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大棚养殖视频,雏鸡如何户外养殖
怎样饲养雏鸡
8天的小鸡应该有规律的喂水喂食就可以了。
为了补充能量、减轻应激、增强鸡体的抗病力,可在水中添加5%~8%葡萄糖、蔗糖,或维生素、电解质和抗菌药物等;根据水质情况可加入3毫克/千克有效氯的氯化物消毒剂,以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一般每100只鸡配10~12个钟形饮水器。若用水槽,每只雏至少应有1.5厘米宽的饮水位置。立体笼育雏开始在笼内饮水,1周后应训练雏鸡在笼外饮水。
雏鸡的饲养管理
小鸡从出壳到60日龄左右叫雏鸡,这段时间的培育亦称育雏。人工育雏,就是根据雏鸡的生长发生规律,应用科学方法进行喂养。
(一)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雏鸡适宜的温度为:30-32°C。以后,每5天降温1-2°C,一个月龄后,如外界气温在20°C以上时,可以自然给温,否则应继续保温。温度适宜与否,可观察雏鸡的形态表现:如雏鸡挤成一堆,不爱活动与吃食,不时发出“吱、吱”叫声,音长而无力,是温度过低的表现;如果雏鸡两翼下垂,张口喘气,拍翅抢水喝,不时发出“啾、啾”声音,叫声尖而短,则是温度过高,只有雏鸡分布均匀,活动、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粪后粪便多呈现条状,睡眠时头颈伸直,安静等说明温度合适。
调节雏鸡温度的方法很多,小群鸡可放于纸箱或木箱,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垫料下还可放置热水袋,或用电灯照明取暖。大群鸡可采取温室保育。
另外,育雏舍(室或箱)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对雏鸡生长不利;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适时的相对湿度为55-65%。调节的方法,只要饮水器内不断水即能达到要求;霉雨季节湿度偏大时,可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即可。
(二)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
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最后再喂料。然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
幼雏阶段喂料不宜受餐数限制,应任其自由采食,以后逐渐减少饲喂次数,到20日龄后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过湿,以能松散为度。喂量随着雏鸡日龄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饱(以八成饱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雏鸡的饮料配合。根据其营养需要特点: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一般日粮中,谷实类(玉米、碎米等)为50-60%;糠麸类(米糠、麦麸等)为5-10%;油饼类(花生饼、豆饼、芝麻饼等)为20-25%;动物性饲料(鱼粉、肉粉等)为7-20%;骨粉、贝壳粉4-5%;食盐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不同日龄雏鸡耗料(克/每只、每日),因品种、个体发育、饲喂方法不同而有差异,大致为:1-10日龄为8克,20日龄为15克,25日龄为16克,30日龄为30克,50日龄为40克。
(三)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雏鸡的饲养技术
1、给小鸡准备一个窝,并且放在温暖的地方。
2、不要让它喝水,不然会死的,我以前养的小鸡就是因为喝水死的.
