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梭子蟹养殖环境,梭子蟹适宜的环境

梭子蟹养殖环境,梭子蟹适宜的环境梭子蟹养殖环境,梭子蟹适宜的环境

梭子蟹养殖环境条件

蟹一般在3-5米深海底生活及繁殖,冬天移居到10-30米的深海,喜在泥沙底部穴居。海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海蟹 (6张) 俗称梭子蟹、白蟹,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是中国沿海的重要经济蟹类。其生长迅速,养殖利润丰厚,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梭子蟹一般在3-5米深海底生活及繁殖,冬天移居到10-30米的深海,喜在泥沙底部穴居。其适应盐度为16‰-35‰,水温在4℃-34℃,PH值在7-9之间,最适盐度为26‰-32‰之间,最适温度在22℃-28℃。水质要求清新、高溶氧,当环境不适应或脱壳不遂时有自切步足现象,步足切断后能再生。

梭子蟹可以养殖

适应水温8~31℃,最适生长水温为15.5~26.0℃。在不同的水温环境,三疣梭子蟹的活动情况不一样。水温在1.5℃以下时,不摄食,部分个体在浅水区冻死;在0~6℃时,不摄食,昼夜潜砂,呈休眠状态;在8~10℃时开始停止摄食,活动力弱,潜伏在深水处;在14℃时,摄食量下降,开始向深区移动

梭子蟹室内养殖

1、将梭子蟹放入桶中,倒入一层浅浅的海盐水,水量没过蟹足即可。

2、然后再将其置于阴凉通风处保存。

3、若是室温比较高,也可以将梭子蟹的脚和钳子用绳子绑好。

4、将其置于冰箱冷藏保存。

5、再梭子蟹上覆盖一层湿布,防止脱水死亡。可以将鲜活生命力强的梭子蟹冷冻保存,能保存较长的时间。

梭子蟹养殖环境条件要求

最低零下1摄氏度,零下1.5摄氏度就可致死。

海螃蟹学名三疣梭子蟹。在自然界,三疣梭子蟹栖息在近海浅海,栖息在水深10-50米的海区,在10-30米泥沙底质的海区群体最密集。三疣梭子蟹冬季栖息在较深的海底冬眠。

三疣梭子蟹属广温性水产动物,其适宜生长水温为17-30℃,最适生长水温为25-28℃,当水温低于6℃时梭子蟹进入冬眠状态。低温致死温度为-1.5℃,高温致死温度为35℃。

三疣梭子蟹具广盐性,其适宜生长盐度为10-35‰,最适盐度为25-30‰。三疣梭子蟹耐干能力比较强,在气温20℃时,可露干8小时不死,2-4℃条件下可露干26小时不死。

扩展资料: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三疣梭子蟹是中国海产大型经济蟹类。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在中国国内外享有盛名。

由于三疣梭子蟹具有生长快、环境适应能力强、市场价格高、中国国内外价格稳定等特点,使得各地三疣梭子蟹养殖不断升温。成为继对虾、青蟹后又一重要养殖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疣梭子蟹是中国浙江省渔业主导产业品种,也是浙江省科技入户主推养殖品种。三疣梭子蟹养殖是浙江省四大优势产业,浙北是梭子蟹养殖主产业带,仅宁波、舟山就有1.9万多公顷的梭子蟹养殖围塘,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三。

梭子蟹的养殖方法

因为近几年国人对于螃蟹的热爱程度,导致畜牧养殖户们纷纷开始养殖螃蟹,因为养螃蟹的又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所以还是挺受养殖户们的满意的。蟹的室内暂养是指亲蟹从越冬池中捕出,移入室内暂养池到孵化之前这一段时间。亲蟹暂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亲蟹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孵出幼体的质量,进而影响整个育苗的产量。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室内养殖方法,具体来了解一下:

池塘养殖螃蟹的技巧

1、池塘条件

肉球近方蟹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最浅处 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 1:1.5 以下,否则,河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外,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对于池塘养殖河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种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设施

