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Q1

水库黄颡鱼养殖,养殖水体黄颡鱼捕捞

水库黄颡鱼养殖,养殖水体黄颡鱼捕捞水库黄颡鱼养殖,养殖水体黄颡鱼捕捞

黄颡鱼养殖场

1、养殖黄颡鱼的池塘最好选择在没有污染,交通方便,水电便利的地块最适合搭建池塘,养殖的池塘也可以使用废弃后的家禽用的池塘,养虾,养蟹,这样的废弃池塘都可以用来改建成黄颡鱼养殖的池塘,池塘位置挑选完成后进行搭建或者是改建工作。

2、池塘可以使用机械进行挖掘,池塘的大小要根据养殖的面积来决定,最好池塘占地为1亩至1.5亩,池塘内的水深为1.5米左右,池塘的雏形搭建完成后要进行晾晒消毒,使用石灰消毒完成后,用牛粪进行施肥,提高池塘内浮游生物的数量,最后池塘的进水口或者是排水口都要使用纱布进行包裹,进水口是防止杂物的进入,排水口是为了黄颡鱼逃跑,池塘防水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放养,改建工作主要是把废弃的池塘水中排放干净然后清理淤泥,对池塘的堤坝进行修补,池塘的面积不够时可以进行扩建工作,然后把池塘内的水灌满,使用漂白粉进行消毒,准备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放养工作啦。

3、鱼苗可以寻找正规大型的养殖场进行购买,鱼苗做好挑选游动能力强,体表没有病斑,食欲旺盛,这样的鱼苗要优先进行选购,鱼苗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好补氧工作,这样可以减少鱼苗因运输带来的死亡,鱼苗运送回池塘后要进行短时间的暂养,把少量的鱼苗放入装满池塘水中的网箱内进行暂养,时间控制在24小时,如果鱼苗没有任何异常就可以大量的进行放养工作啦。

4、鱼苗的驯化过程很简单,驯化初期要在池塘内的每个角落都投放饲料,幼苗适应饲料后就会逐渐的缩小投食的范围,驯化成功后就可以在固定的投放地点进行喂食啦,驯化的好处主要是方便日后的管理,同样观察黄颡鱼的生长情况也很方便。

5、颡鱼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控制好水质,做好池塘内的防护工作,池塘内池水的透明度为30厘米至35厘米,池塘每15天至20天换水一次,每次把池塘内放出20厘米的水位,然后在灌满水,控制好水质会让黄颡鱼很少生病,增加黄颡鱼的成活率,防护工作主要是防止老鼠,大型水鸟,家禽对黄颡鱼待来的威胁,做好防护工作是很重要的大家一定要留意。

黄颡鱼养殖前景

黄骨鱼数量多可以联系鱼贩子,数量少可以到市场出售。

黄骨鱼,四川人吃的黄辣丁,南方人叫做黄骨鱼。珠海是一座吃惯海鲜的城市,又多是移民,没有什么自己的菜系,只好嘴大吃四方。这款时兴的黄骨鱼,就是湘菜出品。黄颡鱼俗称黄骨鱼,也叫黄辣丁或者黄腊丁、黄丫头,在福建又称作黄公鱼。

黄颡鱼养殖场图片

可以

每亩池塘可放养2000-2500尾规格为2cm的黄辣丁鱼苗,或1800-2000尾规格为3cm的黄辣丁鱼苗,或1500-1800尾规格为4-5cm的黄辣丁鱼苗,同时搭配放养300尾规格为10cm的鲢鳙。

套养黄辣丁:在其他鱼类养殖池塘内,每亩可放养200-300尾规格为3-5cm的黄辣丁鱼苗。

黄颡鱼养殖基地

有。养黄辣丁鱼, 基地供苗 周期短 2-3个月成熟,亩产5000斤 一年次投资循环养殖养黄辣丁鱼,优质苗 周期短 成活高

黄颡鱼苗基地

中部地区冬天肯定有黄骨鱼苗。

黄骨鱼属于陆上湖泊(淡水)鱼类,不管是野生的还是人工养殖的,都能在中部地区冬天生存。黄骨鱼是肉食性鱼类,自我繁殖条件要求不高,春季产卵,孵化后能够自然生长,因为黄骨鱼喜欢追食其他小鱼小虾,所以江河湖汊都能看到黄骨鱼的身影,冬季干塘,也能抓到一些黄骨鱼苗,养鱼的池子就更不用说了。

