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母牛养殖,#繁殖母牛
繁殖母牛养殖技术培训
空怀母牛的饲养管理主要是围绕提高受配率、受胎率,充分利用粗饲料,降低饲养成本而进行。繁殖母牛在配种前应具有中上等膘情,过瘦过肥往往影响繁殖。在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倘若喂给过多的精料而又运动不足,易使牛群过肥,造成不发情。但饲料缺乏,母牛瘦弱也会造成母牛不发情而影响繁殖。这种情况在干旱欠收的年景或草畜比例失调的地区容易出现。实践证明,如果母牛前一个泌乳期内给以足够的平衡日粮,规范管理,能提高母牛的受胎率。瘦弱母牛配种前1~2个月加强饲养,适当补饲精料,也能提高受胎率。
母牛发情,应及时予以配种,防止漏配。对初配母牛,应加强管理,防止野交早配。经产母牛产犊后3周要注意其发情情况,对发情不正常或不发情者,要及时采取措施。一般母牛产后1~3个情期,发情排卵比较正常,随着时间的推移,犊牛体重增强,消耗增多,如果不能及时补饲,往往母牛膘情下降,发情排卵受到影响,因此产后多次错过发情期,则情期受胎率会越来越低。如果出现此种情况,应及时进行直肠检查,摸清情况,慎重处理。
母牛出现空怀,应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处理。造成母牛空怀的原因,有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先天不孕一般是由于母牛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如子宫颈位置不正、阴道狭窄、异性孪生的母犊和两性畸形等。先天性不孕的情况较少,一般在育种工作中淘汰那些隐性基因的携带者,就能解决。后天性不孕主要是由于营养缺乏、饲养管理及使役不当及生殖器官疾病所致。
成年母牛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不孕,在恢复正常营养水平后,大多能够自愈。在犊牛时期由于营养不良以致生长发育受阻,影响生殖器官正常发育而造成的不孕,则很难用饲养方法来补救。若育成母牛长期营养不良,则往往导致初情期推迟,初产时出现难产或死胎,并且影响以后的繁殖力。因此,犊牛、育成牛的培育尤应重视。
运动和日光浴对增强牛群体质、提高牛的生殖机能有一定的作用,牛舍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含氨量超标、夏季闷热、冬季寒冷、过度潮湿等恶劣环境极易危害牛体健康,因此,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十分重要。
繁殖母牛养殖技术培训内容
)引入历史:海福特牛是英国最古老的早熟中型肉牛品种之一。原产于英格兰岛,以该岛西部的威尔士地区的海福特县及牛津县等地最为集中。我国1913年曾有引入,1965年后又陆续从英国引进。
(二)体型外貌:体格较小,骨胳纤细,具有典型的肉用体型,头短,额宽,角向两侧平展。且微向前下方弯曲,母牛角前端也有向下弯曲的,颈粗短,垂肉发达。躯干呈矩形,四肢短,毛色主要为浓淡不同的红色,并具有“六白”(即头、四肢下部、腹下部、颈下、鬈甲和尾帚出现白色)的品种特征。角蜡黄色。
(三)生产性能:海福特牛肥育年龄早,增重较快,饲料利用率高。7-12月龄的育成期平均日增重,公牛为0.98kg母牛为0.85kg。由于它利用粗饲料能力强,所以饲料利用率高。肉用性能良好,一般屠宰率可达67%,净肉率60%,脂肪主要沉积于内脏,皮下结缔组织和肌肉间脂肪较少,肉质柔嫩多汁,味美可口。
(四)繁殖性能:繁殖力高。小母牛6月龄开始发情,育成母牛18~20月龄、体重500kg开始配种。发情周期21(18~23)d,发情持续期12~36h。妊娠期平均为277(260~290)d。公牛体重虽大,但爬跨灵活,种用性能良好。据吉林和黑龙江两省1975~1981年对海福母牛繁殖情况调查。
