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母牛养殖技术,肉牛养殖综合技术
肉牛养殖综合技术规程
、养殖环境
1、养殖场地需要建设在干燥、地势较高、土壤环境好、饲草资源丰富且交通良好的地方,养殖环境对肉牛的生长是非常关键的,良好的环境能够提高肉牛的生长能力,并降低饲料成本。
2、如果环境不佳的话,即会影响肉牛的生长,而且饲料的利用转化率也会降低,因此在修建牛舍的时候,一定要确保环境适合肉牛的生长,一般包括温湿度、光照及空气质量等。
space
品种选育
1、一般在引种的时候,要保证外观体型相似,并有着良好的遗传能力,种牛首先要保证有良好的繁殖能力,而且能够正常生育、生长健壮、无疾病。
2、这样才能够使生产的后代幼牛有着比较强的生长能力,期间要加强种牛的防疫工作,以防传染病的危害,传染病不利于肉牛的生长发育,轻则降低养殖利润,重则会造成肉牛死亡。
space
饲喂管理
1、肉牛生长过程中主要的饲料是牧草,但牧草在每个季节的生长情况都不一样,因此要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饲料的饲喂量及次数。
2、一般在夏季牧草生长旺期的时候,每日可饲喂3次左右,期间可配合适量的复合饲料,在饲喂饲料后要及时喂水,在冬春季节的时候,每天要减少1次投喂量。
3、期间可提高复合饲料的饲喂量,在饲喂后要让肉牛适当运动,有利于肉牛提高血液循环速度,并促进饲料消耗,避免积食水影响肉牛的健康生长。
space
日常管理
1、在养殖过程中,水槽食槽中不能留有残留物质,然后每隔7天对牛棚及肉牛进行消毒驱虫工作,一般水槽食槽也要注意消毒,消毒剂可泼洒生石灰上。
2、期间要控制好牛舍的温度,夏季时要避免肉牛受到太阳的直射,以防中暑,可适当提高荫蔽度,并增强通透性。
3、最后可在饲料中添加少量促进消化的药物,有利于增强肉牛的抗病能力,使其提高养殖效益。
肉牛养殖规范
需要手续如下:萊垍頭條
1、根据《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八条:下列动物、动物产品在离开产地前,货主应当按规定时限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垍頭條萊
(一)出售、运输动物产品和供屠宰、继续饲养的动物,应当提前3天申报检疫。萊垍頭條
(二)出售、运输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卵、胚胎、种蛋,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当提前15天申报检疫。垍頭條萊
(三)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输入相关易感动物、易感动物产品的,货主除按规定向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外,还应当在起运3天前向输入地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頭條萊垍
2、根据《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十三条:出售或者运输的动物、动物产品经所在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检疫合格,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离开产地。條萊垍頭
3、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的,货主应当填写《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向输入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办理审批手续。垍頭條萊
4、输入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同意引进的决定。符合下列条件的,签发《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不符合下列条件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萊垍頭條
(一)输出和输入饲养场、养殖小区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萊垍頭條
(二)输入饲养场、养殖小区存栏的动物符合动物健康标准;垍頭條萊
(三)输出的乳用、种用动物养殖档案相关记录符合农业部规定;垍頭條萊
(四)输出的精液、胚胎、种蛋的供体符合动物健康标准。萊垍頭條
5、货主凭输入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签发的《跨省引进乳用种用动物检疫审批表》,按照本办法规定向输出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输出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检疫。萊垍頭條