3、家里有时候发现的小昆虫都可以喂小鸡,它会很爱吃的。
4、经常放小鸡出去玩,譬如说你住的小区的空地上,小鸡需要吃点小石头哦。
5、不要经常抱它、摸它。
6、如果能买到鸡饲料最好,如果买不到的话可以喂点小米。
我想你的小鸡总叫大概是因为冷,毕竟现在是冬天。如果你的鸡太小,可以找个小灯泡,在晚上把装灯泡点亮挂在小鸡的窝里,高度1指左右。然后盖上盒盖(如果小鸡的窝是纸盒)你就可以去睡觉啦~
家养雏鸡要注意什么
小鸡的饲养方法有很多,常见得有:
首先,要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
其次,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 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在我们的精心照顾下,小鸡会慢慢羽翼丰满,长大成年,在养小鸡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卫生问题,及时清理纸盒子,当它长大后可以更换成笼子。过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就可以给小鸡米饭和白菜了,可以自己出去找食吃了。
如何饲喂雏鸡
1、 鸡未到达鸡舍前,应先将鸡舍温度预热到35℃~37℃,雏鸡到达育雏舍后,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此时雏鸡休息是正常的,但4~6小时后,雏鸡应该开始在鸡舍内散开,并开始自由饮水、采食、走动,24小时后在鸡舍内均匀散开。雏鸡入舍24小时后,如果仍然扎堆,可能是由于鸡舍内温度太低。若温度偏高,鸡群会出现张口呼吸、翅膀下垂的情况。
2、 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必须保持适当的相对湿度,湿度控制在65%~70%之间。秋冬季节,会需要额外的加热,如果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安装加热喷头,或者可以在走道上泼洒些水,效果比较好。
3、雏鸡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及时开水有助于雏鸡对其腹腔内剩余蛋黄的吸收。如果雏鸡出壳后48小时不能开水,发生糊肛的雏鸡就会明显增多。通常应在其出壳后15~24小时内开水。开水时连续2~3天饮用5~8%的糖水,不仅可以预防小鸡糊肛,还可降低雏鸡早期的死亡率。
4、 雏鸡出壳后第一次喂食称为开食。雏鸡开食的时间以出壳后24小时左右为好,最迟不得超过36小时。开食的饲料要新鲜,颗粒大小要适中,这样易于雏鸡啄食,且饲料需要营养丰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麦等。开食料可煮至八成熟后再喂,有利于雏鸡消化。每日喂5~7次,开食料喂2~3天后,逐步改用雏鸡混合料进行正常饲喂,每日喂4—5次,少喂勤添。
5、养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合理的密度,可使雏鸡均匀摄食,保持鸡群整齐发育和健康生长。密度的大小应根据雏鸡日龄的大小、品种、饲养方式、季节和鸡舍结构等不同进行适当调整。平养雏鸡的合理密度为:0~4周龄20~25只/平方米;5~7周龄10~20只/平方米。网上育雏的合理密度为:0~4周龄24~28只/平方米;5~7周龄15~20只/平方米。
雏鸡养殖技术
温度在3O度左右,每天喂料按每两小时一次,水不断。
怎样饲养雏鸡最好
小鸡不吃可能是消极的抵抗力弱很容易受病菌感染引发病症。建议找兽医看看,或者按每公斤鸡体重用土霉素(或金霉素、四环素)200毫克喂服(每片药含量250毫克);或每公斤饮料加土霉素2-3克(即8-12片)拌匀喂鸡,连用3-4用。
养小鸡的注意事项如下:
1、购买小鸡时,应该挑选活泼好动、叫声响亮、双眼有神、羽毛滑亮的健康雏鸡。轻轻将小鸡握在手中,能感觉它的身体温暖、腹部柔软、体态均匀、挣扎有力。将小鸡轻轻推倒,它要能迅速翻身站起来。
2、把小鸡带回家后,要准备干净结实的硬纸箱,一些报纸,较重的食碟,台灯(40W白炽灯泡)。在硬纸箱里铺上报纸就是小鸡的窝了。
台灯是作为热源给小鸡保持温度用的,大多数家庭养不活小鸡的原因就在于没能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雏鸡出壳一周内应保持33℃左右的环境温度,此后每周降温2℃。
3、在家中温度无法精确控制,可以观察小鸡的活动:若小鸡远离台灯、喘气、不爱吃饭、狂喝水,说明温度过高,应将台灯稍稍移开;反之若小鸡蜷缩在灯泡附近、睡眠不安,则说明温度不够。
一般来说,6周后小鸡就可以慢慢适应自然温度了。由于春季早晚温差大,前几天可以保持24小时持续加温,之后逐渐减少加温时间。
4、小鸡的饮用水应在其中加入5%葡萄糖(如没有可用白糖代替)、0.1%维生素C和0.6%食盐,以增强体质。为了防止鸡白痢等疾病,可在水中再加入极少量的痢特灵(或氧氟沙星、土霉素、庆大霉素之一)。
找一个洗净的可乐瓶来配小鸡饮料,瓶盖装平满是约10g食盐,以此来参考配制。特别提醒的是,营养丰富的水容易引来细菌垂涎,记得要每天配新的喔。在第一周都用这样的水喂小鸡,一周后就可以喂纯水或加入少量复合维生素B的水了。
