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新浦泥鳅养殖,德阳新盛泥鳅养殖
德阳新盛泥鳅养殖基地
2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1个县,3个城市功能区,13个街道、67个镇、4个乡。市辖区(2)一)旌阳区(东湖街道)(510603)旌阳街道·东湖街道·天元街道·孝感街道,黄许镇·孝泉镇·柏隆镇·德新镇·双东镇·新中镇·和新镇
(二)罗江区(万家镇)(510604)万安镇·鄢家镇·金山镇·略坪镇·调元镇·新盛镇·白马关镇
二)什邡市(方亭街道)(510682):洛水镇·禾丰镇·马祖镇·马井镇·蓥华镇·南泉镇·湔氐镇·师古镇
(三)绵竹市(紫岩街道)(510683):九龙镇·汉旺镇·麓棠镇·广济镇·玉泉镇·新市镇·孝德镇·富新镇·什地镇·清平镇
县(1)
(一)中江县(凯江镇)(510623):凯江镇·南华镇·回龙镇·通济镇·永太镇·黄鹿镇·集凤镇·富兴镇·辑庆镇·兴隆镇·龙台镇·永安镇·玉兴镇·永兴镇·悦来镇·继光镇,仓山镇·广福镇·会龙镇·万福镇·普兴镇·联合镇·冯店镇·积金镇·太安镇·东北镇
·柏树乡·白果乡·永丰乡·通山乡
德阳新盛泥鳅养殖基地在哪里
罗江县位于成都平原北部边缘,隶属四川省德阳市,东接中江县,南连德阳市旌阳区,西北靠安州区,北与绵阳涪城区相邻。全县属浅丘地貌,幅员面积448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辖10镇,102个行政村25个社区。10个镇分别为罗江、略坪、金山、鄢家、蟠龙、新盛、慧觉、御营、文星、白马关镇。
阳江泥鳅养殖基地
正常情况下,应该是螃蟹的一种,阳江人叫它“沙马”或“沙蜢”。
南充泥鳅养殖基地在哪里
味道很好,很有特色。
我是在成都吃的,小锅68 大锅88.很有前景,有资金并且对餐饮有了解的可以尝试。
眉山泥鳅养殖基地
淡水鱼好赚钱回报高,下面我介绍几种!
白斑狗鱼
白斑狗鱼虽分布于高寒地带,却属于亚冷水性鱼类,相对适应温度比较广,适应能力比较强,适白斑狗鱼的各种图片应温度范围为0℃~30℃,在35℃情况下仍可以生存。白斑狗鱼生长速度快,当年均可出塘;捕食范围广,所有鱼类均可作为饵料鱼;适宜水温低,6℃至26℃均可捕食生长;肉质坚韧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使白斑狗鱼逐渐成为各地开展池塘名优水产养殖的优质品种。
黑鱼
乌鳢俗称黑鱼,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黑鱼的生命力很强,在淡水鱼类中居首位。是中国人的"盘中佳肴"。它们的生长速度也比较快,符合"头年鱼种、二年成鱼"的生产要求。乌鳢的含肉率高,又无肌间细刺,是老少皆宜的鱼品之一。可以预料,乌鳢将是21世纪初最有发展前景的水产养殖对象之一。
匙吻鲟
匙吻鲟亦称匙吻猫鱼。产于北美洲的原始鱼,是北美洲的一种名贵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匙吻鲟肉质鲜美,吻部富含胶原蛋白,营养丰富,是宴席佳肴;鱼子酱在国际市场价格昂贵,鱼皮可匙吻鲟制成优质皮革。每公斤成品鱼约200元。匙吻鲟还可以作为观赏鱼出售,体长15厘米的每尾30元。美国于6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我国1988年从美国引进,现已成功地人工育苗和养殖。
胖头鱼
胖头鱼学名鳙鱼,是淡水鱼的一种。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头部较大而且宽,口也很宽大,且稍微上翘。眼位比较低。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层。是中国特有鱼类。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能食用,对人体有提高智商、增强记忆、补充营养、延缓衰老的作用。
鳇鱼