肉牛养殖综合技术规程书
人们饲养肉用种母牛,期望母牛的受胎率高,泌乳性能高,哺育犊牛的能力强,产犊后返情早:期望产生的犊牛质量好,初生重、产奶量大,断奶成活率高。

(一)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妊娠后,不仅本身生长发育需要营养,而且还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和为产后泌乳进行营养蓄积。因此,要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管理,使其能够正常的产犊和哺乳。
1、加强妊娠母牛的饲养 母牛在妊娠初期,一般按空怀母牛进行饲养,到妊娠最后的2~3个月,要加强营养,这期间的母牛营养直接影响着胎儿生长和本身营养蓄积。舍饲妊娠母牛,要依妊娠月份的增加调整日粮配方,增加营养物质给量。对于放牧饲养的妊娠母牛,多采取选择优质草场,延长放牧时间,牧后每天补饲1~2千克精饲料。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妊娠母牛过肥,尤其是头胎青年母牛,更应防止过度饲养,以免发生难产。
2、做好妊娠母牛的保胎工作 在母牛妊娠期间,应注意防止流产、早产,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将妊娠后期的母牛同其他牛群分别组群,单独放牧在附近的草场。
(2)为防止母牛之间互相挤撞,放牧时不要鞭打驱赶以防惊群。

(3)雨天不要放牧和进行驱赶运动,防止滑倒。
(4)不要在有露水的草场上放牧,也不要让牛采食大量易产气的幼嫩豆科牧草,不采食霉变饲料,不饮带冰碴水。
对舍饲妊娠母牛应每日运动2小时左右,以免过肥或运动不足。要注意对临产母牛的观察,及时做好分娩助产的准备工作。

(二)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哺乳母牛就是产犊后用其乳汁哺育犊牛的母牛。近年来,随着黄牛选育改良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阿荣旗黄牛逐渐朝肉、乳方向发展,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加强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舍饲哺乳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10天内,尚处于体恢复阶段,对于产犊后体况过肥或过瘦的母牛必须进行适度饲养。对体弱母牛,产后3天内只喂优质干草,4天后可喂给适量的精饲料和多汁饲料,并根据乳房及消化系统的恢复状况,逐渐增加给料量,但每天增加精料量不得超过1千克,当乳水肿完全消失时,饲料可增至正常。若母牛产后乳房没有水肿,体质健康、粪便正常,在产犊后的第一天就可饲喂多汁料和精料,到6~7天即可增至正常喂量。
头胎母牛产后由于饲料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料不足,而蛋白质给量过高易出现酮病,可使血糖降低、血和尿中酮体增加。实践中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在饲养肉用哺乳母牛时,一般以日喂3次为宜。

2、哺乳母牛的放牧管理 由于青绿饲料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维生素、酶和微量元素,放牧期间的充足运动和阳光浴及牧草中所含的丰富营养,可促进牛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繁殖机能,提高泌乳量,增强母牛和犊牛的健康,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放牧饲养前应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放牧场设备的准备:在放牧季节到来之前,要检修房舍、棚圈及篱笆;确定水源和饮水后临时休息点;整修道路。
(2)牛群的准备:包括修蹄;去角;驱除体内外寄虫;检查牛号;母牛的称重及组群等。
(3)从舍饲到放牧的过渡:当母牛被赶到草地放牧前,要用粗饲料、半干贮及青贮饲料预饲,日粮中要有足量的纤维素以维持正常的瘤胃消化。夏季过渡期为7—8天,冬季日粮中多汁饲料很少,过渡期应10—14天。在过渡期,为了预防青草抽搐症,每天放牧2~3小时,逐渐过渡到末尾的每天12小时。
(4)由于牧草中含钾多钠少,因此要特别注意食盐的补给,以维持牛体内的钠钾平衡。补盐方法:可配合在母牛的精料中喂给,也可在母牛饮水的地方设置盐槽,供其自由舔食。
肉牛养殖管理技术
一.肉牛的绿色养殖
生长最快的是公牛大于阉牛大于母牛,牛肉品质是母牛好于阉牛好于公牛,所以要是说生长最快的就是育肥公牛,要是肉质最好的就是母牛,要是两者兼顾就选阉牛。
二.育肥牛最好选杂交牛,就是国外肉牛品种和国内黄牛杂交的后代,这样的牛生长快、适应性强、抵抗力好。要是从品种上说长较快,繁殖率较高、肉质又好的你可以选择安格斯牛和中国黄牛的杂交后代.
