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养殖中华鲟鱼视频
中华鲟养殖技术视频
准备食材:鲟鱼、葱、姜、料酒、盐、蒸鱼豉油。
1,首先把鲟鱼清洗干净,切成两段,在身上划几刀。
2,然后把葱段、姜片放到刀痕中,方便入味。
3,然后把鱼放到锅里,隔水蒸15分钟。
4,蒸好后倒掉一部分水,把姜片和葱去掉。
5,然后再把葱丝放到鲟鱼上。
6,锅中放油,烧热后淋在鱼身上,最后淋些蒸鱼豉油即可。
中华鲟养殖技术视频大全
用料
主料
中华鲟1条
茶树菇100克
辅料
生姜
5片
植物油
1大勺
盐
2小勺
枸杞
1小把
小葱
1根
茶树菇鲟鱼汤的做法
1.
宰杀好的鱼拿回家洗净
2.
把鱼剁成三段
3.
锅内放油烧热,放入生姜片和鱼块翻炒一下
4.
加水尽量没过鱼块,因为汤真的很好喝,大火烧开以后转中火,记得在这步加盐
5.
茶树菇洗净
6.
切断备用
7.
鱼汤煮10分钟以后放入茶树菇,茶树菇很耐煮哦,放入茶树菇以后再同煮20分钟
8.
鱼汤出锅前2分钟加入枸杞同煮
9.
最后撒葱花即可装盘
中华鲟鱼视频
身长5米,体重600公斤
中华鲟是长江流域中体型最大的鱼,最多可以长到5米长,体重可达600公斤,几乎相当于一条中小型鲨鱼的体型了,而它也因此被称为“长江鱼王”,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吻部极为尖锐,身上长有五道骨质鳞片,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被称中国的“水中大熊猫”。
中华鲟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一是万峰湖、乌江、龙滩、三板溪等大型水域生态健康网箱养殖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全省共有65个县、200个乡镇、314个村开展大鲵养殖,养殖企业201家、养殖农户达3001户;扶持建设大鲵繁殖基地7个、大鲵健康养殖示范基地24个。绥阳建设了西南地区最大的鲟鱼人工孵化基地。此外,贵阳市的观赏鱼、毕节市的裂腹鱼、遵义市的中华倒剌鲃养殖也初具规模。
中华鲟养殖技术视频播放
鲟鱼冬天天冷的时间比较好钓,喜欢吃带腐肉味道的饵料,这是它的习性,中渔网有很多钓鲟鱼视频,可以去看看大家在黑坑钓鲟方法。
中华鲟人工养殖技术
(1)水温
中华鲟是一种适应于水温范围相当广的温水性鱼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中华鲟的生存水温为0—37℃,生长适宜水温为13—25℃,最佳生长水温为20~22℃。亲鲟适宜催产水温为17~24.5℃。鱼卵最佳孵化水温为17—21℃。入冬之后,当水温下降至9~6℃时,中华鲟摄食量很少,生长停滞,甚至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立春前后,水温逐渐回升至10~13℃,开始少量摄食,生长缓慢。清明之后,水温回升至15℃以上,摄食开始活跃,生长加快。当水温达到33~38℃时,中华鲟反而不能正常活动。
(2)含氧量
中华鲟对溶氧量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水中的溶氧量在5毫克研以上。如果当水中溶氧量下降至4毫克/l时,中华鲟的食欲就下降;当溶氧量继续降至3毫克研或降至3毫克/升以下时,中华鲟摄食量迅速减少,甚至停止摄食,严重者发生活动迟缓、昏迷、甚至窒息死亡。值得指出的是,水的溶氧量变幅大的肥水,不应作为培育中华鲟仔、幼鱼的水源。
(3)pH
中华鲟适宜于在pH为7.0~8.0的弱碱性水中生活。当pH下降时,就意味着水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酸性增大,溶氧量降低,这对于要求较高溶氧量的中华鲟不利;当pH过高时,会使水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大,对于养殖中华鲟也不利。
(4)盐度
中华鲟为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较广,在自然条件下,往来于咸水与淡水水域之中,在淡水中繁殖,在海水里生长。
(5)光照强度
在垂直游泳阶段,鱼苗有极强的趋光性。转为底栖后,趋光性消失。一般光照强度对仔、幼鲟的培育没有明显影响,但要尽量避免夏天强光直射水池而引起水温的急剧上升,养殖水池上方要设置遮阳设施。
(6)底质
仔、幼鲟对底质的要求较高,要求池底很光滑,无污染;成鲟对底质的要求不很严格,泥沙底质即可。
(7)透明度
透明度反映了水中浮游生物、泥及其他悬浮物质的数量。在仔、幼鲟培育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40~60厘米为好,要及时清除排泄物和加强日常管理;在成鲟饲养阶段,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满足其要求。
(8)氨氮
氨氮主要是由养殖池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而来。中华鲟长期生活在氨氮较高的水中,会出现活力减退、生长不良、引起烂鳃等病症,甚至导致大批死亡。对于仔、幼鲟,氨氮最好不超过0.2毫克/L。
(9)水流
中华鲟仔、幼鱼,没有明显的溯水上游的习性,较喜欢集中在流水口。面积为3~10米2的养殖池,水流量以10~20升/分为宜。
(10)流速
中华鲟产卵时的平均流速都在1.0-2.0 m/s范围内,且流态都十分的复杂,一般都是在河道转弯处且有深潭的地方进行产卵,流场都有漩涡,且有着较大的卵石块。
养鸭
养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