(五)适应性能:海福特牛性情温驯,合群性强。据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几年来试验测定,气温在17~35℃时,海福特牛的呼吸频率随气温的升高而加快;反之,则下降,呈强的正相关。说明耐热性较差,而抗寒性强。海福特牛具有结实的体质,耐粗饲,不挑食饲料。放牧时连续采食,很少游走,日纯采食时间可达79.3%,而本地牛仅为67%,日采食量35kg,本地牛仅21.2kg。海福特牛很少患病,但易患裂蹄病和蹄角质增生病。
(六)杂交效果:海福特牛与我国黄牛杂交,所生一代杂种牛父性遗传表现明显。毛色以红白花(50%)、褐白花(4%)为主,同时半数一代杂种牛还具“六白”特征。杂种牛四肢较短,身低躯广、呈圆筒形,结构良好,肌肉发达,偏于肉用型。一般初生重(公犊22.5kg,母犊22.4kg)远比本地种阉牛18~19月龄屠宰率为56.4%,净肉率45.3%。
养母牛技术指导
养牛体积大所占面积也大。养50头牛来繁殖,牛舍的规划需要根据实际目标,考虑到母牛的饲舍标准和产后小牛犊的利用空间及养牛设施的配备。
圈养牛舍标准:
50头牛按棚舍用地算,每头牛的使用面积需适应牛体大小、生产目的、饲养方式等,结合长远规划计算建造,一般每头牛间隔可分1米,育肥牛所占牛舍面积为1.5-3平方米,有隔栏的牛可占到1.5-2平方米之间。
为操作方便,节约劳力,应分出饲舍通道,便于喂料和管理。犊牛舍应安置牛床,便于初生后牛的饲养管理,牛床长度在1.6米-2米左右为宜,牛床坡度为1.5%,牛槽位可放高。
开放式料棚建设(50头牛)
料棚空间大,规划只需给出每头牛适当间隔距离。一般用地面积可按长15米、宽8米、高4.5米,给出约120平方米的用地。注意料棚建设应考虑到冬季取暖,夏季通风问题,推荐预留一些空间以便于后期操作。
农村养母牛繁殖技术
牛除了在性格方面与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交配繁殖方面也是有很多的共同点。
它们也和人类一样没有固定的发情期,公牛任何季节都可以战斗,所以什么时候交配完全看母牛什么时候有兴致,公牛基本随时都准备着。
母牛的发情周期为21天,因为它们的排卵周期是21天,也就是每21天来一次大姨妈,这个频率比人类还要高。
牛群也是有等级的,一般来说老牛统治小牛,壮牛统治弱牛,等级高的一般有更高的交配优先权。
公牛的嗅觉和听觉都比较强,公牛能根据母牛的状态以及母牛尿液的味道来判断母牛现在是否处于发情状态。
一蹦一跳地
公牛如果发现母牛开始发情了,就会欢快地一蹦一跳到母牛旁边,陪它嬉戏玩闹。那为什么不直接进入正题呢?
母牛发情期持续15~18小时,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母牛会变得焦躁不安、食欲减退、会用大大的牛眼睛给公牛抛媚眼,甚至还会尿急尿频,但这个时候它不会接受公牛的爬跨,只是疯狂地暗示公牛,母牛发情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第一阶段。第二个阶段母牛交配欲会比较旺盛,一般是在这个阶段与公牛完成交配。第三阶段则转入平静期,不再接受爬跨。
母牛之所以在发情大部分时间内都不接受爬跨,而要到第二阶段时才进行交配是因为发情结束后10~17小时它们才会排卵,所以发情期块结束的时候才交配可以大大提高怀孕的几率。
养牛的繁殖技术
18~24天
牛繁殖周期通常为18~24天。牛发情周期通常为18~24天,如果母牛发情未配种或配种后未受胎,约在21天后再次发情。若发现发情周期不正常,应及时对症治疗。育成牛应于22~25月龄开始产犊,第一次配种年龄最好在16~19月龄。具体情况可看犊牛体况而定。体况较好的可以早配种,若体形、体况达不到...