其次绿色养殖要保证环境等条件:
1、地形平坦、背风、向阳、干燥,牛场地势应高出当地历史最高洪水线,地下水位要在2米以下。
2、水质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量充足,最好用深层地下水。
3、牛舍场地要开阔整齐,交通便g 利,并与主要公路干线保持500米以上的卫生间距。
4、牛舍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流、光照及新鲜清洁的空气,禁用毒性杀虫、灭菌、防腐药物。
5、牛场污水及排污物处理达标。
6注意饮食饮水的卫生及圈舍的卫生的,牛群的防疫。
7秋冬季是生猪一年当中难生长、危害大的一个生长时期,一旦饲养管理跟不上,生牛会出现停止生长、掉膘的情况,所以要养好育肥牛,牛粪处理机抓好保温是关键,以下饲养管理要点可供参考:1、圈舍消毒进牛前应使用消毒剂把猪舍、食具等清理、冲洗和消毒,墙面要粉刷,以清除疫源,防止感染疫病。2、选喂杂交牛利用优良品种公牛与当地母牛进行二元杂交,生产优良杂交子牛进行育肥,可比土种牛早出栏7~10天,饲养报酬率高,肉质好,经济效益好。3、育前去势决定育牛的小公牛应在25日龄前后去势为好。牛小易保定,伤口出血少、愈合。
四.是要了解肉牛品种,肉牛的偶品种要好。在当地适合养殖什么品种,养殖哪种肉牛长得快。
1.草料资源 牛羊都是食草动物。每个地区都有青草还有一些废弃的农作物,比如玉米秸、大豆秸秆、地瓜秧等。如果当地资源不够,那么可以种植牧草, 可以种植欧洲菊苣、鲁梅克斯喂春夏秋,冬季种植黑麦草。其实几乎很多草都适合它吃的。
2.土质:土质沙壤土最理想,沙土较适宜,黏土最不适。沙壤土土质松软,抗压性和透水性强,吸湿性、导热性小,毛细管作用弱。雨水、尿液不易积聚,雨后没有硬结、有利于牛舍及运动场的清洁与卫生干燥 ,有利于肉牛防止蹄病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3 社会联系:应便于防疫,距村庄居民点500米下风处,距主要交通要道(公路、铁路)500米,距化工厂、畜产品加工厂等1500米以外,交通供电方便,周围饲料资源尤其是粗饲料资源丰富,且尽量避免周围有同等规模的肉牛养殖场,符合兽医卫生和环境卫生的要求,周围无传染源。无人畜地方病。
肉牛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根据养牛之家养牛场多年养殖经验,选择架子牛500-800斤,生长周期为4-6个月,选择400斤左右的牛犊大概需要8-10个月,选择200斤的牛犊大概需要10-12个月,具体生长周期要根据放牧和圈养,还要看饲料的搭配和品种的选择。
南方地区养牛:
南方地区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黄牛,均可养殖。但是西门塔尔牛分为1、2、3、4代,每一代的价格,生长速度,最终体重都不一样。
但是圈养的话,首先要选择改良肉牛:利木赞牛,西门塔尔牛3-4代,或者夏洛莱牛。
如果放牧的话选择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杂交一代和二代,或者改良肉牛犊和鲁西黄牛。
北方地区养牛:
可以养殖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
如果圈养的西门塔尔牛和夏洛莱牛是首选,这两种牛必选其一,肉牛品种选择的好,在您后期养殖过程中就会体现出来它们的价值所在。
如果放牧的话选择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杂交一代和二代,或者改良肉牛犊。
选择肉牛品种的前提和要求:
比如当地市场需求黄牛,你却养殖夏洛莱肉牛,那么这种情况下,养出来的肉牛在本地屠宰销售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并非我们不同意自己屠宰,自己屠宰利润会提升30%,但是如果自己不屠宰。要根据自己的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如果非要养殖改良肉牛,销售渠道本场可以提供,销售价格比本地收购价格高。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品种当中有很多问题,所以我们要慎重考虑。
在肉牛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做到:
一是要将育肥肉牛日粮组成的各种饲料,按比例全部混合,加水拌湿后投喂,但要注意每一次拌料量以能满足牛4—6小时的采食量为限,以防止混合料发酵产热。
二是要实行自由采食,以满足牛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三是饲料更换应采取逐渐更换的办法,决不可骤然变更,打乱牛的原有采食习惯,应该有3—5天的过渡期,逐渐让肉牛适应新更换的饲料。在饲料更换期间,要求饲养管理人员勤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因更换饲料给养牛者带来损失。
四是饮水应采用自由饮水法最为适宜。但饮水设备的位置最好设在距牛栏粪尿沟的一侧或上方,防止流出的水弄湿牛栏。北方冬季,每天至少3次供给肉牛温水。
五是对采用后期集中肥育方法的肉牛,在饲养上应实行分阶段,即过渡期、快速肥育前期和快速肥育后期三个阶段饲养。过渡期要大约安排30天左右。此期间在饲喂粗料的同时锻炼采食精料的能力,尽快使精粗料比例达到40:60,喂量为每100公斤体重喂1公斤混合精料,精量中应含粗蛋白质12%,钙磷0.5%以上。若牛不愿采食,可用中药健胃散健胃。饲喂方式为每天上下午各1次,每次1小时,间隔8小时。快速肥育前期约为30-40天。这个时期牛已基本适应各方面的条件,采食量增加,增重速度加快。日粮中精粗料比例为60:40,精料喂量在每100公斤体重1公斤的基础上另加10%,日粮粗蛋白质含量降到11%,增加能量饲料。每天喂2次,每次2小时,间隔8小时。快速肥育后期为30天,此期脂肪沉积强,肉牛日粮中要继续增加能量饲料,粗蛋白质降到10%,精粗料比为70:30,精料喂量在每100公斤体重1公斤的基础上增加12%—15%。每天喂2次,每次2.5小时,间隔8小时。
肉牛养殖技术手册
从参保条件来看,牛的参险条件:饲养管理正常,无伤残、疾病,经兽医部门检验合格者。从年龄段来看,起保年龄需满一周岁,最高承保年龄黄牛十三周岁;水牛十五周岁。从目前的保险公司来看,安盟保险于2005年首次推出针对猪和羊的农村牲畜死亡保险产品,随后又推出了对奶牛的保险。
给牛买保险,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2006年莱西市姜山镇保驾山村村民王正全家的奶牛雪天滑了一跤,腹部骨头摔断,最终死亡,但因王正全给奶牛买了300元的保险,山东省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给王正全送来了6000元理赔金。通过给奶牛买保险还有利于养殖户获取贷款,新疆呼图壁县马先生给自家的23头奶牛买了保险。本来每头奶牛的保费是350元,可县里和保险公司商谈后,保险公司让利150元,县里补贴50元,这样只要掏150块钱就能给奶牛买份保险,如果奶牛死了,每头可以拿到7000块钱赔偿金。由于奶牛养殖风险较大,银行多不愿意贷款,有了保险之后,再用奶牛做抵押去贷款就容易多了。
奶牛养殖有风险,多年辛苦可能瞬间付之一炬,给牛买保险,就是给自己的生活多一份保障,给自己的养殖事业增添活力。
肉牛养殖技术资料
养殖云南高峰牛技术:
1、养牛之前应准备充足的草料,牛日采食量(干物质量)约占体重的3%左右,繁殖牛日粮精粗比例约为1:9,育肥牛日粮精粗比例约为4:6,大家可以根据只一数据粗略计算养牛所需草料量。萊垍頭條
2、买牛之前做足相关功课,不可轻信牛经济、牛贩子的低价宣传,若自己不懂的情况下最好找一个懂行且可靠的人帮忙买牛,买牛时一要看价格,二要看品种,三要看健康,只有感觉这三点都可以方可付款买牛。萊垍頭條
3、牛买回来后做好应激处理和饲养过渡,在饲养过渡期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防疫、驱虫及保健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萊垍頭條
4、做好日常饲养管理,选择优质饲料原料进行合理搭配,根据牛的营养需求制定喂量,且饲喂时需要做到少喂勤添,平时要勤快一些做好牛舍卫生消毒工作,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夏季想办法对牛舍进行降温,冬季则想办法对牛舍进行保温。條萊垍頭
肉牛养殖技术大全料与管理
1.饲喂次数
生产中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饲喂效果,一般采用日喂2次,间隔12小时,早晚各喂1次的方法。确保牛有充分的休息、反刍时间,提高胃肠道消化机能,减少牛的运动次数。