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

三疣梭子蟹一般在放苗前半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 75 公斤。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河蟹蜕壳生长。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 40~50cm 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危害幼蟹。

5、放苗

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从外地购回的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 2~3 分钟,取出入置 10 分钟,如此重复 2~3 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大多以混养为主,特别是鱼虾蟹混养,经济效益会更高。密度可控制在 1500 只/亩以内,规格 120~150 只的扣蟹。如果条件较差或以养虾为主可适当减少放苗量。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室内养殖方法

螃蟹的选购技巧

1、看

优质蟹的背甲壳呈青灰色,有光泽,腹部为白色,金爪丛生黄毛,色泽光亮,脐部圆润,向外凸,肢体连接牢固呈弯曲形状,个大而老健,如果背呈黄色,则肉较瘦弱。另外,如果是活动有力,四处乱爬的蟹则是健壮的好蟹。

2、掂

对经眼看外观符合要求的蟹,要逐个用手掂一掂它的分量,手感重的为肥状的蟹。此招不适用于河蟹和活的海蟹,因为这些蟹常常会被五花大绑。

3、剥

剥开蟹的脐盖,若壳内蟹黄多、整齐,凝聚成形,则此蟹为好蟹。

4、拉

如果购买的是已死的海蟹,要观察蟹的腿,完整无缺,轻拉蟹腿有微弱弹力,表明是新鲜海蟹,若不新鲜的海蟹,轻拉蟹腿,不仅没有微弱力,而且蟹腿容易断落。

5、闻

如闻到海蟹有腥臭味,说明海蟹已腐败变质,不能再食用。食用腐败变质的海蟹极易造成食物中毒。

螃蟹的最佳食用时间

农历九月前后,雌蟹性腺成熟,肉丰满;农历十月之后,雄蟹性腺成熟,肉丰满,因此,要适时食用。

捕捉螃蟹方式

1、蟹簖捕蟹

蟹簖是一种用竹子编成的结构简单的拦阻式栅箔类捕蟹工具。它的结构是利用细竹竿或粗芦苇编成箔子,在有水流的河港、湖汊的有利地段,按事先计划的阵式打桩设簖。簖的下端插入水底,上端超出水面,整条簖呈有规则的弯曲,在簖的上端悬挂一些呈鼓形的蟹篓,篓的底部有一个河蟹的进口及漏斗形的倒须,上部有盖,中间为河蟹的集中处。河蟹通过水道下迁入海时,就被横在水面的蟹簖所拦截,受阻后沿簖上爬或钻入蟹篓,捕捞时,用捞海将簖上或蟹篓内的蟹捉起来。

2、蟹拖网捕蟹

招潮蟹蟹拖网是无翼单囊的拖网渔具,由矩形网衣腰折的网兜和一个浅囊网构成。蟹拖网由单船带动,在船的一侧,于首尾各伸出一根撑网竹,系缚8~12个邱网。这时河蟹即由网口抢入网内,进网后,一部分河蟹沿网背向前爬行,遇拦网所阻,折而进入侧网内。另一部分则留在网兜内,每隔1小时,起网1次,转移他处,同时可自网兜和网囊内倒出河蟹。

蟹拖网是长江捕蟹的一种主要方法,有些湖泊里也用这种渔具。从安徽的安庆至上海的长江口段,如崇明、横沙一带沿海,上海的黄浦江、淀山湖,江苏的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等地,都普遍采用这种捕捞方法。它具有网具小,便于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水流动力等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捕捉天然河蟹的工具。但是作业区内,不能有沉船、礁石和流沙,如果碰上将会毁坏拖网。

吃螃蟹的禁忌

螃蟹不可与红薯、南瓜、蜂蜜、梨、石榴、西红柿、香瓜、花生、蜗牛、芹菜、柿子、兔肉、荆芥同食;吃螃蟹不可饮用冷饮会导致腹泻。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室内养殖方法

