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梅花鹿怕人吗,梅花鹿怕人好不好养
养殖梅花鹿注意事项
梅花鹿养殖前景
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体重100~150千克,雌鹿较小;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故称"梅花鹿"。臀斑白色。生活于森林边缘或山地草原地区。季节不同,栖息地也有所改变。雄鹿平时独居,发情交配时归群。晨昏活动,以青草树叶为食,好舔食盐碱。每胎1仔,幼仔身上有白色斑点。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俄罗斯。鹿作为一种经济动物,不仅有食用价值,更有其药用价值,它的真正规模养殖才刚刚开始,其总体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
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养殖条件
1、我国具有丰富的饲料资料。饲料是养鹿的基础,我国有几十亿亩草山草坡,山野牧草资源丰富;此外每年产生大量的作物秸秆、秧蔓等农村产品也可用来喂鹿。鹿本身是草食反刍家畜,本身食性广泛,可吃牛、马吃的草食,也喜食牛、马不吃的树枝树叶,另外尚可食猪、鸡不能饲喂的非蛋白氮类、杂粕类饲料,所以它既不与牛马争草,也不与猪鸡争粮,这是养鹿的一大优势。
2、我国鹿种资源丰富,共有16种,它们经过人们的长期驯化已变得温顺,适应性强,生产力、遗传力稳定,是发展养鹿业有力的种质基础。
3、是我国有8亿多农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居住在边远山区,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但却具备养鹿的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养鹿不论是茸用鹿、肉用鹿还是兼用鹿,都是他们脱贫致富的一条可行之路,所以发展边区养鹿是我国养鹿的一个重要方向。
鹿产品国际市场广大
鹿几乎浑身都是宝,各种鹿产品在国际市场一直畅销,且价格居高不下,鹿茸每公斤达6000元以上,东南亚、香港、韩国人一向有食鹿茸的习惯。韩国人口只有4200万,年耗茸达1800吨,人均达42g。我国每年的鹿茸主要出口于该地区;鹿皮制成的革制品,如鞋、帽、包等一直为欧美人所喜爱。此外,鹿鞭、鹿血、鹿胎等都是上等滋补品,更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所抢购。所以国际市场潜力巨大,远未饱和。
国内需求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越来越注重质量,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保健品的需求潜力巨大,鹿产品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保健品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接受,并开始进入普通人的生活,想一想,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每人每天如果消耗一点点,加起来就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所以说养鹿业前景是广阔的。但作为一种产业,它尚未形成气候,今后特别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发展:
1.养鹿场科学化、规模化管理,这样才能获得经济效益。
2.鹿的选育应从单纯的茸用型选育向肉用型,特别是通过杂交向茸肉兼用型选育,提高各种产品产量。
3.鹿产品加工应从粗放简单加工向精深方向发展,提炼浓缩精华,使消费者更容易食用,效果更加显著。
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尤其是鹿茸含有内分泌素鹿茸精等,有增强人体各种机能的作用,被认为是滋补强壮药物。梅花鹿主要分布在东北、安徽、江西和四川等省,梅花鹿有10个亚种。有我国华南亚种、东北亚种、山西亚种、四川亚种,人工养殖梅花鹿要首先建立正规设备合理的养鹿场。
梅花鹿养殖前景和风险提醒
梅花鹿养殖风险提醒