2.饲喂方式
比较理想的喂料方式是精、粗、青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拌在一起饲喂,可提高饲料消化率。但对于较大型育肥牛场,由于花费的劳动力大,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这时也可采用分开饲喂的办法,要先喂粗料,后喂精料,保证牛能吃饱,促进牛多采食,减少食槽中的剩料量。对于粗料,最好经过湿拌、浸泡、发酵、切短、粉碎等处理,以提高消化利用率。
赤乐川曾摸索出一套对长期舍饲牛诱导其增加采食量,促进生长的方法,效果较好。具体措施如下:
(1)选购架子牛时要严格筛选。群众有"口方大,爱采食"的选牛经验。 (2)育肥初期, 日粮中的粗饲料比例不能低于50%,多采食粗饲料,可以锻炼胃肠功能,增大胃容量。饲料组成要多样化。
(3)应先喂粗饲料,后喂精料,少喂勤添,最后喂水。
(4)如果饲喂过程中,肉牛出现厌食,可加喂质优、适口性好的青饲料,恢复和增强胃肠功能;也可改变饲料形态,如采用蒸煮、压片等方法加工饲料,提高适口性。
(5)保证新鲜充足饮水,做到昼夜供应。
(6)日粮中增加有助于消化的药物,使用添加剂。
(7)饲料供应量应逐渐增加,不宜太猛、太急,否则容易造成剩料浪费或引起消化不良。改变饲料应有一个过程,不要一次性改变,一般要有1周左右时间的过渡。
3.饲养方式
主要有放牧饲养、拴系舍饲和放牧舍饲相结合三种方式。
放牧饲养,在牧区可利用草地放牧,可适用于各个年龄和生产目的的牛。在农区主要是利用江滩、海滩、草山、草坡进行,这不利于快速育肥,而对犊牛、小架子牛通过放牧,可促进骨骼发育。
拴系舍饲是集约化产业化生产时最常用的饲养方式,具有生产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放牧与舍饲结合的方式在很多地区均可使用,在草料旺盛的夏秋季节可采用放牧为主,适当补饲精料的方法,而在冬季枯草期可完全舍饲
牛场配套设施与设备
牛舍设施与设备
一般牛舍内的主要设施有:牛床与拴系设备、喂饲设备、饮水设备、粪便清理设备以及舍外的运动场等其他一些相关设施等。
(一)牛床
牛床必须保证奶牛舒适、安静地休息,保持牛体清洁,便于挤奶操作(舍内挤奶时)并容易打扫。牛床应有适宜的坡度,通常为1~1.5%。目前牛床都采用水泥面层,并在后半部划线防滑。冬季,为降低寒冷对奶牛生产的影响,需要在牛床哂纳感加铺垫物。最好采用橡胶等材料铺作牛床面层。
1、拴系饲养牛床
2、散栏饲养牛床
(二)拴系设备
拴系设备用来限制牛在床内的活动范围。拴系设备的形式有软链式、硬关节颈架式/
(三)饲喂设备
奶牛的饲喂设施包括饲料的装运、输送、分配设备以及饲料通道等设施。
常用的饲喂方式有两种:采用单一类型的全日粮配合饲料,即用青贮料和配合饲料调制成混合饲料;在采用舍饲散栏饲养时,大部分精料在挤奶时饲喂,青贮料在运动场或舍内食槽内采食,青、干草一般在运动场上饲喂。
(四)饮水设备
牛场舍内饮水设备包括输送管路和自动饮水器或水槽。
(五)舍内清粪设备
1、清粪通道与粪沟
2、清粪形式及设备
牛舍的清粪形式有机械清粪、水冲清粪、人工清粪。我国奶牛场多采用人工清粪。机械清粪中采用的主要设备有连杆刮板式,适于单列牛床;环行链刮板式,适于双列牛床;双翼形推粪板式,适于舍饲散栏饲养牛舍。
挤奶中心和挤奶设备
(一)挤奶中心的布置
挤奶厅的位置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布置形式:
1、挤奶厅设在成乳牛舍区的中央
2、挤奶厅设在多栋成乳牛舍区的一侧
(二)挤奶设备
1、挤奶设备要求
为使挤奶设备不对奶牛产生有害刺激,提高产奶量、减少疾病及减少牛奶污染,对挤奶设备有下列要求。
(1) 生理方面要求
(2.)技术方面要求
2、挤奶设备类型
机械挤奶装置按照形式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提桶式、管道式、挤奶厅式、移动式以及挤奶机器人。选择哪种类型的挤奶装置,主要由奶牛场的规模和饲养工艺方式决定。
(1)提桶式挤奶装置:主要用于中小型养牛场的拴系牛舍中,由挤奶器和真空装置组成。
(2)管道式挤奶装置:适于中型养牛场的拴系牛舍中。由一下六部分组成。真空系统、真空管道、牛奶管道、挤奶杯组、牛奶收集系统和清洗消毒系统。
(3)移动式挤奶装置:适用于奶牛活动范围较大的放牧场挤奶。
(4)挤奶厅式挤奶装置:挤奶厅式挤奶系统适用于专业化的奶牛场,舍饲散放和散栏饲养的奶牛场多采用这种形式。挤奶厅式挤奶装置主要由固定式挤奶器、牛奶计量器、牛奶输送管道以及喂饲设备、乳房自动清洗和奶杯自动摘卸等系统装置组成。