鳇鱼是鲟鱼的一种,主产于黑龙江水域,故乡为黑龙江,身躯庞大,一般体重50~100公斤,大者可达1000公斤,为大型食肉性鱼类。以其寿命长,身体大,食量多,力量强而著称,被誉为"活化石""水中大熊猫"有淡水鱼王的美称。现仅存于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江--黑龙江之中。鲟鳇鱼经济价值很高,1998年,鲟鱼肉在国际上售价为60美元/公斤、鱼籽300美元/公斤、鱼籽酱高达700美元/公斤,鲟鱼皮是制作高档皮革制品的好原料,抗撕裂性、耐靡性、柔韧性可与鳄鱼皮媲美。
黄颡鱼
黄颡(sǎng)鱼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亦有巨大的市场,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黄颡鱼人工养殖是近年开发的养殖新技术,目前国内主要有三大养殖集中区域,广东省佛山市、浙江省湖州市、四川省眉山市。
甲鱼
甲鱼又称鳖或团鱼,是一种卵生两栖爬行动物,甲鱼常在水底的泥沙中生活,喜食鱼、虾等小动物,瓜皮果屑、青草以及谷物等也吞食。甲鱼肉味鲜美,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6.5克、脂肪、克和钙、磷、铁等,营养价值很高,是滋补珍品。鳖既贪食又耐饿,一次时食后很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死亡。当然,这是靠它自身积蓄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在人工养殖时一定要供给它充足的食物,以加快它的生长。
青鱼
青鱼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地区,也可人工养殖但由于受鱼食来源的限制,北方饲养较少,青鱼四季均产,但以秋季产的最多品质最好。青鱼肉厚且嫩,味鲜美,富含脂肪,刺大而少,是淡水鱼中的上品。中国历来将青鱼与鲢、鳙和草鱼等混养,成为中国池塘养鱼的主要方式。
岳阳泥鳅养殖基地
很难说哪个竹鼠养殖场最大。比较有名的有:湖南省衡阳明信竹鼠养殖场,衡阳县库宗乡白鹤村。湖南省吉首樟木溪竹鼠养殖合作社,吉首市峒河办事处樟溪木村二组湖南省岳阳汇杰竹鼠特种养殖基地,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字门湖南省长沙金龙竹鼠养殖基地,长沙县路口镇大自然竹鼠养殖,江西宜春袁州区奉化市富硒谷竹鼠实验养殖基地,浙江省奉化市尚田镇冷西村广西星星之火竹鼠基地,桂林市恭城县加会乡海南竹鼠、泥鳅养殖场,海南省万宁市万城镇周家庄村。
常德市泥鳅养殖
在养殖成本方面,需要考虑的有人工成本、场地建设费用、幼苗、饲料以及一些日常费用。以一亩左右的养殖规模计算,场地租借费用每年在800-1000元左右,如果自己有场地可节约这一成本,场地修剪费用在5000元左右。每亩以60对种蛙为算,每对需20元左右,总需1200元,而人工一亩养殖规模一人即可,加上水电费每亩在1500元左右,所以一亩的成本约在万元左右。
2020年养青蛙要多少钱投资?
在成本方面,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人工成本,场地建设、青蛙幼苗、饲养蚯蚓黄粉虫的费用、吸引昆虫照明费用,日常水电费。
按建一个5亩左右的生态养殖园计算青蛙养殖成本:
1、5亩租地费按耕地面积租用,每亩800元,5亩租地费用4000元。
2、5亩修建费,包括池子费用,生态林建设费共计6000元。
3、育蛆池、蚯蚓池建设费用5000元。
4、种蛙费每亩按60左右对放养,可放养350对种蛙,种蛙按每对20元,放种费用7000元。
5、用工3人,费用18000元。
6、其它杂费6000元。
第一年青蛙养殖成本总开支46000元。以后每年的青蛙幼苗就不需要投入成本了,这也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
第一年投入总成本在1万元/亩左右,后续第二年,第三年投入的设施成本,场地建设和青蛙的种苗都不需要成本了,其余每亩地饲养蝇蛆与蚯蚓的饲料费用,以及为吸引昆虫而投入的电费,灯泡费用,换水而使 用的抽水机电费,人工成本, 共计每年约8000元左右;按3年为周期计算,平均每年投入8800元/亩;每亩纯利润约为36000元 减去8800元,大约为2.7万每亩每年。
青蛙养殖发展前景如何?