亲蟹暂养池

1、暂养池性状。室内水泥池。池底面积20—30m,池深1.5m左右,水、暖、气设施配套齐全,并有防逃装置。

2、暂养池消毒。先用网滤海水冲涮一次,然后分别用漂白粉和高锰酸钾做消毒处理。方法是:池底留10—15cm水,放入漂白粉200ppm搅匀,迅速粉刷池壁及池沿,2—3小时后,用网滤海水将全池彻底冲刷干净。再用高锰酸钾50ppm按上述方法重复一次。若是新建池子,用前先用海水浸泡30天以上。

亲蟹入池

入池时间一般安排在孵化前20天左右。入池时注意:暂养池和越冬池水温差不超过2℃,盐度差不超过5‰,如差别太大,可以设法过渡一下。

入池前先用网滤海水将亲蟹冲洗干净,挑出雄蟹,未抱卵蟹和黄卵蟹待售,抱卵蟹按20—25只/m入池,注水1m,盐度20‰左右。

换水清池

1、换水。亲蟹入池后,第二天应全量换水一次,目的是清除从越冬池带入的淤泥污物。换水量:水温小于15℃时,每2天全量换水一次;水温大于15℃时,每天全量换水一次。

2、清池,结合换水及时清除粪便,残饵及死蟹。对病蟹进行隔离消毒。随时随机取样镜检受精卵胚胎发育情况。注意每次换水应用等温度。

饵料投喂

1、饵料种类:以活沙蚕为最好,也可搭配碎蛤肉、小杂鱼等。投喂前用高锰酸钾溶液呈鲜红色消毒5—10分钟。

2、饵料量:水温小于15℃时,投饵量为总体重的5-8%;水温大于15℃时,投饵量逐渐提高到8—10%。投饵量根据每天残饵情况灵活掌握,以略有剩余为好。

3、投饵时间:每天上午换水后和晚上20∶00各投一次,其中晚上投总量的2/3。

升温催熟

温度是受精卵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一般入池后温度稳定1—2天。在整个暂养过程中,前期每天升温0.5℃,中期每天升温1℃,后期每天升温0.5℃,且每次升温的幅度不应超过0.5℃。当升到19℃时,恒定待产。

移池孵化

当受精卵内胚胎心跳达150次/分以上时,外观卵块呈灰白色,将亲蟹按40—50只/笼装入孵化笼。用孔雀石绿10ppm消毒30—40分钟,后用网滤海水冲洗干净移入孵化池中待产。

梭子蟹养殖都需要注意什么

1、池塘准备 养殖池塘要选择在有着丰富的水草,水质干净清澈,阳光充足的地方,池塘的面积要根据自己的养殖数量决定。一般是在3-8亩左右,水不宜过深,大概在1.2m左右,有良好的排灌系统,池塘最好是硬质的黏土,要将池底过厚的淤泥清除干净。 在池塘的四周设置好防逃设备,并且为了减少在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发生率,在放养蟹苗的时候要将池塘做好清塘消毒的工作。放养前15天的时候使用生石灰进行全池的泼洒消毒,每亩用量大概在75千克左右。生石灰不仅可以杀灭池塘中的病菌,还能有效的增加水体中的钙离子,改良池底。

2、选种放苗 选择蟹种的时候要选择优良纯正的品种,不能选择杂蟹,有伤,带病的蟹,或者是肢体残缺的。蟹种应该长势良好,发育健壮,附肢齐全,没有伤病并且规格大小相差不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河蟹的质量与后期的成活率。 在放养蟹种的时候要让蟹苗先暂养一段时间,为了让蟹苗有一个过度的适应期,在池塘中设置一个暂养区,大概占整个池塘的1/5。注意放养密度,密度要适中,保证河蟹的正常生长发育,将密度控制在一亩2000只左右。放养时间一般在立春前后。