(三)挤奶厅布置形式
挤奶厅是挤奶中心最重要部分,按不同需求配置不同形式和不同挤奶栏位的挤奶台,每个挤奶栏位上都有挤奶器、牛奶计量器、牛奶输送设备以及洗涤设备等。常见的挤奶台有下列几种形式。
1.横列式 ,2.串列式,3.侧进式,4.鱼骨式,5.转盘式
(四)蹄浴
蹄浴池直接设置在奶牛返回通道上,奶牛场可根据实际需要每周进行1~2次蹄浴。在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返回通道上设置了蹄浴池,放慢奶牛返回牛舍的速度,因而蹄浴池要尽可能远离挤奶台以减小对其影响。
(2)蹄浴池与返回通道同宽,深15cm,要求至少能盛10cm深的液体。最小长度220cm,两端设置相应坡度。
(3)为避免大量的牛蹄污物落入蹄浴池内,污染消毒液,可以在蹄浴前让牛只通过清水池。
青贮设施与青贮设备
青贮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采用青贮窖、青贮塔和塑料袋青贮以及地面堆贮,可根据不同的条件和用量选择不同的青贮方法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一) 青贮窖
1.窖址选择
青贮窖应建在离牛舍较近的地方,地势要高燥、易排水,远离水源和粪坑,切忌在低洼处或树阴下建窖,以防漏水、漏气和倒塌。
2.窖形和规格
小型青贮窖顶宽2.0~4.0m,深2.0~3.0m,长3.0~15.0m;大型窖宽10.0~15.0m,深3.0~3.5m,长30.0~50.0m。
3.建窖
土窖壁要光滑,如果利用时间长,最好做成永久性窖。长方形的窖四角修成弧形,便于青贮料下沉,排除残留空气。
4.青贮窖容积计算和青贮料重
青贮窖的宽、深取决于每日饲喂的青贮量,通常以每日取料的挖进量不少于15cm 为宜。在宽度和深度确定后,根据青贮需要量,计算出青贮窖的长度,也可根据青贮窖容积和青贮原料容重计算出青贮料重量。
5.装卸设备
青贮窑可以由青饲切碎机在切碎的同时装料,或由青饲料收获机后面的拖车运回自卸装入。
(二)地面堆贮
地面堆贮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选择干燥、平坦的地方,最好是水泥地面。四周用塑料薄膜盖严,也可以在四周垒上矮墙,铺饲料薄膜后再添青料。一般堆高1.5~2.0m,宽1.5~2.0m,堆长3~5m。顶部用泥土或重物压紧。这种形式贮量较少,保存期短,适用于小型养殖规模。
(三)塑料袋贮
采用塑料袋青贮方式有以下优点: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高;青贮质量好,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消化率高,适口性好,采食量高,气味芳香;损失浪费极少,霉变损失,流液损失和喂饲损失均大大减少;保存期长,可长达1~2年;不受季节、日晒、降雨和地下水位的影响,可在露天堆放;可集中收割、晾晒,短时间内完成青贮生产;储存方便,取饲方便;节省了建窖费用和维修费用;节省了建窖占用的土地和劳力;节省了上窖劳力;不污染环境;易于运输和商品化。必要的条件是将青贮原料切短、切细,喷入或装入塑料袋,排尽空气并压紧后扎口即可。如果无抽气机,应装填紧密,加重物压紧。
肉牛场设施与设备
(一)牛床
可以采用水泥抹面,导热性能好,坚固耐用,易于清洗和消毒。
(二)饲槽
饲槽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设置在牛床前面。
(三)水槽
水槽和饲槽一样是不可缺少的舍内设施,可以采用自动饮水器,也可以采用装有水龙头的水槽。寒冷地区水槽要求防寒抗冻,必要时冬季可以采用温水。
(四)清粪通道
清粪通道同时也是牛只出入的通道,清粪通道一般需设置一定的坡度,并设置防滑凹槽。
(五)粪尿沟
人工清粪牛舍一般在牛床和通道之间设置粪尿沟,粪尿沟要求不渗漏和壁面光滑。沟宽30~40厘米,深10~15厘米,纵向排水坡度1~2%。
(六)饲料通道
饲料通道设置在饲槽的前端,一般以高出地面10厘米为宜,宽一般为1.5~2厘米。
(七)运动场
饲养种牛、犊牛的牛舍,应设立运动场。运动场多设在栋舍间的空余地带,四周用栅栏围起来,将牛只散放或拴系其内。运动场以三合土地面为宜。运动场应设立补饲槽和水槽。育肥牛一般要减少运动,饲喂后拴系到运动场休息,及减少饲料消耗,提高增重。对繁殖母牛,每天应保证充足的运动量和日光浴。对于公牛应强制运动,以保证健康。