青蛙集食品、保健品、药用于一身,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一直是我国城乡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品,开展青蛙养殖,既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能促进天然野生资源的恢复,因此青蛙养殖具备一定的市场和产业前景。
如果按一亩地可以养殖1000公斤青蛙,以每公斤30元的批发价计算,一亩有3万元的产值,再加上还可同时生产些无农药、化肥的绿色蔬菜和绿色水产品,一亩产值可达3.5万元,属于高效生态农业。据测算,露天养殖建蛙场和青蛙饲料(从蝌蚪到成蛙)每亩投入仅需1.5万——2万元。
随着青蛙养殖产业的迅速扩大,青蛙的价格随季节和市场行情变化剧烈。据调查,2015 年青蛙的塘边价达到了50 元/公斤,2016年7月亦保持在此价位,但随着青蛙大量上市,2016年下半年价格一路走低,塘边价降至25——30元/公斤。2018年春节期间则回升至50元/公斤左右。要维持青蛙市场的稳定,一方面需要延长青蛙的销售时间,另一方面则需开展青蛙产品的深加工,比如开发蛙油、熟食产品等提升效益。
养殖一亩青蛙一般利润有多少?
养殖青蛙一般以三年为一周期,前两年以发展为主,第三年为获利期。第一年需投入万元左右,而后面的第二年和第三年,设施成本、场地建设、以及种苗都无需成本,只需饲养费用以及水电费等,一般每年在4000-5000元左右。而每亩产量可达万斤,按市场价10元一斤算,每亩可获利10万元,除去成本,三年平均下来,每年可获利2-3万元。
青蛙养殖有什么风险?
最近两年青蛙养殖技术取得突破,各地养殖迅速崛起,2018年出现了养殖高峰,产量有可能出现翻倍,近三年来,随着可摄食静态饵料的青蛙品种出现,青蛙养殖可全程投喂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产量一路走高,亩产可达1500~2500公斤,青蛙养殖产业迅速扩大。目前青蛙养殖主要集中于湖南益阳、常德,湖北潜江等地,四川、江西等地也有零星分布,广西、浙江等省也有农户尝试用稻田养蛙。
1.环保时代来临,养殖成本高
青蛙养殖主要品种为黑斑蛙,而黑斑蛙为“三有”动物(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开展黑斑蛙的养殖和销售均需到当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
环保力度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提高污染处理设备是时代的要求,养殖成本提高则毫无疑问的问题。
2.养殖模式尚无标准,技术要求高,病害多,风险大
青蛙养殖的主要模式有高密度精养、稻蛙、蛙菜、蛙鳅、稻蛙鳅等多种,每种模式各有其特点。由于养殖开展时间不长,青蛙的养殖模式目前尚无一定标准,需要养殖户自身摸索,这对于养殖户技术要求很高。而且2016年开始青蛙的病害开始大量发生,尤其是“歪头病”也称脑膜炎,给很多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
乐山泥鳅养殖基地
蜈蚣是一味传统的重要动物药材,其药性和用途在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等著名医药文献中都有详明记述。药源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主产于湖北、浙江两省,其原动物经鉴定为少棘蜈蚣。据报道,浙江主产于嘉兴地区的海宁、岱山两大产区,由于生产环境的变化,近二十年来,嘉兴地区年捕获量已从二百万条下降为一万余条,为了增殖蜈蚣资源,发展人工养殖,曾进行了小规模室内人工养殖和海岛放养试验。在舟山地区对野外药用蜈蚣的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它的种群结构及其捕获量。