养鹿还是有风险的,风险之一来自市场,国内市场还很脆弱,国际市场风云莫测。风险之二是鹿的病害。前者我们不能控制,后者可以通过科学的喂养和卫生防疫得到控制。同时也应看到养鹿的机遇。一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鹿产品会越来越受欢迎。二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会带动养鹿技术发展。三是国家正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农业向名、特、优、新农业倾斜,给养鹿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养殖梅花鹿引种是关键性,决定着整个养殖事业的成败,所以引种必须要到正规鹿场:看规模、看服务、看信誉。养殖前最好要做好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买鹿时最好选择到正规的育种场去购买。购买之前一定要仔细考察养鹿场的整体水平,要看考察厂家是否有营业执照、驯养繁殖许可证,动物防疫证、兽医师证等,这些证件在国家政府机关网站都可以查到;有没有专业技术团队和精细的岗位分工;有没有专业培训;有没有售后服务。不要图方便、图便宜,往往在网上查查,打一个电话,最后选择一个开价最便宜的厂家。因忽略种源质量、技术培训、售后技术服务等场家的实力与信誉而使引种养殖效益很差。
梅花鹿能否养殖
1、场地准备:鹿场搭建要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水源方便的地方搭建鹿场。用石板或平滑木板或水泥板铺地,使粪便等易清扫。
2在鹿场周围设置栏杆,高2.5~3米,以防鹿善跳而逃逸。 不应选择在工矿区和公共设施附近,不要在被牛羊传染病污染过的地方或畜牧场旧址上建场。
3设施的准备:鹿舍、精粗饲料库房、饲料加工调制室、青贮窑(壕)、鹿茸和鹿其他产品加工室、兽医室、其他副业生产用的建筑。
4技术的准备:养鹿的技术主要靠自己到书本报刊杂志中学习,也可到本网电子刊物"养鹿技术文荟"等栏目学习,不断提高、丰富饲养养技术。
5饲料的准备:鹿场要有足够的饲料地或者有可靠的供应各种饲料的基地。完全圈养的梅花鹿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饲料350-400千克,需要粗饲料1200-1500千克。
6防疫的准备:梅花鹿抵抗力强,发病率低,在人工饲养下,发病较少,但有时也会香乙型脑炎、狂犬病、炭疽、大肠杆菌病等传染性病,在人工养殖时也要注意防治。
梅花鹿养殖需要注意的八个方面
鹿场的地势应该高燥、平坦、向阳避风、地形坐北朝南,场地土壤以砂壤土最好。要求水源好、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根据梅花鹿的生物学特性、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生长发育和不同阶段的特点来选择饲料。饲料的多样化和全价性,可使日粮具有全面的营养价值,增加梅花鹿的食欲和适口性,提高饲料利用率。进行科学、合理的饲料搭配,既能保证梅花鹿的正常发育、繁殖及产茸,又能降低成本。在梅花鹿的饲养中,必须制定和遵守饲喂的时间、顺序和次数,不能随便提前、拖后和改变,否则对梅花鹿正常的采食和消化产生影响。应对梅花鹿供给足够的清洁饮水,每天最少给水2次,有条件的梅花鹿场要尽量为梅花鹿创造自由饮水条件,以便使其能够及时喝到充足、清洁的水。按照梅花鹿的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分群,成年公梅花鹿群最多25头左右,成年母梅花鹿20头左右,育成鹿群30头左右,幼鹿群35头左右。同时,对老、弱、患病的梅花鹿要实行单独饲喂,待恢复正常后归群。梅花鹿圈舍及运动场必须经常按时打扫,及时清除粪便,粪便要堆在距离鹿场较远的贮粪池中,圈舍要排干尿液和积水,保持干燥。经常保持安静与充足运动工作时间要固定,加强梅花鹿的驯化。鹿具有很好的抗病力,应按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对患疾病的梅花鹿及早治疗。
养殖梅花鹿需要什么条件
1、场址条件:梅花鹿养殖应选择地势较干燥、向南或偏向东南、有5度坡的沙质或少石的场所,山区要选在不受山水威胁、避风及排水良好的地方。
2、饲料条件:梅花鹿完全圈养的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饲料350~400公斤,需要粗饲料1750~2000公斤,因此要求一年四季牧草繁茂。
3、水源条件:梅花鹿建场前要对地下水位、自然水源、水量、水质进行必要的勘测和调查,并注意水中的无机盐含量,要避免使用江河等地上的自然水源或场地附近被污染的水源。
4、交通条件:梅花鹿建场地点应以距离公路1.0~1.5千米,距离铁路5~10千米为宜,以便于设备、饲料的供应及产品的发送,便利职工生活。同时电力要充足,距离电源较近。
5、社会条件:梅花鹿场不应选择在工矿区和公共设施附近,不要阵被牛羊传染病污染过的地方或畜牧场上建场,还要注意场址附近的资源条件如建材是否方便、劳力是否充足等。
梅花鹿养殖有什么优势?
