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螺养殖方法,淡水螺养殖
淡水钉螺养殖
1.水泥池或小土池精养此种养殖方式适用于农家庭院。一般每个池塘长5m、宽2m、深。0.6m。由于池塘面积小,在管理中应注意水质变化。水泥池底铺上20cm厚掺有一定沙质的塘泥,以供螺体钻泥栖身避暑和防寒。新建池应先放水浸泡10—15d,然后换水养螺。
2.池塘养殖池塘水面宽,水质稳定,池塘抚寿螺生长快,产量高。池塘面积小于3亩,水深小于lm。一些产鱼量低的浅塘对钉螺的养殖效果较好。一般来说,每亩种植50-10万只小蜗牛,一次收获多次,捕捉大蜗牛,饲养小蜗牛。同时,允许蜗牛自然繁殖和自然繁殖。
3.水沟养殖可利用水沟或在低洼田挖沟养螺。养螺用的水沟宽lm,深0.5m左右为宜。养螺水沟要搞好排灌水设施,用栏栅把沟分成数段,以便投饵和管理。筑起的土基可以种瓜菜或青饲料。福寿螺的危害:20世纪70年代,巴西华人将福寿螺引入台湾,1981年引入广东。1984年以来,福寿螺在广东广泛种植。由于过度繁殖和味道不好,它被放归野外。福寿螺具有很强的适应环境和快速繁殖的能力,因此在河流、湖泊和田野中传播迅速。由于其大量的食物摄入和各种各样的食物,已成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上海和江苏的一种害虫,破坏了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作物的生长。蜗牛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自然越冬,每年两代。在广西鹿寨等地,稻田福寿螺的发生密度高达每平方米16.95只,受害率一般为7%-15%,达64%。福寿螺是一种杂食,对莲藕有害。幼年蜗牛会啃食漂浮在水面上的荷叶,从荷叶底部开始啃食荷叶,造成荷叶穿孔或撕裂。在严重的情况下,叶子会被洞咬伤,很难把它们从水面上拔出来。
海螺能淡水养殖吗
海螺目前已经适应了在淡水环境生存,一般不会在淡水环境中死亡。
淡水螺蛳养殖技术
螺丝虾对水质要求很高的
1、水温:对虾属于热带虾种,生长适宜水温为16℃至40℃,最适温度为22℃至32℃。加上对虾养殖周期为3-4个月,因此您所选择养殖对虾的地点温度要适宜。
2、盐度:对虾既可以海水养殖,也可以淡水养殖。海水养殖不用说了,这个简单。关键是淡水养殖,您若是淡水养殖,虾苗淡水淡化这块就要注意了,自己没有海水淡化配方尽量不要自己去淡化,成活率很低。最直接的就是直接到淡水淡化苗场去买已经淡化好的虾苗。
3、pH值:所选养殖地点的水质能够可调控酸碱度(pH值),对虾最适应范围7.8-8.8为好。
4、溶解氧:底层水溶氧在3毫克每升以上,表层水在5毫克每升以上为佳。
5、透明度:透明度反应水体中浮游生物等微生物的数量,对虾养殖水体透明度最好能调节到30至40厘米为佳,若调节不了,尽量不要去开始养殖。
6、氨氮、亚硝酸盐:都应控制在0.2毫克每升以下。
7、水电路三通:水质检测可以更具上述第1至第6点来确定。电源一定三厢380伏电压的电源,因为增氧机及其它用电设备大多用三厢电。路一般要达到4米宽为好,能进大货车,便于卖虾。
淡水长钉螺
可以,放在鱼缸里的螺数量不能过多,需要经常更换缸水,因为螺身上带有细菌和寄生虫,这会影响鱼类的健康。螺的繁殖速度是比较快的,如果鱼缸里出现过多的螺,需要及时清理掉。
另外,养金鱼的鱼缸里,尽量不要放田螺,因为金鱼相对比较矫情,免疫力低抵抗力差,田螺身上的细菌和寄生虫,很容易给金鱼带来疾病。金鱼的鱼缸里可以放些水蜗牛或水草螺,也可以达到清洁的作用。
淡水钉螺养殖方法
1.池塘养殖,多用土池,也有用水泥池。毒池和干池应在土壤繁殖和放养前提前进行。
2.温度:钉螺能适应14~33度的水温,但培养钉螺的温度最好控制在23~30度。此时钉螺最活跃,生长最快。
3.盐度:钉螺对盐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盐度低于12,钉螺就无法存活。所以养殖蜗牛时盐度最好控制在14-34之间。
4.pH:和其他蜗牛一样,蜗牛更适合生活在碱性环境中。因此,养殖蜗牛时需要将水中的PH值控制在8.0-8.4之间。碱性环境更有利于它们外壳的生长。