在蜈蚣试养场开展了蜈蚣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对蜈蚣繁殖过程中的产卵量、产卵期、抱卵监护期、食卵和食卵后重新产卵、蜈蚣生长中的脱皮规律、生命周期和繁殖周期、蜈蚣的食性食料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为人工养殖蜈蚣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养殖管理技术上突破了活体雌雄鉴别、提高孵化率等技术难关,并积累了一些克服霉菌病害、干燥、食料等困难的经验。1976、1978年两次对横乐山海岛进行了成体蜈蚣放养,至1980年观察统计发现各代新蜈蚣均能活泼地生长,海岛放养是成功的,选择适宜的岛屿进行蜈蚣放养,也是发展养殖的方向之一。
生活习性
蜈蚣主要生活在多石少土的低山地带,平原地区只有少量分布。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善居于阴湿的杂草丛中或乱石沟里。从芒种到夏至,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它又渐渐移到阴凉的壕沟、坟地、田埂或土坎的缝隙之中,避过炎热的白天。到了晚秋季节,则又多栖于背风向阳的松土斜坡之下或树洞、树根较暖的地方。总之,蜈蚣畏光羞明,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潮湿、温暖、通风的洞穴中生活。所以人工养殖蜈蚣时,就要据其生活习性,尽力创造它要求的生活条件。如在饲养场内栽树种草,放置砖块瓦片等都是为满足蜈蚣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而采取的措施之一。
蜈蚣一般都在夜间出来单独活动。它虽有8只单眼,但视力弱,尤其是白天视力极差。单独活动时至到触角相碰才绕道而行,各自回避。在晴朗无风的夜晚,20~23时是它们活动的高峰期。其活动的特点是夜间活动多,白天活动少;气温高于25℃时活动多,10~150C日活动少;10℃以下活动更少甚至停止活动;天气闷热,雨后的夜晚活动多,气温低的夜晚活动少;无风或微风的夜晚活动较多,大风(风力在六级以上)的夜晚活动少:雨后的夜晚活动多雨天的晚上活动少。由此可见,蜈蚣活动的频率与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降雨量和光照强弱等气象因子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人工养殖蜈蚣时都要注意以上气象因子对它生活的影响。同时蜈蚣钻缝能力很强,因此蜈蚣能顺利钻过岩石、土坎等的隙穴,并能栖息在这些缝隙中。
在蜈蚣生活密度过大或惊扰较多的情况下,易引起相互残杀而死亡。但在饲养条件下,随着生活环境和饲养条件的改善,如提供足够的新鲜饲料和水源,不加大对它生活的惊扰,即使养殖密度较大,对其生活也无多大影响。尤其是同一母体所产的蜈蚣因自幼在一起生活,长大后就是几十条卷伏在一起,也能和睦共居。所以提供足够新鲜饲料和水源,保持安静的环境,是人工养殖蜈蚣的必备条件。
捕捉方法
