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竹鼠不办证违法吗,竹鼠养殖需要什么条件
竹鼠养殖需要什么条件?要详细,不然不采纳!
竹鼠(Rhizomys sinensis)又竹馏,属竹鼠科。竹鼠属哺乳动物,分布于南亚及东非一带,在我国有1属3种,主要栖息于秦岭以南山坡竹林或芒草丛下,穴居。以竹的地下茎、根、嫩枝和茎为食。竹鼠肉质细腻、鲜美可口。它含粗蛋白质57.78%、粗脂肪20.54%、灰分17.36%、租纤维0.84%、水分3.84%。还富含磷、钙、VE及氨基酸。用普通烹调方法即可做出各种味道鲜美、香气扑鼻的佳肴。《本草纲目》:“竹鼠肉甘,平,无毒。补中益气,解毒”。目前竹鼠肉已成为美食,从家庭餐桌登上了高档的宴席,为饮食文化增添了光彩。竹鼠皮张,毛绒丰足、色泽光润、板质良好,是制裘原料皮。竹鼠须是制作毛笔的高档原料。1 饲养技术竹鼠喜在安静、清洁、干燥、光线适当、空气新鲜的环境,以夜间活动较频繁。其活动规律可分活动周期和休息周期。其性喜暖,生活温度为-8--35℃,最适温度为8-28℃。喜躲于光线很弱的角落,若置于太阳下直晒时,就奔跑不息,显得不安。当人向它吹气时,立即露出锋利粗大的门齿,同时发出“呼呼--”的鸣声示威。在人工饲养条件下,4-5个月龄,体重lkg以上开始性成熟,6个月龄后进行繁殖,一般年繁殖100只以上。幼鼠饲养3个月体重达0.75kg ,5个月可达1kg ,最大的2-3kg。1.1 圈舍空房、地窖、防空洞均可养殖,或用砖砌成1.2X1.0x0.8m圈舍,用砖隔成两舍,间壁墙上留口,一间做内室,另一间做饲养场地。群养5对/平方米,也可笼养。1.2幼鼠指离乳后3个月龄内的竹鼠。需投喂新鲜、易消化、富含营养成分的饲料。如胡萝卜、甘薯、竹笋。瓜皮等多汁饲料,以及玉米、麦麸、干馒头等精料。同时在日粮中添加鱼粉、骨粉、食盐、维生素、生长素,以提高饲料消化率,并促进幼鼠的生长发育。食物种类必须保持相对稳定,若有变更,应有过渡期。幼鼠日采食14-17g,每天投喂2次,上午少喂,下午多喂。根据幼鼠的体重、体质强弱分池饲养,每笼4-5只。体弱的应单独饲养,促进幼鼠体质恢复。1.3成年鼠成年鼠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体重1.2-1.5kg 。应定时定量投喂,早晚各1次,每只日投喂秸秆150-200g ,精料15-20g。基础日粮常年无需变更,若变更应有一个过渡期。成年鼠牙齿长得快,需要在笼内放置一根竹杆或硬木条供其磨牙。 每天检查竹鼠的粪便是否表面光滑,呈颗粒状,好像是药用胶囊。注意其毛色是否光亮,活动是否活泼,如果有意外应及时处理。种公鼠种公鼠要求发育良好,体重1.3kg 以上。背平直,健壮,睾丸显著,性欲旺盛,耐粗饲,不打斗。交配动作快,精液品质优良。种公鼠精液数量和质量与营养有关,但又不能喂的过肥。青粗饲料为竹叶、竹秆、竹笋、玉米秆、芦苇秆、甘蔗、胡萝卜等。配合日粮为:玉米粉55%、麸皮20%、花生麸15%、骨粉3%、鱼粉7%。种鼠配种每日1-2次。春秋两季气温适宜,公鼠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每次发情1-3天,晚上配种。公、母配种比例为1:2-3,以1:l较好。种母鼠种母鼠要求产仔率高,母性强,采食力强,体重1.2kg 以上。因幼鼠生长发育,成年母鼠还需养育幼仔,故幼鼠和成年母鼠日粮配方如下;①玉米55%、麸皮20%、花生麸15%、骨粉3%、鱼粉7%。另按总量加0.5%的食盐和生长素。②竹粉20%、面粉35%、玉米粉10%、豆饼粉13%、麦麸17%、鱼粉2%、骨粉2%、食盐0.2%、食糖0.8%。另外,在每公斤饲料补叶酸1mg、烟酸20mg、氧化锌75mg、D-L蛋氨酸400mg、碘化钾0.5mg、硫酸锰60mg、VA1500IU、VD31500IU、VB12 20mg、VB2 6mg、VE30mg。将上述饲料混合,加水揉成馒头状或颗粒状,然后晒干或烘干,饲喂竹鼠。母鼠怀孕期为60天,此期投喂饲料需干净、新鲜、多元化并保持相对稳定。母鼠怀孕后应单独饲养,经常保持舍内清洁,有干燥细软的垫草。分娩时间2-4小时,最快也要1-2小时分娩完毕。临产前6-7天,母鼠乳头露出,活动减少,行动迟缓。临产前,不时发出“咕--咕--”声,分娩时,仔鼠连同胎衣和胎盘一并产出。母鼠边产边把胎衣和胎盘吃掉,吃到最后咬断脐带,并敌净仔鼠身上的羊水。此时可听到仔鼠“叽--叽--”的叫声。母鼠产仔12小时后,开始给仔鼠哺乳。分娩时避免观看和用手摸并保持环境安静,以防母鼠吃仔或弃仔
竹鼠近亲繁殖吗?