田螺养殖技术
螺蛳人工养殖技术:
1、生活习性
螺蛳常栖息于冬暖夏凉、底土柔软、饵料丰富的湖泊、池塘、水田和缓流的河溪中。
它的最适生长水温在20~25℃左右,水温达15℃以下和30℃以上时即停止摄食活动。
10℃以下时即入土进入冬眠状态,当水温回复至15℃以上时其复又出穴摄食。
人工养殖田螺可开掘专用池饲养,也可利用自然的稻田、沼泽、沟渠,还可同鱼类混养。但要求养殖水体无毒、无害、无污染。如利用稻田养殖,则不可施用农药,不能犁耙,且应进出水口安装铁丝或塑料隔网,以便进行控制。
2、收集与选择
用于繁殖的亲螺可到稻田、池塘或沟渠收集,繁殖亲螺的选择标准是:螺色清淡、壳薄、体圆、个大、螺壳无破损、介壳口圆片盖完整等。
雌螺个体大而圆,头部左右两触角大小相同且向前方伸展;
雄螺个体小而长,头部右触角较左触角粗而短,末端向右内方向弯曲,其弯曲部即为生殖器。
每年4、5、10月为螺蛳的生殖季节,一般每胎可产仔螺20~30个,多者可达40~60个,一年中可产150个以上,产后经2~3周,仔螺重达0.025g,即可开始摄食,一般经过一年的饲养即可繁殖后代。
采用螺蛳专养池通常每平方米可投放100~150个;若利用自然水域,以每平方米投放20~30个为宜。
3、饲养管理
螺蛳的饲料来源比较广,一般青菜、土豆、豆饼、米糠、鱼虾残体及其它动物内脏、下脚料等等均可投喂。在饲养过程中要留心观察水质,一旦发现水质有污染应立即排除,重新注入新水。螺蛳的介壳口圆片盖陷入壳内,说明系因饵料不足或饥饿所致,应及时增加投饵数量;如果发现螺蛳的介壳口圆片盖收缩及有肉质溢出等现象,则可视为螺蛳缺钙,应立即在其饵料中添加淡鱼粉、贝壳粉类的钙质补充饲料。
4、其它
在螺蛳养殖过程中,还应注意排除鸟、鼠等危害。人工养殖的螺蛳当年即可养成食用螺,螺蛳既是人类的上等保健食品,也是畜禽和鱼类的优质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故发展前景相当广阔。螺蛳具有成活率高、疾病少、种苗来源广泛等优势,是较为切实可行的农家养殖项目之一。
石螺 养殖
石螺栖息在水质清净的山区溪河中的石壁或石缝,其习性昼伏夜出,以取水中微生物为食,把小石螺放进有活水的沟渠中任其自然生殖,每隔几天放些菜叶、谷糠就可以了. 石螺的食物当然是以树叶为主,也可以以米喂养,但是,石螺人工饲养存活率比较低,想存活率高,饲养场的环境要非常自然,放养密度一定要把握的非常好。石螺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特别是南方人把它作为席上佳肴。目前,大多数是靠在田里、鱼圹、河滩、湖边捞取野生螺而出售,故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有些农村专业户试用人工养殖石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人工养殖石螺,具有繁殖率高、生长快、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这实在是农村中一项本小利大的好门路。现将石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选好螺种。 螺种的选择对人们嗜食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关系。一般以选择体大外园、壳薄肉多、螺纹少、灰黑色的为好,如石螺、塘螺、河螺等。若体小长尖、壳厚肉少、螺纹又多以及色泽鲜艳的,则坚决不要,如石螺、螺丝等。螺种可直接从市场选购鲜螺,也可以自己到池圹、田中拾获。一般自己去拾获螺种既方便又节约了资金。备好养殖池。 适合人工养殖石螺的地方很多,比如水田、水沟、鱼圹、沼泽田、小溪等。无论在那处养殖,养殖池必须具备如下要求:①底部必须有一定厚度的淤泥;②水面生有藻类、红萍等水生植物;③水下及周围有供石螺栖息的遮荫物,如木条、竹枝、石头等。放养时间与密度。 石螺的良好生殖期是在3~11月间,母螺分批产子,每次可繁殖幼螺20~30只,一只母螺一年可繁殖150多只。