栅板,把蜂群严格分隔为育虫区和产蜜区,使幼虫、蛹、花粉等不会与蜂蜜相混杂,工蜂可以自由通过。用14号铅丝制成的铅丝隔王板,牢固耐用,不易变形;两铅丝之间的空隙约4.4毫米,蜂王不能通过,但价格较贵,用直径7.5毫米竹丝制作的竹丝隔王板,在我国南方取材方便,加工容易,成本低,但是牢固度较差,较易变形,隔王板分平面隔王板和框式隔王板。平面隔王板是把育虫巢和贮蜜继箱分隔开,便于取蜜和提高蜂蜜的质量。框式隔王板插在蜂箱内,可把蜂王控制在几个脾上产卵。

8.饲喂用具补充饲喂蜜汁、糖浆或水的用具有多种,常用的有:

(1)巢门饲喂器,也称瓶式饲喂器由一个广口瓶和底座组成,瓶盖用寸钉钉出若干个小孔,将装满蜜汁的瓶子倒放,插入底座,在大气压力下,蜜汁能被蜜蜂吸出,而不滴落。晚间将巢门饲喂的底座口从巢门插入巢内,适合进行奖励饲喂,能避免引起盗蜂。对于未满箱的弱群,可将它放在蜂箱内的隔板外面饲喂。河北农业大学养蜂场研制的塑料杯饲喂器携带方便,灌人糖浆后,盖上底盖,翻转底盖朝下平放,从巢门插入巢内。

(2)框式饲喂器

为大小与标准巢框相似的长扁形饲喂槽。有木制的和塑料的,也可用粗竹子制造。器内,有薄木片浮条,饲喂时供蜜蜂立足吸食,框式饲喂器适合进行补助饲喂。此外在巢框上梁凿成长方形的浅槽,也可作为少量饲喂蜜汁用。

(3)巢顶饲喂器

是放置在蜂箱上面的大型饲喂器,大小类似浅继箱的盘状,适应紧急补充饲料和饲喂越冬饲料,一次可装5~10升糖浆。

9.蜂王诱入器

常用的蜂王诱入器 有木套诱入器、安全诱入器和框式诱入器等数种。

(1)木套诱入器

木套诱入器是一个扁平的铁纱笼,一端的木堵头上开有小孔,装有可抽拉铁片,铁纱笼的开口端插入一薄木板。

(2)安全诱入器,又称扣脾诱入器是一个长方形的银丝纱笼,四壁的下部有铁片制的齿牙,可以压入巢脾,下部有一可抽出的铁片。

(3)全框诱入器

用木板或铁板为框架,两个大侧面装备铅丝纱,其内部宽度约43毫米,高度245毫米,刚好可装入一个巢脾,上面有抽拉板。

(4)蜂王笼

是用铅丝纱制成的长方形小笼,体积约23橐米×33毫米×50毫米,其上面铁壁有一圆孔,由此可放入王台或蜂王,圆孔上有滑动的铁片盖,下部装有可开闭的木制饲料槽,槽内可装入炼糖。可用来诱入王台或蜂王,也可以囚禁蜂王。近年来广泛使用一种竹丝制作的蜂王笼,以四周钻有小孔的塑料片,作上下两端,用直径2毫米的竹丝插入小孔,围成长方形小笼,体积约20毫米×33毫米×50毫米,每根竹丝间距3毫米,其中有一根竹丝较长,是活动的,可以拉出,由此处放入蜂王。多用于晚秋或冬季,将蜂群的蜂王关入竹丝蜂王笼,使蜂王停产,便于防治蜂螨。

蜂种

选择蜜蜂了。现在饲养的主要蜂种是意蜂和黑蜂系的杂交蜂种。初养蜂的,早春最早的时候,一般买个四箱左右,三箱到四箱的蜂,这个蜂就可以搞饲养了。

(一)东方蜜蜂

东方蜜蜂有许多自然品种,如印度蜂、爪哇蜂、日本蜂以及中华蜜蜂等。

中华蜜蜂(中蜂)是我国的土著蜂。工蜂体长10~12毫米;腹节背板黑色,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褐黄环。在高纬度、高山区中蜂的腹部色泽偏黑;处于低纬度、平原区的色泽偏黄。全身被灰色短绒毛。喙长4.5~5.6毫米。雄蜂体长11~14毫米,体色黑或黑棕色,全身被灰色绒毛,蜂王体长l4~19毫米,体色有黑色和棕红色两种,全身被覆黑色和深黄色绒毛。