黄颡鱼苗养殖技术

养黄辣丁鱼要注重它的饮食以及生存环境。

养殖黄颡鱼的池塘面积要求不严,可大可小,但水深应保持在1.5米以上,池底淤泥不宜过厚,以泥沙质底为佳。池塘要求排灌方便,水量充足。鱼种下池前用生石灰进行消塘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90公斤,以彻底清除野杂鱼类和杀灭病原生物。

黄颡鱼套养在其它养鱼池中,可以利用池内的一些野杂鱼虾,不必为黄颡鱼另行投喂饲料。

黄颡鱼的抗病能力强,养殖中一般无大病。但在饲养中受季节、气温、水质、投料及鱼体表无鳞的特点和养池中的细菌、寄生虫等影响,也会引起局部感染和寄生虫生于鱼体鳃丝及内脏各部位引发疾患,需在平时养殖中注意观察,针对异常情况提前预防。

黄颡鱼生长速度较慢,常见个体重200~300g。在自然大水域1龄鱼可长到体长56mm,体重5.7g。2龄鱼可长到体长98.3mm,体重20.6g。3龄鱼可长到135.5mm,体重36.1g。4龄鱼可长到160.1mm,体重58.2g。5龄鱼可长到177.7mm,体重81.3g。

黄颡鱼雄鱼一般较雌鱼大。1~2龄鱼生长较快,以后生长缓慢,5龄鱼仅为250mm。个别种类,生长十分缓慢,且攻击其它家鱼。

黄颡鱼养殖养殖技术

利用网箱养殖黄辣丁,首先需要选择在背风向阳、水深4米以上的库湾、湖叉、河道等水域安置网箱。网箱的制作安装方法是采用3×3聚乙烯结布网,规格为长3米,宽3米、深1.6米或长4米,宽4米、深1.6米;外层网目3厘米,内层网目1厘米。网箱用毛竹做漂架,采用锚绳固定法,成“一”字或“品”字型排列。如果放养尾重25克的鱼种,放养密度为100尾/平方米,如果放养尾重50克的鱼种,放养密度则为70尾/平方米。鱼种入箱前,需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浴10-15分钟。

具体投饲应视天气、水温、鱼的活动情况而灵活掌握,一般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8%。投饵次数为每日两次,即上午和傍晚各一次,每次投饵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宜。根据黄辣丁夜间觅食的习性,傍晚投饵量应占60%,上午投饵量占40%。投饵应遵循“四定”原则。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上,要求每隔7-10天洗刷一次,每天清洗饲料台一次。为防止破箱逃鱼,每天应认真观察、检查网衣有否破损、滑节,如有应及时修补。为让黄辣丁正常摄食,应在网箱上覆盖遮阳网。

黄颡鱼室内工厂化养殖

流水槽循环水养殖、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也称为跑道养鱼,该模式是结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理念,集成了循环流水养鱼技术与普通池塘养鱼技术,将传统池塘的“开放式散养”变为“集约化圈养”,使“静水”池塘实现了“流水”养鱼。通过机械造浪造流,在整个大池塘里形成环形水流,水流流经水槽,能在“跑道”内对水产品进行集中喂养,又能利用水流将排泄物集中到一个槽内统一处理,从而起到净化池塘水质的作用。

跑道养鱼系统结构

1. 圈养系统:

在砖混结构的流水槽中安装纳米微孔增氧的气体提推水动力装置,形成高溶氧水流,构建吃食性鱼类的“圈养区”。

2.排泄物收集系统:在流水槽尾部设计安装废弃物和排泄物收集系统,解决养殖产生的自身污染,实现低碳、高效的养殖目的。

3.外围池塘水质净化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栽种部分沉水或挺水植物,例如莲藕、水草等,放养花白鲢、泥鳅、螺蛳、青虾、对虾、黄颡鱼、匙吻鲟、罗氏沼虾等水生动物净化水体,并在外围池塘水面上设置气提式推水设施,使整个养殖系统的水体形成大循环。

4.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以帮助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足不出户,看看手机或仪器就能获知流水槽里的水产品生产情况,并能及时发现问题。

跑道养鱼的流水槽体建设

流水槽体顺着南北方向建设为最佳,流水槽体建设土建材料可以选择砖砌水泥墙(经济耐用)、玻璃钢(成本高)、PVC材质(不耐用)、不锈钢(成本过高)等材质。

流水槽外10%—20%的面积种植荷花、空心菜等观赏水生植物,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调节养殖水体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指标处于良好水平,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实现水体生态良性循环。

池塘养殖宝石鲈

在鱼类分类学上,宝石鲈属鲈形目、鯻科、革鯻属,即原产于澳大利亚的爱尔湖、布罗一本凯那水系,是惟一分布于澳洲的一种著名淡水鱼品种。它最早是由海水鱼演变而成的,既有淡水鱼的细嫩,又有海水鱼独有的鲜美。宝石鲈体型最为突出的是头尾比例小,身高、体宽,体表色银亮,两侧有不等的黑色发亮的椭圆形斑块,宛如镶嵌在鱼身体表的黑宝石,称之为“宝石斑”。该鱼还被叫作宝石鲈、翡翠鱼,顾名思义,突显了该鱼品质的优良。

该鱼粗生、易养且生长快,试养证明,宝石鲈与罗非鱼、彩虹鲷和淡水白鲳等对温度要求很相似,属喜温性鱼类,可在室外池塘单养、水库网箱养殖和室内水泥池高密度养殖。以室外池塘养殖宝石鲈为例。首先是优选场地,营造养殖设施,优化生产条件,在2-3亩的池塘的池塘中配备1.5kW增氧机一台,这是开展高密度投苗、高强度投喂和高梯度饲养的基础。其次是投放苗种,每年5月份放苗,当水温高于12℃时,放养的鱼种在30-50克,亩放养量为2000-3000尾;如果池塘配套条件差,苗种放养密度可适当减少,一般亩放养量为1500-2000尾左右。再次是投喂饲料,该鱼食性杂,投喂粗蛋白35%以上的人工配合饲料即可。经过200多天的养殖,每尾平均体重可达500克,养殖成活率90%,亩产可达1500千克。该鱼突出的特点是生长快,6个月即可上市,同时还具有耐低温、耐低氧、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易养易捕、出肉率高等优点。

跑道养殖宝石鲈

1.商品鱼跑道养殖。投放养殖鱼苗规格以50—100g为宜,放养密度可根据槽体内水体面积、鱼种、计划产量等因素来定。例如,单一品种养殖宝石斑。一个长22m、宽5m、深2.5m、面积110㎡的流水槽可以投放6万尾鱼苗,是普通养殖的50倍,每立方米水体产量超100kg,是传统养殖的4—5倍,每个流水槽年收益10万元左右。跑道养鱼可以大大提高养鱼存活率,通常预计存活率在85%—90%。

2.生态跑道鱼养殖。它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生态养殖,主要是指池塘养殖、购买或自己繁育苗种,且经过产地检疫,将其培育至寸片,再分塘投放到池塘中养殖,投喂检测合格的人工配合饲料,池塘内种植莲藕、水草,让鱼回归自然生长,消毒使用生石灰或者茶麸,达到上市或者接近上市规格后再进行检测,合格再运到跑道中养殖。其次是跑道养殖,让鱼在内循环跑道里逆流而游100天,提高鱼肌肉的结实度,淘汰病鱼。跑道养鱼的原理是利用底部推水系统,借助外力推动将池塘内的静止的水流动起来变成循环的流动水,然后再经过污水处理系统收集鱼的残饲和粪便,从而达到调节净化水质、增加水体溶解氧、改善池塘水体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鱼类健康生长;再次是清水净化,在跑道里养殖出来的鱼不能上市,还要运到流动的山泉水、溪流水中净化100天,不投喂饲料,只投喂熟玉米和青草,除脂肪,脱去泥腥味,去除寄生虫和细菌,让其减肥瘦身20%,经过检验合格,挂商标上市,一物一码,产品全程可追溯。

