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养殖,养殖穿山鳞甲
人工穿山甲养殖
就是因为人工养殖无法存活,才把这个东西吃成了保护动物,生长周期很长,而且人类对它的习性也不是很了解,还没有人敢去尝试。
穿山甲养殖技术
1、饲养场地建设
穿山甲是哺乳动物,终年都过着穴居生活,其野性较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人工养殖要模拟野生习性,为其建造适应的饲养室。
一般饲养室可分为内室和活动场,活动场面积控制在60㎡左右即可,都要用水泥铺设地面,活动场四周要围2m高的墙,场内建一个地下水池和粪池;因穿山甲在排便时有掘穴埋粪的习惯,因此粪池内要放土。饲养内室可以隔成若干个小室,每个小室中间做一个直径60cm,深40cm的半球形地窝巢,巢内垫一些切断的干稻草,上面盖一个木盖,每个小室饲养1只穿山甲。
2、收购种用穿山甲
目前我国饲养用的穿山甲种源无法人工繁殖,基本都是野生穿山甲作种,但穿山甲为我国保护动物,是禁止任何非法形式的猎捕和交易的,因此要解决种源,需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才能上山猎捕,夏秋季节是穿山甲的繁殖时间,猎捕较容易。
3、饲喂管理
穿山甲的食性较特殊,它们专门食用蚁类,每只穿山甲每天大约需要进食80-120g白蚁,人工养殖的时候靠白蚁来进行饲养是比较困难的,可以通过在地上挖坑、坑内铺腐败松树干枝叶来引入白蚁大量繁殖。刚引种回来的穿山甲不会吃人工饲料,要给它们投喂白蚁或黑蚁,待它们慢慢适应后再逐渐改变饲料比例,直至慢慢习惯人工饲料;若个别穿山甲拒食的时间较长,可以进行人工灌食。人工配制的饲料要确保各种成分比例恰当、适口。
4、日常管理
定期对饲养室进行清扫消毒,经常更换饮水机粪池,每天清洗消毒食盆和水盆,每天定时定量给穿山甲投喂1次,每次投喂150-200g人工配制饲料,穿山甲进食后将它们放入活动场内活动2-3小时。
5、疾病预防
穿山甲从野生变为家养,前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引发肠炎、肺炎、皮炎等疾病。在人工饲养初期,要随时观察它们的情况,若发现有异常,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饲养穿山甲的内室温度最好控制在18-25℃,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确保室内冬暖夏凉,以促进穿山甲生长发育。
以上就是穿山甲的人工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想要养殖穿山甲的朋友,一定要取得相关证件后,才可以进行人工养殖。需要以书面形式向当地相关部门提交一份《关于申请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的情况报告》,待省林业厅批准发放《野生动物繁殖驯养许可证》后才可以进行养殖。
人工穿山甲养殖哪里有
穿山甲有养殖的,但是穿山甲不好繁殖。
充足的饲料以及正确地引诱其摄食人工配合饵料,是养殖的关键所在。
穿山甲的天然饵料较多,可捕捉白蚁或者养殖蚂蚁等进行投喂。
但这造价较高,并且很难满足其生长所需,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只是在怀孕期间间隔投喂一些以增加食欲,而大量使用的天然饵料是人工饲养的蚯蚓、蝇蛆、黄粉虫、蛞蝓等。
这些天然饵料,一般是埋在洞穴附近或活动场内的土中,也有少部分放在洞穴之内,根据其掘土习性,便会主动摄食。
天然饵料虽是穿山甲的适口饵料,但在养殖中使用起来麻烦,并且往往很难全部满足其生长繁殖所需。
人工可以养殖穿山甲吗
穿山甲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一般私自养殖是犯法的,但养殖部门得到相关得证书《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之后也是可以允许进行人工养殖的。
养殖穿山甲必须要提供适合穿山甲的环境,所以在建造穿山甲生活的场地的时候,要模拟穿山甲原有的生活场所,建设一些地下水池和粪池等。
穿山甲对环境适应力比较弱,饲养者要对穿山甲进行观察,如果发现有患病的穿山甲,需要对其进行隔离和救治。
穿山甲有人工养殖的吗
现在只有广东地区才有人工饲养穿山甲。
1980.12—1985年,高安县林业科学院研究所汪远根小组率先实现了穿山甲的人工饲养,获得宜春地区优秀成果一等奖。此事不仅通过了省科委的鉴定,更惊动了首都的专家。1984.7—1985.5,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将其拍成科教片《穿山甲》,从此开启了穿山甲这一动物的特色养殖新篇章
有没有人工养殖的穿山甲
国内肯定是没有养殖的穿山甲的。穿山甲是一级保护动物。
穿山甲是鳞甲目、穿山甲科的哺乳动物。头体长42-92厘米,尾长28-35厘米,体重2-7千克;鳞片与体轴平行,共15-18列。尾上另有纵向鳞片9-10片。鳞片棕褐色,老年兽的鳞片边缘橙褐或灰褐色,幼兽尚未角化的鳞片呈黄色。
吻细长。脑颅大,呈圆锥形。具有一双小眼睛,形体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不同个体体重和身长差异极大。舌长,无齿。耳不发达。足具5趾,并有强爪;前足爪长,尤以中间第3爪特长,后足爪较短小。全身鳞甲如瓦状。
水产知识
水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