根据这个规律和特性,放养时间可以从3~11月分期分批进行。石螺放养密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在水田、鱼圹、沼泽田等自然水域养殖,以每亩投放种螺600只为宜;若用人工开挖的水池来养殖,则种螺要投放多些,每亩可投放9000~12000只。饲料的投喂。 石螺是以水生植物的叶子、藻类等为食。若放养在肥沃的鱼圹、水田中可不必专门投饲;若养在瘦脊或专挖的水池时,则要投喂了。投喂的饲料可用水生植物、藻类、瓜叶、青菜、动物尸体以及米糠、麸皮等。分批收获。 收获石螺要分批进行,切忌在石螺怀胎产仔高峰期进行。石螺在一年中的怀胎产仔高峰期是6月上旬、8月中旬和9月下旬,此时收获时也要选择地捞取成螺,多留母螺,以利于繁殖,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
淡水螺怎么养
常温水泡发5小时左右,老鸡半只猪排一斤左右先飞水然后和生姜放一起放锅底上面铺上泡好的螺片加入适量料酒白胡椒粒然后再加水水一定要淹过螺片还剩两到三公分左右大火烧开用勺子舀起表面浮沫小火烧3小时左右捞起螺片凉冷后斜刀打片辣椒炒螺片有很多种做法给你介绍一种比较家常的做法吧我们酒店的做法可能有点复杂先把辣椒剪成丝,大葱切丝,姜蒜切成丝备用锅内放入适量色拉油和猪油烧热后放入姜蒜爆香在加入适量郫县豆瓣酱爆香然后下螺片翻炒之后放料酒,生抽,白胡椒粉,糖,炒匀后放入大葱丝至炒透后淋点香油起锅装盘即可
如何养殖石螺
石螺栖息在水质清净的山区溪河中的石壁或石缝,其习性昼伏夜出,以取水中微生物为食,把小石螺放进有活水的沟渠中任其自然生殖,每隔几天放些菜叶、谷糠就可以了. 石螺的食物当然是以树叶为主,也可以以米喂养,但是,石螺人工饲养存活率比较低,想存活率高,饲养场的环境要非常自然,放养密度一定要把握的非常好。石螺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特别是南方人把它作为席上佳肴。目前,大多数是靠在田里、鱼圹、河滩、湖边捞取野生螺而出售,故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有些农村专业户试用人工养殖石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人工养殖石螺,具有繁殖率高、生长快、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这实在是农村中一项本小利大的好门路。现将石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选好螺种。 螺种的选择对人们嗜食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关系。一般以选择体大外园、壳薄肉多、螺纹少、灰黑色的为好,如石螺、塘螺、河螺等。若体小长尖、壳厚肉少、螺纹又多以及色泽鲜艳的,则坚决不要,如石螺、螺丝等。螺种可直接从市场选购鲜螺,也可以自己到池圹、田中拾获。一般自己去拾获螺种既方便又节约了资金。备好养殖池。 适合人工养殖石螺的地方很多,比如水田、水沟、鱼圹、沼泽田、小溪等。无论在那处养殖,养殖池必须具备如下要求:①底部必须有一定厚度的淤泥;②水面生有藻类、红萍等水生植物;③水下及周围有供石螺栖息的遮荫物,如木条、竹枝、石头等。放养时间与密度。 石螺的良好生殖期是在3~11月间,母螺分批产子,每次可繁殖幼螺20~30只,一只母螺一年可繁殖150多只。根据这个规律和特性,放养时间可以从3~11月分期分批进行。石螺放养密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在水田、鱼圹、沼泽田等自然水域养殖,以每亩投放种螺600只为宜;若用人工开挖的水池来养殖,则种螺要投放多些,每亩可投放9000~12000只。饲料的投喂。 石螺是以水生植物的叶子、藻类等为食。若放养在肥沃的鱼圹、水田中可不必专门投饲;若养在瘦脊或专挖的水池时,则要投喂了。投喂的饲料可用水生植物、藻类、瓜叶、青菜、动物尸体以及米糠、麸皮等。分批收获。 收获石螺要分批进行,切忌在石螺怀胎产仔高峰期进行。石螺在一年中的怀胎产仔高峰期是6月上旬、8月中旬和9月下旬,此时收获时也要选择地捞取成螺,多留母螺,以利于繁殖,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