繁殖母牛饲养技术
母牛妊娠后,不仅本身生长发育需要营养,而且还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和为产后泌乳进行营养蓄积。因此,要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使其能够正常的产犊和哺乳。
1、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 母牛在妊娠初期,一般按空怀母牛进行饲养,到妊娠最后的2~3个月,要加强营养,这期间的母牛营养直接影响着胎儿生长和本身营养蓄积。舍饲妊娠母牛,要依妊娠月份的增加调整日粮配方,增加营养物质给量。对于放牧饲养的妊娠母牛,多采取选择优质草场,延长放牧时间,牧后每天补饲1~2千克精饲料。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妊娠母牛过肥,尤其是头胎青年母牛,更应防止过度饲养,以免发生难产。
2、做好妊娠母牛的保胎工作 在母牛妊娠期间,应注意防止流产、早产,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将妊娠后期的母牛同其他牛群分别组群,单独放牧在附近的草场。
(2)为防止母牛之间互相挤撞,放牧时不要鞭打驱赶以防惊群。
(3)雨天不要放牧和进行驱赶运动,防止滑倒。
(4)不要在有露水的草场上放牧,也不要让牛采食大量易产气的幼嫩豆科牧草,不采食霉变饲料,不饮带冰碴水。
对舍饲妊娠母牛应每日运动2小时左右,以免过肥或运动不足。要注意对临产母牛的观察,及时做好分娩助产的准备工作。
繁殖母牛饲养管理技术
1.要精选母牛。养殖母牛,作为种牛,要选生长发育好,体格健壮,体大匀称,背腰平直、后躯及骨盆腔对称宽大,胸部宽深,腹园大不垂、四肢端正,两后肢间距离宽,乳房大圆、乳头排列整齐且粗长的母牛进行养殖。有条件的,可选择良种公牛冻精冷配所产杂一代、杂二代和杂三代母牛进行饲养。
2.要养好母牛。在饲养过程中,一要让母牛保持适当运动,最好,采用全天候放牧饲养,以通过运动,使母牛体格健壮,为母牛繁殖打下基础。二要注意适度补充精料,但不要过量,以便使母牛在配种时保持中等膘情体态。
3.要适时配种。配种时,一要了解掌握母牛排卵时间;黄母牛发情期一持续12~22小时,排卵时间一般是在发情结束后10~15小时。二要适时配种,提高配种受胎率,因此,对母牛实施配种时,如母牛上午?情,应在当晚21时左右进行第1次配种,第2天上午8时左右进行第2次配种,如是在下午发情,就选择第2天上午9时左右进行第1次配种,第2天晚21时左右再补配1次。三要尽力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这样,即通过应用良种公牛冻精,有效提高黄母牛的杂交改良经济效益,又可以预防感染相关疫病。
4.要及时查孕。母牛配种后,要进行母牛是否怀孕情况检查,一是可通过外表查看:母牛配种后,没有表现发情症状,性情温顺,食欲增强,食量增加,皮毛光亮膘肥,出现这样的状态,可认为是怀孕了。二是可通过直肠检查:隔肠抚摸子宫没有反应,孕角略大于空角,这样可以确定母牛已怀孕。三是通过运用药物查孕,即母牛配种20天后,用乙烯雌酚注射液进行肌肉注射,注射后,孕牛无发情表现,未孕母牛有明显发情症状出现。
5.要精心饲养。母牛配种怀孕后,为了保障孕母牛自身和胎儿的营养需要,应供给充足的优质青绿草料,并补充适量精料。
6.要注意保胎。母牛怀孕后,要全面做好保胎工作,一要注意适当运动,为日后母牛分娩提供体格保障基础,但放牧和使役过程中,不要让牛奔跑和不鞭打,惊吓母牛。二要注意母牛怀孕中期逐渐减轻使役强度,不使重役,产前1个月停止使役。三要注意日常观察工作,发现异常问题,及时处理,以防意外事件发生。