工蜂嗅觉灵敏,发现蜜源快,善于利用零星蜜源,飞行敏捷,采集积极,不采树胶,蜡质不含树胶。抗蜂螨力强,盗性强,分蜂性强,蜜源缺乏或病虫害侵袭时易飞逃。抗巢虫力弱,爱咬毁旧巢脾。易感染囊状幼虫病和欧洲幼虫病。蜂王产卵力弱,每日产卵量很少超过1000粒,但根据蜜粉源条件的变化,调整产卵量快。蜂群丧失蜂王易出现工蜂产卵。

中蜂因为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对各地的气候和蜜源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稳产和适于定地饲养,特别在南方山区,具有其他蜂种不可取代的地位。

(二)西方蜜蜂

西方蜜蜂有欧洲类型、非洲类型和中东类型3种。我国饲养的西方蜜蜂都属于欧洲类型,我们常称它们为欧洲蜜蜂。

1、意大利蜂

意蜂为黄色品种。工蜂腹板几丁质黄色,第二至第四节腹节背板前缘有黄色环带。体长12~14毫米,绒毛淡黄色;喙长 6.2~6.9毫米。分蜂性弱,能维持强群;善于采集持续时间长的大蜜源。造脾快,产蜡多。性温和,不怕光,提脾检查时,蜜蜂安静。抗巢虫力强。意蜂易迷巢,爱作盗,抗蜂螨力弱。蜂王产卵力强,工蜂分泌蜂王浆多,哺育力强,从春到秋能保持大面积子脾,维持强壮的群势。

意蜂是我国饲养的主要蜜蜂品种。它的越冬性能不如东北黑蜂和其他欧洲黑蜂。意蜂除在华南亚热带地区越夏困难,在西藏地区没有饲养外,在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2.卡尼鄂拉蜂

卡蜂的大小和体型与意蜂相似,腹板黑色,体表绒毛灰色,喙长6.4~6.8毫米。卡蜂善于采集春季和初夏的早期蜜源,也能利用零星蜜源。分蜂性较强,耐寒,定向力强,采集树胶较少。性温和,不怕光,提脾检查时蜜蜂安静。蜂王产卵力强,春季群势发展快。主要采蜜期间蜂王产卵易受到进蜜的限制,使产卵圈压缩。 3.喀尔巴阡蜂

它是卡尼鄂拉蜂的一个地方品种,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与卡蜂相同。

3.东北黑蜂

黑龙江省饲养的东北黑蜂。是卡蜂和欧洲黑蜂的杂交种,并混有意大利蜂的血统。体型与卡蜂相似,腹节背板黑色,绒毛灰色,喙长平均6.4毫米。分蜂性较弱,耐寒,性温和,不怕光。蜂王产卵力强,春季群势发展快,善于采集流蜜量大的蜜源。

4.欧洲黑蜂

工蜂体长12~15毫米,腹部粗壮,背板黑色,有的在第二三腹节背板有黄棕色斑,绒毛深棕色,喙长平均6.4毫米。分蜂性较强。采集树胶多,怕光,检查时蜜蜂乱爬。蜂王产卵力较强,春季群势发展平缓,善于采集夏秋季的主要蜜源。我国新疆伊犁一带饲养的欧洲黑蜂也叫新疆黑蜂,大部分已经与意大利蜂混杂。

(三)我国选育的高产蜂种

1.浙农大1号意蜂品种

浙农大1号意蜂品种是浙江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福建农学院蜂学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协作选育的蜂蜜、蜂王浆双高产意蜂品种, 1995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经专家鉴定,浙农大1号蜜蜂的蜂王浆产量显著高于我国饲养的其他蜜蜂品种(品系);春季群势增长率较大,采集、利用花粉较多;产蜜量与意大利蜂其他品系相当,而且在形态上和同功酶方面也产生了变化,是蜂王浆、蜂蜜双高产品种。早春的1千克蜜蜂(4框蜂),在7~8个月的生产期,可生产蜂王浆4千克。

2.白山5号三交种蜜蜂

白山5号三交种蜜蜂,是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选育成功的优良杂交种蜜蜂,该种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白山5号三交种蜜蜂的繁殖力比普通意蜂高18%,产蜜量增加 30%以上,王浆产量增加20%以上,越冬群势削弱率降低10%,越冬饲料消耗减少25%,具有增殖快、群势强、高产、低耗、越冬安全等优点。

3. 高产杂交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选育的蜂蜜高产杂交种(国蜂213)和蜂王浆高产杂交种(国蜂414),其蜂蜜和蜂王浆产量分别比普通意蜂提高70%和60%。

4.平湖王浆高产意蜂品系

平湖王浆高产意蜂品系是浙江省平湖县养蜂专业户周良观、王进经过20多年的定向选育,由意大利蜂选育成的蜂王浆高产品系。经专家鉴定,平湖意蜂比当地饲养的普通意蜂蜂王浆产量高30%~228%,平均增产87%。在蜜源情况不佳,甚至缺乏蜜粉源时期,依靠饲喂也能获得王浆高产,适合定地长期生产蜂王浆,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5.工萧山王浆高产意蜂品系