淡水花螺怎么养殖
我们都知道,海鲜都是不经放的,因买回来的花螺要尽快吃完,吃不完的花螺先用冷水洗干净,挑出死去的螺,然后装塑料袋里放进冰箱的冷藏室即可。但保质期不长,2天内就要吃完,毕竟海鲜吃的就是一个鲜字。
另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将花螺放到锅中煮熟,而后装入贮藏箱后用保鲜膜密封,采用低温保鲜的方法在-1~4度冻结点以上的环境中贮藏,也需要尽快吃完。
野生石螺如何养殖
1 石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石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石螺为分批产卵,每年3月~4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只~150只仔螺。
2 根据石螺吃食情况和气候情况,在生长适宜温度内(即20℃~28℃),石螺食欲旺盛,可每二天投喂一次,每次投饲量为体重的2%~3%。水温在15℃~20℃、28℃~30℃幅度时,每周投喂二次,每次投给1%左右。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则少投或不投。
3 石螺的习性 石螺喜栖息于底泥富含腐殖质的水域环境,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洼或缓流的河沟等水体中,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质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为食,也喜食人工饲料,如蔬果、菜叶、米糠、麦麸、豆粉(饼)和各种动物下脚料等。石螺耐寒而畏热,其生活的适宜温度为20℃~28℃,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即停止摄食、钻入泥土、草丛避寒避暑。当水温超过40℃,石螺即被烫死。
石螺养殖的技术
1、螺种的选择
(1)一般要选择个头大、壳较薄肉较多、灰黑色 以及螺纹较少的为宜,比如塘螺、河螺及石螺等。
(2)如果个头小且长尖、螺纹多、壳厚肉少及色泽较鲜艳的,一定不可以,比如螺丝等。
(3)螺种可以直接在市场上进行选购新鲜的螺,也可去田中或池圹拾获。
(4)自己去拾获螺种可以降低成本,也比较方便。
2、养殖条件
(1)人工进行养殖可以在水沟、鱼圹、水田、小溪及沼泽田等地。
(2)养殖池底部一定要有一定足够厚度的淤泥,在养殖水面上有红萍或藻类等水生植物。
(3)水底和周围有石螺栖息的遮阴物,比如石头、竹枝及木条等。
3、养殖时间及密度
(1)时间:一般石螺的最佳生殖期在3-11月,母螺分批进行产子,每次可以繁殖幼螺30只左右,每只母螺一年大概可繁殖150只左右,按照其生长规律,可在3-11月进行分批放养。
(2)密度:石螺放养的密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比如在鱼圹、水田、沼泽田等自然水域进行养殖,每亩可以进行投放螺种600只左右为好,如果人工进行挖池养殖,就可以增加投放量,每亩可以投放1.2万只左右。投喂饲料
(3)饲料:石螺一般以水生植物的叶子以及藻类等为食,如果在肥沃的鱼圹或水田中进行养殖,就不用专门进行投喂,如果在人工挖的水池及瘦脊的水池进行养殖,就需要投喂,饲喂的饲料可以用藻类、青菜、动物尸体、米糠、水生植物以及麸皮等。
收获上市
(1)一定要分批进行收获上市,不要在石螺怀胎产仔高峰期进行,每年的怀胎产仔高峰期在6月初、8月中期、9月底。
(2)收获时一定要选地捞取成螺,尽量多留母螺,有助于后期繁殖,提高产量及经济收益。
养虾
养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