3、饲料投喂 养殖河蟹时要适当的投喂一些饲料,因为仅靠河蟹自己采食天然的饵料是不能满足河蟹的生长发育和达到高产的目的的。放养蟹种之后,当池塘中的水温达到了11度及上后就需要人工进行投喂了。投放时要以前期精料、中期粗料、后期荤料为主,在春季时要投喂少量的糊状饵料,夏季就需要投喂植物型的饲料。 过了八月就需要开始增加动物性肉料的投喂量了,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河蟹的性腺发育,增加河蟹的体重,使其肉质更加鲜美。

4、水质管理 水质对河蟹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做好水质的管理工作。在放养蟹种的时候要保证水中有一定的肥力,并且肥力不能减少,所以养殖中每周至少要加一次水。 而且还要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深水位,七月的水位至少要在1.5m,气温升高时要增减换水的频率。夏季5-6月时至少半个月换一次水,7-8月时至少每周换一次水,气温降低后便可逐渐减少换水频率。每次换水不需要全池水换掉,换30%左右就可以了,还需要定期的泼洒生石灰。大概是15天一次。

梭子蟹人工养殖

视情况而定。通常人工养殖的螃蟹寿命约为22个月左右;而浅海螃蟹的寿命约为3年;另外,深海螃蟹可活40年以上。由于螃蟹的品种较多,生活在不同水域的螃蟹,因此寿命差异较大。而且环境污染以及人工捕杀等因素,也会导致螃蟹寿命缩短。

生活习性:

一小部分蟹类完全在淡水中生长繁殖,它们多栖息于山区溪流的石块下。还有少数蟹类如地蟹能适应陆地生活,穴居于潮湿的泥洞中,繁殖时期则迁移下海。蟹类绝大部分为杂食性。有些蟹类是肉食性,如梭子蟹可捕食鱼、虾及软体动物等。少数蟹类如股窗蟹则刮食或滤食藻类及有机碎屑。

梭子蟹怎样养殖

1、养殖区选择湿地养殖区要远离村庄、工矿区,自然环境优良,无污染,蓄水方便,水草资源、小虾及螺、蚬等底栖生物丰富,底质淤泥层少(10厘米),无凶猛鱼类等敌害生物,路渠等设施配套。

2、放苗首先加强黄河口河蟹原种的选育工作,保持黄河口河蟹的优良性状,培育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质品种,坚持选用野生亲蟹繁育,操作中实行自然筛选、去杂留纯、去劣留良,保证严格筛选。然后选择规格整齐,大小100只/千克~200只/千克为好,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指节无损伤,无寄生虫附着(严禁投放性早熟扣蟹)的扣蟹,经3‰~4‰食盐水溶液浸洗3分钟~5分钟后于4月份向湿地沟渠投放蟹苗。

3、采用一次放足,三级放养。放苗时养殖区与育苗池盐差≤5‰,温差≤2℃,放养密度每亩200只~400只。为让蟹苗适应新的生长环境,在投放后一周内用隔断隔开,并投蛋黄及豆浆豆渣,待他们适应环境后,敞开隔断放入各个主渠和支渠。

养鹅


梭子蟹养殖环境,梭子蟹适宜的环境
  • 山虫牛养殖,山飞牛养殖
  • 山虫牛养殖,山飞牛养殖 >> 山虫牛养殖,山飞牛养殖...

    梭子蟹养殖环境,梭子蟹适宜的环境
  • 桂鱼家庭鱼缸养殖,桂鱼人工养殖技术
  • 桂鱼家庭鱼缸养殖,桂鱼人工养殖技术 >> 桂鱼家庭鱼缸养殖,桂鱼人工养殖技术...

    梭子蟹养殖环境,梭子蟹适宜的环境
  • 水产养殖溴氯海因,水产养殖溴氯海因价格
  • 水产养殖溴氯海因,水产养殖溴氯海因价格 >> 水产养殖溴氯海因,水产养殖溴氯海因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