萧山王浆高产意蜂品系是浙江省萧山县养蜂专业户洪德兴在天目山山区经过18年定向选育而成。萧山意蜂具有很强的蜂王浆高产性能,只要有充足的粉源或者饲喂人工花粉,就能获得蜂王浆高产稳产。该蜂种还具有分蜂性弱,易保持强群,采蜜力强等优点。

6.松丹1号和松丹2号 这两个双交种蜜蜂,是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培育的,蜂蜜产量分别提高73%和56%,蜂王浆产量分别增加14%和26%,越冬群势削弱率分别降低12%和7.5%,饲料消耗分别减少33%和12%。

养蜂还得注意几点:

一 防饿一般指在冬季,花开的季节蜜蜂是饿着的。整个越冬期的饲料是否质优量足,是蜜蜂越冬成败的基础。饲料质优,蜜蜂食后大部分被消化掉,蜂群安静稳定、寿命长、不春衰、春繁迅速;饲料质劣,蜜蜂食后消化少,剩下渣子多,粪便在肠内容纳易形成大肚病,轻者部分病死,重者全群灭亡。优质饲料应在秋末提取封盖时蜜脾,以槐花蜜、枣花蜜为最佳;流蜜过后,应早喂优质糖浆或白糖液,让蜜蜂充分酿造。

二 防热 蜜蜂越冬的适宜温度是2—8℃,蜂群在箱内团结靠食蜜糖维持生命,处于休眠状态。但整个越冬期气温在8℃以上的天数比较多,蜜蜂活动量大,饲料消耗多,工蜂老化快,不易春繁,故须防热。方法是,可用通风、洒水或吹电风扇降温。

三 防寒 越冬的蜜蜂处在-2℃以下气温中活动量也会增大,主要是加大食量,并不停地摆腹,靠活动产生热能抵御严寒。这样,既消耗大量饲料又使工蜂老化缩短寿命。防寒的方法是:小蜂群应在白天多晒太阳,夜晚尽量把巢门关小,填补箱缝和风洞。

四 防燥 在长期无雨雪的干燥冬季,应在蜂场内适当喷水,增加湿度,以防止蜜蜂燥渴和饲料干燥结晶。因为蜜蜂没有牙齿,所以饲料结晶干硬就无法食用。

五 防潮 冬季蜂箱内的湿度以70%—80%为佳。湿度在80%以上饲料易变稀、变质,蜜蜂食后易拉痢。如果蜂场湿度较大,蜂箱下应放一层塑料薄膜,或在蜂箱周围撒生石灰和干炉渣,也可在10℃以上的晴天中有计划地让蜜蜂进行爽飞、排泄。

六 防光 蜜蜂具有趋光的特性,室外光照强时会出箱散飞。冬季蜂场如在室外,就要予以遮盖、避光,以尽量减少蜜蜂空飞而消耗体能。

七 防闷 蜜蜂在箱内越冬时刻离不开新鲜空气,所以要防止死蜂尸体、杂物堵塞巢门而闷死。大雪天,更要防止积雪将巢门封闭。

八 防震 蜜蜂喜欢安静的环境,怕震动(声响),尤其是在越冬后期体质很弱,腹内积粪难以忍受,若受震动惊吓往往落脾冻僵死亡。因此,在蜂场内严禁敲击发出剧烈声响的器械和燃放鞭炮等。

九 防病 防敌,蜂箱要保持清洁卫生,注意消毒,防止蜂螨等病虫害发生。 在冬天若在蜂场发现有老鼠活动,则要用毒饵、器械等进行捕杀。只要做到以上这几点,你就能养蜂了。

意蜂的冬季管理

意蜂越冬不需要打开覆布,留点通气孔即可。

畜牧养殖


陕西延安宜川意蜂四季管理,意蜂四季养殖管理
  • 乌骨鸡养殖技术视频
  • 乌骨鸡养殖技术视频 >> 乌骨鸡养殖技术视频...

    陕西延安宜川意蜂四季管理,意蜂四季养殖管理
  • 海水养殖哪种罗非鱼好,罗非鱼养殖速度怎么样
  • 海水养殖哪种罗非鱼好,罗非鱼养殖速度怎么样 >> 海水养殖哪种罗非鱼好,罗非鱼养殖速度怎么样...

    陕西延安宜川意蜂四季管理,意蜂四季养殖管理
  • 土元养殖的大棚建设视频播放
  • 土元养殖的大棚建设视频播放 >> 土元养殖的大棚建设视频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