黄颡鱼养殖场赚钱吗

1帆布池是目前低成本的养鱼手段,无论是观赏鱼还是食用鱼都可以养。

2不过由于本身的透明度较差,而且放置的地方比较低,所以观赏鱼只适合养一些观背的品种,比如金鱼、锦鲤等等。

3食用鱼的话,可以选择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鲈鱼、黄颡鱼等,养在帆布池内很合适。

黄颡鱼养殖场图片大全

养殖黄骨鱼的利润

1、养殖利润以5-6两规格的黄骨鱼,按照9元/斤的成本来计算,每亩可产4000-5000斤,扣除成本,每亩利润可达10000万元左右。现将其中一口7.2亩黄骨鱼精养池塘的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2、一般7.2亩黄骨鱼精养池塘共投入成本为20.9898万元,其中池塘租金为0.45万元,鱼种费为5.4万元,饲料费为13.52万元,水电为费0.4736万元,药费为0.2160万元,人工费为0.36万元,折旧费为0.1万元,其它费用为0.47万元。

3、因此7.2亩池塘共产出商品黄骨鱼12023公斤,每可亩产黄骨鱼3340公斤,总利润为7.8656万元,平均每亩利润为1.0924万元。

黄颡鱼 养殖

1、水质要求

黄骨鱼喜欢清新的水体环境,为了让其健康生长,要保持水质清新,水体透明度达35cm以上,另外要做好换水管理,一般是5-6月时,每个月换一次水,每次注入新水30厘米;7-9月时可以半个月换一次水,每次注入新水15cm左右,注意全年水深保持在2米左右为好。

2、适时增氧

黄骨鱼养殖,池塘要配备增氧机等设备,可根据天气、水质情况有效的开机增氧,一般晴天要坚持凌晨和午后开机1小时,还有阴雨、闷热天气要提前增氧,保持水体溶氧浓度在3毫克/升以上。

3、投喂管理

黄骨鱼生长过程中对蛋白质饵料有很高的要求,蛋白质含量35%~45%,粗脂肪5% ~8%。

日常投喂要坚持“四定”,即定位、定时、定质、定量。饲料每次投喂时的位置要固定,投在料台上;每天早上的7-8点,投喂当天饲料总量的1/3,下午的5-6点,再投喂剩余的2/3,每次投喂30分钟;每次投喂时,饲料要保证新鲜不变质。

4、病害防治

黄骨鱼是无鳞鱼,因此对常用药物耐受能力比不上其它鱼类,因此病害要做好预防工作,可每半月用生石灰调节改善水质,还可使用氯制剂进行水体消毒。定期投喂药饵预防疫病,每月使用土霉素、大黄、板蓝根等中药拌料投喂预防。高温生长旺季,可适量添加抗生素类药物,以防细菌性疾病。

生态养殖


水库黄颡鱼养殖,养殖水体黄颡鱼捕捞
  • 小火鸡吃什么饲料最好,火鸡饲料养殖
  • 小火鸡吃什么饲料最好,火鸡饲料养殖 >> 小火鸡吃什么饲料最好,火鸡饲料养殖...

    水库黄颡鱼养殖,养殖水体黄颡鱼捕捞
  • 水貂养殖场地,水貂养殖
  • 水貂养殖场地,水貂养殖 >> 水貂养殖场地,水貂养殖...

    水库黄颡鱼养殖,养殖水体黄颡鱼捕捞
  • 北方的巨型泥鳅,北方泥鳅养殖图片
  • 北方的巨型泥鳅,北方泥鳅养殖图片 >> 北方的巨型泥鳅,北方泥鳅养殖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