7.要注意助产。母牛产前,一要做好观察工作,出现临产症状,及时处理。二要做好助产准备工作,备好脸盆,毛巾,消毒药品,照明灯具等。三要及时助产,母牛出现分娩症状,及时处理,是正产,胎儿产?后,要及时处理,如分娩异常,要及时进行矫正,并实施人工助产,确保胎儿及时产出。
8.要防控疫病。一要勤扫牛舍粪尿,勤换垫草,牛外出放牧后,将门窗打开进行换气透风,保持牛舍卫生清洁,干燥通风。二要定期对牛舍及周围进行消毒,可选用消特灵等药物进行消毒。三是定期做好相关疫病的免疫工作,即要做好口蹄疫,布病等疫病免疫工作。四要做好驱虫工作:母牛在产后1~2个月,小牛出生后1~2个月,要用驱虫药物进行体内外寄生虫。
9.要用新技术。对接和应?新技术,以有效提高黄母牛养殖经济效益。
繁殖母牛养殖技术重点
农村家养母牛都是很简单的饲养。放牧青草,补充玉米豆饼。到发情期都是自然配种,到产犊时也是无人照料,这是农村传统的养牛方式。
高效养繁殖母牛技术
.母牛分娩以后体重减少,体膘降低,产奶量上升是正常生理现象。但是依靠牛体失重增加产奶量是不可取的。奶牛在长期失重的条件下,会延缓牛的发情和排卵。实践证明,在泌乳高峰期,每失去1千克活重,会使牛的排卵推后13.5天。这就是为什么40千克以上日产奶量的高产牛难配的原因。为了培育高产奶牛,除了增加乳腺分泌细胞的数量和分泌组织的活性以外,就是要设法提高泌乳高峰期饲料营养物质采食量,改善饲料日粮的适口性,增进食欲,以期使日粮干物质的采食量达最大,失重的幅度最小。
2.产奶高峰期过后,还有约2个月的泌乳稳定期,此时营养的采食和排出量基本平衡,牛体不再增重,亦不再失重,要保持饲料配方和每日喂量的稳定。
3.泌乳4~8个月,前期失去的体重已经逐渐恢复,并开始增重。此时,随着泌乳量的逐渐下降,动物的采食量亦开始减少。要利用此期能量转化效率高的特点,使奶牛增加50~80千克的体重,但切记不可过肥。
繁殖母牛养殖技术培训视频
今年牛肉的价格上涨真的是非常快,昨天去市场上买牛肉,已经50元,没办法为了吃火锅只能忍了。现在一头牛犊子价格都快接近上万元,养牛的成本真是超大,普通人想要规模养殖牛真的是投入巨大,根本承担不起。最重要的一点是,养牛回报相当慢,牛的生长速度不像猪那么快,前期全是投入。母牛一般至少达到16个月以上才能开始进行配种,而且基本和人一样,怀胎9-10个月,因此繁殖速度很慢,一年最多只能产一胎。
说实话我在农村生活那么久,真的只见过一次母牛一胎产双胞胎的现象,99%都是一胎一牛犊,双胞胎的现象是非常难见到的。在以前农民养牛本身就是为了用来种地,所以大部分都养一头,母牛即使产仔后期也会卖掉。所以大部分人不会去为了让牛多产一只而大费周章,因此大多数都是一胎一只,我家里养的一只母牛生了好几胎都是一只,从来没有生过双胞胎。
那么想要实现母牛一年生两个牛犊,那么只有一个方法,就是让母牛生双胞胎,如果自然交配,是很难实现的。现在养殖牛的养殖户都会采用科技手段,让母牛怀双胞胎。在正常情况下,能够生双胞胎的母牛要么公牛具有较强遗传学,要么母牛遗传性较长,所以可以通过选生双胞胎的公牛和母牛做标本,经过多代繁育,这样后代产双胞胎的几率就会比较大。
当然也可以通过药物来达到这种目标,在母牛发情期,采取人工授精的方式,注射一种母犊双胎素,这种药物可以提高母牛的产仔数量,达到2胎以上。不过我们都知道这种通过药物达到目的的方法肯定是有很大弊端的,不仅会对母牛身体产生很大副作用,同时产出的牛犊身体也得不到保证。
以前我在农村地区唯一见过一次母牛生双胞胎,但是最后只有一头活下来,因为生下来的一只牛犊体型明显小,产下来第二天就夭折了。因此怀双胞胎未必是件好事,能存活下来不容易,因为体质会比较差。所以如果只是普通养殖户,不建议这么做,遵循自然法则才是最好的,大家觉得呢?
养猪
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