1、适应性强:梅花鹿大部分时间结群活动,适应性很强,地域分布广,对环境不敏感,全国乃至世界各地都能繁殖。
2、食性广泛:梅花鹿的食性广泛,耐粗饲,所有农作物的秸秆、副产品、青草树叶、蒿草、苔藓都是鹿的好饲料。
3、易于驯化:梅花鹿的可塑性大,幼鹿可塑性更大,可以提供驯化让其听人呼唤、抚摸、驱赶、牵领,达到如牛羊一样的温顺。
4、抗病力强:梅花鹿抗病力强,很少生病,只要确保平时喂给的饲料不变质、不霉烂、无杂质,基本不生病。
5、效益可观:梅花鹿的养殖效益非常可观,饲养一头鹿产值平均为1500~3000元,最好的鹿群一头鹿年产值可达5000元。
养殖梅花鹿的风险
梅花鹿是国家保护动物,可以人工饲养,但要到省级林业部门办理特种畜禽养殖生产许可证,然后到当地的公安部门办理相关的证件,再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
梅花鹿的饲养属于特种饲养,从引种到生产出售,投资很大,其产品(鹿血、鹿肉、鹿茸等)或小鹿的销路和价格是大问题,也是养殖成败的关键问题,同时还要懂得鹿的饲养技术并且会管理,因此,在确定养殖梅花鹿之前要做好市场调研,可行的话,方可立项。只有这样才能赚到钱,否则只有失败。因此农民饲养梅花鹿要慎重,其风险指数很大。
怎样养殖梅花鹿
鹿作为一种经济动物,不仅有食用价值,更有其药用价值,它的真正规模养殖才刚刚开始,其总体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它们经过人们的长期驯化已变得温顺,适应性强,生产力、遗传力稳定,是发展养鹿业有力的种质基础年赚百万不是问题,风险来自市场,国内市场还很脆弱,还有就是鹿的病害。
梅花鹿怎么养殖需要注意些什么
梅花鹿作为一种悠久的特种养殖项目,由于养殖成本过高及需要过硬的养殖技术,养殖的人并不多。但是现在梅花鹿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人工养殖的面积过小,开始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虽然梅花鹿的养殖成本很高,但是养殖成功后的利润同样也非常可观。今天我就为大家带来梅花鹿幼崽的管理方法,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1、幼崽管理
梅花鹿下幼崽的时候,母鹿与幼鹿都是非常虚弱的时候,幼鹿身上会比较湿润,要是因为还残留着胎膜,一般母鹿会帮助幼鹿舔舐让其干的较快,不过我们也可以使用人工风干的方式,是幼鹿可以尽快的站起来吃奶。再将幼鹿的胎膜擦干净后,一般的幼鹿在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站立了。但是脂肪比较多,幼鹿吃奶的频率会增加。在幼鹿吃奶的时候,要注意人员的穿着,不能带有比较重味道的气味,不然对幼鹿的吃奶成长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2、辅助喂食
母鹿在生产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例如生病死亡等,出现了这些问题,造成幼鹿的母乳不足。这个时候就需要人工辅助喂食了,我们可以使用,羊奶或者奶粉等进行喂养。但是在养殖过程中难以获取新鲜的羊奶,所以一般都是使用奶粉进行喂养。喂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母鹿的母乳情况与幼鹿进食性来确定喂食量。一般当幼鹿长到一个月的时候,便可以开始适当的喂食一些草料,不能一次性喂食太多,适量的增加,让幼鹿逐渐适应。
3、驯养幼鹿
当幼鹿长到一个月左右时就要对幼鹿进行适当的驯养训练了,在喂食的时候,在食槽中适量的放入青草与饲料的混合物。让幼鹿慢慢的适应,形成一个固定的进食习惯,喂食的时候可以用口哨或者是一种固定的声音及吸引幼鹿,让幼鹿进食。这样的驯养训练可以让幼鹿逐渐地独立,脱离对母鹿的依赖,然后促进幼鹿的生长,使幼鹿可以有一个独立的生长环境,加强幼鹿的质量。
4、分开饲养