(八)其他设备
1、管理设备:主要包括刷拭牛体器具、拴系器具、清理畜舍器具、体重测试器具,另外还需要配备耳标、无血去势器、体尺测量器械等。
2、饲料生产和输送设备
肉牛场设备还包括兽医防疫设备、场内外运输设备及公用工程设备等。
整理不易,可以多多转发,关注
肉牛养殖技术和方法完整版
首先是养殖厂的建设,肉牛养殖场要建立在地势高水源充足的地方 ,良好的环境,是养殖肉牛的基本条件。
第二 要科学的饲养,肉牛养殖一般要精饲料和粗饲料合理搭配 。粗饲料以青草 秸秆 红薯干为主。养殖舍要定时消毒 ,你防出现病毒感染病等情况 。
肉牛养殖综合技术规程最新
2021设施农业用地最新政策
2021设施农业用地最新政策,可以参考2019年12月17日发布的《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4号)文件,本通知有效期为5年。
根据此文件可知,各类设施农业用地标准,由各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根据生产规模和建设标准合理确定。
2021设施农业用地用地标准是多少?
2021设施农业用地用地标准各地是不同的,具体标准大家可以参考当地政府发布的政策文件。
1、安徽省2021设施农业用地用地标准
参考2020年6月24日发布的《安徽省自然资源厅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助推乡村振兴的通知》(皖自然资规〔2020〕3号)可知,安徽省2021设施农业用地用地标准为:
(1)作物种植类设施用地
①直接用于作物种植的生产设施用地,根据生产需要,按照农业行业标准合理确定。
②农作物设施种植(工厂化栽培)、育种育苗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面积的5%以内,最多不超过10亩。
③从事规模化粮食作物种植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种植面积的1%以内,种植面积500亩以内的,最多不超过5亩;种植面积超过500亩的,可适当扩大,但最多不得超过15亩。
(2)畜禽水产养殖类设施用地
①直接用于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根据生产需要,按照农业行业标准合理确定。
②规模化养殖猪、牛、羊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面积的15%以内,最多不超过20亩,其中生猪养殖不受20亩上限限制。
③其他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的辅助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面积的10%以内,最多不超过15亩(其中水产养殖的最多不超过10亩)。
2、江苏省2021设施农业用地用地标准
参考2020年9月3日发布的《江苏省自然资源厅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苏自然资规发〔2020〕3号)可知,江苏省2021设施农业用地用地标准为:
(1)作物种植类附属(配套)设施用地
①工厂化作物栽培的附属(配套)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设施农业项目用地总规模的5%,最多不超过10亩。
②规模化种植的附属(配套)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种植面积的1.5%以内,最多不超过15亩。
③为农业生产提供农机作业服务(含烘干、保鲜等)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等非经营性服务类组织,农机场库棚设施(非永久建筑),可按照实际拥有农机具数量情况合理确定。
(2)畜禽养殖类附属(配套)设施用地
规模化畜禽养殖类附属(配套)设施用地,原则上控制在设施农业项目用地总规模10%以内,其中,规模化养牛、养羊的附属(配套)设施用地,最多不超过15亩,生猪养殖附属设施用地除外。
(3)水产养殖类附属(配套)设施用地
规模化水产养殖附属(配套)设施用地,控制在养殖生产用地面积10%以内,最多不超过15亩。
养蜂
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