一般在清明节前捕捉为好。蜈蚣属卵生昆虫,根据蜈蚣喜阴湿、安静,怕强光等生活习性,选择丛林蔽阳或山坡向阴的地方作捕捉场地。在这些地方放置鸡毛、杂骨或枯草树叶等引诱蜈蚣栖息产卵,于清明节前拣卵。拣卵时连土带树枝杂草一起拿回,放人饲养池或饲养缸内覆盖后进行孵化。孵化期间要经常轻轻翻动覆盖物,防止其他虫害侵入,以保证幼体顺利安全孵出。
饲养管理
1、蜈蚣的饲料
蜈蚣为典型的食肉性昆虫,性较凶猛,凭着它具有能射出毒汁的颚爪,可捕食比它大得多的各类小型动物。蜈蚣食源广泛,从野外观察和试养观察结果,综合各地饲养经验,蜈蚣的饲料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类是各种昆虫,如蟋蟀、蝗虫、菸虫、金龟子、稻苞虫、牛,角虫、蝉、蚱蜢、蜻蜒、蜘蛛、蝇类和蜂类等的成虫、蛹、幼虫和卵。
另一类是蠕虫、蚯蚓、蜗牛、蛤蝓等无脊椎动物及蛙、蛇、蜥蝎、壁虎、麻雀、鼠、蝙蝠等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内脏等。再一类是在以上食源不足时,也食少量幼嫩的青草、枝梢、根尖和西瓜、黄瓜等瓜果以及蛋类、牛奶、面包等熟制品。此外,浙江人工饲养的蜈蚣主食泥鳅、黄鳝、小鱼、小虾和小蟹等。
蜈蚣的食源虽然广杂,但对食物要求新鲜,不吃腐臭之食。所以人工养殖时,必须每隔2~3天就应投一次新鲜饲料。投料前,要彻底清除前次剩余的食料。蜈蚣一次食量大,耐饥力强。饥饿时,一次进食量可达自身体重的1/5~3/5。食饱后,十天半月不给食物也不会饿死。同时,蜈蚣不耐渴,每天需饮水。因此饲养场内必须放置盛水器皿,并要定时换水,以保持饮水的新鲜、清洁。
2、蜈蚣产卵与孵化
每年春末夏初,是蜈蚣的产卵期。每条雌性蜈蚣一般产卵量为20~60粒,大多为40~50粒,少数为10粒以下。产卵前蜈蚣腹部紧贴地面,自行挖掘浅的洞穴。产卵时,蜈蚣身体曲成“S”形,卵从生殖孔一粒一粒成串产在自行挖好的浅穴内。在无外界惊扰的情况下,产卵需2~3小时。产完后,随即侧转身体,用步足把卵托聚成团,抱在“怀中”孵化。蜈蚣产出的卵呈椭圆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3~3.5mm,米黄色,半透明,卵膜富有弹性。
蜈蚣孵卵时间较长,一般需43~50天。卵在孵化过程中,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都在随胚胎不断发育逐渐变化。一个月后,卵内初具幼虫形态,体长约1.2cm,可见卵膜内幼虫的蠕功;35~40天后,幼体体长约1.5Cm,已能上下爬行,但尚不能离开母体;43~45天后幼虫体长约2.5cm,能离开母体自行寻食。在整个孵卵期间,母体早已蓄足养料,不必给食,否则反而易造成卵或幼虫被食物污染而被母体食掉,影响孵出率和幼虫成活率。
母体在孵卵期间,一直不离开卵团或幼体,精心孵化和守护。不时用触角左右摆动躯赶近身的其他小虫,并常用食爪拨弄或用口吮舔卵团或者幼体。据观察,这是母体食爪的基节腺或口腔腺分泌的液体在清洗卵团或幼体,以防止卵团或幼体遭细菌和其他污物的沾染。
蜈蚣在产卵或孵卵期间,若受外界惊扰,就会停止产卵,并把已产出的卵或在孵化的卵全部吃掉,这就是所谓蜈蚣的“保护性”反应。蜈蚣食卵后,多能重新产卵和孵卵。但使蜈蚣的产卵期和孵化期大大推迟,且产卵少,孵出率不高,影响蜈蚣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人工养殖蜈蚣时,在蜈蚣产卵和孵卵期间,应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切忌惊扰,这是养殖管理中必须注意的事项。
3、蜈蚣蜕皮与生长发育