当幼鹿长到一定大小程度时候,要将幼鹿与母鹿开始分开饲养。但是不能急而求成,这个工作要一步一步的进行,将幼鹿与母鹿慢慢的分开一个小时之后。然后根据幼鹿的生长情况与,进食情况适当的增加分开的时间。如果一下将幼鹿与母鹿直接分开饲养的话,不仅母鹿会出现掉膘的现象,幼鹿也会食欲不佳,增加了发病率。在养殖过程中,饲养的人员要适当的多余幼鹿进行互动,加强幼鹿对人的依赖性,这样有利于以后的养殖。
以上就是在养殖梅花鹿时候对幼鹿的管理方法了,幼鹿的管理需要有一定的养殖技术,不然将会降低幼鹿的成活率。但是他的消化速度比较快,所以我们需要对幼鹿进行多喂少量的工作。今天的介绍就到这里了,本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梅花鹿的养殖条件
理想鹿舍的条件
鹿舍一旦建成,很难改变、搬迁或重建,所以建场时一定要有周密的调查和考虑。
1.地形
地形要求平坦开阔,有足够面积。
2.地势
要求地势高燥、向阳。鹿场不能建在低洼地,以免夏天积水,蚊蝇孽生,通风不良,冬天阴冷。
3.土质
鹿场要求土质坚实,渗水性好,未被污染。
4.交通、电力
要求交通便利,以求与外界沟通。以前鹿场建在山区,有很多不便。
5.水源
水源要充足,水质要好,不被污染。
6.社会条件
最好远离居民区,但距乡、镇、集市不要太远,以方便职工就业、就读、就医及购买生活用品等。
现在不少农户养鹿,在房前、屋后建筑鹿舍,上述条件虽已基本具备,但不足之处是面积窄小。
鹿舍内部结构的基本要求
1.墙壁
与其他畜舍不同,要求要有一定高度和坚固性。一般外墙高2~2.2米,内墙高1.8~1.9米。有砖墙、石墙、木杆、竹杆、铁栅栏、铁丝网围墙均可。
2.屋顶
要求遮阳不漏雨,泥瓦、水泥瓦、石棉瓦、塑料瓦均可使用。
3.饲养密度
一般鹿舍长期25~30米,宽限13~15米,大致面积为300~400平方米,可养梅花母鹿25只,公鹿30只,育成鹿40只,马鹿10~20只。每只鹿平均占地面积,梅花鹿10~15平方米,马鹿15~20平方米。
4.门
鹿舍的门多,走廊两端有门,圈舍门供喂料、除粪用。鹿舍间墙有门供拨鹿用。门高2米,宽1.5~1.8米。窗不主要,可留后窗,以便夏天通风换气,冬天封闭。
5.地面
地面要求平整坚实,便于淋水、清扫和消毒。目前广泛使用的是砖地。
6.走廊
也叫通道,是拨鹿、放牧、调鹿等必经之路,也起防护作用,一般宽3~4米。
7.隔栅
也叫“二隔障子”,有永久性和临时性的,设在棚舍和运动场之间,为了拨赶鹿方便,现在好多鹿场不设二隔障子。
8.产仔小圈
也叫单圈,一般设在鹿舍一端或一侧,大小13~15平方米。小圈是对母鹿、仔鹿的必要保护措施,还可饲养老、弱、病鹿。
9.仔鹿保护栏
供仔鹿休息和补饲用,设在母鹿棚舍一侧,是由铁管、方木等制成的栅栏,仔鹿能自由出入,大鹿不能进入。
鹿舍内部设施
1.料槽
是喂饲料的主要设备,要求坚固光滑。纵向设在运动场中央,梅花鹿料槽上口宽70~80厘米,底宽60~70厘米,深15厘米,槽底呈弧形,槽底距地面20~40厘米,长8~10米,可喂20~30只梅花鹿。马鹿料槽上宽80~100厘米,底宽70~80厘米,深15~20厘米,槽底呈弧形,槽底距地面30~40厘米,长8~10米,料槽角、沿为圆形,可喂马鹿10~15只,既可喂精料又可喂粗料。
2.水槽
供饮水用,要求光滑、坚固、不透水。石槽、水泥槽、铁槽均可。北方冬季加热温水,一般用铁锅作水槽。
3.其它
其它还有锯茸保定器、鹿医疗保定器和运鹿装车设备。此外还有青贮切碎机、豆饼粉碎机、玉米粉碎机、切草机、饲料揉碎机等。
梅花鹿的饲养注意什么
1、场址选择:应选择地势较干燥、向南或偏向东南、有5度坡的沙质或少石的场所。山区要选在不受山水威胁、避风及排水良好的地方。
2、饲料条件:最好选择在一年四季牧草繁茂、环境保护好、污染少、噪音低的地方。完全圈养的梅花鹿每年每只平均需要精饲料350-400公斤,需要粗饲料1750-2000公斤。
3、水源条件:建鹿场前要对场内的地下水位、自然水源、水量、水质进行必要的勘测和调查,并注意水中的无机盐含量。要避免使用江河等地上的自然水源或场地附近被污染的水源。
4、饲养原则:以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尽量利用本地价格低、数量多、来源广、供应稳定的各种饲料资源。每次喂量要适当,如果喂量不足,鹿易饥饿,不但不能安静休息,还会影响其消化机能。而每次喂得过多,不但会造成饲料浪费,还会影响梅花鹿下次饲喂时的食欲。需逐日保持喂量均匀,不要忽多忽少。