5、小鸡有可能因为肛门堵塞无法正常排泄而死,所以在1周内都要早晚观察小鸡的肛门周围,如果出现脏污糊在毛上,就要及时用温水润湿,然后用棉球蘸水轻轻把污物擦去。
鸡窝里铺的报纸要每天多次更换,喂食的碟子也应该每天清洗,同时家里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小朋友跟小鸡玩耍后要及时洗手,这样就可以避免疾病的传播,同时家里也不会有臭味了。
怎样养小鸡不会死:
1、调节适宜温、湿度,提高雏鸡成活率。初出壳雏鸡个体小、娇嫩、绒毛短,保温能力低,调节体温机能也还不完善,直到3~4周龄,才逐渐完备。因此,搞好防寒保温,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是养好小鸡,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
2、及时供水开食、搞好日粮搭配。雏鸡开食之前,先给饮用0.01~0.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呈浅红色即可),以清除胎粪和消毒肠胃。然后喂给8%的蔗糖水,可提高雏鸡成活率。最后再喂料。然后,要经常供给饮水,以免因缺水,而一下子暴饮拉稀死亡。
3、调控适宜光照,促进雏鸡发育。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
如何饲养雏鸡
雏鸡的喂养现在都有饲料,购买雏鸡专用的那种饲料就可以,再喂一点水,如果不想喂饲料的话,可以用米糠加一点碎菜叶用水拌一拌。
怎样育雏鸡
在孵化之前要选择种蛋,在一周以内的蛋为好,最好是3-4天内的。温度控制在37.1~37.2℃,湿度控制在70~80%。
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在30~40分钟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
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由于出雏不齐则每隔4~6小时捡一次。操作时应将脐带吸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
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
拓展资料
1.自然孵化,有母鸡孵蛋,可以省却人工,并且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但是不适合大规模孵化鸡蛋。
2.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可直接影响到鸡蛋的孵化率。因此选择恰当的孵化技术,通过人工控制孵化环境可以提高种蛋的孵化率。
怎么养雏鸡
1.请准备好一个纸箱子(比如牛奶箱,个人认为特仑苏牛奶箱比较好)。纸箱上请用剪刀或者水果刀捅至少五个眼儿用来透气,这样小鸡进入箱子里的时候就可以把盖子盖上也不会闷了。
2.刚开始买回来的话,小鸡还比较小,这个时候一般指建议喂点小米。小米最好是先用温水泡好,然后再每次适量喂一点就成。
3.等到小鸡喂到不再那么小小的,圆圆胖胖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加喂点别的食物了,比如说青菜、小面包以及米饭等。当然,面包要撕碎了再喂噢。
4.当小鸡慢慢长大,能够吃很多食物了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不要再继续喂小米了,主要以米饭和青菜为主。此时将青菜剁碎了,再喂比较好。
5.等到小鸡的羽毛长得很整齐了,这个时候它也就长大了,那么你在喂养的时候按照以前的方法就差不多了,此时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小鸡生病,如若发现不对劲的情况,就应该及早喂药。
拓展资料
小鸡就是鸡的幼崽,从鸡蛋中孵化。小鸡吃饲料及青菜、小虫、碎米成长。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突胸总目,鸡形目,雉科,原鸡属,家鸡种。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但光照强而又时间长(包括人工充实光照),易使雏鸡过量运动,得不到适当休息而影响雏鸡正常发育。因此,应采取遮光的办法使雏鸡得到适当的休息,以利于消化、增重和换羽,同时还可以防啄肛、啄羽等恶癖。
适宜的光照和运动时间为: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
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头二天晒半小时左右,以后逐渐延长。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包括采食时间),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收回遮光休息2~3小时为宜。
养鸡
养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