蜈蚣属甲壳类的节肢动物,体表覆盖有几丁质的甲壳,限制了本身的进一步生长发育。为了摆脱甲壳对进一步生长发育的限制,所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蜕皮数次。每蜕一次皮,就明显的长大一次。在胚胎发育中要蜕皮三次,成体一般每年蜕一次,个别蜕二次。
蜕皮多在盛夏或产卵后进行。蜕皮前体色改变,行动迟缓,不吃食物,视力和触角能力减弱。蜕皮时,由前向后逐节进行,最后蜕出尾足。蜕下的旧皮呈皱缩状,拉直时是一具完整的蜈蚣躯壳。蜕皮需约2小时左右才能完成。蜕皮时切忌惊扰,否则会延长蜕皮时间。人工养殖的蜈蚣蜕皮时还要防止成群蚂蚁等对它趁机攻击,否则易被蚂蚁等咬死咬伤。
蜈蚣发育的速度较慢,从第一年孵化的幼体到当年冬眠前体长仅约3.3~3.9cm,第二年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体长也只约4.9~6.6cm。所以蜈蚣从产出的幼体发育至成体性成熟一般需3~4年的时间。生长发育的速度与食料是否充足和进食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人工养殖中发现同一年产出的蜈蚣,室内养殖的比自然放养的生长发育得快。所以养殖时供给充足的新鲜饲料是提高其产量的重要条件之一。
4、蜈蚣越冬管理
蜈蚣属变温动物,外界气温升降的变化对其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寒冷的冬季威胁着它的生命。为了逃避寒冷冬季的威胁,它就钻入地下,以冬眠的方式越冬。冬眠期间不食不动,身体呈“S”形或“L”形。冬眠时钻入层的深度与气温、土温的高低直接相关。气温、土温越低,钻入土层则越深;气温、土温较高,则钻入土层较浅。
在一般气温、土温条件下,多在土层15~40cm处冬眠;气温、土温低时,可在土层80~100cm处冬眠。若土温升高,不仅可以推迟冬眠时间,而且可在土层浅处或土表冬眠。由此可见,土温的高低是影响蜈蚣冬眠时间长短、潜伏土层深浅的关键。因此在养殖中,人为的提高冬眠场所的土温,不仅可以缩短它冬眠的时间,使之安全越冬,而且可相对的增加蜈蚣正常的生活期,有利于提高养殖蜈蚣的产量。比如在蜈蚣越冬前夕,在养殖场开挖80~100cm深的坑,把挖出的泥土与收集的垃圾泥灰按2:1的比例拌和均匀,倒入坑内,把坑填平。然后铺上适量的砖瓦碎块放人蜈蚣。再盖一层细土,最后覆盖树枝枯草。这样改善了蜈蚣越冬的环境条件。
越冬环境条件改善前,土温低,早、中、晚土温升降变化大,改善后土温大幅度升高。早、中、晚的温差变化小,能基本保持土温在同一天内无大的变化,有利于蜈蚣安全越冬。蜈蚣越冬环境条件改善后的好处很多,主要有:
①经过深翻,疏松了土壤,土层中空气流通,因土表盖有细土枯草,砖瓦碎块下的土中热量不易散失,增强了保温能力;并且土中热量易在砖瓦碎块间散发,缩小了一天内早、中、晚的温差。
②砖瓦碎块易吸水,造成了蜈蚣要求的阴湿环境,且砖瓦碎块间空隙较大,有利于蜈蚣的出入活动和栖息。
③垃圾泥灰与土壤拌和后,垃圾迅速腐烂、分解,散发出大量热能,使土温升高而较恒定,缩短蜈蚣冬眠的时间。
④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微生物,有利于各种小虫的繁殖,为蜈蚣增加了新鲜的天然食物,起到了为蜈蚣“自然投食”的作用。因此人为改善蜈蚣越冬场所的环境条件,是帮助其安全越冬的有效方法,应予推广。此外,蜈蚣越冬后,恢复了活动能力,要严密封闭饲养场所,防止蜈蚣外逃。
德阳新盛泥鳅养殖基地地址
四川省 德阳市 罗江县辖10个镇:罗江、略坪、金山、鄢家、蟠龙、新盛、慧觉、御营、文星、白马关 。
养鸽
养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