养梅花鹿需要什么技术
梅花鹿怕热不怕冷,适宜温度8℃-25℃。温度升高时,即躲在鹿房或树荫下,气温下降到-5℃~-10℃时,仍能自由活动,并不影响其采食。喜雨雪,爱清洁。胆小怕惊,喜过群居生活。仔鹿成活率高,生长发育迅速,一年后,公鹿可达50公斤以上。性成熟早,公母鹿1.5岁可配种,3岁~4岁繁殖力最强。争强好动,感觉灵敏。在配种季节,公母鹿间常互相角斗,争胜好强,如不及时赶开,会造成死亡。公鹿每年2月-7月长鹿茸时,则变得温顺,行动小心。鹿的嗅觉、听觉、视觉发达,感觉灵敏,遇到突然声响及意外情况常出现“炸群”。 饲养管理梅花鹿是复胃的草食性动物,各种多汁饲料都可饲喂,另外再适当补以谷物、豆类等精饲料和矿物质饲料。最喜食橡树叶、薯秧等,其次是玉米秸、稻草、麦秸等。1. 饲料调制 将粗饲料铡短粉碎成草粉即可。为改善饲料品质,提高消化率,对玉米秸、稻草、麦秸等进行氨化处理。方法:将3%-5%尿素水溶液均匀地喷洒在秸秆上,堆于水泥地面或坚实的土地上,用聚乙稀塑料薄膜封严,四周边缘压以黄土。在20℃气温下,3周可以使秸杆堆内温度升高到40℃-60℃,时揭开薄膜,使氨气充分散发掉,便可使用。用氨化秸秆喂鹿消化率可提高10%以上。青粗饲料,其中氨化饲料可占一半以上,混合后喂给,以免挑食。精饲料为玉米60%、麸皮20%、饼类20%,另加适量面粉和食盐。2.饲养管理 (1)公鹿1月—3月下旬为长茸初期,4月-8月为长茸期,8月下旬-11月中旬为配种期,11月下旬-1月中旬为恢复期。在长茸期、恢复期和配种期日喂量掌握在3公斤-4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公斤-1.5公斤,青粗饲料2公斤-3公斤,每日喂2次。配种期适当多给些多汁青绿饲料。长茸期日喂量7公斤-8公斤,其中精料2公斤-3公斤,多汁饲料2公斤-3公斤,青粗饲料3公斤-4公斤,每日2次-3次。(2)母鹿怀孕期要供给营养充足的饲料,后期多给体积小、质优、适口性强的饲料,日喂量3.2公斤-4.5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公斤,青粗饲料1公斤-1.2公斤。分娩后,哺乳期饲料要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日喂料5.7公斤-7.5公斤,其中精料1.2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1.2公斤-2公斤,青粗饲料3公斤-4公斤,并有充足的石粉和食盐,精料日喂2次-3次,青粗饲料可让其自由采食。鹿舍要清洁、安静,不要惊吓和强行驱赶怀孕母鹿,以防生病和流产。仔鹿产下后,应将其身上粘液擦干,使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编好耳号。仔鹿哺乳期可自然哺乳,也可人工哺乳。人工哺乳必须让仔鹿吃上初乳。日喂量2.5公斤-4公斤,其中精料1公斤-1.5公斤,多汁饲料0.5公斤,青粗饲料1公斤-2公斤,并有适量石粉和食盐。有条件的可组织放牧,公母分群管理,以防早配。适时配种,提高繁活率选择茸大、生长快、质量好的鹿作种鹿。梅花鹿1.5岁开始性成熟,2岁半-3岁配种较好。母鹿9月-10月发情,发情时兴奋不安,眼角流粘液,气味异常,常“吱吱”鸣叫,阴部粘液增多,喜接近公鹿。发情配种时,要防止公鹿角斗,最好采取小群配种方式,以4头-5头母鹿、1头鹿为一小群,到一定时间换小群中的公鹿,这样容易准胎。科学收茸鹿茸长到第3年才能收获,以后产量逐年提高。收茸必须讲究科学,还要有熟练的技术。收茸时,注意保护鹿茸,防止碰坏,降低品质。收茸时,首先用麻醉枪将其麻醉倒地、保定好。做到抓鹿稳、下锯轻、锯茸快,锯后在锯口上散止血粉。1半月后可收二茬茸,但在8月中旬前收完,以利伤口早日愈合。割茸季节阴雨天较多,为防止鹿茸腐败变质,可进行烘干处理。
混合养殖
混合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