竹鼠不可以近亲繁殖,因为如果近亲繁殖,生出来的幼崽残疾率比较高。饲养竹鼠的时候可以给每个竹鼠建立一个档案,详细记录竹鼠的出生年月日、母亲、编号,将不同家庭的竹鼠后代配对,避免近亲繁殖。
竹鼠一年四季均可发情交配,种鼠配种每次发情1~3天,每日1~2次。每胎产崽1~6只。母鼠交配怀孕后约60天产崽,临产前6~7天,母鼠乳头露出,活动减少,行动迟缓。临产前,不时发出“咕咕”声,分娩时,仔鼠连同胎衣和胎盘一并产出。初生仔鼠体重仅10克左右,全身无毛。
扩展资料:
竹鼠的主要种类
1、中华竹鼠
中华竹鼠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缅甸北部和越南等地。成年个体体长30~40厘米,体重1.5~3千克。体色从年龄增长从深色到浅色幼年周身深灰黑色,成年个体背部毛色棕灰色,老年背毛成棕黄色。
2、银星竹鼠
银星竹鼠在地下生活,以苇草根、白茅根、竹根、竹节、竹叶为食;四季繁殖,春秋繁殖高峰。体型较中华竹鼠小,体长35厘米,体重1.3~2千克,毛较粗糙,故有“粗毛竹鼠”之称。背面为褐灰色,背毛具有许多带白色的针毛,并带闪光,“银星竹鼠”由此得名。
3、大竹鼠
大竹鼠分布区狭窄,数量不多,稀有种。体大肥胖,是个体最大的竹鼠。成体长40厘米左右,体重2~4千克。毛被稀疏而粗糙,面颊为淡锈棕色或棕红色,故有“红颊竹鼠”之称。体背跟体侧呈淡灰褐色。晨昏外出活动;以竹根、竹笋为食,也食其他植物。
4、花白竹鼠
花白竹鼠主要分布于桂北和云南西部等地。体形与中华鼠相似。体重是2千克左右。纯白色及灰白相间,由中华竹鼠基因变异所致,极为少见。
5、小竹鼠
这是个体最小的竹鼠,主要在云南西部和尼泊尔、 孟加拉北部、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地。分布在中缅边境一带海拔600米左右的热带雨林和边上的竹丛中,多在芭蕉芋、木薯地等环境中挖洞生存,为竹鼠科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形与中华竹鼠相似体重仅为0.2~0.3千克。
6、太白竹鼠
太白竹鼠又叫纯白大竹鼠,毛基色纯白,老年后毛色略黄,眼睛棕红,皮呈粉红色,牙齿与中华竹鼠没有多大的区别,体重在2.5~3.5千克,在海拔低的地方适应性差,繁殖能力极低,已濒灭绝,人工饲养难度很大。
7、红颊竹鼠
红颊竹鼠脸颊被毛呈淡锈棕红色或棕红色,被毛粗糙、稀疏,体形长40厘米左右,体重2~4千克,尾粗大而且长,上牙门齿与腭骨成一锐角并略向前倾斜,母鼠胸部有2对乳头,腹部有3对乳头,共10个乳头,常年生活在湿润的山岭,适应性一般,对气候十分敏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竹鼠
人民网-男子深山养竹鼠摸索出独特养殖法 年收入达十几万
学过生物都应该知道,动物如有近亲关系对于繁殖是不利的,竹鼠亦如此。 因此,同窝的或直系三代内的公母鼠不能直接配对/组,必须与另一窝交叉搭配才能避免近亲繁殖。 在较大的养殖场,在管理上就要下点功夫了,不同窝的仔鼠断奶时就放到大池合群饲养,合群后交叉配组才能出售。 对于自繁自养户,若饲养数量较少(2-3对),则繁殖后代需要与其他养殖户交换公鼠或母鼠,才能防止近亲繁殖。 竹鼠近亲繁殖的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产仔数量少 2、仔鼠体质弱 3、仔鼠生长缓慢
完备一下子~~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
貌似可以,但一直下去就不好了~~会生病死的~~
养竹鼠
养竹鼠